席育贤,张小建,李金秀,张小波,陈洪章*
(1.新疆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 阿克苏 843000;2.阿克苏地区纤维检验所,新疆 阿克苏 843000;3.阿克苏科润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 阿克苏 843000)
阿克苏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阿克苏地区2021 年棉花成本收益情况调研报告》显示:2021 年阿克苏地区666.7 m2皮棉产量为121.98 kg, 比2020 年 的 每666.7 m2皮 棉 产 量129.00 kg 减少了7.02 kg, 同比降幅为5.44%。2020 年和2021 年的8 月中下旬和10 中下旬,阿克苏地区(下文简称为“地区”)种业发展中心组织地区、县种子管理部门、农业技术相关部门和地区种子协会理事单位的骨干技术人员,对地区主推和储备棉花品种高产示范田的品种结铃性、整齐度、 长势情况进行调查和选点实收计产。2020 年和2021 年在地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的7 个植棉县(市)分别调查了49 块和35块高产示范田籽棉产量, 每666.7 m2在700 kg以上的占比分别为4.1%和0.0%,每666.7 m2在600 kg 以上的占比分别为32.6%和11.4%,每666.7 m2在500 kg 以上的占比分别为55.1%和65.7%,2021 年各品种高产示范田籽棉单产较2020 年有所下降。 因此,通过对地区棉花高产示范田和部分农户棉田实地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总结2021 年地区棉花减产原因,并提出夺取棉花高产的建议,以期为今后抓好当地的棉花生产,不断夺取更高的棉花产量提供指导。
2021 年4 月份平均气温比常年低1.2 ℃,5 月份平均气温比常年低2.3 ℃。4-5 月份气温偏低,造成棉花普遍晚发,棉花生育进程大幅推迟,生长发育明显减慢, 现蕾期比常年推迟10 d 左右,“4月苗”“5 月蕾”目标未能实现。6 月份受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的影响, 棉花营养生长略快但生殖生长相对滞后。 7 月份平均气温较历年偏高1.3 ℃,下旬出现6 d 连续高温(35 ℃以上),造成蕾铃大量脱落。 8 月份正值棉花花铃盛期,但平均气温比常年低1.8 ℃。 10 月初(10 月6 日)遇早霜低温,秋季降温速度快,使后期棉铃发育不良,铃重降低,且影响了棉花的成熟度。因此,不少重播棉田虽然长势较好,有丰产架子,但实际所结棉铃偏少,不少棉田有每666.7 m2籽棉产量400~500 kg 的长势长相,实收产量却只有300~400 kg,甚至低至约200 kg。
2021 年4 月上中旬,地区主要植棉县(市)遭遇降雨、降温天气过程,4 月出现小雨6 次,降温3次,小雨伴大风4 次;5 月份出现小雨4 次,小雨伴大风3 次,风沙天气5 次。 其中,5 月11-12 日的风沙天气沙尘暴在8 级以上,影响尤为严重,造成大量棉苗风干枯死,生长点受损。据统计,该风沙天气中地区范围内棉花受灾面积达10.63 万hm2,占棉花播种总面积的22.3%, 其中补种8.00 万hm2、重播2.30 万hm2、改种0.33 万hm2,棉花受灾面积之大、受灾程度之重为近10 年罕见。 在南疆,棉花苗期降水量多或少都会成灾。 春季降雨,不仅易被蒸发,造成土壤板结、结块,还会提升土表含盐量,严重影响棉种发芽出苗,导致僵苗、死苗,在低温高湿土壤条件下还会引发烂芽、 烂根。 2021 年4-5 月的降雨造成不少棉田缺苗断垄,受影响严重的棉田缺苗率在50%以上,有的棉田补种2~3次,最后仍然是“远看一片青,近看净窟窿”[1],大小苗现象严重,三类苗较多,形成“大苗欺小苗,小苗不结桃”。 可见,极端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可导致棉花叶片受损、生长点遭破坏,蕾铃脱落增多甚至绝收。
2021 年4-5 月份气温偏低,但6 月份气温回升较快,加快了棉花生长发育进程;但不少棉农因棉花前期发育较慢, 采用的化学调控措施较保守,喷施缩节胺次数、剂量不足,致使棉花发生旺长,棉花中下部结铃受到很大影响。正常年份南疆棉花打顶一般是在7 月1-5 日。虽然2021 年棉花发育偏晚, 打顶时间可推迟5 d 左右, 但部分棉农是在7月中旬才开始打顶,个别棉花甚至将打顶时间推迟到7 月20 日以后, 没有达到打顶控长早结铃增产的目的。部分实施化学打顶的棉田,在选用药剂、施药时间和剂量上掌握不准, 导致打顶效果不佳,直接影响顶部成铃, 收获测产时棉株顶部3~4 个果枝没有成铃。
棉花有三怕,“前期怕缺苗, 中期怕旺长,后期怕早衰”[1], 早衰是影响棉花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6 月20 日至8 月20 日,至少要给棉花滴水施肥7~8 次;花铃期的60 d 里,每666.7 m2平均每天至少要保证有0.5 kg 以上的优质肥料供给。 而2021 年部分棉田花铃期仅滴水施肥5~6 次,施肥不足,有的棉田因水源不足停水停肥过早, 有的棉田施用的滴灌肥含量不达标,造成棉花上部“倒三枝”花铃脱落、早秋桃少,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
盐碱、风沙和冰雹是“新疆农业三大害”,因此彻底治理盐碱是南疆植棉的首要措施。盐碱在新疆田间的活动规律是“随水上随水下,碱往高处爬,7月8 月地如筛, 盐碱卤硝上不来,9 月10 月碱上来,4 月5 月最厉害”。 正常年份南疆棉花大面积开播始于4 月,正是土壤盐碱上返的高峰期。 新疆多年的植棉经验证明,大水冬灌是棉田洗盐压碱最为有效的措施,对确保一播全苗至关重要。 冬灌时间可用“夜冻日消骑小雪”来概括和把握,也就是要在11 月中下旬到12 月上中旬, 按每666.7 m2180~200 m3的灌水量做好冬灌。
近几年,南疆许多地方推广干播湿出技术[3]。干播湿出技术是新疆特别是北疆经多年实践验证的一项先进植棉技术,在有限水资源条件下实现棉花一播全苗,节水、避灾、保苗效果明显。在盐碱轻、水源缺乏的地方,其应用效果尤为明显;但播种前必须施足底肥,以便棉花主根、侧根、支根、毛根和根毛[2]从不同深度的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 但在不施底肥就采用干播湿出技术进行播种、仅靠滴水滴肥提供水分和养分的棉田,受滴水量限制,滴灌肥只能在土壤上层10 cm 左右发挥作用,导致较深层的棉花根系养分吸收不足,很容易造成棉花大量结铃时早衰。 因此, 为有效防止棉花早衰, 应按每666.7 m2施用腐熟有机肥2~3 m3或油渣80~100 kg、磷酸二铵20~25 kg、尿素35~40 kg、硫酸钾5~8 kg 的用量施足底肥。
近年来本地区春季强降雨、降温、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频发,不少棉农为防灾在播种或补种时有意加大种植密度;但如果化学调控不到位,会造成棉田后期通风透光不好,极易形成“高、大、空”状况。 因此,要因地制宜,合理密植。 在地力较好且可及时滴水施肥的棉田种植杂交棉品种等个体优势强的品种时,密度可以小一些;反之,在地力较差、种植紧凑型棉花品种时,密度可适当大一些。 本地区多采用1 膜6 行的种植模式,在正常的壤土棉田可选用13 穴的穴播盘,株距12 cm,每666.7 m2理论种植1.46 万株较为适宜。
要抓住最佳播种期抢时播种。南疆最佳播种期是4 月5-15 日[4]。同时,应提高播种质量,要求:一要精选优良品种;二要做好种子包衣、晒种和选种工作,降低破碎率;三要保证耕地和整地质量;四要合理施用土壤封闭除草剂; 五要做到播行端直,接行准确,膜面平展,压膜严实,覆土适宜,错位率和空穴率在2%以下;六要做好播种后管理,及时破板结和放苗,确保棉花一播全苗。此外,采用棉花干播湿出播种技术可有效避免春季频发的降雨、 降温、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造成的影响, 达到一定的减灾、防灾效果,实现出苗快、出苗全、出苗齐,为棉花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棉花生长中期是指5 月下旬现蕾后到6 月底开花前这段时间,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此时,棉花既要长枝长叶,又要现蕾开花结铃,所以做到稳长不旺长尤为重要。 这一时期在管理上要“以促为主,促控结合,促中有控,控中有促”,对棉花管理的技术要求较高,要保证棉花株高日增长速率不低于1.5 cm、不高于2.0 cm。若此期间棉田调控不到位,易因旺长造成棉株“中空”现象。总结多年经验, 以棉株平均真叶数的0.2 倍作为每次666.7 m2缩节胺用量(g)的参考指标较为适宜,喷施时间以打顶前10 d 即6 月20 日左右较为适宜。
经过多年实践, 适时打顶能使棉花提前多结铃、结大铃,促使棉花增产13%~16%[2],所以落实好适时打顶措施在棉花管理中尤为重要。结合不同种植模式、密度、植株长势长相和品种特性确定打顶时间。南疆人工打顶一般在7 月1-5 日,不晚于7 月10 日。长势正常棉田,打顶后5~7 d 每666.7 m2用缩节胺6~10 g 封顶, 旺长棉田可适当增加用量, 弱苗田可适当减少用量; 可视棉株长势间隔6~7 d 补控1 次,每666.7 m2用缩节胺5~8 g。 对于近几年推广的化学打顶技术,其关键是掌握好打顶时间和喷药次数,选好打顶剂生产厂家,注意化学封顶后的管理。 对于技术掌握不到位的棉农,还是采取传统人工打顶方式为宜。
发生棉花早衰的根源可简单概括为 “衰在后期,源在前期,衰在叶片,源在根系”[2]。 棉花早衰多发生在8 月下旬至9 月上旬。主要表现为棉株过早地出现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停止生育活动,生长无后劲,上部果枝不能伸展,植株矮小,蕾少、花弱、铃小,干铃增多,蕾、铃脱落严重,封顶早,提前吐絮。严重的棉株上部可出现“顶心发硬”、“红茎到顶”症状,棉叶变薄、发黄或发红,甚至干枯脱落,棉株过早死亡,造成铃重减轻、衣分降低。 正常棉花长相是“7 月中旬花满腰,8 月上旬花上梢”;而早衰棉花在7 月上旬打顶时,花已开到顶部。
早衰的主要原因是棉花营养源出了问题,即缺肥缺水。 特别是高产棉田,后期缺钾较多时最易导致早衰,发生红叶茎枯病。一旦发生红叶茎枯病,叶片就失去了光合作用功能, 造成上部大量蕾铃脱落,“倒三枝”早秋桃缺失,产量大幅下降。 因此,一定要加强肥水管理。 具体做法是:6 月10 日左右开始滴水,6 月份根据棉花长势滴水2~3 次,头水水量为每666.7 m220~30 m3, 以后根据土壤墒情每次滴水25~30 m3,8 月底或9 月初停水,全生育期滴水10~12 次,停水前的3 次滴水量要依次减少[4]。在滴灌第2 水时开始随水施肥,初花期后,每666.7 m2滴施专用肥1.0~1.5 kg 或尿素1.0~2.0 kg;盛花期,每666.7 m2滴施专用肥(N、P2O5、K2O 质量分数分别为35%、5%、13%)1.0~1.5 kg 或尿素1.0~2.0 kg; 盛花期, 每666.7 m2滴施专用肥(N、P2O5、K2O 质量分数分别为24%、9%、19%)1.5~2.0 kg 或尿素4.0 kg+硫酸钾0.5~1.5 kg;花铃期,每666.7 m2滴施专用肥 (N、P2O5、K2O 质量分数分别为27%、10%、13%)1.5 kg 或尿素3.0~4.0 kg+硫酸钾1.0~2.0 kg;8 月20 日左右停肥,最后1 次滴水不施肥。
及早准确掌握气象资料,做好防灾减灾各项措施,减轻自然灾害影响。 受灾后,应及时组织专家,开展田间巡回检查指导,及时帮助棉农解决棉花管理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