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欣羽
(长春财经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
高等院校是培养优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的主要场所,其培养模式直接影响人才质量。因此相关院校应该加大对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视,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培养体系,从而使我国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发挥作用,培养更多优质的建设型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进行调整,个性化创新创业培训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使学生的优势和特点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促使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贡献更大力量[1-2]。
近几年,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21年,毕业生达到了909 万人,相比2020年增加了35 万人。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能够使学生的创业思维得到启发,使学生能够充分使用所学的知识,满足工作岗位需求,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
高校开展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为了使学生在提高理论素养的同时提升实践素养,使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实现创业梦想。虽然当前很多高校都已经开展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但是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流于形式,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的内涵,多通过创业讲座、SIYB 创业课程以及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进行人才培养,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首先创业讲座或者创业课程的周期都相对较短,只是讲授一些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而科学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具备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能够正确认识创业的风险。
在开展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能力也是确保培养模式行之有效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指导教师主要分为两大类。占比最大的为校内指导教师,其次为“校外企业家”,校内教师虽然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实践经验以及创新创业经验,部分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培训,导致培训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这也是当前我国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3-4]。
科学的评价不仅能够使培养模式得到及时调整,还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同时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模式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成长及时进行调整。但是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体系却过于单一,仅仅以比赛成绩和资金收益为评价指标,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使学生和教师不能及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缺点。其次,高校指导教师的评价机制不完善,部分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忽视教学活动,致使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及时调整。
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个性化”,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优势进行针对性培训,从而使学生所学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但是部分高校并没有认识到个性化的重要性,在开展培训时也没有通过线上调查或是问卷调查的方式征询学生的意见,而是采取统一的培训方式,这种方式难以发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真实效果,不利于学生特色化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充满兴趣地去学习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得到培养,进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5-6]。
创新创业需要的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发挥学生的个体性优势。优化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坚持个性化人才培养理念,在开展培训之前,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询问学生意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优势进行针对性培训。在采纳学生的学习意见之后,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培训,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去提升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其次个性化的培训理念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促使其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积累实践经验。因此指导教师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要坚持个性化培养理念[7-8]。
美国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开展了不同的教育模式,如选修、必修、专业课以及创业资格证书等形式,这些不同的培训形式能够适合不同培训对象的需求,更好地开展培训课程。我国高校可以借鉴这种形式,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培训,如对工科的学生,高校可以工程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应用工程学院则可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重在讲解工艺流程以及技术设备的更新升级。除此之外,对以学习技能技艺为方向的学生则可以开展技能型人才培养,主要培养方向为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技艺,使其在工作岗位中能够更具竞争力。开展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高校要提前布局,为我国培养出更多创新创业人才。
当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创业大赛、创业课程以及创业讲座为主,高校可以结合专业课程开设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活动,邀请相关领域的企业与学校共同举办创新创业活动,这样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了解到行业的发展前景。院校应结合自身优势,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结合专业课程开展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活动[9-10]。
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够提高培训质量,还能够使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得到优化,使培养模式更加符合社会发展以及学生需求。院校要优化现有的评价体系,除了卷面成绩以外,还需要增加过程性考核,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项目进行综合评价。除此之外,还要引入同学评价、指导教师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评价,使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除了对学生进行评价,还需要加强对指导教师的评价,评价内容要围绕教学方法、教学特点、教学过程展开,分析其中有哪些疑惑以及意见建议,在每节课结束后邀请学生进行线上填写,学校对评价结果进行筛查、分析,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发挥评价体系的作用。
综上所述,开展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重点发展方向,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高等院校要认识到其重要性,树立个性化培养理念,构建多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此同时,要加大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结合相关专业开展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活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最后,要改进现有评价体系,引入除考试以外的评价方法,发挥评价体系的作用,促使培养模式能够不断优化,从而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优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