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培(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
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是企业运营、项目运作的重要保障。如果财务管理质量较低,运行成本过高,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为此,在数据技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企业想要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管理,必须通过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减少运行成本。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财务管理经验,分析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中的相关风险,探讨一些优化控制措施。
在大数据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管理通过财务核算,对企业采购、销售、项目计划、资产状况进行反映,与企业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对接运营,实现数据共享,进而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信息共享。
第一,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对于企业运营管理而言,主要包含安全生产、员工费用、生产管理、资产折旧等相关费用,在运营过程中,员工费用占比较大。所以,想要提升利益,必须利用科学方式,减少成本费用。企业立足大数据财务共享模式,报表业务工作在大数据中心实现集中处理,那二级企业的财务核算和财务报表编制人员,就可从原来繁重工作中解脱,对财务工作岗位进行重新整合后,可降低人财物支出,进而减少运营成本。第二,对会计核算进行科学规范。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对会计核算进行规范,有利于提升竞争实力,为管理层提供准确财务报表信息。在运用财务共享模式后,可实现共性财务交易业务的集中处理,对报表规范、报表流程、报表系统进行统一规范,可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同时,在财务共享模式下的财务管理中,财务人员对财务信息进行科学整理,并提取有效信息和数据,开展全面分析,为后续决策提供重要参考,防止财务管理出现偏差。此外,财务管理涉及了资金支出问题,需提高财务核实力度,避免现实支出、正面支出存在不相符问题。同时,立足现有基础,需优化未来财务,通过合理财务管理方案,为企业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信息。第三,有利于报表信息系统的统一。运用财务共享模式,统一搭建财务管理平台,对于不同功能财务报表系统,实现了数据接口的统一,有机结合集中报销、预算管理以及ERP系统,财务人员通过不同系统的切换,可实现资金申请、费用报销、编制财务报表的高效化,促进信息统一。第四,财务职能得以有效转型。对于企业运营,运用财务共享模式,可减少财务人员工作强度,专心投入到主营业务当中,也能够促进与各子公司的财务交流和沟通,实现财务职能的有机转型。
首先,缺乏企业的风险评估。针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需加强前期事前、事后绩效的风险评估。对资金投入、人员培训、后期维护等成本进行权衡,做到科学决策。然而实际情况是,针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由于缺乏专业风险评估,不能充分共享中心的优势和功能,进而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其次,系统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需依靠复杂化、大量化以及信息化数据。然而,在共享中心运营管理过程中,因不能明确数据访问权限,使得数据被篡改和窃取的概率增加,进而增加了企业运营风险。同时,因数据管理人员的操作不合理,自身业务能力不强,极易引起泄露风险,无法保证保障系统的安全性。最后,财务业务流程难以实现规范化,职能转变较为困难。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因财务人员无法适应财务组织结构的变革,在实际业务操作中,不能适应新系统,进而影响了系统稳定性。如果系统出现运行问题,只能由专业人员维护,而软件维护人员又缺乏财务知识,很难有效解决软件运行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而不能从根本解决财务人员的实际困难。
第一,更新财务管理观念。传统财务管理,一味重视会计活动。而财务核算,通常是依据财务数据信息,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销售状况,但忽略企业实际状况等非财务信息。在传统财务管理中,一般采取定期报告模式,如果市场稳定,通过现有财务,可有效预测企业发展状况,满足管理层需求,但是这种模式滞后性也较为明显。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通过财务共享模式,财务人员需充分挖掘财务信息和数据,建立财务信息集成管理平台,提升财务数据的适应性和实时性,帮助企业动态掌控市场发展情况,为企业决策提供更为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信息,继而减少市场风险,促使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第二,促进技术服务职能的转型,朝着价值导向方向发展。针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往采取一种回收应收账款、推迟支付应付账款的模式。然而,企业价值管理存在局限性。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必须加强技术方法更新,通过决策型指导方式,为企业提供更科学可靠的价值管理,优化业务环境,有效拓展财务管理效能。此外,在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管理并非单一的技术服务,而是利用企业价值管理,降低财务操作的重复性,利用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方式,有效发挥企业的规模优势,满足战略需求,实现企业价值的有效提升。
第三,有效转变财务数据储存方式,构建大数据仓库系统。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日益更新,企业的财务数据量更为庞大,而传统数据库,仅具有数据查询、统计、处理等功能。若遇到财务问题,尤其是财务出容量、可用性和扩展性要求时,无法满足财务处理要求。为此,针对大数据信息,想要短时期内实现财务信息的及时集成、有效处理,必须构建大型数据库,利用仓库提取方式,获取财务数据信息。此外,在传统财务数据管理中,无法整合各部门的财务数据,未实现信息共享,使得各业务部门处于一种信息孤岛状态,进而导致财务预测、企业业务互相脱离。突破封闭式管理模式,建立内部网络,实现财务信息的有效传递,进而提升财务数据的共享度,为企业的财务预测和决策,提供更为科学、安全的数据保障。
第四,促进数据处理方式的转变,合理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利用大数据平台,可综合财务信息和数据,实现信息的直接提取,实现财务数据的合理分析。针对传统财务管理,因数据处理方式十分单一,信息采样时间较长,进而减弱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极易产生报表数据不合理、不准确现象。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可实现财务数据的整体性、过程性处理,进而充分挖掘财务数据。而通过会计报表,可直接提取财务数据,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同时,利用大数据平台,能够实现数据的统一服务,实现原数据规范性管理。在审计过程中,通过数据模型,可实现财务报表的一体化、精细化管理。同时,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可实行财务数据准确处理和安全储存,进而提高财务数据储存量,实现数据的快速分析。如对于财务款项处理,必须开展数据审核,通过确认和计量后,进行数据凭证填写,然后开展财务数据统计,进行信息汇总和分析。财务会计主要是整理财务资料,加工相关信息,建立数据模型,通过不同统计方式,可制定财务报告,实现财务数据的共享,监理数据目标,通过初步处理和加工,有利于后续的信息查找。
第五,转变管理方式,实行全过程管理方式。针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往更为重视财务数据结果。对于价值链、外部等因素,重视程度不够,对于企业的生产状况无法真实反映。而通过财务共享模式,实现全新计算方式,可促进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有机结合,而不再关注财务信息结果,也更为注重业务管理。处于财务共享模式下,可转变人工处理方式,实现电算化管理。财务人员通过大数据技术,可对企业生产、经营流程进行全面性和动态化分析,在企业决策阶段,提供更为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促进财务数据、企业资金和资源的有效融合。
第六,转变报告方式,实行个性化、针对性的财务报告,实现“实时数据”模式。针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通常是根据成本结构开展财务报告分析,更为重视因果关系。利用这种财务报告,可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利润情况,然而因内部标准十分简单,但内部、外部的数据没有科学对比。利用财务共享方式,能够充分挖掘财务信息,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针对性的财务报告,进而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功效。同时,利用财务共享管理平台,财务数据更具权威性和实效性。
第七,提高财务管理的综合素养。目前,因企业经营的特殊性,要求财务管理人才素养更高,进而提升财务管理的整体效率。在财务管理上,因加强和各高校合作,构建实践培训基地,进而挖掘人才。同时,针对企业内部的会计人才,通过“派出去”的方式进行深造,实现现有业务的进一步拓展,提升复合型财务人才培养力度。此外,企业还需注重财务人才引进,注重内部潜力的挖掘,通过多元化人才培养方式,不断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正在逐步发生变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已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趋势。为此,为促进财务转型,企业必须重整业务和财务管理流程,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财务共享平台,促进财务和业务的互相融合。同时,进一步优化财务管理措施,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促进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