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刘斯靓 邬烈波
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是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市不可或缺的部分。一年来,宁波加快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彰显“三美”,展现宁波特有气质。
以“生态美”推动“共同富”
宁波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推进全域共富大美,不断拓展“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建设内涵,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得益彰的“生态共富”之路正不断拓展延伸。
一张美丽宁波蓝图筑牢共同富裕生态屏障。坚持制度引领,不断完善绿色生态共富工作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印发实施《新时代美丽宁波建设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空间、经济、环境等“七美融合”为具体方向,推进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建设。统筹部署落实全市生态系统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市工作,从提高认识增强自觉、聚焦低碳促进绿色发展、强化污染整治等七个方面具体推进。
一体推进减污降碳夯实共同富裕绿色根基。深化臭氧和PM2.5协同治理,今年上半年,PM2.5平均浓度为24μg/m3,居全省第3位,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1.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推进“甬有碧水”专项行动,积极改善全市水質。今年上半年,全市地表水市控及以上断面优良率为93.6%,同比上升11.9个百分点。围绕低(零)碳试点和“6+1”(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和绿色低碳科技创新)重点领域,推进全区域、全领域低(零)碳试点建设。建设“无废城市”,北仑、奉化和宁海三地创建成为省级“无废城市”。
一批创新改革举措打造生态共同富裕亮点。开展海曙区龙观乡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建设,探索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开发利用作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新突破口,推动保护成果在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领域的应用。北仑区小微园区“绿岛”管理模式和“点沙成金”推进梅山湾美丽海湾建设、江北区秸秆焚烧治理“一件事”集成改革、象山县深耕“蓝色海湾”建设打造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等案例,成为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并得到全面推广。启动全国首个碳资信评价体系试点,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列为全国首批碳排放评价试点园区。
擦亮共富先行的文明底色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富裕。一年来,宁波坚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以“港产城文”融合发展为牵引,深入推动港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打造“精神富有、文化先行”宁波样本。
建设红色根脉传承新典范。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一体统筹理论铸魂、溯源、走心,深入实施“在宁波,感悟真理伟力”实践解码工程,推动总书记思想入脑入心、落地生根。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发展“主战场”、基层“大阵地”、民生“第一线”,在全省党史学习教育综合量化考评中位列第一。聚焦“在宁波,读懂共同富裕”主题,积极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市理论创新、文化创新、传播创新,宣传共同富裕的“宁波模式”,构建彰显硬核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示范先行话语体系。
构筑全民精神富有新形态。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抓手,聚焦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成为群众的现实触感和普遍认同。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打造“道德银行”“道德庭”等一批德治品牌,涌现出以“时代楷模”钱海军为代表的一大批道德典型,见贤思齐、明德知礼、修身齐家成为城市风尚。广泛开展文明创建筑基行动,培育“甬尚人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文明实践品牌,开放包容、温暖和谐成为城市特质。
打造全域文化繁荣新样本。着眼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的新期待,聚焦“在宁波,悦享美好生活”主题,打造具有鲜明宁波辨识度的高品质文化供给体系,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成功举办第七届浙江书展、宁波特色文博会、阳明文化周等重大文化活动,有序推进《四明文库》编纂,宁波图书馆入围国际图联公共图书馆奖,实现国内零的突破。匠心打造文艺精品,话剧《张人亚》入选全省建党百年展演剧目,宁波文化标识更加鲜明。
为共同富裕增添和谐之美
一年来,宁波以智慧善治为引领,以法治建设为保障,以平安建设为支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共同富裕增添和谐之美。今年,宁波连续16次获评“省平安市”称号;在浙江省委社建委印发的《2021年度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民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监测评价报告》中,位居全省第二。
和谐以平安为底座。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严格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问题及时发现、有效解决闭环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工作落地。着眼“群众满意”这一最高标准,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今年1—8月,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数、治安案件受理数同比分别下降16.95%、13.05%,全量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数、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数同比分别下降12.24%、45.7%。
和谐以止争为基石。构建县、镇、村三级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完善矛盾纠纷“受理—处置—办结—评价”机制,推进“一站式联合接待、一揽子调处纠纷、一条龙服务群众”,成立全国首个地市级调解学院,深化调解员队伍建设,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今年1—8月,全市县级矛调中心共调处矛盾纠纷35958件,化解率达99.55%。
和谐以无讼为追求。构建常态化、系统化、全链条、高效率的营商环境投诉处理体系,积极推动知识产权执法司法协作联动建设等,努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深化诉源治理,大力整治虚假诉讼,严格规制滥诉行为。今年1—8月,全市法院一审民商事案件、行政案件和执行案件收案数同比分别下降5.66%、5.3%和12.6%,每万人犯罪率同比下降23.15%。
和谐以共治为目标。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社会治理,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持续擦亮“村民说事”“小微权力36条”等治理品牌,提炼推广“五小工作法”“阿拉调解”等特色亮点。积极推动“1612”体系贯通落地,开发基层智治系统,打造“社会治理一件事”集成应用品牌,上线运用群租房整治等10个跨部门跨层级具体场景,处置事件3957件,处置率达99.8%。
(作者单位:宁波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宁波市委宣传部 宁波市委政法委)责任编辑:姚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