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文,黄燕俊,胡倩倩,杨联林,唐初红,马宏亮,4*
(1.中山市中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中山 528437;2.中药破壁饮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中山 528437;3.灵川县灵兴鱼腥草种植专业合作社,广西桂林 541200;4.甘肃中智顺和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定西748400)
溪黄草为唇形科植物线纹香茶菜[Rabdosialophanthoides(Buch.-Ham.ex D.Don)H.Hara]及其变种纤花香茶菜[Rabdosialophanthoides(Buch.-Ham.ex D.Don)Hara var.graciliflora(Benth.)H.Hara]或溪黄草[Rabdosiaserra(Maxim.)H.Hara]的干燥地上部分,其作为岭南地区特色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的功能,常被用作清肝利胆的药物[1]。根据实地调查及文献研究[2]显示,岭南地区溪黄草药用资源以纤花香茶菜为主流品种。溪黄草主要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3种;研究表明,3种繁殖方式以种子繁殖最好,种子实生苗具有抗性好、病虫害少、生长发育快等优点[3]。药用植物种子采收、贮藏及播前处理对保持和提高种子活力有较大影响,为中药材GAP生产实践奠定基础[4]。目前,有关溪黄草种子处理及贮藏方面相关研究鲜见报道。笔者通过对溪黄草种子采收、贮藏及播种前处理开展研究,以期为该味药材规范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1.1 试验材料2019年1月在位于广东省的中智溪黄草生态种植基地采集成熟褐色的溪黄草果穗。原植物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叶华谷教授鉴定为纤花香茶菜[Rabdosialophanthoides(Buch.-Ham.ex D.Don)Hara var.graciliflora(Benth.)H.Hara]。将果穗晒干,敲打出种子,筛去杂质,放入纸质信封备用。
RTOP-260智能人工气候箱(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DW-YL270医用低温箱(中科美菱低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HYC-260医用冷藏箱(青岛海尔特种电器有限公司);赤霉素(纯度99%,木木生物);激动素(纯度99%,广州市林国化肥有限公司);高锰酸钾(纯度99.5%,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水为纯化水。
1.2 处理方法
1.2.1种子形态、千粒重测定。观察记录溪黄草种子外观形态,从溪黄草种子样品中随机取8个重复,每个重复100粒,分别称重,计算平均重量和标准差[5]。
1.2.2不同颜色种子处理。将从褐色果穗中敲打出的溪黄草种子按照种皮颜色不同分为淡黄色、褐色两组,分别用纯水浸泡12 h,晾干表面水分备用。
1.2.3不同光照处理。选择褐色溪黄草种子,纯水浸泡12 h,取出晾干种子表面水分,分为两组放入不同培养皿,一组放入套有黑色不透光袋的避光培养皿,一组放入正常透光的培养皿。
1.2.4不同试剂处理。选择褐色溪黄草种子,分别采用不同浓度试剂浸泡12 h,取出纯水洗净种子表面试剂,晾干水分备用。不同浓度试剂浸泡12 h具体方法分别为① 纯水浸种;② 10、50、200 mg/L赤霉素浸种;③2.5、10.0、50.0 mg/L激动素浸种;④ 0.05%、0.10%、0.50%高锰酸钾浸种。
1.2.5不同贮藏方式处理。选择褐色溪黄草种子,装入纸质信封,分别采用室温、4 ℃、-4 ℃、-20 ℃冰箱进行贮藏,在贮藏0、90、180、270、360 d,取出测定种子萌发数量。
1.3 测定方法试验设置每个处理50粒溪黄草种子,3次重复。将不同处理组种子放入垫有双层滤纸培养皿中,滴入适量纯化水保湿,置于人工气候箱中进行萌发试验,人工气候箱温度25 ℃,光照12 h/黑暗12 h,光照强度5 500 lx。每日统计发芽数量,并及时补充纯化水保持滤纸湿润。种子发芽以胚根突破种皮的长度为种子长度50%为计数标准,规定放入培养箱后第4天计算发芽势,发芽率、发芽势计算公式如下:
发芽率=(正常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
发芽势=(4 d内已正常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数)×100%
1.4 统计分析数据结果采用SPSS 22.0处理,不同处理组间均值分析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单因素方差分析中LSP多重比较。
2.1 种子形态特征溪黄草种子极小,呈卵圆形,种皮淡黄色至褐色(图1)。淡黄色种子千粒重为(102.00±5.29)mg,褐色种子千粒重为(118.00±3.57)mg。
图1 溪黄草种子形态特征
2.2 不同颜色种子萌发比较从表1可以看出,褐色种子与淡黄色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均差异显著,褐色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明显高于淡黄色种子。
表1 不同颜色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比较(n=3)
2.3 不同光照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光照和黑暗2种处理条件下溪黄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均无显著差异,表明是否光照对溪黄草种子发芽无显著影响。
表2 不同光照处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比较(n=3)
2.4 不同试剂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与空白组对比,10、50 mg/L赤霉素处理与空白组种子萌发结果无显著差异,200 mg/L赤霉素处理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降低明显,对溪黄草种子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不同浓度激动素处理与空白组对比,各激动素处理组种子发芽率均有明显降低,表明激动素对溪黄草种子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高浓度激动素抑制种子发芽作用更强。不同浓度高锰酸钾处理与空白组对比,种子发芽率结果无明显差异,其中0.05%高锰酸钾处理组可明显提高溪黄草种子发芽势,4 d内发芽势高达78.67%,发芽率为84.00%。
表3 不同浓度与种类试剂对溪黄草种子发芽的影响(n=3)
2.5 不同贮藏方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从表4~5可看出,溪黄草在室温条件下,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直线降低,仅贮藏90 d发芽率就由84.00%降至30.00%,贮藏180 d溪黄草种子基本丧失活力,发芽率降为1.33%。4 ℃条件下溪黄草种子贮藏前90 d发芽率显著下降,由84.00%下降至73.33%,而后270 d贮藏时间内,发芽率基本趋于稳定。-4 ℃与-20 ℃条件下,溪黄草种子贮藏360 d过程中发芽率基本稳定。不同温度下溪黄草种子发芽势变化趋势与发芽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由表4~5分析结果可知,溪黄草种子在-4 ℃与-20 ℃条件下发芽率、发芽势随贮藏时间延长变化规律不明显,种子在-4 ℃与-20 ℃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延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显著高于4 ℃贮藏。
表4 不同贮藏方式对溪黄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n=3)
表5 不同贮藏方式对溪黄草种子发芽势的影响(n=3)
通过观察,溪黄草果穗转为深褐色后,果穗内种子种皮颜色仍存在较大差异,可分为淡黄色和褐色2种。该试验结果显示,淡黄色种子发芽率为16.00%,显著低于褐色种子的发芽率(84.00%),且淡黄色种子千粒重明显小于褐色种子,因此,可判断淡黄色种子并未完全成熟,褐色种子基本已成熟,萌发率高,应选择褐色种子进行实际生产。
光是影响种子萌发的诸多环境因素之一,根据种子萌发过程对光的不同响应,可将种子分为需光性、忌光性、光中性3类。需光性种子萌发需要光照,在黑暗下不能萌发或萌发率降低;忌光性种子在光照诱导下产生休眠;光中性种子萌发不受光照与否影响[6-7]。该试验结果显示,是否光照对溪黄草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均无显著影响,说明溪黄草为光中性种子。溪黄草种子极小,大田春季直播于土壤表面易受天气影响,常被雨水冲走。虽其为光中性种子,覆厚土不影响其发芽并防止雨水冲刷,但因种子小,覆厚土严重阻碍其破土生长,故建议将种子与细土混合后撒于整好的土地表面,搭棚育苗后进行移栽。
溪黄草种子放入培养箱第3天开始萌发,第4天发芽达到高峰,为较容易发芽种子。该试验结果表明,常用植物激素如赤霉素、激动素不仅对溪黄草种子萌发无促进作用,高浓度甚至明显抑制其发芽。不同试剂处理对溪黄草种子萌发影响试验表明,0.05%高锰酸钾处理组可明显提高溪黄草种子发芽势,促进种子快速、整齐发芽,该处理组放入培养箱第4天基本全部萌发。高锰酸钾溶于水后,可提高水中氧气浓度,释放出的钾离子可作为营养元素,促进实生苗生长,锰离子作为微量元素可以活化种子体内酶系统,促进种子萌发,同时可对种子进行消毒,具有药肥兼用特点[8],因此,适合用作溪黄草播种前浸种处理。
种子劣变(衰老)是其伴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发生和发展的、自然的、不可逆的种子活性逐渐丧失的过程,其衰老机制复杂,分子水平上和线粒体变化密切相关[9],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则是影响种子衰老的2个关键外在因子[10]。该研究从不同贮存方式的对比试验可看出,溪黄草种子在室温条件下劣变速度非常快,仅180 d种子基本完全失活,360 d贮藏试验期内,溪黄草种子在-4 ℃与-20 ℃冷藏条件下活力无明显变化。考虑到溪黄草主产地为我国南方,气候温暖、湿度大,结果显示室温条件非常不利于其种子保存,-4 ℃为普通家用冰箱可达到控温条件,故实际溪黄草生产中推荐采用-4 ℃冷藏方式贮藏其种子。
溪黄草在实际种子繁殖过程中,应选择褐色成熟种子,采用搭棚育苗后移栽的方式开展种植。春季播种前,采用0.05%高锰酸钾浸种12 h,播种时,将种子与细土混合均匀撒播于苗床表面即可,浇水保湿。种子采集干燥后,若需贮藏至隔年种植,应放入-4 ℃进行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