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泳忻
(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6)
这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年大学生提供了新的娱乐文化产品,使自身精神文化生活更为丰富,他们通过网络去碰撞思维,交流心得,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看似更近。但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无边界、无导向、无节制的“泛娱乐化”趋势,也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
泛娱乐化是指以享乐与消费主义为核心,以电影、电视及网络等媒介为载体,以内容浅薄空洞的方式,利用滥情、戏剧化的表演,使人们紧张的神经放松,进而获得快感的一种文化现象。由此,“泛娱乐化”是在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现代媒介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由资本控制产生的,是大众传播的娱乐化。有其积极性,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心理需求,回应了受众的合理要求;但它受控于资本追逐利益,价值导向存在问题,暴露出“我娱乐故我在”“以娱谋利”等现象,因此为了满足受众的各种需求,多是以娱乐历史、恶搞经典、戏谑英雄和无底线炒作等夸张、低俗的表现形式来吸引受众,对人们的思想、行为等产生消极的影响[1]。
当代的青年大学生多是“00前后”,生活在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发达的社会环境当中,受到多元化文化的影响,身上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的思想道德认同主流价值观,健康、向上,但价值追求出现功利、多元化的倾向;他们学习、创新能力强,但是相对自我,缺少团队和协作精神;他们思维活跃,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是自控力和辨别力薄弱;他们自信张扬,但是心理承受和抗压抗击打能力不足。大学阶段学习处理好人际关系、锻炼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是大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有利于大学生健康身心、提升自我,形成正确的三观。当下全媒体时代中,青年大学生多通过智能手机、电脑及平板等移动终端展开交流和学习,日常生活和娱乐也被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泛娱乐化”现象必然对当代大学生人际沟通产生消极的影响[2]。
人际沟通是人们通过多种方式,如通讯、表情、书信及语言等,交流彼此的情感、意见、思想、事实等方面内容,进而实现互相之间的了解、信任,能够对信息拥有共同的认识与理解,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能调节行为。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人和人互相作用下的产物。马克思提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一个人要想良好生存,获得更好发展就必须要具有沟通能力,这也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良好的人际沟通不仅可以消除隔阂,美化环境,避免失利,而且可以颐养身心,激发灵智,推动事业[3-4]。
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重要程度的判断,同时用以对日常生活中各种事物进行评价,给自身行动形成指导的根本观点。真正的有效沟通是建立在明确和合适的价值观基础之上的,比如:可以是“三观”比较一致,可以是有相同的兴趣爱好,也可以是具有其他方面的共同点,古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便是如此。娱者,乐也。通过娱乐让人们能够缓解压力、愉悦身心并非坏事,但当资本与娱乐联结、泛娱乐与西方社会思潮(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与消费主义等)结合,“泛娱乐”就不只是单纯的娱乐元素集合,人们不自觉甚至不自知地被裹挟到泛娱乐化的旋涡当中,逐渐丧失其原有的思考能力,变得重官能享乐轻精神陶醉,重金钱利益轻道德理想,重感性浅薄轻理性启发。在这种现象和思潮的影响下,具有矛盾性、可塑性和不稳定性的大学生们的价值观念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发生异化,“道不同不相为谋”,人与人交流时,个体对财富、等级、理想、时间观念、生活目标等的态度和反应不同、对问题的判断产生的重大差异,必然会成为沟通的障碍[5-6]。
思维方式是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决定人的言行。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其个人成长经历、文化熏陶密切相关,同时又正在被经历的大众文化和社会环境所影响、改变。文明发展至今,文化从最初的口口相传到文字印刷传递,再到现在网络时代下的各式新媒介盛行,文化传播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文化内涵的厚重感、严肃度对受众个体的影响却是逐渐降低;并且,当前的“泛娱乐化”现象导致急功近利、浮华虚夸的不良社会风气盛行,扮丑卖惨、低俗话题、恶搞经典等,什么能博人眼球,怎样会加大点击量就做什么,不分是非、没有原则和底线,也让大学生们在无形中受到不良影响。另外,网络时代,新媒介使得人们从“读”到“听和看”,虽然感观上的刺激加强,但却降低了对受众个体理解力和分析力的要求,减少对受众个体分辨力和思维力的锻炼。“泛娱乐化”现象中话语表达是“短、平、快”,表达风格多为嘲讽、质疑,这类表达方式更多地表现出反规则、碎片化、去中心的特点,在短时间内碎片化信息会实现高频次的切换浏览,如此一来,则会使大学生无法专注或者聚焦于对信息的判断和深层次分析,从而影响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思辨思维的形成和对事物的准确认识[7-8]。
沟通是借助肢体语言与语言沟通展开的。语言沟通主要为图形和图片语言、书面语言及口头语言,主要是信息的传递;肢体语言是人的动作、表情、眼神、声音、语气和语调等,它更多的是传递思想和情感。想要沟通有效,就要知道说什么、怎样说、何时说、用什么样的方式说,以及通过什么来表达可以表述得更清晰、更完全、更易于接受。打个比方,有效沟通就是把不通的管道打通,让水流动起来,彼此能对流,互通了解,产生共识。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是表达能力、观察力、理解力等综合能力的集合,也是个人道德品质、人格个性、性格脾气的外在体现。虽然网络时代下人们的交流借助互联网为工具,以文字、声音、图像及其他多媒体为媒介的方式完全可以跨地域无时差地进行沟通,但是为了“快”,传统的主、谓、宾完整,观点清晰、意思明白的长、短句已经被青年大学生们抛弃不用,现在往往只是几个字,甚至简单到用一个表情、一个符号、一个标点,就将要表达的意思进行表述,这种“云端表述”是不能真实、准确、有效地表达交流者的内心的。同时,“泛娱乐化”又让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以所谓“娱乐、放松”为噱头的载体,使大学生现实交往时间被挤占,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渐渐疏远,必然会让大学生们忽视对人际沟通知识的学习、人际沟通能力的实践锻炼,从而影响其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9-11]。
综上,“泛娱乐化”现象的出现,会给当代青年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要想使其对青年大学生人际沟通的消极影响得以消解,离不开多方主体的配合及参与,要从其身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校园环境等诸多方面入手,通过加强监管、正向宣传、营造氛围、活动调动、实践引导等多种手段开展工作,帮助青年大学生形成抵御“泛娱乐化”侵扰的个人主观意愿和行动自觉。
辩证唯物法中认为事物自身运动的动力与源泉是决定事物的内因,事物所变化的第二位原因则是外因,外因借助内因发挥作用。所以,要消解网络“泛娱乐化”的影响,关键是青年大学生自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青年大学生的努力与创造;青年大学生要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学真知,长本领,树立家国情怀,将国家的发展未来和自身的命运前途结合起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征途上建功立业,实现个人价值。因此,青年大学生们必须在大学阶段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勇于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进入社会做充足的准备[12]。
同时,大学生已经有一定高度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明白个人的自我发展目标须与社会、国家共同目标相统一,主动去融入社会主流思想,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和基础,完全可以通过自我教育,提升辨别力和抵御能力。首先,青年大学生要加强对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运用其立场、方法和观点分析问题,正确认识和对待各种“泛娱乐化”现象,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提升自身理性思辨能力,防止在“泛娱乐化”中迷失自我。其次,青年大学生要加强对高质量的艺术基础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有意识地接受美学教育,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升审美能力,抵制“泛娱乐化”传播的庸俗、低俗、媚俗的内容[13]。
大学生离开父母,告别家乡,开始独立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为步入社会做准备。他们从“一切以学习为中心、以成绩为目标”封闭、压抑的中学一下子进入了开放、自由的大学校园,新奇而陌生的环境虽然有吸引力,也更是挑战。“00前后”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家庭的中心,自我意识强烈,任性、不合群;另外,在大学里,没有了父母的帮衬和督促,生活和学习完全是自己安排和执行,既是动力也是压力,一旦调适不好,很容易让大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良好的人际沟通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和谐交流的基础,也是社会活动的需要,因此大学生们必须加强学习,提升个人素质。沟通能力包含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设计等能力,它受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品德所影响。青年大学生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增强自信心;其次,要系统地进行人际沟通的知识与技巧的学习,提高沟通水平;此外,要积极自我实践,打开门走出去,多参与院、校各类团体组织的有意义的活动,接触更多的人,在与陌生人的交流中丰富经历,提升沟通能力。另外,青年大学生还需要正视自己,努力发现自身缺点并加以改进,在与人交往中既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也不要妄自菲薄盲目追崇他人,学会坦诚和尊重,才能收获人生中真正的友谊。
在新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当代青年大学生要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运用科学的辩证法指导行动,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介的优点增强人际沟通的效率,树立高雅、积极、正能量的“三观”,坚决抵御网络“泛娱乐化”的侵蚀,保持清醒的头脑,回归现实生活,活在当下,享受真实,以真诚、务实、有效、多维的人际沟通方式为自己的炫彩青春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