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

2022-11-23 14:08:45李娇李中华
奋斗 2022年2期
关键词:伟大成就概论中华民族

李娇 李中华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的政治任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高等学校承担着为党育才、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认真抓好全会精神的深入学习贯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不可替代。广大思政课教师在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方面责任重大,当前应着力将全会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更好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要义。

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了思政课的理论方向。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系统阐述了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丰富了思政课的内涵体系。《决议》对党领导人民通过艰苦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丰富和充实了思政课教学的内容体系。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的几十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9500余万名党员,从一个非常小的党成长为执政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党一百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生动体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简称“概论课”)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的发展逻辑和实践逻辑,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将党带领人民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能更好地增强“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通过鲜活生动地讲解党的伟大成就,使师生在课堂上更好地产生共鸣。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给予了思政课以历史育人的新启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将全会精神,特别是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融入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设计中,具体来说,“概论课”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历程的书写,其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万岁”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因此在“概论课”当中重点强调历史育人的作用,讲述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奋斗,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让青年学生更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并且在学习实践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高校思政课内容的契合

“概论课”主要讲述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的理论成果,这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所系统阐述的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内容具有内在一致性。新编的2021版教材以“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帮助学生更全面,更系统地理解和感受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相契合。

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其特征是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当时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具体到“概论课”内容,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契合,在这一时期,党经历的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都关乎生死,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心中的信仰。教师讲授“概论课”第二章内容的过程中嵌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党有更深刻的体会。

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其特征是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当时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具体到“概论课”内容,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第三章和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相对应,这一时期党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将党在各个方面取得成就的典型事例融入到“概论课”当中,使学生充分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当时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具体到“概论课”内容,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第五章到第八章相对应,将“概论课”相关章节融入党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典故事,让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到党始终践行初心和使命。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进入新时代以来,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党带领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取得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体到“概论课”内容,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第八章到最后一章这一部分相契合,在教学过程中,将《决议》对这一时期的内容融入课堂,增强青年学生对“四个自信”的强烈认同,坚信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即将迎接的是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路径

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重要性。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得复杂多样,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当今时代的青年学生大多是“00 后”,因此要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设计中引入“情景式教学”。其中一种表现形式为“表演历史剧”,老师安排学生进行历史情景剧的排练,在以新文化运动等为题材的历史情景剧中学生通过扮演历史人物能够对当时历史事件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

创新教学手段,丰富课堂的载体和形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手段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平台。高校思政课堂既要发挥传统课堂的主要作用,在继承传统说理方式的同时,要根据当前的时代条件进行创新突破,将“虚拟仿真技术”融入到高校思政课堂当中,实现思政课堂的智能化。哈尔滨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发的“学习标兵”客户端利用了虚拟仿真技术,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软件进行了结合,在课堂当中,学生通过VR 眼镜进行沉浸式、体验式、自主式学习,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增强了学生的体验感。通过把虚拟仿真技术与高校思政课结合,使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效果,最终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拓宽教学渠道,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随着思政课教材的不断更新,思政课教师也应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拓宽教育渠道,采取单一的单向教学方式会导致课程内容与实际相脱离。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必须通过实践体验掌握理论。在课堂讲述之外,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参与式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宣讲会、报告会,通过课堂的理论阐释和学生积极的实践参与,使学生充分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实现全会精神入脑入心,进而实现教学效果增强的目标。

猜你喜欢
伟大成就概论中华民族
Great Achievements of the New Era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系列解读之五
当代陕西(2022年1期)2022-03-09 06:12:14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青铜器辨伪概论
收藏家(2021年10期)2021-01-17 14:02:35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北广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 11:26:28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10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电子制作(2016年15期)2017-01-15 13:39:40
追寻光辉历程共筑伟大成就——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