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爽
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中,实践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也是世界革命化和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途径。实践在一定意义上被视为马克思哲学的象征,大多数学者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或《德意志意识形态》视为马克思实践哲学形成的标志。但是,当试图从文本中寻找到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发端及其问题意识时,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及其笔记往往会被大多数学者所忽视。在《博士论文》及其笔记中,马克思奠定了他实践哲学的核心问题意识,即现实与实践之关系。然而,《博士论文》往往被国内外学者们定位为马克思不成熟时期的理论著作,只是对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怀疑派的批判,尚未摆脱黑格尔或者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在传统教科书中,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及其笔记也被看作对古希腊自然哲学的研究,而其中所蕴含的实践思想也未被给予重视。实践及其问题意识是连接青年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之间的桥梁,自始至终都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核心。对《博士论文》及其手稿中实践的解读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马克思实践思想的开端及其生成逻辑,也可以使我们重新定位和评价《博士论文》在马克思实践思想中的地位及其价值。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试图解决“在古希腊哲学史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1〕即伊壁鸠鲁哲学中自我意识的重要性。究其根本,主要是为了揭示黑格尔之后思辨哲学所面临的困境,也批判了黑格尔对自我意识哲学的轻视。由此使我们在研究中误认为马克思延续了黑格尔的问题意识和方法论,然而,并非如此。具体而言,原因有二:其一,《博士论文》并非一部完整的著作,只是一个导论。在《博士论文》的序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这篇论文仅仅看作是一部更大著作的导论”。〔2〕在新序言草稿中,马克思才明确表示这篇论文是本应该放在综述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怀疑派哲学体系的著作中,属于古希腊罗马哲学史研究中的一部分,其目的是让人们理解和认同自我意识哲学家在亚里士多德之后哲学史中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3〕但是,由于当时马克思投入《莱茵报》的编辑工作中,最终放弃了这项任务。究其原因,是在1837年至1841年期间,与“博士俱乐部”的思想交锋中,马克思认同了鲍威尔等人对黑格尔哲学思想的改造,也接受了自我意识哲学,但是理论层面上的变革并不能改变现实的世界。在马克思看来,从事哲学史上的理论实践应该基于人的现实本身,在通过对古希腊古罗马自我意识哲学的批判性考察来确定黑格尔之后哲学内部分裂及其发展方向之上,应该着重哲学与世界之关系、人的自我意识的自主性与世界的现实性之关系,而同一时期的鲍威尔依然将人的自我意识理解为抽象的、非人的存在并执着于自我意识哲学与早期基督教之关系。哲学成为现实的同时,必然会与其自身、与世界之间相互对立,这既是现实对理论进一步革新的要求,也是理论对现实的重新审视。马克思深刻地认识到青年黑格尔派只是将批判的重点从绝对精神转向为自我意识,不断地要求外在世界符合内在的自我意识,只不过是将实践抽象化。
其二,《博士论文》中的部分内容并未保存下来,第一部分第四节和第五节是缺失的。从标题上看,第四节主要阐释了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在自然哲学上的一般主要特征,第五节是第一部分的总结。在第一部分第三节中,马克思认为两位哲学家物理学观点的相似与自然哲学观点的相反构成了一种理论认识上的矛盾,即现象是否可以表现为真实的理论意识、科学活动表现的不同以及实践活动的差别。马克思着重论证了二者在理论意识方面的差别造成了实践活动方面的不同。在这一节的末尾处,马克思虽然表明了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主张同一种学说,但是在理论意识和实践活动中却表现为完全相反的结果,这个问题将在第四节和结论中进行详细的论证。然而,这一部分的缺失使我们无法判断此时马克思所持的立场。当时,科本性读物《弗里德里希大帝和他的敌人》对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有着直接性的影响,而这本小册子将伊壁鸠鲁主义视为近代法国唯物主义的来源。此外,当时理论界普遍认为伊壁鸠鲁剽窃了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观点,黑格尔由于对伊壁鸠鲁思想的贬低而间接地认同了德谟克利特唯心论的观点,即便这种唯心论在他看来是“坏”的。可见,内容缺失的部分恰恰是解读《博士论文》最为关键的部分。我们只能从第一部分第四节的附注和《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来推导缺失的内容,然而这往往被读者们所忽视。
从标题上看,文本缺失的部分主要论证了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在自然哲学上的一般性差别在于个别的自我意识能否成为纯粹客观的现实,即理论与实践的对立。这在第一部分第四节的附注中也会得到相应的证明,尤其是对黑格尔思辨哲学以及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本人的哲学思想在理论转变为现实的过程中被抽象化,而黑格尔本人居然“适应”了这种现象。在《自然哲学》中,黑格尔认为:“现实过程或同无机自然界的实践关系,是从自己内部的分裂开始的,是从感到外在性否定本能开始的,主体同时是肯定的自我相关,并确信自己能胜过自己的这种否定。”〔4〕马克思认为,这种否定或者说矛盾是源自个别的自我意识与世界之间的对立,并非黑格尔所理解的自我内在性否定,至于他的学生们则片面地解读了黑格尔的思想。马克思将他们分为“自由派”和“实证哲学”,前者是以鲍威尔、卢格等人为代表坚持无神论立场的资产阶级自由派,后者是以魏瑟、巴德尔等人为代表坚持神启的宗教哲学派。马克思认为这两个派别误读了黑格尔的实践哲学,只是将实践曲解为一种自我意识的内部分裂。究其根本,无论是“自由派”还是“实证哲学”,它们都是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延续,只不过是将自我与外在之间的对立再次颠倒,是对自我意识的抽象化和对人的感性实践的贬低。因此,马克思在附注中十分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在《博士论文》的第四节附注(2)末尾,马克思极其肯定地表示将要在其他地方详细说明起源于思辨哲学的各个流派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体现。〔5〕马克思认为,起源于哲学的理论政治派是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延续,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理论与现实之间的颠倒。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应的论述,并为这个观点提供文本上的依据。“对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既然是对德国迄今为止政治意识形式的坚决反抗,它就不会专注于自身,而会专注于课题,这种课题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实践。”〔6〕把人从抽象的哲学中解放出来,把人从幻想的世界中解放出来,这种方式就是实践。这是马克思对实践的进一步阐释,也是《博士论文》中问题意识的延续。有的学者认为,“在实践问题上真正进入马克思哲学批判视野的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7〕其实并非如此,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就已经在实践问题上批判黑格尔哲学思想的抽象性,开始思考理论精神如何能够成为实践的力量。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就已经开始在实践问题上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立场,试图阐释理论精神如何成为实践的力量。实践是解读《博士论文》中缺失部分的核心概念,也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源泉和武器。实践,作为自由的实现方式,应该从理论变为现实,这就是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的问题意识。
在《博士论文》中,“实践”一词共出现六处,其中在正文中共出现两处,分别是第一部分第三章(B)和(C)。在此处,实践与理论相对立,具体含义是经验的、现实的行为,主要是指理论成为现实的具体展现。马克思将理论转变为现实的必然性理解为哲学的规定性,而且这种必然性是理解亚里士多德与其之后的哲学流派、黑格尔与其继承者之间关系的关键。作为哲学意义上的实践,它并非自我内在肯定与外在否定之间的对立,因为这种对立只不过是辩证法在主观意识上的运用。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它要求理论成为现实的同时,也要求其自身成为现实。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马克思批判了苏格拉底、赫拉克利特、费希特等人使用“讥讽”方式,认为辩证法的内在形式的自我否定并不能实现哲学的现实性。同样,马克思在(B)和(C)中强调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在实践上的区别,并在附注中指出“自由派”和“实证哲学”是思辨哲学表现的两个极端对立的流派,只是进一步将抽象的哲学与客观的世界相互颠倒。此时,马克思对实践的定义是基于朴素唯物主义的立场,甚至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感叹地说:“由于这种异常的客观的朴素性,希腊人将永远是我们的老师”。〔8〕由此可见,青年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形成源自对黑格尔所谓作为肯定自我的主体对外在性否定之否定的批判。
在《博士论文》的附注中,“实践”共出现三处,其中两处主要集中于第一部分第四节的附注部分。在此处,马克思详细地论述了对实践的理解。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其一,马克思论证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此时的马克思阅读了大量的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延续着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的划分。“生活道路”“经验知识”等概念的使用可以证明这一点。马克思之所以要论证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源自鲍威尔将理论的现实性等同于理论的批判。作为批判的武器,“哲学的实践本身是理论的”,〔9〕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在本质上是统一于现实生活中的。马克思试图将理论的批判性真正地复归于现实的生活,这既是对鲍威尔理论实践的超越,也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实践是理论的本质,其表现是哲学与世界之间的对立。当哲学体系成为抽象的整体时,哲学的外在性和内在性相互对立并失去其本质。马克思认为,哲学与世界之间的颠倒关系构成了从个别哲学自我意识的分裂、哲学的外部分裂及其两极相互对立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实践可以划分为理论实践和生活实践,生活实践的缺场会导致理论实践自身的分裂,使理论实践失去批判的力量并与其自身相对立。
其二,马克思论证了自由的理论精神成为实践力量的条件。“一个自身自由的理论精神变成实践的力量,并且作为一种意志走出阿门赛斯的阴影王国,转而面向那存在于理论精神之外的世俗的现实。”〔10〕理论精神是指对理论自身内在的规定性与外在的否定性。黑格尔将实践的过程理解为理性的主体对外在感性认识的否定,甚至坚持作为主体自我肯定的超越性。马克思认为,理论必须回归现实的世界,不能踯躅于主体内部的自我肯定。理论转变为实践的主要因素是人对自由的坚定。在“附录片段”及其附注中,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将哲学的抽象性与神的存在证明紧密地捆绑在一起,也批判了谢林将神的存在理解为精神自由的前提。前者将思维的规定性置于理性范畴之外的、某种外在的东西,实践被同质化为对这种存在的屈服,从而使实践成为抽象性的活动。后者将自我的肯定归因于神的自在性,自由成为一种依附性的存在,实践被彻底地遮蔽了。马克思认为:“对神的存在的证明不外是对人的本质的自我意识存在的证明,对自我意识存在的逻辑说明”。〔11〕人的自由并非源自抽象的精神,而是个人的感性经验。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理论精神成为实践力量的条件是对现实生活世界的考察。理论要想成为现实,必须具有批判性,既要对自身抽象性批判,也要对现存世俗生活问题批判。
其三,马克思论证了实践是理论的更高形式,这既是哲学的内在规定,也是世界历史的要求。实践是理论成为现实的路径,这种转变的方式可以通过哲学的内在规定性和世界历史的发展体现。在本质上,实践既是指自我对外在环境的否定和扬弃,也是外部环境变化对自我变革的要求,二者统一于现实世界的改变。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并没有明确地使用“变革”这个概念,但是在附注中,“打破”“解放”等词语充分表达了哲学变革的必要性。马克思认为,哲学的实现在其内在本质上是存在着矛盾的,这种矛盾体现为哲学自身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对立。进而言之,成为现实的哲学与个人的自我意识之间的对立构成了理论实践的要素,人的自由实现表现为自我意识在哲学与世界中的双重解放。哲学的世界化与自我意识解放的过程就是世界历史本身,对此,马克思认为“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12〕哲学的实现亦是对其自身的反对。实践的目的是彻底地改变现存的世界,并使世界革命化。
总之,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主要来源于亚里士多德,在朴素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批判了经由康德的“实践理性”、费希特的“行动哲学”到鲍威尔的“理论实践”而形成的思辨哲学体系。较之成熟时期,《博士论文》时期的马克思将实践理解为对现存世俗世界的否定和扬弃,尚未形成唯物史观中的实践思想。究其原因,此时的马克思只是开始尝试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其实践观是基于朴素的唯物主义。或者说,马克思开始试图摆脱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影响,将实践理解为个人的感性活动,是对“理论范围以内的实践”〔13〕的初步反思和批判。1839年,费尔巴哈先后发表了《论哲学和基督教》与《黑格尔的哲学批判》,公开表达了唯物主义的立场并揭露了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秘密”。尽管此时的马克思尚未阅读过这些文本,但是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在致费尔巴哈的信中表达了对他的崇高敬意,认为费尔巴哈“给社会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建立在人们的现实差别基础上的人与人的统一,从抽象的天上降到现实的地上的人类概念”。〔14〕由此可见,在《博士论文》时期的马克思看来,实践的主体是自然、现实且感性的人。
在第二部分第五章末尾处,马克思重申了对关于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在自然哲学上的一般性讨论,指出这种一般性差别“在自然界所有领域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证实”。〔15〕尤其是伊壁鸠鲁对原子论及其所有矛盾的论述,在自然科学中得到了相应的证明。在马克思看来,古希腊原子论学说中的“本原”“元素”“原子”等概念是思辨的产物,是抽象的个别自我意识对其自身否定的对立物,只有当这种抽象的理论被自然科学实证时才会成为现实。事实上,对古希腊原子论的考察是对古希腊罗马哲学发展史的“问题式”梳理,也是对当时德国古典哲学现状的反思。由自我意识的个别性和抽象性所引发的神秘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分歧是实践哲学不可逃避的问题,而马克思在古希腊罗马哲学史中找到了理论依据。《博士论文》是马克思实践思想的开端,是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清算的开始。但是,这往往被研究者们所忽视,此时的马克思被认为“不过是对鲍威尔的某些思想深有同感的一个普通的青年黑格尔分子”,〔16〕“所持的还完全是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观点”。〔17〕
梳理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实践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这不仅可以填补我们对《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实践观研究的空白,也可以避免在研究马克思实践思想演进中出现的不必要问题。
第一,通过对《博士论文》中实践观的梳理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马克思实践思想与黑格尔思辨哲学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对于黑格尔思辨哲学的辩护、批判与扬弃贯穿了从青年马克思到成熟马克思的思想转变,而《博士论文》正是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立场转变的开始。我们不能因为青年马克思尚未意识到自己已经超越黑格尔、鲍威尔等人有多远,便用马克思曾经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拥护来遮蔽马克思此时对黑格尔思辨哲学激烈批判的立场转变。在黑格尔的思想体系中,自我意识处于一种既重要又极为边缘的位置,一方面,自我意识是精神的载体,也是意识转向理性的途径,但是另一方面,自我意识又被排除在精神现象和意识构成的其他环节之外。黑格尔用精神取代了人、自然、实践等一切实体,使自我意识从属于绝对精神。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也使用了“自我意识”这一概念,不同于黑格尔的是,这里的“自我意识”是属人的且具有自主性的。马克思对古希腊自然哲学问题的考察是为了论证人的自我意识具有双重性,它既是对外部世界的否定和改变,也是对其自身的肯定和反思。将自我意识束缚于抽象的哲学体系是无法进入现实世俗世界之中的,因为抽象的思维将自然理解为与人相对立的定在。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将外部世界与自我相对立的观点持着否定和批判的态度,对自然运动中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的证明正是对人的自主性的证明。人的自我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冲动既源自自然的运动,也来源于人的自我意识的自由。此时的马克思关注外部世界的变化如何引起人的思维变化,即人的自由如何在实践中从理论转化为现实。
在《博士论文》时期,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实践思想发微的起点,但是当黑格尔试图在意识和精神内部讨论自由的可能性时,马克思正是运用黑格尔的辩证法批判了黑格尔对自由的抽象性解读。在马克思看来,自由不仅与意识本身相关,也与现实的生活世界紧密相连,而实践正是进入现实生活世界的必要手段。只有将意识从抽象的哲学中抽离出来并投向现实之中,将人的自由意识从抽象的思维中解放出来,人才会打破宗教和绝对精神的束缚并实现自身的自由。贾克·阿达利认为,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伊壁鸠鲁的研究是“逃离宗教、抵达现实的一种方式”,对古希腊自然哲学的研究是用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改造黑格尔哲学,试图将思辨哲学的研究视域投向现实。〔18〕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开篇就指出:“对宗教的批判基本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19〕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意识与世界之间相互颠倒的批判,而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是对意识与现实、绝对与自由之间相互颠倒的批判,这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就已经有了雏形。在附录中,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对上帝的存在证明,认为黑格尔只是将现实与精神相互颠倒、将神学证明再一次颠倒罢了,这种论证只是为了证明绝对精神的客观性。在马克思看来,对一切东西的客观性证明应该在现实中寻找依据,在自然中,原子是一切事物的本源,那么在社会中,人的意识就应该来源于现实,而不是所谓的绝对精神。在自然中,原子的偏斜运动体现了人的自由意志,那么在社会中,人对现实的回归、理论转化为实践就是自由的体现。因此,青年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维,其超越之处在于对自我意识和自由的确证以及对实践的渴望。
第二,对《博士论文》中实践观的梳理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青年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之实践思想的内在联系,使马克思实践观在理论生成上变得更加完整。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看,对于青年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的关系大致存在着两种理解,一是“演进说”,二是“断裂说”。前者认为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在问题意识上是延续的,在方法论上更是继承和扬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而实践始终都是马克思思想的核心。后者认为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之间存在着认识论上的断裂,这种断裂表现为两种不同的理论科学,即1843年断裂前的“意识形态”阶段和1845年断裂后的“科学”阶段。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中提出:“在马克思的著作中,确确实实有一个‘认识论断裂’;据马克思自己说,这个断裂的位置就在他生前没有发表过的、用于批判他过去的哲学(意识形态)信仰的那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20〕阿尔都塞认为,青年马克思受费尔巴哈的影响极大,在1842年至1844年间所使用的术语和哲学总问题都是费尔巴哈式的。这种说法并不符合文本,1839年到1841年间马克思的《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博士论文》被他选择性地遗忘了,而在1842年到1844年间马克思主要批判的是黑格尔哲学,真正地批判和肃清费尔巴哈的文本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仅从《博士论文》时期看,首先,此时的马克思并未阅读和接触过费尔巴哈的著作,此时马克思所基于的朴素唯物主义立场和持有的实践观并未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其次,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他也是从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那里汲取了养分。同样,在此期间的文本中寻找到的“从理想转向到现实”的唯物主义成分都可以表明马克思已经开始具有了一定的唯物主义立场,也萌发了立足于实践的哲学总问题。这不仅不是一种认识论上的断裂,反而是青年马克思与黑格尔哲学、青年黑格尔派决裂的开始。
实践贯穿了整个马克思思想史,青年马克思对实践的重视和立足于现实的唯物主义立场不断地催发成熟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在哲学总问题上,马克思始终都不曾发生过动摇。在面对具体的现实问题上,马克思从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转向到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再到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断裂说”不仅未提及从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实践观,也并未研究这种实践观对之后马克思公开的著作和未公开的笔记产生了何种影响。“断裂”也只不过是解读青年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之关系时人为地割裂了实践与理论的联系。在《博士论文》时期的马克思看来,实践不仅是一种理论精神,也是一种改变现实世界的力量,“在本质上衡量个别存在,从观念上衡量特殊的现实”。〔21〕在新的哲学发现与将人从束缚中解放出来之间存在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而青年马克思发现这个节点正是理论转向实践的核心问题,即客观存在且不断被人所改变的现实。
总之,马克思的实践思想始终都肯定实践与现实之间的一致性,人不仅要改变思维以符合现实,也要改变自然和社会来实现人的本质。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关于实践的能动性论证揭示了当时实践哲学问题的症结点:要么过于重视所谓的精神客观性,贬低人的自我意识和自由,要么过于强调主观的绝对性,忽视人的感性活动。事实上,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就是人的实践活动成果,它不仅涵盖于人的本质证明,也体现了人的生存价值和存在意义。传统的唯物主义将实践理解为物质的必然性或直观性,忽视了人的实践能动性,与此相对,唯心主义将实践的能动性彻底地抽象化,从而导致实践失去了现实的力量。人们往往强调环境的决定性因素,而忘却了人的实践对现实环境的改变。人的实践不仅是关涉现实世界客观真理性的问题,也证明了人的思维具有现实性和能动性。倘若想让实践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必须扬弃思想的抽象性,回归于人的现实状况,这就是《博士论文》中实践哲学的核心问题意识。对《博士论文》中实践概念的解读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理解和肯定《博士论文》在马克思思想中的地位及其价值,从而弥补当前我们对《博士论文》研究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