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华,苗兴武,代建龙
(1. 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东营 257091;2. 东营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东营 257091;3.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济南 250108)
黄河三角洲地区全年≥0 ℃积温为4 783.5 ℃,≥10 ℃积温为4 300 ℃,年平均降水量为597 mm。该区域盐碱地多,发展棉花生产是将丰富的盐碱地资源转变为经济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 2020 年该地区山东东营市植棉面积为16 628 hm2[1]。 当地棉花生产均为一年一熟[2],整个冬季与春季土地闲置裸露, 光照时间浪费37%, 太阳辐射浪费30%,≥0 ℃积温浪费10%。 为了改变传统棉花种植制度,充分利用农业资源[3],2019 年起,该地区示范推广“棉饲两熟”生产模式,利用饲用小黑麦与早熟棉花品种鲁棉532[4]接茬复种[5],在稳定棉花生产基础上, 每666.7 m2增收小黑麦鲜草3 000 kg 以上,且增加了冬春地面覆盖率,改善了生态环境。 根据近年来的试验示范情况,将鲁棉532 在该模式下的表现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示范田位于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 面积为6.67 hm2,土壤为轻度盐化潮土,土质为沙壤土。 棉花播种前,0~20 cm 土层土壤含盐(以NaCl 为主)量为0.19%,有机质含量为1.05%,速效氮含量为54 mg·kg-1,速效磷含量为15.2 mg·kg-1,速效钾含量为126.6 mg·kg-1。
根据2019—2021 年3 年的试验示范情况,鲁棉532 于5 月中下旬饲用小黑麦收获后播种,出苗较齐。 各阶段平均历时:播种期至出苗期为5.7 d,出苗期至现蕾期为34.3 d,现蕾期至开花期为25.3 d,开花期至吐絮期为46.3 d,生育期约为106 d。
根据2019—2021 年3 年测产结果汇总平均:鲁棉532 收获密度为每666.7 m25 413 株, 单株结铃8.9 个,铃重6.0 g,衣分39.7%,666.7 m2籽棉产量(测产公式为单株结铃数、密度、铃重的乘积×0.85)为245.7 kg,皮棉产量为97.5 kg。 其中:2019年666.7 m2籽棉产量为242.7 kg, 皮棉产量为96.4 kg;2020 年666.7 m2籽棉产量为242.1 kg,皮棉产量为96.1 kg;2021 年666.7 m2籽棉产量为252.2 kg,皮棉产量为100.1 kg。
根据田间调查, 鲁棉532 的2019—2021 年平均枯萎病病情指数为0.58, 其中2019 年为0.75,2020 年为0.75,2021 年为0.25; 平均黄萎病病情指数为0.75, 其中2019 年为0.5,2020 年为1.0,2121 年为0.75。
根据田间观测,棉花植株呈塔形,较松散,第一果枝节位5.6,茎秆硬,抗倒伏,叶片绿,叶裂浅,铃卵圆形。
于5 月5-10 日, 在小黑麦生长期间浇水造墒;在5 月15 日左右收获灌浆初期的小黑麦,然后抢时灭茬整地,采用76 cm 等行距机械播种,666.7 m2播种量为1.5~2.0 kg,确保收获密度在每666.7 m25.0 万~6.0 万株,在播种晚、地力较差的情况下应增加到每666.7 m27.0 万株左右[6-7]。
与前茬作物饲用小黑麦统筹施肥。小黑麦播种前每666.7 m2施氮磷钾复合肥 (N、P2O5、K2O 的质量分数均为15%)38~42 kg,小黑麦起身末期在追施氮磷钾控释复合肥 (N、P2O5、K2O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6%、10%、12%)48~52 kg 的基础上,于棉花盛蕾期至初花期追施高氮复合肥 (N、P2O5、K2O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4%、8%、8%)33~37 kg。
在进行系统化学调控的情况下, 可省去打叶枝、打边心、去赘芽工作,但应根据“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及时打顶[8]。黄河三角洲棉田一般在666.7 m2果枝数达到5 万以上时就可以打顶,最晚为7 月25 日[5,9]。
要重视对蚜虫、叶螨、绿盲蝽等害虫的防治。蚜虫发生较轻时可充分利用天敌控制,当卷叶株率超过10%时要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当绿盲蝽危害株率超过3%时,要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对于棉花叶螨,由于其繁殖速度快,要加强田间观察,在点片发生时及时进行化学防治。
10 月20 日左右, 喷施催熟脱叶剂后20 d ,采用机械一次性收获。然后立即拔除棉柴、整地,播种饲用小黑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