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三农”问题重要论述的大历史观*

2022-11-23 22:20钱正武
理论视野 2022年8期
关键词:三农现代化农业

■钱正武

【提 要】习近平提出把“三农”问题“放在历史大进程中审视”。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深刻洞悉“三农”发展的历史规律,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历史自觉;牢牢把握“三农”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战略地位,掌握“三农”发展的历史主动;积极顺应“三农”发展的历史大势,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充分运用大历史观分析和解决“三农”问题,为新时代的“三农”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

大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把“三农”问题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围绕“三农”问题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把“三农”问题“放在历史大进程中审视”[1],充分运用大历史观分析和解决“三农”问题,为新时代的“三农”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

一、深刻洞悉“三农”发展的历史规律,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历史自觉

纵观历史,我们党、国家和民族发展与“三农”问题紧密关联,重视和做好“三农”工作既是党、国家和民族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为党、国家和民族事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2]这一论述深刻洞悉我国“三农”发展的历史规律,揭示了“三农”问题与我们党、国家和民族事业发展的本质联系,目的就是昭告全党要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历史自觉。

(一)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

农民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依靠力量。习近平指出,我们党一直把依靠农民作为重要使命,“我们要牢记亿万农民对革命、建设、改革作出的巨大贡献”[3]。这一指示肯定了农民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的重大贡献,表明农民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4]。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尽管城镇化不断发展,但目前农村户籍人口仍占总人口一半左右,农民仍然是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依靠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发挥重要作用。

农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重要基础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革命进入低潮后,中国共产党果断把工作中心转向农村,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尽管党的工作中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但农村仍然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指出:“乡村处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末端,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地基。”[5]习近平要求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其意义不仅在于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而且有利于把党关于“三农”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党的事业在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土地革命、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基础上,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在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农业支持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上,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在关心支持农村改革、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基础上,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确保粮食安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总之,党的事业因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而兴,因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而不断发展壮大,重视和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党的事业不断走向成功的重要保障。

(二)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战略支撑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歉收、农村凋敝、农民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就会引发社会矛盾,危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政权巩固;相反,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益,则可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增强国力。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经济与社会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三农”问题的自身特点决定其在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指出:“‘大国小农’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农情,小规模家庭经营是农业的本源性制度。”[6]一方面,我国是农业大国,不仅农业人口众多,而且不同地区的农业资源禀赋差异很大,形成了人均耕地少、户均耕地规模小的小农生产方式,不可能全部实行连片规模经营,小农生产方式将长期存在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另一方面,小农经济在传承农耕文明、发展农业生产、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从我国“大国小农”的实际出发,妥善解决好“三农”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为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提供了有力的战略支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和政府组织农民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改变了几千年来我国小农经济的分散落后局面;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为建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关心支持农村改革,农村改革的成功推动了城市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发挥重要作用;鼓励支持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有力促进了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入新时代,党和政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经济与社会平稳运行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构建起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性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7]。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厚基础

农耕文明奠定了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是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作为支柱产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使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延续国力强盛的繁荣局面。二是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长期的农耕实践培养和形成了“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团结协作、守望相助的集体意识”“家国情怀、民族认同的大一统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8],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三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农耕民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体部分,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农耕文明具有稳定性、可持续特点,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长期延续,未曾中断。

乡村建设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历史性课题。鸦片战争后,战乱频仍、山河破碎,农业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农民陷入悲惨境地。孙中山悲叹“农业之不修”,欲对农业“振兴而改良之”,提出“耕者有其田”主张。社会有识之士开展乡村建设运动,如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开展试验,主张“团体组织、科学技术”。晏阳初在河北定县开展试验,开办平民教育,传授农业科技,改善公共卫生。乡村建设虽取得一定效果,但受旧制度所限及战争影响,无法深入下去。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带领农民开展农村建设,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支持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振兴乡村。

“三农”领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厚基础和重要场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发展阶段,但“三农”领域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影响和制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因素。从人口来看,即使城镇化在不断发展,未来我国仍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从地域来看,农村地区占国土面积的大多数。因此,没有农村的全面发展和繁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来看,农村发展的相对滞后,会影响和制约经济与社会的整体发展,进而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9]

二、牢牢把握“三农”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战略地位,掌握“三农”发展的历史主动

胸怀大局,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习近平从两个大局出发对“三农”发展作出明确指示:“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10]“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11]这一论述告诫全党要以“两个大局”作为谋划“三农”工作的基本点,牢牢把握“三农”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战略地位,掌握“三农”发展的历史主动。

(一)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三农”领域是主战场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一方面,随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广泛且日益增长。另一方面,社会生产面临“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1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新要求,必须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在“三农”领域最为突出。从“三农”工作本身来看,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三农”领域在经济发展与农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的同时,在农业基础建设、农村社会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很突出,如基础设施薄弱、村庄建设失序、公序良俗失效、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等。从城乡关系来看,城乡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如农产品质量效益低下、竞争力不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与城市相比差距明显,城乡要素交换不平等。还要进一步看到,乡村内部发展不充分、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仅影响农业农村进一步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升,而且严重制约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进而影响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因此,“三农”领域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最突出表现和集中体现,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战场。

习近平特别关注“三农”领域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指出:“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13]习近平进一步指出:“从‘三农’工作本身看,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求我们更加重视‘三农’工作。”[14]“从城乡关系层面看,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求我们更加重视乡村。”[15]两个“更加重视”的论断强调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全党要高度重视“三农”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三农”领域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突破口。党和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的就是从战略高度把握和处理新时代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解决好“三农”领域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二)构建新发展格局,农村可以大有作为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着眼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作出的主动选择和战略举措。构建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是双循环的主体和基础,国际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延伸。要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夯实国内大循环基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要牢牢抓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为此必须深化改革,强短板、补弱项,促进包括农业在内的各产业门类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破除影响和阻碍城乡要素市场配置、城乡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因素,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三农”领域是扩大内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最大潜力后劲所在。从“三农”领域内部来看,全面振兴乡村,发掘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开辟广阔的市场前景。投资方面,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必将带动农村各类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建设,产生巨大的投资需求。消费方面,随着乡村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从更高水平的物质生活拓展到更高层次的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居住条件、生态环境、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消费需求。同时,乡村绿色农产品生产、生态环境改善、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旅游开发还将对城市居民产生强大吸引力,产生新的消费需求。从城乡关系来看,全面振兴乡村不是局限于农村地域搞封闭式发展,而是统筹城乡,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破除横亘在城乡之间的各类体制机制障碍,打通城乡区域空间的经济循环,使包括资金、人才、技术等在内的各类生产要素和商品服务在城乡之间顺畅流通,推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国内大市场。

习近平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16]。一方面,农村人口规模大、发展潜力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能够释放巨量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为国内大循环提供巨大市场。另一方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指出:“城乡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方面,也是确保国内国际两个循环比例关系健康的关键因素。”[17]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经济循环,既是实现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也是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确保健康合理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比例关系所必需。

(三)应对风险挑战,“三农”领域具有特殊优势

居安思危,统筹安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确保国家安全,必须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来自于国内外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社会等方面的各类风险以及自然界风险。习近平指出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三农”领域是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支撑。从粮食安全来看,民以食为天,对于14 亿人口大国来说,粮食安全是最根本的安全。一方面,我国人口数量大,国际谷物每年的贸易量只有我国每年粮食消费量的一半左右,不可能依靠进口保证粮食需求。另一方面,粮食已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筹码,一旦粮食出了问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将处于被动局面。因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应对风险挑战的战略底线。2020 年春季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正是农业播种的关键时期,党中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狠抓春耕生产。尽管疫情形势严峻,我国粮食产量仍保持稳定增长。从社会稳定来看,农村发挥着蓄水池和稳定器作用。农民工是受经济波动影响最直接的社会群体。2008 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有两千多万农民工返乡。近年来,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及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我国有3000 万左右农民工返乡或留乡。即使如此,我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根本原因在于农村有房有地,为返乡农民工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所需。

习近平指出,“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应对风险挑战,要充分发挥好“三农”的“压舱石”作用。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日益增加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习近平强调要“始终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18]。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确保粮食安全是应对风险挑战的重要保障。习近平进一步指出:“应对风险挑战,不仅要稳住农业这一块,还要稳住农村这一头。”[19]要维护好广大农民在农村的各项权益,使农民在城乡之间可进可退,即使遇到风险,农民在农村能够立足生存,应对风险挑战就有回旋余地,这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特殊优势。

三、积极顺应“三农”发展的历史大势,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大势。这一历史大势体现在“三农”领域就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20]。顺应“三农”发展的历史大势,习近平对“三农”发展作出战略谋划,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形势作出战略判断。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论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21],强调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务必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战略部署。第一,提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22]的扶贫思路。第二,提出精准扶贫方略,指出实行精准扶贫方略要做到“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23],解决好“四个问题”,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六个精准”“四个问题”“五个一批”指明了脱贫攻坚的核心、重点问题和主要路径。第三,提出“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24]。遵照习近平作出的战略部署,经过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2020 年底,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农村整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我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强调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脱贫攻坚虽然取得全面胜利,但防止返贫的任务依然艰巨。习近平指出,“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25],绝对不能出现宣布全面脱贫后出现规模性返贫现象,并就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提出明确要求。第一,“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26]。针对脱贫人口的不同情况以及脱贫地区的产业、资产等问题,习近平分门别类地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第二,“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 年过渡期”[27]。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步实现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坚持完善帮扶制度和帮扶机制,调整优化各级扶贫办机构职能,压实巩固脱贫成果责任。

(二)“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指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极其重要性。习近平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28]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基础,能否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建国以来我们党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处理是富有成效的,但相对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来说,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短板仍然很突出。习近平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29],避免国际上出现的因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处理不当导致乡村走向凋敝、现代化发展走入困境甚至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不利局面。

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顶层设计。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把农村发展放在与农业发展并重的位置,整体设计、一并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把农业农村发展摆上优先发展的突出地位,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使乡村与城市实现共同繁荣与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30],“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前提,“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31],既要推动城乡要素资源平等交换,优势互补,又要避免城镇化的虹吸效应,通过体制机制的引导、政策体系的支持,增强乡村发展的吸引力,促进乡村发展。

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一是加快发展乡村产业。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立足乡村特色资源,注重发展质量,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培育良好社会风尚,构建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三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做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作。四是深化农村改革。要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五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分类指导,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六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要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县域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提升县城综合服务能力。七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要构建坚持党的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三)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民族复兴新征程中谱写“三农”时代华章

指出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必须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来推进”[3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在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性任务,是党在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重心。但是,乡村振兴本身并不是目的,党在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总目标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33],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作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总目标的战略安排。根据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战略安排,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未来三十年“三农”发展作出相应的战略安排:“到二〇三五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34]“到二〇五〇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35]这一战略安排体现了阶段性与连续性统一,描绘了“三农”发展的宏伟蓝图,规划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明确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原则。一是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要“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能力和水平”[36];要扛起政治责任,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职能,落实好党的“三农”政策;要建设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带领农民共建美好家园。二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发展道路。习近平从“三农”工作的实际出发,遵循“三农”发展规律,提出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乡村善治之路,指明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路径和工作方向。三是坚持统筹推进“六大建设”,促进“三个全面”。习近平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在内的全面振兴,“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三农’工作的体现”[37]。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38]。

猜你喜欢
三农现代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盘点2021“三农”十大事件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稳字当头谋“三农”发展之道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