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代文献探讨从肝郁脾虚论治心悸理论*

2022-11-23 18:29范荣荣蔡怡航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肝郁心神脾虚

叶 亮 范荣荣 张 曈 蔡怡航

1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内三科,广州 511300 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芳村分院ICU,广州 510120 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二沙岛分院心衰中心,广州 510120 4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州 510006

心悸是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作为常见症状之一,心悸可发生于各类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目前多将心悸分为心虚胆怯证、心血不足证、阴虚火旺证、心阳不振证、水饮凌心证、瘀阻心脉证、邪毒犯心证等进行辨治。近年部分医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提出从肝脾论治心悸[1],如岭南甄氏杂病流派擅长使用“平调五脏法”辨治疑难杂病,其中以调肝理脾思路治疗心悸病证临床效果较好。基于此,本文以“肝郁脾虚”为引线,对中医古籍中“心悸”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涉及“怔忡”“胸痹”“心痛”等相关病证,希望为调肝理脾法治疗心系疾病提供文献佐证,丰富该法的理论内涵。

1 肝郁脾虚证的内涵

肝郁脾虚证属肝脾相兼证范畴,以肝失疏泄与脾失健运同时存在为主要特点,但又涉及肝脾不和证、肝热脾虚证、脾湿肝郁证等诸多内容[2],古人常以“木郁”“土虚”来分别描述,治疗采取“抑木扶土法”,代表方剂如逍遥散等。此外,根据病因先后及脏腑虚实不同,肝郁脾虚证又可分“土虚木乘”或“木亢乘土”,前者为脾虚在先,肝木趁虚而入;后者为肝木过亢,继而横逆犯脾;两者在症状、治法等方面又有差异。

肝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体现在疏泄与运化、藏血与统血等方面。正常情况下,肝脾二脏互相协调,调节全身气血,进而濡养诸脏;异常情况下,土木不和,气血失常,引起多种病变。

2 肝脾二脏与心悸的关系

心悸病位在心,病机首辨虚实,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扰动,但整个过程变化多端,与肝、脾等脏密切相关。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虚劳惊悸》[3]论述:“心藏神而主血脉,虚劳损伤血脉,致令心气不足,因为邪气所乘,则使惊而悸动不定”,指出心悸发病虚实夹杂的特点,此处“邪气”不单指外邪,还应包括气郁、火热等一切扰动心神的实邪。

气血失调是心悸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血气者,人之神”,《素问·调经论》指出“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灵枢·口问》论:“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难经·十四难》更提出“损其心者,调其荣卫”,将调理气血作为心病的主要治法,《难经集注》[4]补充解释为:“心主血。血为忧愁,思虑伤于心,因兹致损。凡人血流据气,气动依血,宣调荣卫,节忧愁思虑以治之”。

心与肝之间联系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和精神情志调节方面,心与脾之间联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与血液运行方面。因此,肝郁脾虚证参与心悸的病机过程主要涉及2个方面。一是以气血失调为媒介,涉及气虚、气滞、气逆、血虚、血瘀等环节,在此基础上继发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直接或间接引起心悸,如《素问·调经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二是与五志七情内伤相关,《灵枢·口问》指出:“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心脏脉论》[5]继承前人理论,认为魂魄精神依托于五脏,“魂魄飞扬者,其五脏空虚也,即邪神居之,神灵所使鬼而下之”;及至南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论[6]:“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五劳者,皆用意施为,过伤五脏,使五神不宁而为病”。在心悸病机的整个过程中,“肝郁”“脾虚”两大证素可作为心悸发生的初始因素、中间环节或诱发条件,肝郁脾虚证也是心系疾病临床缓解期的常见证型。

3 脾虚证对心悸的影响

结合古代医家论述,脾虚证影响心神主要体现在化源不足、水饮内停、思虑伤心等方面。

3.1 脾虚化源不足,气血亏虚,心神失养,心神不宁

宋代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悸》云:“心悸之由,不越二种,一者气虚也,二者停饮也”,而气虚、停饮都与脾虚密切相关[7]。及至李杲立《脾胃论》[8]系统论述“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他也对心悸病机进行讨论:“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荣血大亏,荣气伏于地中,阴火炽盛,日渐煎熬,血气亏少;且心包与心主血,血减则心无所养,致使心乱而烦,病名曰悗。悗者,心惑而烦闷不安也”,认为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相干,乱于胸中,使周身气血逆行而悸,用辛甘微温之剂以生阳,“如气浮心乱,以朱砂安神丸镇固之。”朱丹溪在《丹溪手镜·悸》[9]也指出气虚产生心悸:“有气虚者,由阳明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心悸脉代,气血内虚也,宜炙甘草汤补之”。明代张景岳[10]在《景岳全书·杂证谟·怔忡惊恐》言:“心脾血气本虚,而或为怔忡,或为惊恐,或偶以大惊猝恐而致神志昏乱者,俱宜七福饮,甚者大补元煎……若思郁过度,耗伤心血而为怔忡惊悸者,逍遥饮或益营汤。”唐宗海《医学见能》[11]指出:“心中怔忡,跳动如舂碓臼者,心脾之血虚也,宜加味归脾汤。”

3.2 脾失健运,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论》对心悸症状描述为:“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其中“澹澹”一词可指水波荡漾之状。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多次提及水饮与心悸的关系,如“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立方苓桂术甘汤等温阳健脾化饮之剂,为后世水饮凌心证治疗提供指导。李用粹引《丹溪心法》惊悸怔忡责之虚与痰,他补充“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失守,神去则舍空,舍空则郁而停痰,痰居心位,此惊悸之所以肇端也”,治疗选择朱砂安神丸、定志丸等加减。此外《丹溪手镜·悸》:“悸,心忪也,惕然动而不安矣。有停饮者,饮水多必心下悸,心火恶水,心不安也。凡治悸者,必先治饮,以水停心下,散而无所不至。”《类证治裁·怔忡惊恐》[12]列出水停心下,水气乘心者,治以茯苓甘草汤、半夏茯苓汤;痰饮作悸者,治以导痰汤加参、桂。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13]中论述脾弱不运水谷,气血失养而难以周流,气道壅滞而成痰成饮,指出怔忡为“痰之变病”。《医学见能·心神》言[11]:“心悸而怯,常欲叉手冒心者,水气凌心经也,宜桂苓甘枣汤”。

3.3 忧思日久,脾不藏意,心神失主

脾主思而藏意,长期忧思不解,心气郁结,阴血暗耗,不能养心而生心悸,如《灵枢·本神》云:“心有所忆谓之意”。《中藏经》[14]也论述:“思虑过多则怵惕,怵惕伤心,心伤则神失,神失则恐惧。”《丹溪心法·惊悸怔忡》言:“有思虑便动,属虚。”《临证指南医案·虚劳》[15]中有“思虑郁结,心脾营损于中上”“诵读身静心动,最易耗气损营,心脾偏多,不时神烦心悸”等论述。

4 肝郁证对心悸的影响

肝郁对心神的影响主要涉及气血失调、化火生痰、胆虚郁火、怒气横逆等环节。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肝脏脉论》对肝病症状进行描述,其中“善恐,如人将捕之”“肝主胸中……胸中又窒,欲令人推按之”等也与心悸存在一定关系。

4.1 肝失疏泄,气血失调,心神被扰

肝失疏泄,气机阻滞,直接扰动心神,多表现为两种:一为忧愁日久,气机郁结,心气不畅而悸;一为怒郁暴起,动撼心神而悸。前者多表现为气滞,如《临证指南医案》中“七情之郁居多,如思伤脾、怒伤肝之类是也。其原总由于心,因情志不遂,则郁而成病矣,其证心、脾、肝、胆为多”;《类证治裁·怔忡惊恐》论:“气郁不宣,怔忡不定”,治以加味四七汤加姜汁、竹沥。后者则多表现为气逆,如《素问·本病论》“人或恚怒,气逆上而不下”,《素问·生气通天论》“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等。《医医偶录》[16]也论述:“怒气郁,则肝血又暗损。怒者,血之贼也”。

肝失疏泄,血行失常,延及心神。《脉因证治》[17]指出惊悸与血虚、气郁相关:“肝主血,无血养则木盛,故易惊。心神忤乱,气与涎结,遂使惊悸……悸因失志气郁,涎聚在心脾经,治宜定志丸”。《临证指南医案》也指出:“郁则气滞,气滞久则必化热,热郁则津液耗而不流,升降之机失度。初伤气分,久延血分,延及郁劳沉疴”。

4.2 肝气郁结,化火生痰,痰火扰心,心神不宁

肝气郁滞也可通过内生五邪、病理产物等环节间接干扰心神,其中以火、痰、瘀等为多。早在《中藏经》提出肝热扰心而悸,但书中并未对机制进行具体讨论。及至刘完素倡“火热论”,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七情化火”等理论为“气郁化火”提供更多理论支持,《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火类·躁扰》[18]中将心胸躁动称为怔忡,认为病机是“热甚于内”,如“躁动烦热,扰乱而不宁,火之体也。热甚于外,则肢体躁扰,热甚于内,则神志躁动,反复癫狂,懊恼烦心,不得眠也。”《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病机论》云:“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禁慄惊惑,如丧神守,悸动怔忪,皆热之内作。故治当以制火剂,其神守血荣而愈也”。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悸》[19]中论述“五脏之气妄动者,皆火也。是以各脏有疾,皆能与包络之火合动而作悸”,指出各脏移热于心而致心包络火动的病机过程,治疗“当自各脏补泻其火起之由,而后从包络调之平之,随其攸利而治”。张景岳《景岳全书·怔忡惊恐》也提出:“心血不足,肝火不清,血热多惊者,朱砂安神丸……心气郁滞,多痰而惊者,加味四七汤”。至于瘀血致悸原理,近年医家研究很多,本文不多赘诉。

4.3 肝气郁滞,胆虚胆实,扰动心神

胆主决断,《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论》论:“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胆虚则惊气入胆,胆热则痰火动心,方剂有安神定志丸、温胆汤等方。肝主疏泄,胆主决断,肝胆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为用。肝气郁滞可介导胆实(火)、胆虚等来影响心神,如《太平圣惠方·治胆实热诸方》[20]论:“夫胆是肝之府,若肝气有余,胆实。实则生热,热则精神惊悸不安,起卧不定,胸中冒闷,身体习习,眉头倾萎,口吐苦汁,心烦咽干,此是胆实热之候”,立方人参散、甘菊花散等。《冯氏锦囊秘录·方脉惊悸怔忡健忘合参》[21]云:“由于胆虚者,盖胆以温为候,虚则寒,寒则不眠,而多惊悸,口苦呕涎,所以有温胆汤也。”

5 肝脾论治心悸验案

古人从肝脾论治心病有诸多记载,如《古今医案按·怔忡》[22]记录滑伯仁治一人怔忡,认为其人平生志大心高,所谋不遂,抑郁积久而致内伤,病机为“思虑过度,厥阴之火为害”,治以补中益气汤、朱砂安神丸、小坎离丸而效;《辨证录》[23]记录一人心痛,陈士铎分析肝火冲心原理,认为“因肝气之郁而不舒,木遂生火以犯心”,指出心火为正火,肝火为郁火,正火顺而郁火逆,郁火入心而心不受,治法必须泻肝木之火,解木气之郁,而少佐安心之剂,方用救痛安心汤,以白芍、柴胡解肝郁,栀子、贯众泻肝火,乳香、没药活血,甘草、苍术和中消湿,辅佐得宜,一剂奏功;《类证治裁》记录一人病久失调,延成虚损,怔忡汗出,认为阴亏火炎,营虚生热,肝阳肆横,治以滋液熄风,全用柔剂,方以归脾汤加减。

6 结语

文献研究发现,古代医家重视肝郁、脾虚对心悸发病的影响,肝郁脾虚直接或间接参与心悸的发病,病机以气血失调为主,涉及脏腑相合、七情、病理产物等多个环节,治疗虽以安神定悸为落脚点,但应熟悉病机过程的诸多变化,分别予以益气补血、疏肝解郁、化痰利水、清火定志等具体治法。

猜你喜欢
肝郁心神脾虚
柴芍六君汤加味结合自血疗法对脾虚肝郁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观察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联用建中和胃汤与温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畏寒型价值研究
改变肝郁体质,要想得开
庄子德论的内在理路
自拟方结肠灵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脾虚表现的五大症状不可不知
小朋友绘画作品展
谢旭善教授从肝气肝郁证论治胃脘痛经验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