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超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加强大学生政治引领工作,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现实命题。辅导员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力量,是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执行者、组织者和落实者,是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带动者、指导者和同行者,是离青年学生最近的人,他们的政治引领力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政治引领力是辅导员引领学生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应有之义,提升辅导员政治引领力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1.提升高校辅导员政治引领力是实现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辅导员,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网络、文化、实践、心理、组织等全过程,全方位做好政治引领工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最关键的就是强化对青年学生的政治性和先进性的引领,而对他们的政治引领是政治性的最本质和最根本的体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责任的最直接的表现。高校辅导员兼具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的双重角色,他们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影响着、改变着青年大学生,成为他们政治上的“引路人”、思想上的“领路人”、学习上的“带路人”、生活上的 “同路人”、职业发展上的“开路人”。因此,提升高校辅导员的政治引领力,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党的深厚情感和党的历史的认知,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个人追求,坚定“四个自信”,确保他们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提升高校辅导员政治引领力是建设高素质辅导员队伍的必然要求。《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提出辅导员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1]。从这些工作要求可以看出,针对学生成长规律,提高学生政治认知和思想认识、提升自身对大学生的政治引领力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职责的应有之义,也是提升辅导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方面。辅导员通过提升自身政治引领力,结合时代语境和学生话语体系,紧扣新时代大学生成长规律和发展特点,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能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自觉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3.提升高校辅导员政治引领力是实现自身职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要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七大能力”。在总书记讲的“七大能力”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政治能力。高校辅导员的全称是“思想政治辅导员”,也是学生工作干部,具有干部和教师两种身份,因此,落实“讲政治、有信念、有信仰”的责任理所当然是辅导员的第一任务。高校辅导员只有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坚守正确的政治原则,秉持高度的政治自觉,才能为实现今后个人职业化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只有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时时刻刻做到讲政治、讲正气、讲规矩,时时刻刻做到坚定信念、坚持底线、坚决不碰红线和“高压线”,时时刻刻做到学思一致、思行一致、言行一致,才能肩负起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和历史重任,最终实现个人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
为了充分了解高校辅导员政治引领力的状况,笔者通过网络调查问卷、电话采访、座谈会等方式开展了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2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921份,有效率96%。经过统计相关数据和座谈记录,调研结果如下:
1.学生对高校辅导员政治引领能力认可度较高。调查发现,对辅导员组织班团进行政治学习效果评价比较好的占比75.2%,评价不太好的占2.8%。所在班团经常组织学生学习的占 61.3%,很少组织学生学习的为5.1%。通过网络、网站学习的人数比较高,比例达到88.4%;通过广播、电视学习的人数比较少,仅有4.5%。93.7%的学生对辅导员政治引领作用比较认同,只有0.8%的学生不太认同。
2.少数高校辅导员政治引领素质不够。冯刚曾在一篇论文中讲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到手段、从任务到机制、从人员构成到评价体系等等反映出的科学性、系统性、专业性都不够。”[2]调查发现,近50%的辅导员认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仍需加强,舆情控制和引导理论知识准备不足,网络思政能力还需提高。究其原因,由于少部分辅导员刚刚工作,没有完全进入角色,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和实践锻炼,对于政治引领是什么、为什么要干等不太清楚,对于一些苗头性事件缺乏认识、警惕性不高、意识不强,有时会导致一些负面舆情,工作变得被动。虽然在招聘时,各高校严把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关,绝大多数辅导员政治素质比较过硬,但少数人工作之后,由于忙于日常事务,重业务轻政治、重实用轻理论,对于政治素质的提升有所放松。有的辅导员虽然进步较快,但缺少岗位的长期培养和锻炼,致使思想上缺钙,工作动力不足,有的辅导员眼高手低、本领不强,不会处理突发事件。
3.少数高校辅导员政治引领工作能力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政治引领方法问题时说:“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3]调查发现,38.9%的高校辅导员对政治引领工作能力的内涵不了解,对如何开展政治引领能力不清楚,对政治引领工作能力与思政工作的内在逻辑认识不够。由于少数年轻辅导员缺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不会从政治高度看问题、分析问题,缺乏政治方面的判断能力、意识形态工作的鉴别能力,不会时时、处处、事事从讲政治的高度和角度看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政治上的苗头性问题不能准确把握,不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矛盾问题的把控能力相对不足,不善于从政治上解决矛盾,解决矛盾本领不够,有时遇到艰难险阻会避重就轻、绕道而行,习惯往外推,政治引领的能力和水平还不够。
所谓“政治引领”,是实施主体通过对客体进行政治思想引领,凝聚政治共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实现客体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政治引领力”是政治引领的能力,笔者认为总体上应该包括思想引领能力、理论宣讲能力、问题引领能力、行为引导能力、服务引领能力、网络主导能力。
1.思想引领能力。高校辅导员的全称是“思想政治辅导员”,落实“讲政治、有信仰、有信念”的要求应是辅导员的首要责任。高校辅导员要严格贯彻落实党委的要求,在“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下,不断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守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引导监督学生党员和广大青年学生坚持与时俱进,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2.理论宣讲能力。截止到2019年12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 688所,在校大学生4 002万人,高校辅导员工作在一线,和大学生朝夕相处,是他们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宣讲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高校辅导员要带头学习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旗帜鲜明、创新形式,大力宣传和弘扬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努力讲好“四史”和中国故事,不断提升大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让传播党的思想成为校园的一种新风尚,落实党的指示成为大学生的一种行动自觉,做党的理论的积极宣讲者和坚定拥护者。
3.问题引领能力。当今世界,中西方思潮激烈碰撞,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借助捏造假象、篡改事实、放大负面事件等各种方式,不断侵蚀、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高校辅导员要切实加强形势与政策的学习和教育,组织开展国内外形势和我国政府对内、对外重大政策措施的宣传教育,澄清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心理疑惑,注重对新媒体的研究,通过自身的微博、微信公众号,拨乱反正,大胆发出正面声音,引导每一个青年大学生能够识大局、感大恩、知大势、明大理、行大义。
4.行为引导能力。当代大学生都是“00后”,他们的价值追求比较个性化,学习方式比较自主,课后娱乐方式网络化,为人处世比较理性,理想目标比较务实,考虑问题比较现实,高校辅导员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从青年学生的生长规律、成长需求和关注焦点出发,对他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和深层次问题,结合自己的深刻体会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引导青年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科学分析当前所面临的问题,自觉将人生追求融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实践中。
5.服务引领能力。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是与学生走得最近的人,更是学生最亲的人。辅导员通过开展就业指导、考研辅导、创业教导、心理疏导、生涯引导等工作,将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学生对辅导员服务态度的认同度和赞赏度,提升辅导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个人魅力,进而让每个学生能够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6.网络主导能力。“00后”大学生出生、成长在互联网时代,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网络社交、网络消费、网络娱乐、网络学习的能力,时刻体现着互联网思维。他们的日常话语体系中能经常见到“尬聊”“躺平”“扎心”“佛系”“吃鸡”等网络热词。高校辅导员要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沟通,让他们在原则问题上知底线、明事理;要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建立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有效连接,及时收声听声发声,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新时代的高校辅导员,要通过思想淬炼、政策修炼、党性锤炼、实战训练、实践锻炼、业务历练,全面提升政治引领能力,实现立德树人的职业理想。
1.坚持思想淬炼,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想引领能力。辅导员的政治面貌都是中共党员,对党绝对忠诚是党员最重要的政治品质,要始终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高校辅导员主管部门要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举办辅导员培训班、辅导员主题研修班,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觉悟,确保辅导员政治信仰不变色、政治立场不动摇、政治方向不偏移。同时,辅导员一定要提高政治自觉,创新工作方式,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权和主动权。
2.坚持政策修炼,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理论宣讲能力。政策掌握程度是理论宣讲的基础,高校辅导员具备较好的科研素养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在当前形势下,要紧紧围绕新时代大学生特点和班团特征,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思政工作新要求,不断注重思维训练,夯实宣讲理论基础,加强教学能力培养,提高自身演讲能力,学会讲故事,学会将党和国家的各种理论通过形象化、数字化、可视化等方式加以演绎,学会将党和国家的形势和政策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等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呈现,做到理论宣讲不空洞,不乏味、不死板,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进头脑、进课堂、进宿舍、进实验室。
3.坚持党性锤炼,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问题引领能力。党性锻炼是做好政治引领的前提,辅导员要通过党性自我修炼、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以原则修身做人,不断提高问题识别和分析能力。大学生处于人生中十分重要的时期,面临着从学校到社会的身份转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对问题的认识状况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辅导员要进一步提高政治本领,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强化政治训练和党性锤炼,提高明辨是非能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立场坚定听党话,引导青年学生坚持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坚定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信心。
4.坚持实战训练,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行为引导能力。陈宝生同志在全国高校辅导员优秀骨干培训班上说,辅导员要对青年学生做到政治引导、思想引领、情感关怀、学习辅导、行为教导和就业指导。辅导员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日常行为,对全体学生的成长成才担当负责,通过每一次生动有趣的教育、每一个具体言行的提醒、每一次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争做品格好、品德正、品性善、品行端的“人品爆棚”青年,为国富民强建功立业。教育引导要既有党味又接地气,既有意义也有意思,既聚人心更温暖人心,通过自己的积极作为和人格魅力引领青年学生为家国天下立心立命,立言立行,勇立时代潮头。
5.坚持实践锻炼,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服务引领能力。辅导员的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学生的任何事情都要过问,辅导员们戏称自己是校园版的“114”“110”“119”“120”,在处理每一个学生事情时,辅导员的处理方式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工作的效果。实践锻炼成长,辅导员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以真诚服务赢得学生尊重和信任,以实干巧干赢得鲜花和掌声,要时刻关注学生所思所想、所困所惑,针对当代青年学生的新特点,坚持眼睛向下,深入学生走进一线,引导他们保持向上向善向前的状态,做学生最近的人;坚持脚步向下,常态化走进课堂、走进食堂、走进宿舍、走进班级,真正走进学生心中,切实关心关爱关注学生,辅助他们成长成人成才,做学生最亲的人。
6.坚持业务历练,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主导能力。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在大学校园里,100%的学生都上网,因此,辅导员的网络工作能力显得极为重要。面对伴随网络成长的青年一代,辅导员要进一步强化舆情主导意识,把舆情主导工作融入到日常事务工作中;要通过参加专题培训,学习相关书籍,积累相关知识,持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质和能力,学会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重提高舆情判断能力,研究高校舆情焦点的规律,站在舆情引导的制高点,找到舆情热点的着力点,找准舆情化解的关键处,抓住矛盾盲点的突破口,正确研判舆情发展态势,让自己成为网络主导的行家里手,努力成为学生最尊重的人。
当前,国家处于“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已经踏上“十四五”新征程。全体高校辅导员要立足新的发展阶段,激发新的动能,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深刻理解政策,全面理清工作思路,理顺主次关系,多思“新点子”,多想“新办法”,多出“新经验”,开创“新格局”,切实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小落细落实,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而竭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