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青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城乡交通运输局,山东 济南 250200)
交通运输业是通过专业运输手段使人和物进行的地域流通的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业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国的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还呈现不平衡、不协调的状态,这会影响当地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缓慢就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使得交通运输业在个性化经济市场中动力不够充足,从服务上说还缺乏精细化以及快速化。相关部门要重视交通运输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我国先进的技术与市场和人民的需求,展开交通运输业的完善建设,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交通运输能够将全国各地连通起来,进行资源的有效置换。我国的面积较大,地势地形十分复杂,有洼地湖泊、有高山高原、有平原丘陵等,这些地形特征鲜明,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样也导致了交通运输业在各个地区的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由于地形的影响,在建设道路、发展交通运输业的过程中难度比较大,比如在高原地区搭设高铁、修建公路,需要克服高海拔缺氧、冻土难以开垦等的问题,在部分地质特殊的地区,要考虑塌方、能源等问题,在这些地区开展交通运输业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还要十分注意安全问题。另外,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也会造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情况不同。比如有的地区比较偏远,政府财政不足,地区人力资源不足,这就增加了发展交通运输业的难度。而部分地形优越、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区,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就比较先进。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的不同导致了交通运输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区域性。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进行管理,指引和把控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交通运输业逐渐受到大众的关注,交通安全等的宣传力度得到了十分明显的加强,人们对交通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化。但是,必须要注意到的是,每年交通安全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这要归咎于交通运输业的管理部门。部分地区交通管理的制度存在不足,有许多漏洞,需要进行严格和完善。部分交通运输的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加强,相关管理部门的人员培训做得不够到位,让部分交通相关的企业和驾驶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出现操作违规情况。
交通运输业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在短期内,其回报比较有限,部分有关部门对此认识不足,对交通运输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并未进行积极投资。另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需要进行交通运输建设的地区非常大,财政资金有所短缺,投入不足,仅仅依靠政府投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速度十分有限。
交通运输业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因此,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就要满足以人为本的原则。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于是,逐渐发展了人们对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就交通运输业来说,人们不仅仅要求要有足够多样、足够快速的交通方式,还要求在交通当中体现舒适、高质量的服务,要减少和避免出现交通事故等。因此,在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时候,要注意以人为本,根据人们的需求找准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方向。有关部门应该要加强对交通运输业的安全管理,加大对交通运输的设施建设投入,保证交通运输业在带来更强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交通安全事故,为人们提供更加快速、舒适、安全的交通运输服务。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要作为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不断推进整个社会的经济高效提升。发展交通运输,能够发展区域分工,让各个地区、城乡进行更加频繁和深入的交流,促进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整个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强的活力。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这就需要发挥交通运输业的经济活力增长特征,拉动需求增长,扩大市场,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路径。在发展交通运输业时,还要注意进行合理的交通方式布局,让各种交通方式既进行竞争又能进行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要遵守利于经济发展的原则和系统最优的原则。
交通运输业对于资源的需求比较高,依赖性强,且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发展交通运输业,需要消耗较多的能源资源以及土地资源,像公路、铁路等的修建就可能会占用良田,汽车、火车、飞机等的运输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虽然我国的国土面积比较辽阔,地下开采的各种资源都相对丰富,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资源十分有限,这就要求在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时候要节约资源,好好规划土地资源的使用,最好能够开发出更多的可再生的能源作为交通运输的动力,推进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各种交通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出以碳元素为主的废气,车辆行驶过程中扬起许多沙尘,碳排放的增加和各种烟尘会污染环境,造成生态破坏,将影响人类的持续发展。因此,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利用技术减少碳排放,进行合理的交通方式选择,构建良好的交通运输体系。在发展交通运输业时要注意遵循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原则,让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都获得稳步发展。
根据各地区连续13 年从业人数人员对经济发展正负影响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31 个省市大体可分为4 个种类。第一类根据统计学的说法是:从业人员的数量与经济发展呈显著的反比例关系,这些地区主要包括西藏、陕西、甘肃以及云南等15 个省市;第二类是交通运输从业人员与经济发展呈不显著的反比例关系,主要涉及天津、辽宁、湖北以及四川这4 个省市。第3 类则是从业人员与经济发展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主要包括山东、贵州、青海、宁夏以及新疆这5 个省。第4 类则是从业人员与经济发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主要有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以及海南这7 个省市。呈反比例的关系的意思是指,增加交通运输业的从业人员并没有推动经济的正向增长,反之正相关则是指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对区域经济有显著或一定的增长作用。根据这四类省市的从业人员与经济发展的正负比例关系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全国整体水平来看尽管增加交通运输业的从业人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个促进作用是非常微弱的,不能带来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
因此根据数据反馈的情况,交通运输业与从业人员之间关系并非是从业人员越多交通运输业发展越好。部分省市出现了从业人员多但对交通运输行业经济推动作用不大的情况。而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了这些省市的交通运输业从业人员已经达到了市场饱和状态,已经不需要再招入过多的相关从业人员了。而交通运输从业人员与经济呈显著正相关的省市来说,从业人员的数量还没有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对这一类省市来说进一步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投入还可以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增长。
而对于从业人员数量对经济发展呈不显著正相关和不显著反比例的省市来说,尽管交通运输业的从业人员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收入增加,但也没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对于这一类的省市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就业政策,将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养进行综合,更好的服务于经济上升发展。
根据对各地区连续13 年旅客周转量对经济发展正负相关的数据显示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从整体来看国内经济对交通运输业旅客周转量的弹性系数约等于二,即每一公里增加一亿人的旅客周转,国内经济总值就能增加约两亿元,将全国的总体情况作为个体,放在全国省市中进行排名,全国总体水平可以排在第十五位,而前14 位是湖南、陕西、宁夏、福建、辽宁、江苏等。这些省市在旅客运输量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方面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不仅如此每增加旅客周转还能增加本地的经济收入。其中对福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每增加一亿旅客的周转量可以使国家收入增加近三亿元。而后17 位的省市就是四川、新疆、青海等地。这些省市增加了旅客周转量之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收入,但增加收入的程度非常低,其中西藏旅客周转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最低的,每公里增加一亿的旅客周转量只能使国家的经济增长约0.6 亿元。
但根据整体的数据来分析,不管能够增加经济多少以及是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只要增加旅客的周转量都是能使经济正向发展的,只要在这一过程中根据本地的经济状况制定先进科学的计划,并将交通运输的执行情况进行贯彻落实,就能确保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但根据调查显示不同地区的旅客周转量对经济影响大小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各地要因地制宜的根据当地实际交通情况,合理掌握旅客周转量,从而使经济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增长。
根据1998 年至2010 年这13 年交通运输货运周转量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数据可以得出交通运输业货运周转量对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趋势。依旧将全国作为个体进入排名,全国排在第20 位。而前19 位的主要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苏等省市。
这些省市只要增加交通货运总量就能增加较多的经济收入,且增加收入的幅度大于全国水平。其中北京的交通运输货运总量对增加经济收入的贡献是最大的,只要北京每公里都能增加一定数量的货运总量就能使全国的经济收入增加近两亿元。高出全国80%多的平均水平。而后12 位的主要包括重庆、河南、山东等省市。这些省市的交通运输货运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增加总体经济收入,但增加的幅度不多。
其中上海市的货运总量对经济增长幅度的贡献是最小的。每一公里增加货运总量只能增加约0.3 亿元。这主要是因为上海的货运市场在全国的水平都已经非常发达了,进一步的提高货运量已经不能带来大规模的经济增长。
从全国来说货运周转量与国家经济整体收入的弹性系数约为一,也就是说每公里增加1 亿吨交通运输业的货运周转量就能使全国整体收入增加约一亿元,从以上得出尽管各地区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来说对当地经济的发展都是有正面作用的,因此相关部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货运计划,对运输货运任务的执行情况进行贯彻落实,这样对于经济发展是有极大的帮助的,但同时相关部门要注意要根据本省市的实际货物运转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政策,从而避免人力以及物力资源的浪费。交通运输线路长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根据对各地区连续13 年的数据进行运算,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除了海南对于经济发展有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外,其他地区交通运输路线的长度对经济总值的增长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从全国来看,交通运输线路的长度与国内经济总收入的弹性系数为约为1.3,即每增加1 公里的交通运输线路的长度,国内经济总收入就能增加约1.3亿元。还是将全国作为个体放进各省市的排名,可以得出全国排在第16 位。前15 位的有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西藏以及宁夏等省市。这些省市的交通运输线路长度对增加经济收入有很大的贡献,并且增加经济的幅度领先全国水平,其中最高的是北京市,北京的运输线路长度每增加1 公里就能为国家总体收入贡献约3 亿元。而位于后16 位的有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以及新疆等省市。这些省市的交通运输线的长度虽然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经济贡献额不多。其中新疆运输线路长度对经济收入的增长影响是最低的,每增加1 公里的运输线路长度只能增加约0.8 亿多元的经济效益。
综上,除了交通运输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与经济总值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有一些地区呈现出不显著正相关或反比例的关系,其他三个因素对国内经济收入发展都是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的。尽管不同地区对于经济影响的差异有所不同,但从整体上来说对经济发展都具有增长和推动的作用。
根据我国交通网络结构建构不够科学以及交通运输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交通运输部门应该加强统筹规划,使交通运输业能够给人民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强的力量。相关部门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在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好各地区之间的网络衔接,二是网络规划要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可以适度的超前,但不能盲目的不合理的超前,从而导致资源浪费,这对于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国家要加强构建高品质、人性化、多层次的旅客出行服务体系.加强对城市交通运输、铁路、航空、公路资源的协调配置,积极发展航空加铁路、航空加大巴的联运模式,建设综合出行的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城乡客运基础设施,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实现运输服务资源的共享与高度衔接。国家在持续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时,要进行创新发展联动发展为突破口,对运输结构进行优化,降低物流结构性的成本,同时加强对专业物流体系的建设、加快现代物流新业态发展模式建设、进行互联网加交通运输建设。
各级运输主管部门在制定相关的交通建设管理法以及信息技术管理法时不仅要参考全国数据水平还要依据各省市的交通运输对经济增长的正负相关作用完善技术体系建设。在交通运输业法规制定时,要因地制宜将省市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情况充分的考虑进来。同时在信息资源的采集和更新方面可以进行共享对数据的来源以及质量标准进行保障,每个省市都要承担起信息交换的义务以及责任。相关部门要对交通运输业的服务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借力进行长期有效的探索质地优化交通运输产业发展的政策,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经济效益显著、专业分工明确的交通运输产业格局,从而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使交通运输业能够延绵不绝的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为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可以得知在我国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的工作人员基数大,但部分对相关人才招入的门槛较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工作质量良莠不齐,这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人民出行时的体验决定了下次的交通出行方案,为此相关部门以及职业学校要加强对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还要提升交通运输人员的应用技能,以提高其应变能力从而给旅客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在对交通运输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时,要将培训与引进机制有机结合,提高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专业素质从而提升人才质量,只有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提高了,才能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好的体验从而推动交通运输业向精细化服务发展。
除此以外相关部门还可以加强人才跨部门、跨地区的交流学习力度。从业人员在不同的岗位能吸收到更加丰富的从业经验,在面对问题时也会更加沉着冷静,用更好的方式解决问题。在不同的岗位,从业人员不仅能对交通运输业有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认识,还能够发现不同的问题。在多个岗位中,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在进行了多岗位的磨练后,再回到自己的岗位,综合素养得到发展,还能针对自己在岗位磨炼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交通运输业能够科学稳定的发展。
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从业人员考核奖惩机制。在录用前还要进行相关的职业考试,对从业人员队伍进行有效的优化。即使已经进入了交通运输行业,也要经常性地进行相关教育培训。不仅如此,还要尽力培训登记制度,最大程度地发挥培训对从业人员高素质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直以来政府都非常重视对交通运输业的投资,在所有的国民经济中交通运输业所占的比例是较多的,这也从正面反映出我国对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以及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在通常情况下国家要根据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制定要在交通运输方面投入多少资金,因此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政府对交通运输业投入的资金多少也是有显著差异的。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重要阶段,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交通运输业对其他部门的经济发展也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如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国家还是有必要继续加大对交通运输业资金的投入,保证交通运输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在迈入小康社会以来人民对交通出行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了使交通运输业更好地为人民出行以及增加国家经济收入服务就必须进行科学技术的创新。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基于此,国家要加大对交通运输行业创新技术研发的人才和资金投入,使交通运输行业的水平更高、更先进,同时还可以发展智能交通以改善我国交通拥挤,部分地区交通不完善等情况。使交通运输更加科技化、高水平化,使交通运输服务更加先进精细。
交通运输业总体来说对国家经济的增长是非常有利的,国家要改善交通运输业发展中的不足,在新时代下科学的认识交通运输发展。为了适应科技化、智慧化的交通运输业发展,相关部门要提升对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优化交通运输业投入资金的结构,加快交通运输网络和管理模式的转变,使交通运输业为经济增长带来更加稳定持久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