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三班 谢梓欣
从我记事起,外婆总是在忙碌,洗衣、做饭、扫地、拖地……一刻都不停歇。家里总是被她收拾得干干净净。
可外婆最近有点奇怪,总是早出晚归,回来时还满头大汗的。妈妈疑惑地问:“妈,你这几天都去哪儿了?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呢?”外婆脸色苍白,神情紧张,说话也支支吾吾的:“没……没去哪儿呀!就……就在楼底下走了几圈。哎,不中用了,多走几圈累成这样。”妈妈也没再多问,但还是半信半疑。
终于,有一天,外婆露出了马脚。那天,我感冒了,妈妈带着我来到了社区诊所。刚进门,我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灰白的头发,穿着整洁的工作服,矮矮的,胖胖的,那不就是我外婆嘛。只见她弯着腰,熟练地使用着扫把,时不时抬起手,擦擦额头上细密的汗珠。
我看向妈妈,拉了拉妈妈的袖子,指着外婆:“妈,那不是……”妈妈叹了口气,轻轻摇了摇头,却什么都没说。
回到家后,外婆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一样,低着头。妈妈皱了皱眉,许久才开口:“妈,您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上次您偷偷找了一份工作,被我辞掉了,您怎么又找了一份新工作呢?您在家里好好养老,我们在外面好好工作,不差您这份工资。您现在身体还硬朗点,哪天万一工作把您的身体累坏了,这点工钱都抵不了您的健康!”“唉,我看你们每天工作那么辛苦,我一个老太婆也出不上力,就想帮你们分担一些。”“妈,我知道您苦日子过惯了,老了也闲不住。如果您真的心疼我们,就去把这份工作辞了吧……”
子女好像无论长多大,在父母眼里都是长不大的孩子,是放不下的牵挂。外婆觉得做家务对她来说是责任,出去干活可以减轻妈妈的负担,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对我们的爱。
精彩点击
文章的标题和开篇,小作者巧用设置悬念的手法,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在揭晓谜底时,小作者用了大段的对话描写,准确把握了外婆和母亲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慈爱、勤劳的外婆和一位孝顺、有智慧的母亲。文中采用的巧设悬念、在对话中刻画人物的描写方法,值得大家借鉴。
(朝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