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丽,崔 渊,王向莉
(1.榆林市乡村振兴规划发展指导中心,陕西 榆林 719000;2.榆林市农业宣传信息中心,陕西 榆林 719000;3.榆林市子洲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陕西 榆林 718400)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的重大部署,也是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统领。从2018年起,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开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等文件,指明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三农”工作的方向、路径,“三农”工作的重心转向乡村全面振兴。
2018年,榆林市市委和市政府高度重视,抓紧动快,开始谋划乡村振兴建设工作,抽调农业、林业、水利、住建和财政等相关人员,临时成立乡村振兴联络处,全面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截至2020年,榆林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建成乡村振兴示范村280个,标杆村24个,共304个,成为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典型,引领其他村庄发展。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榆林市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02个贫困村退出,22.9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榆林市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有效成果向乡村振兴建设有效过渡。成立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乡村振兴政策向脱贫村续接倾斜,抓项目资金衔接,保持资金投入只增不减,坚持因村精准派人,将农业农村、林草、水利等部门的队伍派驻到农业基础薄弱的村,制定管理考核办法,激励驻村干部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建设,全市找准着力点、拿出硬措施,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好步、开好局。
4年多来,榆林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破解乡村振兴建设方向路径,各地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重点围绕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等方面逐步推进建设。一是规划编制方面,根据城郊区、工矿区、沿黄区、川道区及丘陵沟壑区等不同区域的村庄特点,不同类型村庄的自然地理、产业基础和人文历史资源优势,按照集聚提升类村庄、城郊融合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搬迁撤并类村庄对村庄进行合理分类,科学编制了示范村建设规划,形成了乡村振兴示范村、标杆村一村一规划;二是产业发展方面,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积极培育主导产业,打造一批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工贸服务和家庭手工业专业村,推动山地苹果、设施蔬菜、羊子及马铃薯四大主导产业和小杂粮、海红果、中药材、挂面、剪纸及石雕等特色小众产业发展。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以及农户房产和宅基地确权改革,壮大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产等新型经营主体,多措并举,带动产业发展;三是村容村貌方面,统筹推进美丽农居、美丽乡村、美丽集镇建设,大力开展村道沿线、河流沿岸、活动场所、农户庭院和房前屋后的绿化、美化、净化及亮化工作,抓好村落房屋、院落、围墙等的统一规划、特色设计、整体粉刷改造。种植适合本地生长的乡土树种、花卉,美化村容;四是人居环境方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健全治理长效机制,大力实施村庄清洁行动,重点推进“三清一改”,全面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村内水塘、沟渠和农业生产废弃物等,建立垃圾清运积分兑换超市,探索运行垃圾市场化社会化服务运作长效机制,彻底解决垃圾“围村”和村内“脏乱差”问题。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整县推进行动,大力支持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项目,扶持农膜回收,全面提升村庄人居环境;五是基础设施方面,全面改厕、改水、改圈、改厨、改路及入网等,实现安全饮水、动力电到村、硬化路到村入组、主干道路灯、4G网络、光纤等基础设施“六覆盖”。积极探索无害化改厕模式,探索集中管网或集中处理设施、旧改新、三格化粪池、水冲生态一体化等多种改厕模式,改善养老院、文化室、学校、卫生室和广场等配套条件,大大改善了乡村地区居民的生活条件。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乡村振兴示范村实现了规划先行,主导产业特色明显、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各方面较以前都有了明显变化。
尽管乡村振兴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通过榆林市乡村振兴工作实践经验、各地调研指导和学习培训思考,我们总结了乡村振兴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几个短板,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
部分乡村特色农业的主导地位依然不够突出,特别是北部山区,家庭的分散经营现象还很普遍,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覆盖面较小,产业化水平不高,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够高,产业发展优势和机制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水利设施、节水灌溉设施、电路网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村容村貌改善、垃圾污水治理、厕所等依然有待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与城镇仍存在较大差距。
近年来,农村人口流动、农村优秀人才流失、留守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严重,乡村振兴建设人才机制还不够畅通,乡村振兴建设人才严重短缺。
农村传统文化是农村的瑰宝和财富,但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村传统节日、传统手工艺、传统文化活动等被人们渐渐遗忘,乡愁记忆逐渐淡化。
乡村振兴建设中,我们发现各地存在盲目发展、急进推进、照搬硬套、过度城镇化等现象,值得我们今后在乡村振兴建设中,针对这些误区进行反思和注意。
3.1.1 忌盲目化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各地在建设中切不可盲目发展。要顺从乡村发展规律,科学振兴,在顶层设计、规划编制完善的基础上,准确定位,精心谋划,论证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
3.1.2 忌急进化
乡村振兴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涉及发展的方方面面,不少村镇在发展方向、思路和路径上看不准、定不准、拿不准,但为了短期内出效果、出政绩,大搞建设、立上项目、争取各方资金投资发展,造成短期内发展与整体发展不相适应,后期发展疲软,效果不明显,这种情况下宁可放慢速度,有了思路,定准方向,再发展不迟。
3.1.3 忌照搬化
不少村庄通过“复制+粘贴”其他村庄在村容村貌提升、产业发展、村庄治理等方面的典型做法,造成千村一面、发展雷同、特色不足的现象,原有当地特色风貌在改造中也被破坏,要按照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原则,在保留原有区域特色的基础上,寻求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径。
3.1.4 忌城镇化
乡村振兴要保留乡村原有风貌,“农”的风味、“土”的气息、“乡”的味道,留住乡愁记忆,忌大量高楼大厦、钢筋水泥、工厂进村。
3.2.1 规划先行,有序推进
要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多规合一,坚持短期与长远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有序推进,要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3.2.2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按照集聚提升类村庄、城郊融合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搬迁撤并类村庄等对村庄进行合理分类,因地制宜,注重质量,精准建设,高标准发展。
3.2.3 以民为本,共建共享
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建设家乡的主体作用,依靠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投工投劳,实现对家乡建设的共建、共享、共管。
3.2.4 遵循规律,注重特色
遵循村庄自身发展规律,注重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突出地域特色,挖掘当地历史文化,保留原有特色风貌。
一是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二是要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服务链,创造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三是要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和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一批三产融合的特色产业小镇、历史文化名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镇、美丽田园、田园综合体等,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四是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提升农业优质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水平,推动农业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之路。
一是要生态环境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原始风貌、生态屏障、田园风光,“美化、绿化、亮化”乡村生态环境,打造“一村一景”。二是要农居宜居美,在保持地方建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加大美丽农居和美丽庭院建设、改造,打造“一村一居”。三是要文化底蕴美,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情怀,深挖村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等,传承、保护和利用好文化资源,打造“一村一韵”。四是要乡风文明美,推进乡村文史馆、文化站、文化室、文化广场、阅览室和农家书屋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好媳妇好婆婆”“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和“美丽人家”等评选活动,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生发激情,打造“一村一魂”。
优化乡村治理机制,构建行之有效、共建共享的治理模式。一是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核心作用,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二是要完善各类人才服务乡村、建设乡村的体制机制,畅通下乡渠道,充分发挥返乡创业人才、新乡贤、大学生、退伍军人等能人队伍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成为乡村建设和治理的重要组成之一。三是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加强村规民约的建设,用村规明约维护村庄的社会秩序、公共道德和精神文明等,促进乡村善治。
一是要收入富余,多渠道增加农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等各类收入;持续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丰富三变+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休闲康养/集体经济等多种发展路径,分享改革红利收入;统筹发力促进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过渡期内体制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工作机制等有效衔接,切实带动农民致富增收。二是要生活富裕,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实现生活富裕。三是要精神富足,开设各类专业技能、文化理论等课程不断提升村民的文化水平和素养,有充足的就业创业岗位,能投入到工作体现个人价值,建设有特色的文化阵地,开展有丰富的文化活动,让村民白天有所为,业余有所乐,精神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