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建
(灵山县旧州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广西 钦州 535417)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能力的快速进步,农业生产工作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进一步凸显。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指引下,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应用和转化逐步成为常态。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不仅能够武装农民群众的头脑,也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实实在在的“战斗力”,促进农业生产效能、品质的稳步提高。尤其是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推进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生产、农业产业化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农产品的种植、栽培和田间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术的作用更为显著,可以发挥质量监测、动态数据采集和风险预警等多重功能。其中,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农产品田间质量监测工作中,不仅可以降低田间管理成本,也可以大幅度提升监管效能,其综合效益十分突出。
信息化技术是融合了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及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实践综合体,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生产的密切融合,不仅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农业田间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常态,并展现出了积极的应用态势。
借助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和软件系统支撑,农户可以实现足不出户对农田实时状况进行监测、观察,不仅可以杜绝外部风险对农作物的侵袭,也可以通过数据推送及时收到预警提醒,进而细化田间管理工作。在农产品的质量监测过程中,以田间气象监测技术、土壤水分监测系统及病虫害监测设备等为代表的监测举措,可以帮助农民群众更好地掌握农产品的长势、田间状况,以便及时开展针对性管理[1]。
如,田间管理中常用的TWS-3N农业小型气象观测设备,可以配备6要素、7要素、11要素等不同规格,能够在-40℃~105℃的环境中工作,整体重量约35 kg,可以满足不同区域的农田监测需要。另外,这类设备能够对蒸发量0~200 mm的气象信息进行采集,借助CPU的数据传送和分析,对农田范围内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和雨量等要素进行及时数据整合,帮助种植户更好地掌握农田与农产品基本情况,从而制定针对性的应对举措。显然,类似的设备都是基于信息化技术设计而成的,在农产品的田间质量检测、环境监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这些设备通常都包含传感器、采集器、通信接口、CPU、系统电源和数据输出接口等组件,能够快速搜集、回传数据,帮助农田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排查隐患。所以,从信息化技术融入农业生产的实践看,信息技术发挥的实时监测、及时反馈的功能十分突出。尤其是针对农产品质量的直观监测,可以展现良好作用,确保农产品田间科学管理。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农产品田间质量监测,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基本趋势,将对农产品稳产增收提供有力保障。但在一些偏远地区,信息化监测技术的应用仍然相对有限,集中体现为设施不足、技术辐射不到位,同时存在思维滞后、理念传统及推广速度慢等突出问题。
如,广西钦州市近年来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信息化,其中针对农产品质量的信息化监测就是重点内容。但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信息化监测的应用十分有限,比如灵山县旧州镇长基村、西屯村等村子,不仅缺乏信息化设备和物资保障,许多农户根本不了解信息化监测的运行模式,更遑论信息化监测的常态化。所以,客观看待信息化监测技术推广中的突出问题,无疑是推动此类工作的前提。
硬件设施的健全和有效保障是推进信息化监测的重要基础,这也是确保农产品田间质量监测的先决条件。诸如传感设备、遥控设施、全天候田间监控系统和数据分析装置等,都是开展信息化监测的重要硬件设施,也是推进全流程农产品质量监测的重要依托。当前不少偏远农村根本不具备硬件保障条件,因此相关工作缺乏基础[2]。虽然在脱贫攻坚战中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和提升,但整体提升空间仍然很大。所以,要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农田监测硬件设施的配套和完善,为农产品质量监测奠定基础。
从推进农产品质量监测的角度看,许多地方存在监测覆盖范围有限、监测举措普惠程度较低的问题,显然不利于农田质量监测技术的普及和落地。尤其是从气象监测、农产品病虫害监测、数据反馈与分析等细节看,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产品质量监测仍然限于“合作社”“示范农田”“种粮大户”等“局部范围”,并未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扩散效应”,因此多数农民群众和种植户并未享受到信息化质量监测技术的“福利”,这也导致针对农产品质量的信息化监测工作缺乏足够的示范效力和实践推广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准确把握当前农产品信息化质量监测推广、应用中的覆盖与辐射问题,面对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要冷静分析,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开展农产品的田间质量监测,有赖于信息化与农业科技人才的指导和支持,这也是监测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但从当前的情况看,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十分有限,且与农业生产的重合度较低,仅靠下乡农技人员的“零敲碎打”,很难真正提升农产品质量监测的整体水平,也不利于发挥农业科技对农产品增产增收的引领作用。
一方面,专业化、复合型的农业科技人员数量有限,无法做到在所有乡镇、所有村庄进行全覆盖的技术辅导与支持;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新型农民、专业化人员严重不足,农业种植户素质参差不齐,能够熟练使用信息化监测设备且熟谙信息技术的农民十分稀少,这使得信息化质量监测工作很难推行,信息化技术对农产品生产的支撑作用也就难以体现。
推动农业科技和信息化技术的覆盖率,对增强农业生产水平具有基础性作用,这一点在现代农业生产实践中已经成为基本常识。要推进农产品田间质量的信息化监测,首先要完善信息化硬件设施,构筑完整的基础网络系统,确保信息化监测成为常态[3]。政府要发挥主体作用,购置、配备切合农村实际的信息化设备和装置,为农业生产尤其是农产品质量监测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持。
如,近年来钦州市灵山县主动对接脱贫攻坚和产业扶贫工程,在农业主产区和农作物核心区域配备了大量农情监测、农产品质量监测的硬件设施,如气象监测设备、红外线监控设施、土壤水分监测设备和农作物病虫害监控设备等。这些硬件设备的完善和落地,有力提升了农产品质量监测能力,为包括旧州镇长基村、西屯村等偏远村落在内的农作物种植区提供了技术保障,有效助推了农产品田间管理工作。
强化科技力量的支撑,在惠民助农工作中具有突出作用。从信息化技术与农产品质量监测的融合需求看,基层农业部门要加大农业科技下乡力度,为农作物田间管理和质量监测提供技术保障。尤其是强化技术的指导和宣传,让农民群众掌握信息化监测技能,无疑是农业科技生产的必然要求。
如,打造智能农田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农田自动化管理、科学调配,对维持农作物良好长势具有突出作用,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农民的生产与时间成本。这种系统有赖于熟练操作技术人员的支持,因此需要强化对农民的技术指导,让农民群众掌握智能手机与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在群众掌握管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不仅可以通过手机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而且可以远程发出指令打开水泵阀门进行灌溉,从而实现田间管理的精准种植与维护,这对于提升农作物的生长品质具有支撑性作用。所以,落实农业科技各项扶持政策,推进技术保障,对提升信息化监测水平,助力农作物科学种植、高效管理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监测,要切实强化技术的引领作用,让广大群众认识到信息化监测技术的应用价值,不断提高监测品质,让群众真正受益。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农业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力度,从资金、政策、技术推广和农业科技普及等方面入手,为农民群众提供有力支持,发挥信息化监测设备和技术的功能,为农产品的质量监测提供有效保障。
如,通过农业田间虫情监测设备,可以对玉米、茶叶和麻薯等农作物进行田间有效监测。这种设备适宜在田间开展全天候监测,可以快速发现虫头、病情,能够帮助农民快速发现病虫害风险,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要通过技术的应用和落实,发挥信息化监测在农作物生长周期中的监测、排查作用,让群众“尝到甜头”,增强科技兴农的信心和积极性,确保信息化技术实现可持续应用。
从推进农业科技化、现代化的角度入手,要打造一大批高素质的农业生产从业者,形成以新型农民、高水平种植户等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队伍[4]。其中,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监测的信息化水平,就要着力提高人员素质,打造复合型团队,确保农产品信息化质量监测稳定运行,展现综合效力。
基于此,要“两条腿走路”,推进复合型工作。一方面,要加大农业科技下乡力度,将信息化设备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同时使用农技指导、科普宣传和产品推广等方式,让广大农民掌握信息化设备和软件的操作方法,逐步形成信息化监测思维;另一方面,要提升农民群众信息化素养,开展技能培训、教育和宣导工作,以“授人以渔”的思维教会广大群众,让群众掌握使用信息化工具和设备的方法,熟练地运用信息化监测设施对农产品及农田开展有效监测。要让农民在农业生产技术、田间管理技术进步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信息化实践能力,成为复合型的新型农民,为农产品稳产增收创造良好条件。
综上所述,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化技术及实践方法在农业生产工作中的应用逐步深化,并取得了积极成果。要立足于农产品稳产增收的现实需求,强化信息化技术在农产品田间质量监测中的深度应用,完善硬件设施,夯实软件技术基础,打造一体化的信息化监测系统,帮助农民群众开展全天候、多维度的质量监测,为田间管理和农产品增产增收提供有力支持。唯有如此,信息化技术才能真正作用于农产品生产和田间管理,才能真正发挥实践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