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银平,廖移山,唐永兰,闵爱荣
《(暴雨灾害》编辑部,武汉 430205)
为帮助气象科技工作者(以下统称作者)提高科技论文写作水平和投稿命中率,编者结合《暴雨灾害》来稿情况,参照国家有关标准,结合科技论文结构与构成要素,指出规范撰写科技论文的注意事项。
题名是以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献中最重要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题名的拟定应注意:(1)题名一般应含有研究的对象、范围、深度三个要素;(2)能统领全文;(3)尽量使用专业术语,字数原则上不超过20个汉字;(4)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中心的偏正结构呈现,即A的B。
署名是作者拥有著作权的声明和对文责自负的承诺。文责自负包括作者对论文在政治、科学、法律上的责任,一旦论文存在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作者应承担全部责任。因此,作者在确定署名时应充分考虑:(1)多作者署名以对论文实际贡献大小排序;(2)若有通信作者,其一般由学术造诣较深的导师、学者或专家担任;(3)投稿之后,原则上不允许再添加作者。
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根据论文选题与类型,作者应恰当选择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或报道-指示性摘要。摘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分上下两个部分,以类似“结果表明”这样的提示字眼为界,上部分陈述为什么研究(目的或背景)、怎么研究(资料与方法)、研究了什么(论题,应与题名表述一致);下部分陈述研究主要得到什么结果、结果有何意义。上下两部分应成为一个脉络清晰的叙述整体,逻辑上相互关联、彼此呼应。
关键词是对揭示和描述论文主题而言重要的、带关键性的、可作为检索“入口”的语词,其标引可参照各种词表和工具书选取,也可选用词性简练、概念明确、专指性强的自由词。选取关键词应注意:(1)关键词为较定型的名词,单词或词组均可,应为原形而非其缩略词;(2)无检索价值的词语不宜作为关键词,如研究、技术、方法等;(3)以4~8条为宜。
引言居科技论文主体部分之首,其作用是说明为什么要开展此项研究,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引导读者阅读,帮助读者了解全文。引言写作应依次阐述4个问题:(1)研究理由,阐明为什么要开展本项研究;(2)研究背景,概述前人或他人做了哪些相关研究,并对其中的重要研究成果(文献)进行评述;(3)研究问题,指出前人或他人对本选题研究未涉及或较少考虑的方面或问题;(4)研究目的,说明本研究想要获得什么预期目的。
“资料与方法”是非综述类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单独作为一节,结构上“资料”与“方法”多分两个小节来写。
“资料”写作应注意的是:(1)资料类型和名称应具体明确,不能笼统地一笔带过;(2)指明资料从何而来或如何取得;(3)明确各种资料的年限(或时段);(4)资料若涉及质量控制或检验问题,应具体交待如何控制或检验;(5)对资料中涉及的同行不熟悉的新概念、统计标准、判据处理、物理特征量等,应作必要解释或指明出处。
“方法”一般包括资料处理方法与试验或研究方法,其写作应注意的是:(1)既要说明本研究用到了什么方法,也要说明其在本文中起到什么作用;(2)若为常用方法,可省略计算或推导过程,但应标注来源文献;(3)对文中用到的所有试验、分析、统计、评估等方法,应集中在此节中介绍。
“结果与分析”是构成科技论文正文的主要内容。其中,“结果”是使用特定的科学方法对观测、试验或调查等收集资料进行统计、比较、筛选、合成、加工等获得的事实的集中描述,多以文字、图形、表格呈现;“分析”是透过“结果”探讨其本质的过程。其写作一般应遵循如下顺序:(1)说明分析某要件的理由;(2)给出结果,“结果”若以图表呈现,图表应随文给出,即先见文、后见图表;(3)归纳“结果”(如图表)承载的相关事实或现象等,避免“看图说话”、罗列结果,要对相关事实或现象等作适当分析讨论,如解释其之所以然,或客观推断其可能会对当前气象科学理论发展及业务、服务等工作产生的影响;(4)根据对“结果”的分析讨论,凝练出数条亮点式结论;(5)酌情将有关重要结论与以往同类研究中的结论作异同比较。
此节一般分“结论”与“讨论”两个部分:前者只需从正文凝练的亮点式结论中筛选几条顺序罗列,即从多个侧面回应引言中提出的问题;“讨论”重在强调本研究突出的创新点(或“亮点”)及其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同时指出研究还存在哪些不足、原因何在、今后如何解决。需要注意的是:(1)正文分析中未涉及的内容或不存在的结论不能作为“结论”;(2)不能用粗放类知识点代替结论;(3)“结论”不宜引用和标注参考文献;(4)每条“结论”一般都应编有序号,并分别用一个自然段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