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科学引领社会思潮的实践探索

2022-11-23 10:37陈金章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思潮舆论总书记

陈金章

(福建师范大学机关党委,福建 福州 350117)

意识形态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和政治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战略全局,全力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尤其在意识形态面临最突出挑战的社会思潮领域,习近平总书记以高远宽广的战略眼光和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正面引导、讲求策略、扬清激浊、敢于斗争,有效指导全党上下科学认识社会思潮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提出科学研判与引领社会思潮的策略方法,为新时代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重要指引。

一、立足事关旗帜与道路的高度,科学审视与研判社会思潮引领问题

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社会思潮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萌发、形成和演变无疑是一定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正面临深刻多样的变革,利益格局正在进行深层次的调整,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出现深刻变化。在多种因素的影响和驱动下,各种社会思潮纷纭激荡、复杂多变,正确与错误交织、主流与非主流同时并存,一些错误思潮乃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粉墨登场。如鼓吹自由市场经济、反对国家和政府对经济的不必要干预的新自由主义思潮;以污蔑、丑化、攻击人民革命及革命领袖、革命英雄人物为核心,以胡编滥造、“恶搞”历史为主要手段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兜售西方“民主、自由、人权”价值理念的普世价值论,以及“宪政民主”“新左派”等。尽管这些思潮都打着学术研究的幌子,以名目繁多的“精深”理论为包装,但其指向性都非常明确,如任其泛滥,将给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洞若观火、了然于胸,他指出,一些敌对势力企图制造舆论引发思想混乱,“他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项庄舞剑意在沛公’”[2]。他进一步指出:“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3]这一重要论断,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战略思维,运用全面的观点从全局、宏观上、整体上准确把握包括社会思潮引领在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而不是立足局部、孤立、片面地审视这一问题,从而深刻阐明了各种错误思潮的真实面目和实质。这也警示我们,新时代应站在大局、全局的高度,全面考察、深度剖析错误社会思潮的危害,明确错误思潮的本质和消极影响,开展有针对性的批判与抵制行动,从而切实维护国家政治和意识形态安全。

二、坚持正本清源,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引领社会思潮

在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中占支配地位都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我国,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走向,确保其指导地位,这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所在、核心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4]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坚持正本清源,与时俱进,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让多元社会思潮融入主流意识形态的大熔炉。

一方面,坚持正本清源、一元统领多样,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与整合作用。十八大以来,党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时本着尊重差异、多样并存的原则,主动吸纳社会思潮中的一切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价值的积极因素,团结各种思想,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实现“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定方向”的目标。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旗帜鲜明地抵制与批驳错误社会思想。如对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针对该思潮主张进行改良、实行多党制和指导思想多元化的实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厘清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区别,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5]。对于新自由主义思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划清我国的改革发展与新自由主义的界限,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注意区分与西方经济学派的关系,要看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而不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对于“普世价值”思潮,习近平总书记有力驳斥了一些人鼓吹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搞西方多党制,以及把西方自由、民主、人权和多党轮流执政粉饰成“普世价值”模式的言论,他强调“中国自己的路不是由所谓的‘普世’标准决定的”[6],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制度,是由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特有的国情决定的,中国的国情决定我们不能全盘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否则将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性后果。这些针对错误思潮的批判性思维,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加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指引。

另一方面,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持之以恒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充分表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就在于它在实践中与时俱进,能够大力推进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战略布局、发展方式、政治保证等一系列人民群众关心的重要问题,在经济、政治、法治、科技、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成为新时代引领社会思潮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强化思想引领,在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中引领社会思潮

意识形态的孕育、萌发与传播具有内在的规律。传播学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经过大众传播反复强化的“优势意见”容易被大众认可和传播,而“劣势意见”由于传播范围有限导致其影响力越来越小,“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扩散呈螺旋式扩展过程。根据传播学沉默的螺旋理论,在多元多样多变的思想舆论场域中,如果主流思想舆论不去占领,就必然被非主流思潮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占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他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反复强调“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7],并提出了一系列新战略新举措,在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中引领社会思潮。一是坚持正确工作导向。在宣传思想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两个巩固”,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两个巩固”在强调凸显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也强调高度重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唱响团结奋斗的主旋律,在巩固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上,实现对多元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二是推动宣传工作创新。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当前舆论宣传的工作对象、方式方法、辐射范围、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宣传工作手段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8],同时提出一系列重要举措,有力推动宣传工作创新。首先是传播手段的创新。新时代党的各级干部积极适应青年“每日必网”的新形势,发挥主流媒体、新兴媒体在引领社会思潮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不断占领网络这一重要阵地,取得了较好成效。其次是注重话语方式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用“落后就要挨打,失语就要挨骂”形象阐释了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强调站稳中国立场,从中国实际出发,构建有说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避免成为西方社会思潮的传声筒,同时也让世界知道“理论中的中国”“学术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这跳出了长期以来西方社会思潮和话语霸权给我们设置的话语结构“陷阱”和思维模式“陷阱”,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思潮引领、努力争取更大话语权指引了方向。三是把握工作策略。面对多元社会思潮的流变与涌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地带”的理论,形象地将思想舆论领域划分为“红色地带”“黑色地带”和“灰色地带”,分别代表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非主流乃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形态以及中间地带,强调要强化“红色地带”,压缩“黑色地带”,争取“中间地带”[3]。这一理论生动鲜活地展示了思想舆论斗争的内在规律和主要特征,为开展舆论斗争、壮大主流舆论、引领社会思潮指明具体方向。

四、突出利益导向,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中引领社会思潮

社会思潮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折射与反映,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一定阶级或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人民群众往往是从日常生活的感性状况去感知理性,去感受理论的力量,从身边物质状况的改变去感知社会思潮的涌动。”[9]要科学引领社会思潮,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功能,必须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入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延续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民群众、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意识形态包括引领社会思潮工作,深刻阐明了党和国家所有工作的出发点都在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在引领路径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结合”的重要思想,即“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5]。这一重要思想,是在社会思潮引领中践行群众路线理论的重要原则,也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指针[10]。

“两个结合”重要思想的提出,具有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乃至利益格局产生了多领域、全方位、深层次的变化,从而引发了思想领域的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自主性、选择性增强,从而导致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泛娱乐化”思潮、消费主义思潮等非主流思潮在一定范围传播,对一些精心包装、具有较强迷惑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缺乏辨析、识别能力,容易受其误导。在此背景下,“两个结合”重要思想的提出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与指导性。一方面,“两个结合”重要思想强调着眼实际,紧密关注群众现实诉求,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减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科学引领社会思潮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两个结合”重要思想强调加强教育引导,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以夯实思想基础,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以凝聚社会共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实现党和国家未来美好愿景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有机统一,这也就为科学引领社会思潮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五、坚定价值取向,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引领社会思潮

价值观引领是最根本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重大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与创新成果,具有引领多元社会思潮的先进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问题,他指出,“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11],弘扬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整合、引领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社会意识,是社会主义治理体系和治理系统得以高效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序、有效维护的重要路径,为此他强调必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这充分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蕴含科学与进步力量的价值观,在塑造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中居于主导地位,在引领社会思潮中发挥着重要的统领、整合与导向作用,也只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找到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才能有效抵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挑战,捍卫属于我们自己的价值共识。

在具体路径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通过突出教育引导、营造舆论氛围以及加强文化建设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上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在行动上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并以价值共识为基础,推动全国各族人民形成对“中国梦”的目标共识,以及对“四个全面”的共识,最终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进一步强化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六、注重治疏结合,在净化网络生态中引领社会思潮

当今世界,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互联网作为迅速崛起的“第四媒体”,其交互性、开放性、自主性特征以及碎片化、圈层化、水平化的传播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的产生与传播发生,其辐射范围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也给传统舆论格局和社会思潮引领带来十分严峻的挑战。当前“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斗争可谓激烈胶着、惊心多变:各类‘思想观念’、各种‘学说主张’、各色‘主义理论’交流交织交锋”[12],这些思潮都在努力寻找自身的定位和位置,试图通过吸引“粉丝”扩大自身的影响范围。在此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战略全局,坚持发展与治理同向前行的策略,秉承政策引导与依法管理同步并举的原则,逐步筑牢弘扬正能量、传播主旋律舆论导向格局。

一方面,加强治理引导,建设风清气正、昂扬向上的网络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应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13]。加强互联网治理,立法是前提和基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重大部署。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我国依法治网进入了“快车道”。在保障全体网民的合法网络权益的同时,我国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通过发布“微信十条”等相关法规促进网络空间规范,将网络社会治理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同时,注重把依法治网和以德治网结合起来,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修复网络生态,规范网民行为,着力营造风清气正、蓬勃向上的网络空间。

另一方面,主张讲求策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积极应对错误思潮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牢牢掌握网络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13]针对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网络空间良莠不齐的信息内容野蛮生长,网络谣言、错误思潮充斥其中;一些国内外敌对势力借助炒作社会热点问题,借题发挥抹黑、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情况,各级部门要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各级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对错误观点和思潮“亮剑”,不做所谓“开明绅士”。

正因为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网络谣言、网络错误思潮蔓延等乱象得到有效整治,网络主流媒体的传播不断加强和改进,人民群众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夯实。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在网络正能量的引导下知网、爱网、护网,他们通过网络建立友谊、学习知识、传播文明,共筑新时代风清气正的网络家园。

猜你喜欢
思潮舆论总书记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维新思潮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影响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总书记的告诚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