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界说

2022-11-23 10:04李晓元
关键词:人民性哲学马克思主义

李 昂 李晓元

(1.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2.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是一个关乎马克思主义哲学初心、核心要义、本质属性和发展路向的基本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事关人民现实生活、根本利益以及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问题。但学界对此概念的研究,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界定几乎还是一个空场,既没有主流观点作标尺,也没有非主流观点可比对。由此,本文以学界对此概念的研究缺失为契机,提出和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概念,进而探究其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概念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概念的提出有其学理上的机缘。学界虽尚未明确提出和专门阐释这一概念,但却不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实际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种范式,一种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元理论研究,一种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探究人民现实问题的现实研究。

(一)国外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研究的五种体例

一是实践人民性。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工具或方法,其功能是为无产阶级确立阶级意识和主体性意识,消除资产阶级意识和物化,“它是无产阶级所有武器中最重要的武器之一”[1]317,“它的存在是为了使无产阶级自己看清形势,为了使它在这种明确认识到的形势中能够根据自己的阶级地位去正确地行动”[1]318。这就在哲学观和阶级性意义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人民性。但他过度强调阶级意识对现实或实践的决定作用,认为“最终决定每一场阶级斗争的问题,是什么阶级在既定的时刻拥有这种能力,拥有这种阶级意识”[1]111。

二是文化人民性。法兰克福学派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人民性进一步向文化人民性拓展,如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留给后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去创造新的哲学意识,加速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霸权的终结。其社会批判理论从技术、资本、权力中心和意识形态等层面,展开了对资本主义文化的全面批判。马尔库塞围绕工作世界文化批判工人的异化,指出工作是文明的起源,工作压抑人性,要通过爱欲的解放和艺术实践重构人民大众的工作文明。现象学马克思主义者许茨借助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关注到人民大众的日常工作实践领域,认为工作世界是意义的源泉,[2]但他把工作世界的本质视为个体之间狭隘的主体间性的交往关系,其工作世界理论不具有“共同占有生产力总和”或共创共享的社会关系基础。

三是生活世界人民性。法兰克福学派二代人物哈贝马斯批判大众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技术化,主张建构交往合理化的生活世界。此外,列斐伏尔更加关注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批判日常生活的商品化、官僚化等异化状态,主张用诗性精神建构大众的诗性生活。

四是生态人民性。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人民性的意义进一步拓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如阿格尔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一书中指出,资本主义无限度扩大再生产和追求利润,必然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特别是生态利益,造成生态危机;主张把生态运动引向阶级运动,建立生态社会主义。

五是空间人民性。以卡斯特、列斐伏尔、哈维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特别关注人民的空间存在意义,认为现代社会的一切危机、利益和问题都集中在城市空间,他们批判了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的权力中心和资本中心,主张用空间革命取代社会革命,提出了构建人民主体中心的空间理想。

总之,上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研究的五种体例,总体上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持肯定态度的研究,在人民性的意义上呈现出一个从实践到生活到文化到生态的不断拓展的态势,在研究内容上不乏有价值的观点,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曲解。但主要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现实问题研究,尚缺少直接的或显性的元理论研究,且在根本上都缺失人民大众共创共享的社会关系基础,其人民性意义都带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

(二)国内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研究生态

国内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研究生态,在上述五种现实研究体例上与国外学界构成了一个联动的格局,所不同的主要是一些现实场域和观点的差异,而在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元理论研究上,则比国外更具有显性。这种元理论研究以20 世纪80 年代为分野,之前主要在阶级性意义上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性,之后则在阶级性和人民性双重意义的统一上阐释,但也一直缺失直接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问题的论题研究和专门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蕴含在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和马克思主义特征的研究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向度。

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根据和地位研究。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产生于社会存在,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社会生活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与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或本质属性。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内涵研究。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基本内涵就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此意义上,有学者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生态哲学、实践观、自由观的人民性以及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人民性内涵。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创新发展研究。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这在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动态性意义上表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动态性。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现实研究方面,国内学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元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诸多有意义的进展和有价值的成果。但总体看,这些研究还缺失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直接命题和专题研究,人民性的一些主要方面的研究还散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总体和分体研究以及现实世界的研究中;在核心概念和范式上,尚未明确提出和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这一概念,对其内涵的阐释也缺少现实人民性的多维视野和动态意蕴,更未提出工作世界人民性这一核心范式。这些不足为本文提出和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概念提供了学理上的机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历史逻辑和理论确证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概念的提出,不仅具有学理上的机缘,而且具有哲学历史演进逻辑的合法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研究观的直接理论确证。

(一)哲学人民性的历史演进趋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具有哲学历史演进逻辑的合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中心性。“真正伟大的人性特征存在于生活本身、社会的客观现实本身、人本身。”[3]人民性是人民的现实生活属性,是生活性、实践性、工作性、创造性、智慧性、自主性、美善性等人民本性构成的总体。哲学人民性是对人民性的反映或建构,但这种反映有的是片面甚至歪曲的反映,有的是科学全面的反映。“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4]73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意识形态,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中心性。这不同于其他哲学的人民性,其他哲学虽然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人民性,但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性,它们或者以自然为中心,或者以精神实体为中心,或者以抽象理性、自我意识为中心。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性具有世界观哲学的合法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性为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性呢?或者说,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人民为中心是否具有世界观哲学的合法性?从哲学人民性的历史逻辑看,哲学经历了从古代客体哲学到近代主体哲学到现代主客体统一哲学再到当代的主体间性关系哲学这样一个合乎逻辑的进程,从近代哲学开始,哲学中心问题开始从哲学本体问题中分离出来,而且这个中心越来越向主体靠近和深入,这就表明,哲学作为研究世界总体或本体的世界观的学问,并不总是以本体为中心,而是循着从本体论向中心论或主体论转换的逻辑行进,只不过不同哲学对作为中心地位的主体的理解不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所当然地处在这个客体向主体转换链条的关键环节,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持有本体问题的前提下突出主体,只不过这个主体是现实的真正的人民主体,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持有物质本体这个前提下,将哲学研究中心转向人民大众的实践活动,马克思甚至称自己的哲学为“实践唯物主义”。这就充分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研究世界总体和本体的世界观哲学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性是人民中心性,具有哲学研究运行逻辑的合法性。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研究观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人民中心性具有直接的理论确证,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研究观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目的和实践性都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但“整个世界”离开生活世界或实践就成为不可理解和没有意义的世界,探究整个世界实质是探究整个生活世界,而生活世界或实践世界是以人民为主体,探究生活世界就是研究人民的生活世界,这就注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象的人民性,而旧哲学脱离生活和人民大众的实践,从而沦为思辨哲学。从研究内容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自然、社会、思维的客观规律、普遍规律,为人民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代表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价值诉求,替人民说话,为人民立言,这就彰显了研究内容、观点、立场、方法与人民性的统一。从价值归宿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它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剥削关系和私人占有制度,为人民建构共创共享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看,哲学需要人民的实践,人民的实践需要哲学。“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4]9;“工人们所具备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人数众多;但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众多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4]606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观更是直接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性。马克思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本位,从而让哲学成为“无产阶级的头脑”,即认为哲学要以人民为本位或中心,要为人民立心、立言、立智。毛泽东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5]857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6]198马克思主义哲学公然申明自己的哲学是以人民为本位、中心,是代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6]204,习近平这些论断从哲学本位上表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是人民的理论即人民的哲学。他曾借用唐代房玄龄的《晋书·宣帝纪·制曰》 中的话指出:“天地之大,黎元为先。”[7]这里,“天地”是指国家、社会,即生活世界的总体;“为先”是指作为首位、第一位、本位,即作为根本或中心;“黎元”是指黎民百姓即人民。可见,习近平同志明确为“天地”立中心,将人民确立为天地即生活世界的中心。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这就更明确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中心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核心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即人民中心性。人民中心性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些丰富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基本的运行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遵循的基本的人民性格局和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是以工作世界人民性为核心的多重意义的关联结构,其中,为人民立世是总体范式,为人民立人是主体范式,为人民立业是核心范式,这三个基本范式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三个核心内涵,其他人民性皆由此而生。

第一,为人民立世,即为人民确立生活世界总体境界特别是生活共同体境界,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活世界人民性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总体范式,这一内涵直接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世界观和生活世界观相统一的世界观理论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是物质世界观,以物质世界对人或人的意识的先在性为逻辑前提,同时认为离开人或实践谈论物质和世界就没有意义,就会陷入旧唯物主义的客体化哲学和唯心主义的意识决定论,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思辨哲学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开始的地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以实践为基础的生活世界是人、自然,精神、物质相统一的现实生活世界,哲学就是描述人的现实生活或社会生活的过程、本质、规律和结构,为人民建构生活世界境界或社会生活理想。由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为人民确立物质世界和生活世界相统一的世界观,就是为人民确立生活世界总体的世界境界。人民的存在即人民的生活过程或生活世界,这一存在性注定了生活世界的人民性,生活世界的人民性又注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哲学,其人民性首先表现为要为人民立世,为人民确立生活世界总体境界,其价值核心是共创共享的生活共同体境界,“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4]119。

第二,为人民立人,即为人民确立共同体人的存在和本质范式,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主体范式,这一内涵直接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人民的存在即人民的生活世界或生活过程。由此,为人民立世同时也是为人民立人的过程,立人和立世同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逻辑起点。但立世和立人又各有所侧重,前者突出的是世界总体,是总体范式,后者凸显的是世界主体,是主体范式,前者展现世界的总体性,后者呈现主体的总体性,此二者都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基本范式。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异化人生态,进而抽象出普遍的社会关系人或实践人范式,更重要的是为人民大众提出和构建了超越异化人生态的共同体人范式。“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8]。人的本质是共同体,共同体人即整体的人或全面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9]。共同体人或全面人的实质就是人民大众全面占有自己的存在、本质和社会关系,就是人民的共创共享关系。

第三,为人民立业,即为人民确立工作世界共同体范式,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工作世界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核心范式,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人民性的根本体现,这一内涵直接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特别是工作世界理论中。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实践的本质是工作实践,没有工作就既不能实践也不能生活。工作世界在生活世界中的基础地位注定了为人民立业或工作世界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核心范式。生活共同体和共同体人的共创共享关系都取决于工作世界的共创共享关系即工作共同体关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10]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都要靠人民大众的劳动或工作创造。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即批判异化的工作世界,诉诸自由自觉的劳动即人民大众的工作世界共同体,他指出,在自由人联合体中,“能够实现自己的充分的、不再受限制的自主活动,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4]129。即“共同占有生产力总和”才能共创共享,而共创则必须、必然共有共享;“才能总和的发挥”即人民大众的工作创造力的发挥是工作共同体的根本。而“工作世界是实践或人民生产活动的实体化、现实化和主体化”[11],从这个意义上讲,为人民立业也是为人民立行,即为人民确立实践行为的核心范式。为人民立业也是为人民立功,因为人民的功业都是工作劳动创造的,都实现于工作世界。为人民立功也是为人民谋功利或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2]。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共产党人的意识形态更是要为人民谋功利,“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5]1096。哲学要为人民带来功利利益,才能掌握群众,从而实现哲学的人民性,而功利、利益主要实现于工作世界的占有、分配和权力关系,由此,为人民立业与为人民立行、立功是同一人民性。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其他重要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核心内涵注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其他重要内涵,这里主要从为人民立德、立智、立心、立命、立言五个向度进行探讨。

第一,为人民立德,即为人民确立总体性和根本性的道德伦理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道德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又一重要内涵,这一内涵直接体现在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价值哲学和审美哲学中。这里所说的立德中的德是价值、伦理和审美关系的总体概念。为人民立世、立人、立业同时也是为人民确立价值取向或价值原则的过程,而价值关系又决定道德伦理关系,人们总是循着一定的价值关系或价值取向确立和选择自己的道德原则。生活世界的总体意义和工作世界的本质意义注定了生活世界的价值、伦理与审美意义,就是生活世界总体取向以及共有共创共享的工作世界共同体本质取向。幸福、快乐、自由、公平、正义、平等,所有的价值、伦理和审美都根植于生活世界共同体特别是工作共同体。由此,生活世界的价值、伦理与审美的第一原则是生活世界总体原则,核心原则就是工作世界本质原则,其他如个体对整体或集体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整体或集体对个体的人本主义道德原则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性伦理原则,都取决于这两个基本道德原则。

第二,为人民立智,即为人民确立生活、工作、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智慧或方法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智慧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又一重要内涵,这一内涵体现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工作世界人民性注定了价值、道德伦理和审美的人民性,也注定了智慧的人民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民争取自由解放及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大智慧,也是每个人民个体生活工作的小智慧。人民生活、工作和变革社会的实践都离不开智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头脑”或“思想武器”。智慧也离不开人民,它来自人民的创造力或创造性,“千百万创造者的智慧却会创造出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还要高明得多的东西”[13];“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源泉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14]。真正的智慧都是人民实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智慧也是来自人民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为人民确立了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的普遍智慧和大智慧,还为人民确立了工作世界的根本智慧,即个人、社会和国家都要确立工作创世的思维,要重视工作共同体关系的建构,要重视工作创造力特别是专业化能力的提升,关心人民根本利益要以构建工作共同体为基础,以提高人民工作创造力为根本。

第三,为人民立心,即为人民确立和建构美好的精神家园,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人民性,与立德立智同处在精神人民性的重要层次上,这一内涵直接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和心灵哲学(精神哲学)中。为人民立世、立人、立业、立德、立智,都需要心灵精神的支持,同时也为心灵精神提供了基础和动力。但是,德性和智慧还主要是人们的理性精神,人是物质存在更是精神存在,而精神存在的总体是人的心灵世界,是感性与理性、理性与非理性的总体,精神生活在哲学人民性的历史演进中也越来越成为哲学关注主体的重要向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民立心是以立世立人立业为基础和前提的,有了这些基础和前提,立心才能牢固,这不同于一些哲学的抽象立心说,如神本主义把立心建立在虚幻的神灵信仰基础上,道德本体论把立心建立在脱离现实社会关系特别是物质关系的抽象的道德基础上。

第四,为人民立命,即为人民确立生命生产和健康的价值及安身之所,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人民性,这一内涵直接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生命生产理论、健康观及生态哲学和空间哲学思想中。人的生活被心灵指引和照耀,但心灵需要作为肉身的身体或健康生命的庇护,或者说,人的生命或身体是心灵的居所,而城市和乡村空间是身体的居所。为人民立命与为人民安身、健身是统一的总体。马克思认为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个人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其主体是人民大众意义上的普遍个人,这就把人民的生命存在置于历史基础和前提的价值地位,这是为人民立命的首要原则。而作为历史前提和生活基础的人民的生命必是健康的生命,由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将生命的生产和健康视为生产活动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为人民立命和健身都离不开为人民立身或安身,即为人民确立和筑造身体的居所和生活的家园,建构以人民为中心的居住空间和生态环境。

第五,为人民立言,即代表人民的利益,替人民说话,说人民的话,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人民性,这一内涵体现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体系中。如唯物史观将人民置于历史创造者的地位,强调人民创造历史的价值;把以人民为主体的物质生产活动视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把以人民为主体的生产力看作是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哲学替谁说话,谁就拥护哲学、爱戴哲学。上述为人民立世、立人、立业、立德、立智、立心、立命都是为人民立言,都是代表人民利益替人民说话。但为人民立言还有另一层意思,即为人民创造通俗易懂的大众化的哲学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一方面需要哲学化的建构,一方面又来自人民的生活。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方式也早已融入了人民的生活世界,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人民的日常生活话语。为人民立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与那些贬抑人民的哲学形成巨大的反差,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性品质。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即人民中心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根本标志,关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属性、根本特征、变革的根本意义所在及创新发展的根本路向,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总体性问题和关键领域层次,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意义所在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属性和最根本特征。哲学人民性演进的历史过程表明,除了极少数哲学,在一般人性的意义上,哲学都或多或少地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古代哲学以自然本体或精神实体为中心,具有客体人民性意义;近现代哲学以抽象的精神主体和生活主体为中心,具有抽象主体人民性意义;当代哲学以主体间性关系为中心,具有片面的生活和工作世界人民性意义。但这些哲学的人民性都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人民立世立命立言立业的理论,是以人民为中心或本位的人民性,与其他哲学人民性有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是哲学人民性的科学形态,处在现当代哲学的链条和框架上,是哲学人民性演进的必然逻辑阶段和关键一环,现当代哲学的生活世界转向特别是工作世界趋向实际上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的,并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影响。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意义的根本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既坚持物质本体,又突出人民中心,将本体论与中心论辩证统一起来,超越了近代以来本体论与中心论、主体论与客体论的二元对立;将人民性统一于生活、实践、工作世界,又把生活世界人民性建立在实践人民性基础上,进而把生活世界和实践人民性建立在工作世界人民性基础上,确立了工作世界人民性的核心地位,这就超越了哲学史上脱离生活、实践和工作世界人民性的抽象人民性哲学;将生活的本质归结为生活共同体,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共同体人,又将生活共同体、共同体人及工作世界人民性的本质归结为人民大众共有共创共享的工作世界共同体,这就超越了人本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抽象的现实人民性。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根本路向。人民性路径是21 世纪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根本路径。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创新路径是全面人民性创新路径,即在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实、理论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东西方文化过程中都要坚持人民中心性,都要与人民性契合并建构人民性,从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而工作世界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创新的根本路径。二是要借鉴和吸纳国内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研究的成果,针对其研究的不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学理化、概念、理论体系等元理论方面进一步开拓创新,建构以生活世界人民性为总体、以工作世界人民性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理论体系。三是加强加深对生活、实践、工作、生态、空间人民性等现实人民性的研究。哲学人民性是现实人民性在意识形态上的回响,探究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就要探究与创新人民和人民性的现实蕴含。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不同于其他哲学将人民性归于普遍的永恒不变的人性。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为人民性实践和坚持人民至上提供科学导向和价值遵循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是人民性实践的指向,特别是对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为人民大众主体提供践行人民性的哲学意识和导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是生活世界总体的人民性,根本是工作世界人民性,不同于其他哲学将人民性自然化、物化或精神化的片面人民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为人民确立了生活世界总体的存在境界、共同体人或全面人的发展目标、工作共同体的核心价值取向,为人民立德、立智、立心、立命、立言,是人民生活、工作、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指向。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为国家、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决策部门提供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决策参考和行为导向,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是现实生活世界特别是工作世界的人民性,是在现实中已经实现并将继续实现的人民性,不同于其他一些哲学的带有乌托邦幻想色彩的人民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全面完整地展现了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蕴含。国家、政府、企事业单位要循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基本内涵,制定方针、政策、制度、法规特别是工作世界的工作制度和法规,推动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为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提供核心价值遵循。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都要靠人民大众的工作创造,而工作创造的本质是工作共同体创造,工作世界人民性或工作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核心范式或核心价值取向。由此,不仅要重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要重视提升人民大众的工作力,特别是创造力;不仅要重视社会生产关系的优化和变革,还要重视工作世界中工作关系的优化和变革;不仅要重视生活世界人民性或人民美好生活的建构,还要重视工作世界人民性或工作共同体关系的建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即人民中心性,包括八个基本内涵,即为人民立世、立人、立业、立德、立智、立心、立命、立言。哲学历史就是一部从客体中心到主体中心再到人民中心演进的历史。为人民立世、为人民立业、为人民立人、为天地立中心,人民性或人民中心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属性,是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根本路向,而工作世界人民性是生活和实践人民性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性的核心范式,是本论文的主线或基本线索。与物质中心、神灵中心、资本中心、权力中心等中心相对峙,马克思主义哲学循着人民性的意义不断开拓人民性疆域,在现实和理论的双重天地竖起人民中心的丰碑。这是哲学研究者的初心、使命和共同担当。而笔者的努力和研究比起这共同的担当和使命,至多是沧海一粟,确实微不足道。

猜你喜欢
人民性哲学马克思主义
菱的哲学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小包哲学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价值探索
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