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慧,余国新
(新疆农业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新疆南疆四地州作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贫困问题突出的深度贫困地区[1],集中了新疆22个深度贫困县、192个深度贫困乡镇、1962个深度贫困村,是新疆脱贫攻坚战的主要战场。2020年,作为中国脱贫攻坚的决胜时期,新疆通过“七个一批”工作,达到了自治区的全面脱贫的成果,实现了脱贫攻坚的决胜。治理贫困过程中,从解决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入手,到治理能力相对比较贫困的脱贫发展目标的确立,在此基础上牢牢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以推动乡村振兴为重点,探索一条符合南疆四地州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的路径。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首要任务是防止发生返贫现象。南疆四地州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是按照国家贫困线的标准,以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的1.5倍且结合“两不愁三保障”进行计算。所以在精准识别过程中,以家庭收入为标准的统计过程存在未达到贫困户标准但是生活确有一定困难的家庭,以及部分实现脱贫,但是脱贫不稳定的家庭。这些家庭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家庭收入略高于贫困线,但是自身抵御风险能力不足,在贫困线上挣扎,面临突发灾祸状况时,甚至不及享受低保政策的家庭。享受低保补助的家庭在受到突发状况的冲击时,其收入部分受国家政策兜底有保障,在基本生活开支没有变故下冲击较小。但是这部分低收入家庭在面临自然、经济突发状况时,易发生收入骤减的困境。
产业发展离不开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而南疆四地州由于其地里环境,自身受基础交通设施限制的物流运输不发达,造成材料的运输成本偏高。且由于信息不对等,冷链物流、智慧物流等先进的物流技术不发达,容易造成不易保存的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失或配送成本高等问题[2],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产业的高效发展。
南疆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受少数民族文化影响,首先面临的就是语言沟通障碍,对外出务工、当地旅游业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部分贫困群众受教育程度偏低[3],在脱贫过程中,听从政府安排,但是自主性较差,难以应对突发状况或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最后部分群众存在“等靠要”观念,转移就业意愿不强,态度消极,依赖政策被动脱贫。
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中,监控预警、精准帮扶是防返贫的第一道防线,尤为重要。在面临突发状况造成收入骤减时,自我发展能力较低的家庭的返贫风险比政策性补贴收入的家庭更重,因此要做到高效的预警监控,有效防止因为一些突发状况造成的贫困,首先要提高贫困预警线,扩大监控人群,优化预警等级。
其次要做到精准帮扶及时帮扶。在第一时间解决群众的困难,做到常态监测,动态管理,实现精准帮扶高效解决。常态监测是基础,在数据收集上采取多渠道、多维度的收集方式,在数据监测分析上通过大数据平台,完善数据交换机制,强化资源共享,完善走访核实机制,结合基层信息网格化信息收集,确定数据的真实性,加强监测分析。动态管理是主体,对核查确定的需帮扶对象进行及时帮扶、精准帮扶,限时销号。由于外界环境因素造成的可进行异地搬迁、发展产业、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对自身因素造成的可进行技能培训、就业帮扶、完善社会保障、纳入低保等手段改善收入,提升能力及认识。防返贫长效帮扶机制是以监测预警机制为基础精准实施。对已帮扶人员进行经济发展的信息追踪了解,可以督促预警问题的真正解决落实。
应当结合当地自身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树立当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完善农产品标准体系,通过品牌效应推动深化市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规模化发展。首先要完善物流系统,提升冷链存贮、运输技术,降低存储、运输成本,使农产品能有效运往外地,提升销路;其次要引进人才,发展人才,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最后要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实现高效融资,为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本保障。
在农业产业提升发展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特色旅游,“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留住绿水青山,维护生态环境,维持村庄卫生环境,实现生态宜居,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农户+旅游的特色旅游,有效发扬当地的特色。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挖掘传承当地文化内涵,结合农作物采摘等特色体验项目增强旅游业收入,提升农户收入。在维持绿色发展,生态宜居的基础上,实现一二三产的有效融合,实现本地特色资源有效整合,共享品牌效益,扩宽农民增收渠道。
要提升当地居民的内生动力,首先要改变等要靠的落后观念,调动起农户的积极性,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思想认识,从根本上改变当地的精神风貌。通过乡贤的模范作用,利用网络媒体的广泛性,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不仅扶“志”,还要扶“智”。扶“志”是改变落后的观念思想,消除“等、要、靠”的负面思想,利用身边积极事迹、本地优良的乡土文化,进行宣传教育,激发群众动力,改善乡风乡貌;扶“智”是提升素质教育,特别是民族聚集的南疆地区,不仅要重视义务教育的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还有普通话的推广。通过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奖惩结合的方式,改善当地乡风文化,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其次要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针对不同的情况开设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如文化层次较低的可以进行相对简单的职业技能培训,针对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开设一些管理类专业培训,并进行相关的指导工作,针对一些创业人员,可以开设相关的创业培训。通过技能培训,有效提升农户的就业创业能力。
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延续。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实现全民在现行标准下解决绝对贫困,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实现乡村发展,提升农民收入,实现全民小康。通过提升监控预警线,细化监控预警标准,进行高效帮扶,守住脱贫成果;聚焦市场需求,发展产业优势打造当地品牌,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提升当地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庭院经济,实现居民创收;提升内生动力和文化素质,改变落后思想,促进文化发展;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实现南疆地区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