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茶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全面落实

2022-11-23 09:34:50郭进京盛国才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18期

郭进京,盛国才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农业机械发展服务中心,山东 日照 276500)

茶产业不仅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民生产业,更蕴含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十四五”时期,中国迎来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了促进茶产业的持续化发展,发挥其特色鲜明、受众广泛的优势,茶产业应积极依托科学技术,从多个层面着手,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由此带动茶区经济发展,满足人民健康消费需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落实。

1 培育优良品种,开发优质名茶

首先,在前期开发生产环节中,茶农应积极应用科学技术,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出更多高质量的新品种,增强幼苗的病虫害抵抗能力,促使幼苗茁壮生长。例如,茶农可以借鉴棉花种植技术,减少茶叶被病虫害侵袭的几率。同时,应用科学技术进行生物防治工作,不用过多的使用化肥农药,不仅使得茶叶的品质更加优良,茶产品上的农药残留率大大降低,还进一步减轻了农药对于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其次,茶农可以整合资源,将各个茶园集中在一起,创新树种资源,使得茶叶树苗的稳定性不断提高,有助于良种的推广。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构建有机茶、无公害茶优质茶叶生产基地,推动茶产业的转型升级。相关企业可以对茶农进行集中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茶农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最后,应用科学技术,依据基因排序清理茶品种遗传方式,摒弃基因存在缺陷的茶品种,并用生物标记相关形状,采用生物抗虫、生物抗旱技术等提升茶树生产效益,利用害虫基因测序,研发驱虫制品[1]。

2 转变生产方式,强化绿色生产

新时期下,传统的茶产业生产方式已不再适用。茶农需应用科学技术,转变生产观念和方式,将环保型、节约型的生产理念融入其中,发挥自然条件的优势破解问题。例如,在施肥的过程中,茶农需摒弃不必要的化学药物和肥料,提前对土壤的相关数据进行检测,结合数据结果选择肥料。以有机肥料为主,配以适量的生物型、复合肥,在保障茶叶质量和产量的基础上,保证土壤健康安全,进而形成绿色环保的茶产业发展模式。又如,应用病虫害防治技术时,避免人为地对茶树造成损伤,可以依据害虫的生活习性,选择引入害虫天敌的方法防控,由此有效地避免化学药剂对环境和茶树的危害。同时,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也需要重视低碳节能技术的使用和清洁化技术的使用,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引入先进的机械设备,确保茶产品的生产流程实现机械一体化的管理,全方位的保证鲜叶进厂后“不落地”,形成绿色高效、自动化的生产模式。严禁在茶产品中使用添加剂,防止有害物质误入。

3 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多样化生产

要想推动茶产品的升级,就必须要促进茶产品类型的多样化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茶产业链条逐渐延伸,已经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关附属品领域也不断拓宽,附属品的价值在不断提高,随之带动第三产业链的壮大,如茶文化旅游业等。在该背景下,茶产业的发展应从消费者的角度切入,始终将维护消费者权益放在第一位,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标,对现有的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由此推出更多口味独特、包装新颖的茶产品。例如,茶产业可以应用大数据技术将消费者群体加以细化,充分了解不同消费者群体对茶产品口味、功能性质、气味、冲泡方式等喜好,而后依据他们的习惯需求,将茶产品进行分类生产。不仅可以对茶产品的花色、气味、冲泡方式等进行区分,向其中添加不同的营养成分,还可以将茶产业和食品工业相结合,研制出更多富含茶元素的食品,给予消费者更多选择。发挥茶产品的知名度,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让游客参与到茶产品的采摘过程中,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并愿意主动购买茶产品。

4 扩展加工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

机械化生产是提升茶叶生产效率的必然需求和最终选择,企业应积极发挥茶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扩展加工规模,应用机械设备不断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挖掘茶叶发展潜力。从茶叶的采摘、生产、制作、加工、销售等环节着手,促使其逐步脱离劳动力的限制,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成本,使得生产效率大大增加,生产过程更加标准化、精细化。按照名优茶加工标准,淘汰过时、应报废的机械设备,并引入气热杀青机、微波杀青机等机械设备,打造示范性的机械化茶叶生产基地。依托机械设备实现对茶叶的剪枝定型、锄草追肥、设施灌溉,对低产茶园不断进行基础设施和茶苗的更新升级。搭建示范项目平台,进一步扩张茶叶种植、采摘的机械化管理。在行业内部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对茶产品的包装、储藏等过程实现智能化操作,进一步提高茶叶质量的稳定性。最终,采用机械化生产出来的茶产品不仅品质稳定、规格一致,还具备了一定的色香味形,与传统的手工制作茶叶区别不大。此外,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构建智慧茶园,应用信息技术构建“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监测+气象预报+安全监控溯源”的数字茶园云平台,在该平台上融入大数据技术、区块链、云计算等,形成高效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对茶叶的生长过程实现动态化监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茶叶的顺利生长,实现茶产品的精准生产,打造茶科技高地[2]。

5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树立茶叶企业品牌

当前,中国市场上已经存在很多品种的茶叶,但是品质依然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虽然茶产品生产的相关企业很多,但是企业的实力不同,生产管理模式不同,所以最终流入市场的成品质量也不同。茶加工企业为了能够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不断拓展占有份额,就必须要依托科技技术搭建平台,打造专属的企业品牌,并持续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买。例如,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几大茶叶品牌,杭州西湖龙井、峨眉山竹叶青、云南普洱等,它们的知名度高、覆盖面较广,所以在全国各地的销量也很好,消费者的反馈也不错。与此同时,茶产品的销量还会带动当地的旅游事业,传承茶文化,实现科研机构的联动,直接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此,茶产品生产企业就可以发挥独特的地域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互联网平台持续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品牌影响力。例如,茶产品企业可以请名人代言,还可以让网红带货,在各个视频平台上开直播,实现茶产业线上与线下协同发展[3]。

6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下,茶产业的长效稳步发展有助于带动茶区经济水平,改善茶农生活品质,摆脱以往的贫困生活。茶产业应积极依托科学技术,响应国家号召,从生产、加工、销售等着手,不断优化茶产品质量,提高茶产品数量,由此发挥茶产业的品牌影响力,推动乡村振兴各项任务的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