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向阳
(烟台市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山东 烟台 264001)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引发秃尖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其一,授粉阶段存在不充分情况,或者是地质条件缺乏,导致玉米结实时间晚于常规时间。
其二,受自然因素影响,如:种植地区气候干燥、雨季时期较长、土壤湿度异常等,均会影响玉米种植成效,易引发秃尖问题。
在玉米种植及农作物生长阶段,所面临的影响因素较多,易在各阶段发生灾害问题,均会影响玉米产量及质量。其中,玉米农作物在生长阶段所发生的病虫害类别较多,潜伏期较长的就包括穗腐病,往往会在病害问题已经发生时或接穗时期才有较明显的特征,严重影响着玉米粒的饱满性及果穗大小等,无法保证玉米产量与质量。
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杂交特性退化、干旱、温度不足、新陈代谢失调等,到时玉米籽内部灌浆不充足,所呈现出的特征是果穗形状较小、表皮呈半透明状态等,在大部分种植地区中均会发生。
常发生在玉米顶尖区域,呈现出叶面生有黄色条状图案、叶片蜷曲、里层糜烂、植株矮小等状态,随着病情逐渐加重,会在农作物生长后期中出现整株倒伏情况,严重的还会使植株死亡,降低玉米产量。引发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细菌与真菌混合侵染、种植地区自然条件较差、日常管理不到位等。
玉米植株高大、种植密度也较大,选择好适宜的地块并进行科学整地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种植地土质不佳会导致产量和质量严重下降。同时,玉米不宜连作,需要选择适宜前茬作物,会影响到产量和质量,如果整地工作过于粗放,则导致耕层的深度不够,种植在这样的地块上产量和质量势必会严重下降。
不同品种的特性不同,要求存在一定差异,如没有根据当地的种植条件、土壤条件、种植需要等选择合适的品种,则无法使品种的优良特性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如种植户不了解种子市场,在选择种子时没有及时更新品种,或者是购买的种子质量较差,会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产量和质量。
玉米对水肥的需求量较大,如果基肥的使用量不足,会导致植株在生长过程摄入不到充足的营养,如基肥没有充分腐熟,不但会影响到植株的生长,还易引起严重的病虫害。在追肥时化肥使用不当,会影响到玉米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在需水较多的时期供水量不足则会导致植株生长缓慢,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绝产。
在玉米的种植环节中,田间管理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田间管理不到位则会引起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严重下降,如在种植时没有根据种植品种和土壤条件进行合理密植,导致种植密度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导致产量下降,且可能会引起大规模的病虫害大爆发,使玉米产量和质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近几年,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影响着农作物种植成效与农产品产量、质量等。再加上现代化农机设备的综合应用,推动我国农业向机械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与现代化农业创新发展目标保持一致,详细探究提高玉米产量核心条件,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原种和亲本种纯度是决定杂交玉米种整体纯度的关键所在,在选择杂交玉米种时,需要了解亲本种的代数和性状,以此全面提高亲本种的纯度。首次去杂为玉米拔节期前,通过对玉米植株形态的观察,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杂种的情况,重点观察玉米花朵的形状和颜色,以此清除玉米周围的杂株,从而保证玉米植株的纯度。在收获后的穗选阶段,需要对玉米进行脱粒处理,种植户在播种前需要对玉米杂交种的亲本进行系统检验,检验内容包括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等4项关键指标,要求供种单位提供相应的证明,从源头处控制杂交种子的质量。
基于自然授粉条件下,在种植阶段需注意玉米母本与父本的比例控制,为提高玉米自然授粉成功率,结合种植地区实际情况与各项条件,建议采用交错种植、父母本间行等种植方式,既能控制种植区域面积使用最大化,又能影响玉米结实率,以此达到授粉处理实际目的。
例如:烟台市多地区开展玉米种植工作前,均会做好基础处理工作,一方面,是能对种植条件与各项要求全面掌握,能编制完善的种植与管控方面,在后续阶段只需依据方案具体流程规范操作,即可保证相应的种植成效;另一方面,是把前期处理阶段所获取到的信息数据详细记录,经全面分析后掌握自然条件、种植条件等,最终选择“人工授粉”方式提高授粉率,授粉时间选择晴天、无风条件下,尽量在早上8-10点期间完成人工授粉工作,以此提高玉米产量。
从玉米植株整个生长周期角度分析,与小麦、大豆等农作物相比较,玉米植株较高,因生长时期不同对水分、肥料等需求量提出相应要求。在水分灌溉工作开展前,也要考虑玉米植株的生长周期与种植地区的自然条件,干旱阶段及时灌溉,雨季时期做好田地排水工作,保证玉米农作物良好生长。
例如:烟台市雨季时期相对较长,在玉米农作物生长阶段出现了“越浇水越干旱”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土壤中的水分过量,降低土壤中的空气含量,实际条件无法满足农作物根系生长要求,因水分过大增加玉米植株水分吸收难度,影响植株新陈代谢,玉米籽饱满度降低,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对此情况,引起该地区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在种植过程中加大水量控制力度,无论是种植地区土壤含水量,还是植株各生长阶段的需水量等,均进行了合理化管控,为植株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有效提升玉米产量与质量。
引发玉米秃尖、灌浆受阻等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土壤中的营养物质缺乏充足性,还需在各阶段做好施肥工作,通过控制植株种植密度,保证田地实际面积使用最大化。再加上玉米各生长阶段的实际情况与标准要求等不同,必须对施肥量、次数、比例等综合分析及管控,才可符合种植地区玉米种植标准要求。
例如:在茎秆生长阶段,重点控制氮、肥水比例;播种期施基肥,控制钾肥、磷肥比例;孕穗期补充磷肥,促进细胞分裂,加快分裂速度等;结实期补充钾肥,增加玉米籽淀粉含量等,均能提升玉米产量。
通过对玉米种植阶段易出现的常见问题分析,能了解到引发秃尖问题的主要原因,还需在日常种植与管理阶段能对此问题及时处理,如果受田地钾肥不足因素影响,降低玉米籽可溶性化合物吸收效果,会减少玉米粒的淀粉量;如果是早期玉米种植,会因病虫害防控工作不到位引发相应问题。无论是哪类因素影响而引发的常规问题,均需在种植与管理阶段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做好水肥管理工作极其重要,尤其是磷肥、钾肥等,再与病虫害防控工作综合处理,能杜绝秃尖现象发生。
例如:顶腐病防控,主要针对的要点部分是植株心叶,如果患病程度较严重,需用剪刀处理雄穗及以上叶片,能保证雄穗正常发育。再加上对病叶的深度处理,在患病阶段使用苯醚甲环唑溶液(10%/800倍)、代森锰锌溶液(80%/600倍)等进行喷洒治疗,设置治疗周期10-15/次,经过一段时间处理后,植株健康程度有明显恢复,促进玉米植株健康生长。
种植密度控制也会对玉米产量提升效果有较大影响,需农户对此引起重视,能在种植工作开展前对地质条件、水文条件、自然条件等做好调查分析工作,更精准、全面地掌握种植区域地质中的矿物质含量,主要是矿物质含量的多少会影响到玉米植株生长情况,如果矿物质含量较低,会引发玉米植株营养不良情况,果穗分化阶段的生长质量不佳,无法满足植株生长需求。因此,还需通过控制植株种植密度进行相应地控制与管理,还可防止植株空杆。
首先,要通过所选择的玉米品种多种性质全面分析,如:选择玉米种植耐密性较的明晰品种,有针对性地调整地理条件、水肥条件、气候条件等,保证各项基础条件满足玉米植株种植要求;其次,遵循“因地制宜”的种植原则,可应用到增密增产技术,再与相应的农机设备配合应用,也能提升玉米产量;最后,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苗齐苗壮,做好查苗、补苗和定苗的工作,要合理密植,种植密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以确保产量,因增密增产技术实施,控制每亩种5000-6000株,通过提高成穗率增加玉米产量,从而保证良好的综合效益。
肥水管理科学、合理,会关系到玉米产量提升成效,也需依据玉米各阶段的生长实况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分析整个成熟周期的需水量及营养,还需控制浇灌量的达标基础,能解决土壤条件不充足而引发的植株生长受阻问题。在雨季时期要做好田地排水工作,需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通过调节土壤中的水分与氧气比例,可对土壤湿度进行相应改变,影响着玉米早熟速度。如果出现了植株倒伏情况,还需及时扶正,在植株各项指标均处于稳定条件下,通过补充肥料满足植株生长需求。
例如:烟台市大部分地区在玉米种植工作实施阶段,均会对各项影响因素全面分析,考虑到玉米属于高产、耐肥农作物,其施肥增产效果明显于其他农作物,设定NPK肥均衡供给目标,调节土壤速效养分比例,在富钾地区增加NPK肥,与氮肥比例控制为1/3,基肥施2000-3000kg,设置全部钾肥为基肥,在犁地时也可控制施肥深度,一般情况下,深度设置10-15cm。再加上对种肥施加方式的合理选择(如:浸种、穴施、拌种等),选择生物肥、腐殖酸、微肥等进行溶解,并喷洒在种子表面,通过充分搅拌的方式对种子进行相应保护,再对种子阴干处理,能增强种子抗病、抗虫害能力。而剩余氮肥以后期追加的方式促进植株生长,分别在杆肥、苗肥、粒肥、穗肥阶段,为植株营造良好、适宜的生长环境,以此提升玉米产量。
综合应用农业防控技术可减少农药用量,推动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可采取科学的农田管理模式进行病虫害防治提高玉米产量,并在此基础上改善玉米种植品质。玉米收获期应选择在最适宜的时期,如果收获过早或者过晚都会对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以此有效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对于地下害虫的防治,可选择含有杀虫剂的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对于玉米生长中后期发生的玉米螟、红蜘蛛、叶蝉,在种子包衣后可用50%辛硫磷乳剂,按用种量的0.5%~0.8%加少量水拌种,可以有效防治中后期病虫害;对于锈病和瘤黑粉病,可在玉米拔节期,667m2用70%吡虫啉5~8克、10%虫螨腈25~30克混合喷施1遍,4~5天后再喷施第2遍,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因玉米倒伏会对植株健康生长有一定影响,还需对引发此项问题的影响因素全面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保证植株稳定生长,才能提升玉米产量与质量。就目前情况来看,绿色农业技术已经基本融入到农村经济发展中,突出了当前我国以节能环保为基础的发展理念,可以说农业技术的推广是农村发展的必然条件,其不仅符合我国绿色全面发展的理念,且对于我国农业经济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性意义。
第一,品种选择考虑植株茎秆粗壮、根系发达等条件,考虑田地各项基础条件及特征,控制玉米种植密度,保证良好通风与光照,能加快植株茎秆生长速度,促进根系深度生长,以此增强植株稳定性,有效缓解玉米倒伏严重程度;第二,依据种植计划在各阶段做好水肥施加工作,并控制氮肥、磷肥、钾肥比例及浇水时间,增强植株生命力;第三,调节剂喷施,主要在秸秆位置,使其更粗壮,有效降低玉米倒伏率。如果是在拔节期要做好病虫害处理工作,有具体的处理措施与方案,杜绝卡脖旱现象发生;第四,灌水时考虑自然因素、植株生长时期等条件,在无风天气下建议选择隔垄灌水方式,才可防止玉米倒伏。
为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需各地区政府及农业管理部门提高重视度,依据自身职责与义务,做好管理、引导等工作,从农业技术手段、农机设备创新等方面入手,通过对常规问题发生掌握具体影响因素,有目的性地编制解决方案与措施,并在日常管理阶段对其实际问题有效解决,显著提升农艺技术水平,满足玉米植株各时期的生长要求,以此不断提升玉米产量与质量,才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