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两个视域

2022-11-23 06:45刘晓霜纳日碧力戈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刘晓霜,纳日碧力戈

(1.上海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240;2.内蒙古师范大学 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经历了一个由自在到自觉、自信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经历了培育、形成和不断铸牢的发展历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必须抓住这条主线不放松、不动摇,为了全面完整地领会把握和贯彻实施这条主线,更好地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历史文化和政治政策两个视域聚焦,强化以下九个方面的认知。

一、历史文化视域

1.铭记历史、立足国情、不忘初心。中国自古就是一片不同人群、不同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土地。从考古发现来看,大概从七八千年前开始,从东北到广东,在整个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一直存在着交流与互动。以玉器来讲,从约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到长江下游的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里都出土过玉玦。距今5000多年的良渚文化中的玉琮,从最北面的陕西榆林到最南面的广东也都有出土。在中国这么大的版图中,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一直相互影响、借鉴与交融,因此叫做“多元一体”[1]17-18。即便进入以夏商文化为代表的“一体的王朝”,各地区、民族的文化的互动也一直未变。一般认为,“最早的中国”是距今3800年前后的洛阳二里头文化,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在此之前,天下的形势是“满天星斗”的邦国林立。约公元前18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作为向四方辐射的强势核心文化与王权,二里头文化与二里头都邑迅速崛起,诸多“邦国”纷纷归入核心王权,于是华夏的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之前的“满天星斗”进入“月明星稀”,由“多元的邦国”进入到“一体的王朝”[1]48。

铭记历史,能帮助我们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候,不脱离中国历史,不脱离中国实际,避免平面、片面看问题,盲目把域外的经验和理念移植到国内来,错误地理解中央的民族政策和理论,给民族工作和民族事务带来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工作所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依据我国历史与国情,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下,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处理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新中国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现有格局,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摸索到铸牢的发展过程。早在1921年,新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反对民族压迫,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合作的基本纲领、原则和政策。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采取力度大、有成效的政策和措施,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放眼新时代,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善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民族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克服来自左和右两个方面的干扰,从对民族事务知之不多到胸有成竹、坚定不移,在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发展中,创造性地加以发展,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体系、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思想。我国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事务治理,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都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成果。作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源头,我们的民族政策都是由此而来、依此而存。世界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也迫切需要守正创新,不断发展。

作为人类历史的一部分,悠久的中国历史充满特色;坚守人民立场,为各族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只有铭记历史、不忘初心,才能高质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增进共同性和交互性。在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事务中体现的平等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理念,蕴含了各族人们之间的共同性和交互性,亦即“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共同性要引领交互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哪个或哪些民族的事情,而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是共享民族复兴伟大光荣的心理基础,各民族都要积极、主动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个也不能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线,重在“共同”、重在“交互”,需要各族人民互相尊重、互相认同、互相支持、互相信任,大民族带动小民族,小民族促进大民族,各民族不论大小,共同发挥主动性,在思想、文化、理念上深度交融,和多为一、以一摄多、重叠共识,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我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日常生活中充满了交往交流交融的关联性,在百川归海的强大动力推动下,各民族共同向往统一、反对分裂的核心理念逐渐形成,为后来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并不是强权造成的貌合神离的统一,而是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人口交往交流交融中初步形成的,其基础是各族人民组成的互联体[2]。在经济一体的格局下,文化通过互鉴共生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认同。在中国大地上,不同民族之间共享几大特有的神话圈,即是区域内多民族之间经交往进而共享相同神话、文化的表现。如西南地区的“兄妹婚流传圈”、东南地区的“犬图腾流传圈”、东北地区的“人熊婚流传圈”、西部地区的“人猴婚流传圈”、西北地区的“狼图腾流传圈”等。在中国的神话资料中,几乎没有独属于某一民族的神话,它们大都是相互交往的某些民族共享的神话[3]。

因此,虽然目前中国有56个民族,130种语言,但自古以来多元一体的互动也让我们彼此熟悉,彼此尊重,彼此帮助,相互理解,相互认同,产生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交互一体,都自豪于共属中国这个大家族中的一员,并集体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族人民在全面交往交流交融中,彼此认同,互相归属,形成更高层面的共同体,即以“休戚与共、荣辱与共、命运与共、生死与共”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内这些共建共生的文化,承载着丰富多彩的社会记忆,成为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历史见证。

3.以“一”统“多”。独特的天文地理与历史文化将我国打造成56个民族一家亲的大格局,各个民族都为祖国的缔造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民族特点不是包袱,不是问题,而是百花齐放的风景线,是中华文化宝贵的人文资源与活水源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意识二者并不构成矛盾,而是分属不同层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层,属于政治认同、国家认同与具有更大包容性与共识性的文化认同。民族意识是基层,属于民族认同与地方性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互融合,互助互牢,由爱家、爱族、爱国层层深入与相连,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能确保各民族的和睦共生。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民族差异,善用民族差异,要处理好“一”与“多”之间的平衡关系,在新时代民族工作中,要注重以“一”统“多”,协“多”和“一”。由“一”连接到每一个“多”,惠泽到每一个“多”;由“多”滋润“一”,壮大“一”,推动“一”。在“一”与“多”的兼和互动、相互配合中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张岱年先生在所著《天人五论》中,说出这样一段意义深远的话:

品值之大衡曰兼,曰和,曰通,曰全。合多为一谓之兼,既多且一谓之和,以一摄多谓之通,以一备多谓之全。兼和通全四者,其指实一,直所从言之异尔。兼和通全,亦即富有日新而一以贯之。[4]

我国56个民族、多种文化构成“多”的范畴,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资源,是推动祖国认同、语言认同、文化认同、历史认同、彼此认同、共同凝聚的强大动力,将之合理利用,会成为促进社会凝聚、由多生一的关键性因素。在由多生一,以一统多的良性互动中,合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共有精神家园。解决好“一”与“多”的关系,以“一”统“多”,是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促进民族平等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有效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处理好民族事务的关键所在。中华民族大家庭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和睦大家庭,56个民族不是彼此分立的小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共同组成的平等团结的统一共同体,不是尊卑有别、互相歧视的并立族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纲,“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要抓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纲,就要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处理好民族关系,解决好民族问题,治理好民族事务,需要借鉴中国传统哲理、继承祖先智慧,把握好“度”、认得清“位”,做到全面、完整、准确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多元和一体的关系,把重点放到兼和之上,放到大写的“一”上。“一”越大,其肚量越大,可谓有容乃大。

4.推广普及全国通用语言。共同体要有共同体通用语言,铸牢共同体意识需要铸牢通用语言意识,同时,也要注意树立这样一个观念: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是中华民族语言共同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可以这样说,在对外交流中,全国通用语言是各民族语言的总代表。

语言为社会交流服务,语言交流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也会反映到语言交流中,在个人、群体和社会的创造性、随机性发展中有所创新;语言不能脱离开放跃动的历史过程,语言是“河流”,不是“湖泊”[5]。全国通用语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语言,在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使用和发展直接影响到各民族语言的使用和发展,推广普及全国通用语言要结合本地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的现状,做到因地制宜,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现代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是各民族积极参加国家建设、推动本民族朝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新时代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和纽带,是大方向、大趋势。各族人民一定要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拓展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让各族人民以主人翁身份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在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要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美美与共,并存不悖。

5.民心相通,情感交融。民心相通、情感交融有利于高质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有利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国人自古讲公平正义,义理融于情,称为“情理”,合情合理,万事通达。刘伯承和小叶丹结拜为兄弟,保证红军安全通过大凉山,成为“彝海结盟”的佳话;都贵玛养育28名南方孤儿,以无疆母爱感动中国,成为“人民楷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6]。无论是一致对外的抗战,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劳作,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助,心灵相通,培育出交融一体的理念,携手抵御极端和分裂的思想,筑起共同体精神长城,维护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原本交融一体,在宏观上形成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我们不仅要高质量铸牢休戚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要以更高的站位和长远的眼光,进一步致力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政治政策视域

1.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这个基本原则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新中国成立前,历代统治者歧视少数民族,先入为主地视他们为“非我族类”的荒蛮一族,否认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国民党政府把少数民族看作相当于汉族“国族”的“大小宗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注意到了少数民族在中国的特殊性,从一开始就提倡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把解决民族问题与解决社会问题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一反国民党的同化政策,也没有机械地按照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区分氏族、部落、部族和民族,而是统称为“民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核心的民族理论政策框架。新中国成立后,自20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识别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1984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法律的形式保证少数民族在政治、语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权利。迄今为止,我国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1000多个民族乡。中国共产党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代表了新中国的国家意志,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旧中国没有民族平等,没有民族团结,更没有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古往今来,只有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的立场,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谋幸福;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和践行民族平等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理念。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本质特征,也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实现民族事务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牢靠的政治保障。从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关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八个坚持”,到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关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族工作成功经验的“九个坚持”,再到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十二个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族工作全面领导的基本原则得到了一以贯之的强调与阐述”;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阐述得尤为系统、具体、全面,并将其提升到根本政治保障的高度”[7]。

2.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中央政府在制定、实施、改进民族政策的时候,始终注意政策的差别化、区域化、精准性。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原因,各族人民的生活状况各有特色,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事务治理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唯有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才能处理好我们这个复杂共同体中的民族事务,做好民族工作,解决好民族问题。中国是历史大国、文明大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地理、文化等的条件不可随意忽视,不可盲目超越,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民族实际相结合的根据所在。各族人民走向现代化离不开差别化和区域化的支持政策。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根据自己的资源特色、发展条件、相对优势,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另一方面,国家要以公平公正为原则,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实际,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这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一”统“多”的要求和体现,也是各族人民平等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理念的体现。

3.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们做好民族工作、处理好民族事务的目标,也是高质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扶贫攻坚事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

无论是第一个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还是第二个百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其实质都是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推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解决好民族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和精神方面的问题都要解决好[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12个必须”,与2019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一脉相承,全会从1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我国各族人民只有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才能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好、建设好。

我们要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突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发挥各民族人民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同时,也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构筑各族人民的共有精神家园,把各民族的理想、信念、情感、文化凝聚在一起,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6]。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按照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百年,有继承,有发展,有创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关键理念与核心主题,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自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首次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立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在政策表述中不断提升、深化,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要论述,为推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和祖国稳定统一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政治方针,配合现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求,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保驾护航。

三、结语

中华民族进入了迈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在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条不可偏离的主线。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优秀儿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弘扬优秀历史传统,守正创新,立足国情,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翻开了各族人民平等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崭新历史篇章。以建党精神为代表的精神谱系激励着各族人民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奋斗不息。我们要从历史文化和政治政策两个视域高质量做好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 充分认识到各族人民共同开拓辽阔疆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养伟大精神这一创举的伟大意义,深刻体会到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凝心铸魂,紧密团结,巩固新时代、新形势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全新民族关系,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