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方方 邢 卓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园林服务中心,山东 聊城 252500)
城市园林的绿化建设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出于改善城市环境目的,城市园林面积不断增加。随着植物种类不断增多,有很高的几率会发生病虫害问题。以往人们在防治植物病虫害时经常使用化学方式,选择农药来达到消除害虫目的,此种方式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还会阻碍植物生长,防治成本较高,不符合城市园林建设需要。病虫害问题会严重影响园林建设与维护,故应对绿色防控办法进行创新。
就植物生长过程来说,植物分布拥有地域特点,通常不会发生具有大范围传播性质的病虫害,但是对城市园林建设而言,出于获得更加出色的艺术效果以及视觉美感目的,建设人员一般会向其它区域引入灌木和花卉等植物,这些植物原本不会在本区域生长,假如在移栽时未能完成好病虫害防控工作,将会有很高的几率将病虫害传播的生存环境提供给它们。同时,在移栽因素影响下,区域内植物在生存环境方面出现改变,出现新病虫变异个体,同样增加了病虫害种类,加大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难度。
在城市园林中,植物种植的种类很多,不同植物在生长习性与生长特点方面各不相同。就城市园林建设而言,为达到美观效果,工作人员选择搭配种植方式,虽然可获得很高观赏价值,但是同样使病虫繁殖拥有很好的条件,伴随交错种植工作不断进行,病虫害种类及病虫害结构逐渐增加,让城市园林治理工作变得更加困难。以某地区为例,其城市园林的病虫害种类如下:地下危害型包括蛴螬类和金针虫,夜盗地面危害型包括地老虎类及蟋蟀类,而蝼蛄同时属于地下危害型和夜盗地面危害类型。城市园林的害虫多数无法在幼虫时期被人们发现,等到发现害虫时,损失已经造成。部分病虫危害时间很长,可超过一个季节。与此同时,蝼蛄虫害可在土壤内部具有很强的活动性,极易危害处在幼苗阶段的园林植物。
城市园林这一生态区域是人工进行开辟的,其生存空间比较脆弱,自然生态区域可进行自我修复,而城市园林不具备此功能。城市园林的植物均为人工培育所得,在自然环境不具备很高的耐受性,免疫能力不强,无法很好地抵挡病虫害的侵害。同时,城市园林植物存在于城市环境,其生长空间遭受挤压,园林的土壤成分同样对植物生长较为不利,空气污染和其他污染均会威胁植物生长。在上述综合因素影响下,对城市园林植物来说,其病虫害的出现特点包括隐蔽特点、突发特点和持续时间较长特征,城市园林植物在抗病虫害方面的能力有所下降,帮助了病虫害生长,让城市园林的病虫害防控工作不得不持续进行。
各个城市处在不同的环境中,各种植物在不同城市园林中具有不同的生长状况,所以,病虫害种类以及病虫害危害方式同样具有差异性。病虫的生殖过程及繁衍过程将被植物种类变化及植物形态变化影响,随之出现改变,此特征让城市园林的工作人员无法轻松完成治理病虫害工作。因为病虫害在不同时期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点均具有动态变化特点,所以,有关人员在开展病虫害防控工作时,应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对策,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以樱花为例,此植物在南方园林中十分常见,樱花颜色非常鲜艳,枝叶同样非常繁茂,无论是生长特点还是观赏价值都很适合种在观赏园林。樱花喜欢在阳光充足和温暖湿润条件下生长,就土壤来说,适合樱花成长的土壤是具有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特点的砂质壤土。樱花树常见病虫害包括蚧壳虫及梨网蝽,就对应病虫害防治工作来说,工作人员应在冬天开展若虫消灭工作,其防治工作具有很长的时间跨度,这也是病虫害防控工作难度大的原因之一。
在城市园林病虫害特点影响下,病虫害防控工作很难顺利进行,就具体防控工作来说,应按照园林植物实际生长环境因素及区域生态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以提高病虫害防控对策的效果。
第一,应始终把预防工作放在首位,秉承预防为主和综合防控方针,注意将预防与治理进行结合,在实际开展病虫害防控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合理控制价值有所认识,在此基础上高质量完成防治任务,有效保护城市园林的植物,实现建造绿色生态城市目标。工作人员应深入调查和研究植物出现病虫害的原因,由专业人士在固定时间监测植物,以最快的速度预防潜在病虫害风险。
第二,就病虫害防治环节来说,应使用不同举措完成防治任务,进行综合防控。由于病虫害具有多种类型,单一化防治有一定几率效果不佳,可结合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以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同时,周边生态环境传染极易导致植物病虫害出现,工作人员应净化植物周围的生态环境,尽快使用科学举措正确隔离植物,在固定时间护理城市园林植物,使其免疫力有所提升。
第一,对抗病虫品种进行栽植。就城市园林的病虫害防控工作来说,其基础与前提是栽植能够抗病虫的植物,出于保障城市景观效果目的,应对多种类型植物进行栽植,以某地为例,该地区在抗病虫害方面应将乔灌木与花草当作首选植物,在具体运用时拥有显著优势。在抗锈病方面,该地的新品种花草除矮牵牛和孔雀草外,还有菊花;在抗萎蔫病与抗叶枯线虫病方面,可选相应菊花品种;在抗天牛危害方面,可选品种包括国槐与白蜡。对该地城市园林栽植乔木来说,其品种除银杏与法桐外,还有雪松和侧柏。在花灌木方面,该地城市园林栽植品种除月季和女贞外,还有沙柳和地龙。在草皮方面,该地城市园林栽植品种包括狼牙根与三叶草。上述绿地植物可以保证三季有花,城市园林全年均拥有美观景象。所以,就植被搭配工作来说,城市园林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采取合理配置品种方式,让园林植物病虫害出现的几率得到下降。
第二,使搭配布局得到合理设置。病虫害具有转移特点和选择特点,城市园林植物的种植工作应对植物与病虫之间的相生相克关联进行充分考虑,确定局部园区植物在规划种植方面的状况,了解害虫的选择对象,以合理方式配置城市园林的花草树种,让植物可以和环境彼此适应。就城市园林植物的栽植工作来说,应分开相同病虫害的树种和相同病虫害的花草,有针对地配置与使用各种科属的乔灌木及花草,实现将病虫源传播途径阻断目标 。
第一,做好小环境清理工作。出于保证城市园林环境质量目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清洁园林场地,对园林植物的休眠季节进行充分利用,选在春天与秋天安排工作人员对园林枯枝落叶和杂草进行清理,还要定期清理园林的生活垃圾和遗弃物,在清理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应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运出深埋工作或集中焚烧工作,能够获得很好的消灭虫卵效果。对植物生长季节来说,相关单位需安排工作人员尽快将病虫枝条及病虫树叶摘下,清理死于病虫和其他原因的植株。
第二,实行合理轮作方式。对城市园林草本植物的种植阶段来说,轮作方式十分重要,轮作植物需要是非寄主性植物,在此情况下,土壤的病原体缺少合适的植物当作宿主,病原体将逐渐被消灭,进而使园林植物的病原体数量得到下降。如果同种植物的种植次数很多,则植物病害出现几率很高,如果草本植物的轮作时间大于3年,植物会有很高的几率患有枯萎病。在进行合理轮作后,病虫害所致危害将明显降低。城市园林的轮作时间应该依据实际病害决定,如果草本植物病害较为严重,通常应该实施超过3年的轮作,以达到防控病害目的。举例说明,就鸡冠花褐斑病来说,为获得理想效果,需要进行超过两年的轮作;对胞囊线虫病而言,同样应该进行3至5年的轮作以达到遏制此病目的。
对城市园林植物来说,为实现出色景观效果目的,应使用强肥水,肥水可令植物长势得到增强,可以提高园林植物在抗病虫害方面发水平。除此之外,植物生长和植物抗性同样会受浇水量和浇水时间影响。某地区雨季是7-9月,此时不仅天气炎热,还经常下雨,城市园林需要在减少浇水次数的基础上完成好排水任务。工作人员应该在其余时间调整浇水的方法,如果长时间选择喷灌浇水方式,将出现植物根部腐烂问题,能够对沟灌方法进行使用,这样做能够保证植物根系在健康状态下成长。
工作人员以科学方式完成修剪植物工作不但可以提高其抵抗力,而且可以减少病虫害导致的负面影响。就平时的城市园林植物养护工作来说,利用尽快修剪虫枝方式,可以减少部分食叶害虫的出现和危害,常见食叶害虫除了美国白蛾和蚜虫外,还有尺蠖。就介壳虫害虫来说,利用有效修剪方式,可以改善城市园区植物的透光情况和通风情况,在此基础上减少介壳虫所致的负面影响。就实际修剪工作来说,应按照时间变化做出适当调整,如果园林植物具有病枝,城市园林的工作人员应在秋季或冬季修理其树枝,按照具体状况调节修剪高度、修剪次数和修剪时间。
就裸露园林场地而言,中耕除草工作具有重要价值,不但可以为土地地力提供保障,还可以防止土壤出现水分蒸发问题,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在此前提下实现提升植物抗病力目标,此外,完成中耕除草工作可以去除存在于土壤内部的病虫,特别对部分在浅土层内部的虫卵来说,利用中耕除草操作和翻土操作,能够让虫卵得以暴露,改变虫卵的生存环境,让虫卵无法孵化。以某地城市园林为例,工作人员在冬天翻耕园林的土地,使害虫和越冬蛹暴露于阳光之下,灰喜鹊和麻雀则会啄食害虫和越冬蛹,使用此种方式,能够让害虫的基数得到下降。
城市园林的植物和市民生活城区较近,出于避免对生活环境造成污染目的,经常选择物理防控方式,工作人员常用的举措除了灯光诱杀和色板诱杀外,还有树木涂白。以某地城市园林的物理防控举措为例,第一,对鳞翅目害虫和鞘翅目害虫来说,灯光诱杀方式十分有效,能够沿着园林场地,每间隔300米设置太阳能杀虫灯,可达到灭杀潜叶蛾、灭杀叶蛾、灭杀卷叶螟和灭杀木蠹蛾目的。第二,就蚜虫灭杀、粉虱灭杀和潜叶蝇工作来说,可选用色板诱杀方式,工作人员能够利用粘虫胶完成对黄色色板的制作,以此诱杀害虫,将每年挂板的时间设定为4至11月,间隔30平方米挂设一张粘虫板,挂板位置选在距离地面两米高度的树枝上,按照诱集状况,间隔2个月更换一次色板。第三,将乔灌木的树干涂白,此举能够预防蛀干害虫于树干产卵,蛀干害虫包括天牛和吉丁虫,涂白方式如下:除选取水和生石灰外,还应选择石硫合剂及食盐,四者比例为7:3:0.5:0.5,在混合动植物油后配制为涂白液,由树干底部出发,涂抹到树干1至1.5米位置。
生物防控手段可长时间抑制植物的安全,人们经常使用的防治办法除了以虫治虫和以菌治虫外,还有以菌治病,这些办法能够达到长时间控病治虫和持续控病治虫目的。以某地城市园林为例,该地经常使用的生物防治手段包括以虫治虫和病原菌防控。首先,在以虫治虫方面,工作人员会在每年的7月份将蜂卡悬挂于树枝,每个蜂卡包含的赤眼蜂数量为1000头,这些赤眼蜂将找出虫卵寄生,完成吃虫卵工作。其次,在病原菌防控方面,工作人员选择苏云金芽孢杆菌,间隔667平方米,选择100毫升至200毫升菌粉,在兑水之后喷雾,使用时间为每年的7至9月,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够有效防治鳞翅目害虫,包括舞毒蛾和尺蠖。
在城市园林中,工作人员应尽量防止使用喷雾方式开展药物防治工作,常用药物防治方法包括埋药方法与树干注药方法。首先,埋药方法能够有效防治刺吸式害虫,包括介壳虫以及蚜虫。埋药方法如下:于树木的根部挖坑,依据树围完成挖孔操作,数量为2个,孔深达到50厘米,将重量为50克的毒死蜱放置在孔中,在树木根系吸收之后传导到茎叶,让害虫因为取食而中毒身亡,通常来说,若园地面积为667平方米,挖孔数量为100个,其药效能够达到3至5年。就树干注药法来说,此方法能够预防蛀干害虫、刺吸式害虫和毛毡病。为获得最佳施药效果,注药期最好设定为4至8月,药剂应该具有很强的内吸性,而且不会影响树木生长,可选药剂包括50%甲胺磷乳油和50%久效磷乳油,使用方法如下:选择距离地面50厘米的树干,利用直径为1厘米的电钻向下方斜钻,斜钻角度为45°,如果大树胸径超过10厘米,钻孔数量为两个,如果大树胸径为5厘米,钻孔数量为一个,在注入药液之后利用泥巴来封堵洞口,大树注药剂量为10毫升,小树的注药剂量是5毫升。
对城市园林发展建设来说,相关人员应加大研究力度,在进行病虫害防控工作时秉承生态理念,主动分析病虫害预防工作,将人工及生物防控当作重要工作导向,对自然调控举措进行运用,有针对地使用有效防控方案,使预防为主方针和综合防控方针得到推进,在确保生态环境可正常发展基础上,尽可能选用绿色防控举措、有效防控举措及经济防控举措,利用园林植物彰显绿色生态城市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