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应急机制建设至关重要

2022-11-23 05:13:42胡伟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2年6期
关键词:机收农机化机械化

□ 胡伟

如果说农机化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观点可以不接受辩驳,由此联想到农机化应急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关于“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专门有一个章节进行描述: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网络建设,强化农业气象服务;提升重要农产品市场调控能力;健全农业安全生产制度体系,推动农业企业建立完善全过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细化提出,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落实“长牙齿”耕地保护硬措施,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性任务,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

在这些列入国家头等大事的表述中,都直接或间接与农机化息息相关。然而,农机化能否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一是取决于自身的规模化水平,二是取决于自身的质量水平。换句话说,要有敢于担当的底气,还要具备担当的能力。

底气和能力可用下面一组数据说明。经过“十三五”努力,我国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数据显示,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10.56亿千瓦,同比“十二五”期末增长17%;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25%,同比“十二五”期末提高7.4个百分点,其中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分别达到97%、90%和84%;创建614个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畜牧水产养殖、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果菜茶机械化稳步发展;基于北斗、5G的无人驾驶农机、植保无人飞机等智能农机进军生产一线;新创建310个“平安农机”示范县(市),深入开展农机安全隐患风险排查整治,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农业机械化产业群、产业链蓬勃发展,新增农机合作社1.9万个,农机服务组织达到19.5万个,“机械化部队”不断壮大,作业量和服务收入持续增长,2020年农机作业总面积达到70亿亩次、作业服务收入达到3615亿元,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从数据不难看出,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支撑。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

如果遇到特殊天气,没有机械化是难以想象的。以天津为例,2021年国庆假期下了5天连绵雨,土地含水处于饱和状态,沟渠满盈排不出去。在这种特殊气象条件下,玉米收获晚了15天左右,损失加大;小麦播种随之延后,播种量增大。一减一增意味着效益降低。到了水稻收获的日子,又赶上下大雪,大面积倒伏令机收延后,损失增大,由于各地机收时间差消失,机收价格大大提高,相比往年100元/亩达到150—200元/亩。一家农场负责人说,仅此一项多支出100多万元,倒伏也造成很大的产量和质量损失。

确实如此,农业生产中抗风险的事只有农机化才能“摆平”。抗旱排涝需要农机出马;特殊天气下,机收、机播需要农机。从最近几年实践看,当灾害来临时,农机化不仅需要应急机制,而且更需要“智慧”应急机制。当遇到阴雨连绵时,解决常规机械下地难问题,不管是增加双轮还是采用履带,其实都是治标不治本,现实效果也并非令人满意。

在非常规情况下,如何发挥农机化作用?两条建议,一是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采用机械化平地、深松等措施吸纳降雨,清理沟渠中的杂草、淤泥,保持土地足够的蓄水容量,这是基础措施;二是建设农机化应急机制,如挑选一批农机合作社进行应急能力建设,可储备一定数量的排灌机具、抗倒伏割台、防陷履带等设备,定期置换更新,防患于未然,看来这事情很有必要。

猜你喜欢
机收农机化机械化
机收减损,颗粒归仓,湖南早稻机收预计减少损失1.45亿斤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9年3期)2019-11-05 06:46:42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今夏山西省小麦机收率达到98.1%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8-12 07:58:44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9年1期)2019-05-21 07:34:46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2期)2018-08-28 07:47:20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
山东农机化(2015年6期)2015-01-03 08:09:47
农业机械化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7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