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蕊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确立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方针,产业兴旺位居首位;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农民意愿,提高农民能力,激发农民活力,产业发展要以农民为主体成为时代要求。因此,产业兴旺只有以农民为主体才具有实际意义。那么在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村民主体便成为本研究希望能够解决的问题。
目前在乡村产业发展中,一些地方存在资本下乡圈地、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忽视村民发展诉求、产业选择匹配村民能力差,导致村民背井离乡、村民参与意识淡薄,参与行为缺失,最核心的就是村民未充分获得参与产业发展的机会,不能带动弱势群体的村民共享发展成果,加剧城乡发展不平衡,影响乡村社会稳定。
近年来,一些工商资本假支农之名、行圈地之实,以套取国家补贴为目的进入农业等现象经常发生。据相关部门调查,一些企业流转土地后“圈而不用”,导致农田抛荒闲置,失去土地的农民为了生计只能选择“背土离乡”。工商资本凭借自身优势控制产业链,容易对小生产形成挤出效应,导致部分小生产农户不得不退出生产。作为农业基本面的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成为空谈,村民收入得不到明显提升,从而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
大多数乡村为了迎合市民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在建设过程中不顾及生态环境承载力、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摒弃乡土性,一味地追逐经济利益;而且由于乡村居民话语权的缺失,资金投入、信息获得、参与形式的非对称,以及村民的文化程度较低,技能水平不高,村民的发展诉求被理所当然的忽视,导致大多数村民及其利益被剥离,压制了村民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村民逐渐成为乡村发展中的弱势群体,不仅无法实现经济收入的增长和自身诉求的实现,还得承担因乡村旅游带来的资源、环境、文化等方面的负面后果。
产业选择更多是政府部门打造下的产业,在没有经过科学验证以及考虑村民意愿和村民能力特征的条件下,有可能造成政府投资与农民诉求的脱节,后期需要不断的对乡村进行大规模的投入。部分企业在投资时只是利用乡村廉价资源来获取商业价值和经济效益,导致乡村产业与村民劳动力特征、乡村发展要求之间不匹配,使乡村产业的发展不可持续。而村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求和村庄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村民离乡,乡村后继发展动力不足。
随着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乡村社会的生产方式随着现代化和工业化发生了巨大改变,村民的个体行为愈来愈市场化,部分村民把国家的援助视为理所当然,自我建设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削减。村民为了自身经济利益开始想方设法占取政府的便宜,由建设家园的主体变为客体,造成大量乡村建设成果荒置、无人维护;不愿意付出体力或脑力,倾向于坐享其成,往往依赖于国家红利而不努力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等现象。在没有村庄建设引领者的情况下,公平得不到保证,为了自身利益不受损害,村民只好沦为家园建设的旁观者。
梁漱溟先生认为“新社会以人为主题,是人支配物而非物支配人”,晏阳初先生强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有了组织和经过训练的民众,才有力量,才可以去建设乡村”。农民是农村的主人,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体。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全面落实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依靠农民这个主体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产业兴旺,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业丰则国基强”。村民作为乡村产业经营的主体,既是产业发展的受益者,也是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当下的乡村产业发展只注重乡村经济利益,日益偏重工具理性而忽略人的发展,导致村庄秩序被打破,村民文化信仰缺失,农民、农业、农村发展的权益受损。乡村产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应当回归人的本位,不仅在于追求经济利益,更应当尊重村民的意愿,考虑村民的能力特征,维护乡村社会稳定,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
由于村庄的资源基础、市场环境、技术条件、区位优势等存在不同,所以产业发展水平也各有不同。村庄的产业发展与村民、地方政府、规划技术人员和企业等多元群体有关,研究内容包括经济、社会、空间等系统要素,故影响村庄产业发展的因素众多,如村庄的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经济环境、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等。本节从内外作用机制入手,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将村庄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为乡村本体及外部环境要素两大部分(见图1),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并共同影响村庄产业发展的水平。
2.2.1 乡村产业发展的内部影响因素
影响乡村产业发展的内部因素包含村民文化程度、技能水平、身体健康状况以及村庄的资源禀赋。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特征会直接影响家庭收入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决定其对产业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接受程度。农民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愈高愈精通,对乡村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愈大。此外,村庄的资源禀赋决定了产业发展的起点,并影响其综合水平。
2.2.1.1 村民能力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目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除此以外,农村和农民也存在着显著的分化。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市场化趋向的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民分化为从事不同职业、具有不同特征需求、收入不同的群体和层次。每个村民都存在特质、资源、信息和能力上的不同,且都拥有自己的特定优势。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产业的发展需匹配村民的能力特征,确保村民 “有业可依”,这是破解乡村产业不兴的关键。因此在村庄的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根据村民的能力水平及能力特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优化,让村民差异化的优势得到发挥,进而推动村庄经济多元化发展,实现乡村的产业振兴。
2.2.1.2 资源禀赋
资源禀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定位的方向以及发展的潜力。赫克歇尔-俄林明确指出,地区资源禀赋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社会、历史、文化等非自然要素(见图2)。资源禀赋理论有助于帮助村庄挖掘其核心资源,科学评估其资源禀赋特征,准确的进行产业选择,减少产业定位的盲目性和主观性。通过整合和开发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形成经济优势,推动村庄的产业发展。
2.2.2 乡村产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
乡村产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市场需求、政府的政策支持等。村庄产业发展作为具有经济属性对象,其与市场的关系密切,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会带动和制约整个产业的运行与发展。政府为乡村的产业发展提供财政支出、技术支撑和设施配套等,改变了村民的生计方式,进而使村庄发生了产业结构的转型。
2.2.2.1 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承载了产业经济的绝大部分活动。乡村产业的选择要以市场需求为基准,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对乡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合理比例,实现效益最大化。自给自足的小农经营模式不能满足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本及相应的基础设施与居住生活条件,更不能满足村民实现生活富裕的目标,所以考虑更大的市场环境及区域资源因素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应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本村的资源优势和村民能力特征综合确立产业,创造特色的产业品牌,形成区域比较优势。
2.2.2.2 政策支持
政府作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直接推动者,会影响村庄的产业发展、社会稳定、空间利用、环境保护、政治民主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政策支持是指当地政府制定的发展、实施某种产业时所提供的各项政策及资金补贴,包括高科技术政策、基地建设项目、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这有利于当地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产业来做大做强。资金是产业有效发展的前提,政府投入资金是否得到有效利用,投入产出结构是否合理,投入要素是否与农村实际需求相吻合,这些均与村庄产业发展密切相关。
推广乡村教育,改变乡村社会,是中国历代先贤者为之终生奋斗的目标。因此,根据农民需要和农村实际情况,建立系统化、层次化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开展针对性的农民教育与引导工作,是解决村民教育问题的关键。
2015年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推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传统精耕细作与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相辅相成。家庭经营具有成本低、效益高和风险小等特点。同时,家庭经营也是产业融合的理想空间,能最有效地把增值收益留给农户,满足着乡村居民多样化的需求,如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开发利用家庭庭院,对四周空地进行环境整治,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家庭加工、农家乐等产业形式和经营形式。支持村民利用并创新传统技艺生产乡土特色产品、发展种养殖业等。激励村民依托乡村振兴改造建设后的农房,通过自主经营、联营、出租等多种方式,发展乡村餐饮、住宿、养老等多元化产业。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性、绿色性、无公害和有机化等质量特性。所以,综合村庄的资源禀赋,升级传统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加强乡村产业的品牌建设,丰富产品的销售路径,是顺应社会消费升级,攻占高端市场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关键。而不同的产业发展类型,对村庄和村民的收入亦不相同,它们之间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在产业发展中,通过教育与培训的方式,提高村民的能力水平,提高产业的竞争力,使一二三产各具特色的融合发展,不仅能够解决农产品低附加值、低价格的处境,还能激发村民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社会稳定,安居乐业,产业多元融合的目标。
落实村民的主体地位是当前村庄发展的需求和趋势,因此在进行村庄产业发展研究时,应充分考虑现阶段村民的能力,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以确保人人都能参与到村庄的产业发展中来。村庄的产业发展是村民的能力特征、村庄的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依托村庄的资源禀赋和村民的能力进行村庄产业选择的研究,并依托更大的市场探索多元化的村庄产业类型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因此,产业发展可以通过提供教育学习、技能培训等方式提升村民个人素养和劳动力技能,提升市场竞争力,大力支持与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最终实现社会稳定、安居乐业,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