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亚楠
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泊头 062150
“互联网+”下的图书馆服务系统不断趋于完善,读者的信息行为呈现出鲜明的网络化、数字化及信息化特点,对图书信息的获取也逐渐从传统的推荐手段发展为现代化、信息化手段,极大地拓宽了我国图书馆的发展维度,丰富了图书资源的呈现形式。因此,我国图书馆要想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就需要注重服务平台、服务技术、服务人员的集成化、智能化及专业化发展,通过创新发展的理念,革新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使图书馆服务更契合现代社会大众的发展需求,使信息资源服务主体逐渐从简单的浏览、搜索信息,转变为精细化、专业化服务的发展形态,让图书馆服务更加人性化、个性化、信息化。
“互联网+”主要指“互联网+各类行业”,简而言之就是将互联网平台作为交互平台,通过采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促进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无缝衔接,提升行业发展的竞争力与驱动力。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互联网+”属于全新的、特殊的经济形态,能够颠覆并升级传统的产业模式,使互联网作为创新驱动,更好地帮助我国传统行业,适应经济新形态的发展需求。在特征特点上,“互联网+”拥有“连接一切”“开放生态”“尊重人性”“重塑结构”“创新驱动”“跨界融合”等特征,能够使数据资源更为庞大、传输质量更为显著。社会大众在网络环境中所面临的数据选择、甄别及认定,都会随之发生改变,使现代数据信息服务,呈现出全新的发展特征和特点。在创新驱动的层面上,我们可以将“淘宝网”理解为“传统集市”与“互联网”的融合,将“支付宝”理解为“传统银行”与“互联网”的整合。将“阅读网站”理解为“传统书店或图书馆”与“互联网”的融合。在“互联网+”理念的普及与影响下,图书馆服务得到了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图书馆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一切”“跨界融合”的基本特征,将其他行业与图书馆服务衔接起来,让所有行业、领域、场所或机构,都能成为图书馆服务的载体,譬如机场图书馆、汽车图书馆、酒店图书馆等,并且吸引更多的社会群体,实现图书馆数据服务“泛在化”发展的目标。
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可凭借“重塑结构”与“创新驱动”的基本特征,延伸图书馆服务的基本内涵,丰富服务结构,通过求变、求新的互联网思维,实现用户需求与信息服务的完全匹配。以此为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有效性与延续性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在“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能够充分融入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及理念,将互联网思想作为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抓手,通过结构重塑、模式创新的方式,使其获得全新的发展方向及渠道。譬如在泛在化理念的影响下,图书馆服务模式能够呈现出“智能化”“自动化”及“自助化”的发展特点,可以更有效地优化读者的信息检索行为、浏览行为,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有效性。
“互联网+”能够使图书馆拥有“沟通多样性”与“交流即时性”的特征,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服务模式融合起来,使图书馆传播内涵与内容结构更加多元、更加多样。与此同时,借助新媒体媒介,以多对多、一对多、一对一的传播形式,可以实现用户与馆员、用户和用户间的高效交流与有效沟通,极大提升了图书馆服务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为图书馆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网络图书馆拥有泛在化、数字化的发展特征,影响着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形态与质量。使用户需求、服务结构、服务结果能够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得到更好的创新和发展。根据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能够发现,在“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的自主提供、自助利用、智能传送即时交互等内容[1]。
首先是自主提供。图书馆能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和驱动下,使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转变为主动的、灵活的服务形态,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及Push技术,分析并预测读者的阅读需求,通过探究信息资源与读者需求间的规则,有效地向社会大众推荐其感兴趣的信息资源。
其次是自助利用。自助利用是能够发挥读者自主性、主观能动性的信息服务模式,可以通过设施维护、平台建设、技术开发、资源管理的方式,帮助读者自助地获得信息服务,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定题检索”与“分类导航”两种。
再次是智能推送。智能推送是强调应用、构建智能化服务平台的信息服务模式,当读者以关键词检索的形式来传递数据需求时,智能系统能够通过排序、整理、搜集及查询等方式,将有效、优质的信息内容呈现出来。
最后是即时交互。即时交互有利于读者的相互沟通与互相交流,能够借助微博、QQ、电子邮件等通讯方式,实现信息的有效交流与沟通。
图书馆满足社会大众资源需求的服务方式通常有“信息浏览”与“信息检索”等形式,虽然高校能够通过整合图书资源的方式,为读者提供全新的资源服务形式。然而却难以适应读者新的资源获取需求,需要借助“互联网+”理念对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进行内涵拓展。首先是“行为支持”拓展,能够使图书馆在为读者提供信息浏览与信息检索服务的过程中,将服务内涵延伸至为读者提供智能回答的层面上,并使信息资源与读者需求有效地衔接起来,切实提升服务价值的多元增值。其次是“信息共享”的拓展。该服务内涵,可以帮助读者通过特定的手段或渠道,获取他人所分享的数据资源、信息资源,提升资源获取、共享及传递的有效性。但要想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还需要图书馆充分利用信息共享空间与信息资源,使读者通过网络交流或沟通的方式,形成全新的信息服务、共享形态。
简而言之,在服务内涵拓展的过程中,图书馆能够从寻找潜在信息或具体信息的服务层面上,实现信息共享与智能解答的效果,切实提高读者阅读及信息获取的体验。与此同时,行为支持的开放性、先进性等特性,可以使信息服务更具智能性、泛在化特点,使读者的阅读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此外,图书馆服务内涵的拓展,在某种层面上,缩短了读者实施数据行为、信息行为的周期,提高了信息行为的有效性,并增进了读者与馆员的内在联系。使图书馆服务模式获得创新发展的动力与方向。[2]
科学化服务是图书馆凭借现代信息技术,将数字资源、信息资源融入馆员服务的过程中,主要包括反向嵌入与正向嵌入两种类别。其中正向嵌入具体包括“嵌入科研”与“嵌入教学”两种。在“嵌入教学服务”模式中,图书馆需要结合读者的基本需求,通过虚拟课堂或网络课堂,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或引导学生通过网络通信平台进行数据交互活动。如生活图书馆员、班级图书馆员等。而在教师层面上,则需要图书馆通过教师与图书馆员的通力合作,将专业教学与素养教学融合起来,使图书馆员成为人才培养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嵌入科研层面上,图书馆应结合科研人员的发展诉求,通过情报推送、定题跟踪等方式,将图书馆员以科研项目成员的身份,融入科研论证、研究及探讨中,并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反向嵌入具体指图书馆在提供正向嵌入服务中,调整图书馆员的角色定位,使服务对象反向融入图书馆服务中[3]。譬如科研人员在调整角色定位后,能够通过新思路、新理论的发现,影响图书馆服务的方向及形态。而在社会读者服务上,图书馆需要通过正向嵌入,探究不同行业、产业的发展需求,并通过馆员嵌入的方式,提供全新的资源服务。譬如与企业合作,交流行业发展态势,为其提供特色数据、商业数据及行业数据。
泛在化服务主要指图书馆通过计算机、电视、移动智能设备的融合交互,及其视频、音频、图文等表现形式,满足不同读者的发展需求。简而言之,该模式拥有全媒体的基本特征和特点,表现为服务延伸与终端融合。其中终端融合主要指各类终端设备在数据库或文献内容阅读、检索及查询等方面上的融合,能够将数据资源呈现在TV、phone、Website等平台中,使用户能够灵活、自由地获取理想的图书馆资源。我国国家图书馆所建构的手机阅读、WAP网站、短信服务、移动图书馆、国图漫游等平台,都能够将信息终端与图书馆紧密地结合起来。而服务延伸则指现代图书馆借助全媒体所带来的服务优势,构建多种价值链相结合的服务态势,切实实现了服务、设备、网络在任何空间与时间的高度连接;使图书馆服务延伸到用户所处的时间方位与空间方位中,实现了图书馆服务的聚合化与个性化发展。但在泛在化服务模式建构的过程中,我国图书馆应从信息安全、用户管理、账号统一及资源整合等角度出发,借助技术优化与升级,使图书馆信息资源能够更有效、更全面地呈现在不同的信息终端中,并根据不同信息终端所具备的特征和特点,对图书资源进行科学优化与合理调整,让其更适应读者的阅读特点。
O2O模式主要指网络订购、线下消费的消费模式,拥有较强的社交性与移动性特征,能够通过“交互行为”,帮助图书馆构建多元化的交互空间。而将O2O模式融入图书馆服务中,可以挖掘潜在的图书馆用户,拓宽图书馆用户的范围,提升服务的基本价值。
首先,图书馆应构建网络社交平台,将拥有特定需求的用户聚合起来,使用户在沟通与交流中,逐渐明确自身的图书获取需求,提升线上订阅的质量。然而在此过程中,图书馆必须借助大数据技术对用户或读者的基本需求进行分析,通过模块构建、社区推荐的方式,提升用户聚合的有效性,使拥有相同信息需求的用户,可以获得更好的沟通和交流[4]。其次,优化平台功能,将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以图文的方式呈现出来,提升用户共享图书资源、了解信息资源的质量,并通过分享交流的形式,增强资源共享的实效性。再次,借助用户共享、交互、沟通的过程,巩固需求分析成果,并将同类用户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做好相关的优化工作,使更多拥有同类需求的用户群体,可以在有限时间内获得预期的信息资源。最后,再分析、再整合及再利用。即在用户需求得以满足的情况下,对用户所共享或所获取的信息资源,进行再分析、再整合,并结合用户基本信息,对信息资源进行整体优化,使其更契合行业、学校及社会各类机构的发展诉求。
在数字化阅读内容与内涵发生深刻转变的背景下,图书馆服务逐渐从传统的推荐服务,转变为终端融合、信息聚合、平台跨界的服务模式,打破了用户获取信息资源的时空限制,使用户可以更有效、更全面地满足自身的信息获取需求。然而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图书馆需要将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充分地融入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分析用户需求,明确用户的需求特点,使图书自主推荐服务,更加智能化、自动化。譬如通过分析手机终端的阅读数据、信息获取数据及行为数据,明确读者的阅读倾向;再借助阅读软件或公众号为读者提供相应的推荐服务。此外,在资源检索的层面上,用户能够借助图书馆所提供的智能检索平台,描述自身的需求,智能系统则根据用户的需求范围、特点,帮助用户缩小检索范畴,提高资源获取的质量。而在数字图书馆平台中,图书馆应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用户重点阅读或检索的信息内容,譬如某部图书的某个章节,随后通过行为分析的方式,帮助读者挖掘潜在的、不易采集的信息资源。
“互联网+”能够使现代图书馆不断向“全媒体化”的方向快速发展着。但要想确保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还需要通过服务内容的重构与服务内涵的拓展,突出互联网在图书馆服务模式中的优势的价值,使两者得到有效融合与无缝衔接,切实推动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而在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上,图书馆则需要将数字图书馆建设融入传统服务模式中,拓宽图书馆服务的维度和范围,满足读者个性化与多元化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