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朝良
(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水资源利用中心,甘肃 景泰 730400)
尽管我国在农业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国际优势,但是由于淡水资源的占有率相对较低,很容易会出现资源紧缺的情况,使农业发展受到较为不利的影响。在我国农作物生产中,用水量的参数比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缓解我国农业因为用水产生的较大压力,相关部门与政府应当及时进行节水制度的调整,增强系统化技术应用,降低资源短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并对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产生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景电工程是我国实现高效节水灌溉的一大外在表现项目,是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对于水力资源的管控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总面积上来讲,景电灌区所涉及的灌溉面积达到120万亩以上,为了满足国民的正常用水需求以及农作物灌溉标准,灌区积极探索和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就目前而言,景电工程共涉及三大项目,分别为:一期、二期以及民调,在这一过程中,不同项目所要遵循的工作目的以及重心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1]。比如说,一期本身是以供水系统的独立性为主,通过梯级泵站提水来满足农业区域的用水需求,进而来确保国民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而二期工程则是以梯级泵站的建立以及设备系统提升为主,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的管控力度,降低外界环境所带来的用水效率低问题,并为后续灌溉水源带来积极有效的影响。至于民调工程,则是利用二期工程灌溉间隙以调水工作为主,通过相关系统来满足国民的日常用水需求,以此来缓解农业耕种用水资源紧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从效果上来讲,景电工程的存在,真正意义上转变了不同地区所面临的农业生产问题,在效率与质量上也得到了有效保证,既满足了生态环境建设需求,同时也是我国国民生活质量得以保障的重要内容,同时还能够对沙漠环境产生积极有效的干预与阻碍[2]。
在我国传统农业生产阶段由于受到技术层面的影响,农业工作者往往会以挖土成群的方式来进行水资源的灌溉,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情况,进而导致水资源的利用率无法达到相关标准[3]。因此,为了满足我国节能减排的战略需求,农业工作者在进行水资源运输的过程中,应当依照实际情况进行内容上的调整,加大对成本的管控力度,并选用合理的手段进行特性上的调整与管控,发挥出材料本身的防渗性与功能性,进而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4]。
2.2.1 微灌所用的灌溉技术
对于微灌技术而言,这类技术本身的性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在日常工作中,往往会涉及常压微灌或者是重力微灌,不同的微灌技术所对应的实施环境不同[5]。比如说重力微灌会被应用在地下灌溉中,而常压微灌则是以地上灌溉模式为主,不过,任何一种微灌技术的目的都是为了对农作物的灌水量进行精细化管控,以此来降低在农业工作时产生的经济风险与成本支出。
2.2.2 喷灌所用的灌溉技术
对于喷灌技术而言,其本身需要设备的依附性才能够完成相应的灌溉工作。在进行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对水流的落差来进行管道内压缩处理,再通过喷嘴装置来对农业区域进行水资源的喷洒,以此来确保不同区域都能够承受到相应的水分补给,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有关喷灌技术的喷头装置也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不同的喷头由于功能现象的区别,因而使用的环境也有着明显的区分[6]。
2.3.1 灌溉水利用系数管控
从农业种植领域来看,农田内的含水量具有较为明显的深度性,倘若农田内含水量数值相对较高或者较低,都会存在较为明显的影响,较高会使得水土发生流失,其内部所具备的丰富微量元素以及营养物质也会因此出现巨大的损失,甚至还会出现出漫灌的现象,而含水量较低,会使得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受限,后续的产量也会因此受到不利影响[7]。因此,在进行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农业工作者进行科学性的节水灌溉处理,利用较为先进的分层田间用水管理模式进行水分上的控制,加强对水利用系数的管控工作,以此来确保农业工作者个人利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对我国国民生活质量也会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此外,有关景电工程类似的水资源管控项目本身都会涉及不同类型的应用范围,比如说大型灌区,中型灌区以及小型灌区乃至井灌区,这些都是我国农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进行项目水资源利用系数管控时,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不同项目所对应的水利用系数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渠系水利用系数中井灌区的无论是在渠道防渗还是管道输水上都具有更高的数值,而在田间水利用系数上,四大灌区的数值大体相同,有关灌溉水利用系数则是大型灌区数值较低,而井灌区保持着较高的参数。通过对比,农业工作者在日常工作时需要参考自身当前所处的环境,并结合灌区情况进行系统性的技术应用,合理开展防渗管理工作,提高输水效率的同时,进行成本上的有效管控,尽可能避免出现直观的大面积覆盖情况,以此来满足其自身的经济发展需求[8]。
2.3.2 不充分灌溉
不充分灌溉是当前我国农业灌溉中所存在的问题,水资源匮乏与应用状态不佳是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一大原因,不充分灌溉会使得农作物产量大幅度下降,水量所产生的应用占比也无法满足相关标准,进而使得国民的经济效益受到不利影响。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就需要相关部门与人员进行及时的调配处理,选用合理的水资源,利用灌溉技术进行节能化应用,加强水资源的利用率,强化人员的节能意识,这对我国长久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9]。
倘若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加以分析,能够发现最大的效果就是使得农业生产出现了较高程度的增产,满足了国民对农作物需求,并对我国农业经济建设产生了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通过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应用,针对不同田间情况进行对技术上的调整确保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升的同时,在质量上也能够得到提高,连带着相关部门所具备的市场竞争力,也能够得到强化,进而来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各方面需求[10]。此外,我国相关部门与地区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情况进行优势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增强布置的可靠性与合理性,并增添优质服务,以此来完善当地农业领域的产业结构形式,并为其长久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对于我国现代化特色农业发展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传统的农业田间灌溉模式中,大多都是以应季农作物为主。为了满足用水需求,只能在雨季进行农作物的耕种。而通过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应用,能够有效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农业工作者所种植的农作物不再受到雨季的限制与影响,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特色水果的种植,有关农业工作者的经济收入稳步上涨,同时还能够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从实际效果来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存在,对于我国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面对水资源紧缺,农作物耕种面积大的背景下,这种技术的存在能够有效实现能源的管控以及生态环境的布局,减少用水矛盾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有极其有效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与处理。在传统的水资源灌溉中,由于操作失误所引发的水土流失以及营养损失是极为常见的现象,这样不但会导致水土结构受到冲击,同时也会对农作物的生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相关人员在进行高效节水灌溉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这一内容的重视,及时进行技术层面的管控,加强对肥料利用率以及水资源利用率的调整,通过对信息的采集与统计来掌握当前田间的温度以及湿度。确保农作物的生长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降低病虫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能够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发展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在进行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存在资金分散,且投入渠道相对较多,难以形成合力的问题,对此各个地区必须要提高重视,探讨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以统筹整合与上下联动,确保更多资金可以给予高效节水灌溉大力支持。因此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合理进行区域农田水利规划,给予财政与发改进行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水利与扶贫部门等建设资金,保证各个区域可以实现高效节水灌溉。第二,在进行项目设计与施工时,必须对工程综合效益、技术集成充分考虑,尽可能将农业、水利与农机等多个技术集成于一体,从而促使高效节水灌溉可以实现标准化与规模化,以改善各个地区资金使用差异与范围差异等问题。第三,针对工程建设方式进行合理改进,以扩充更多渠道。
明确技术标准,强化技术运用是实现高效节水灌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通过合理的手段缓解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内容上的调整。在这一过程中各个地区必须要针对灌区灌溉定额进行标准制定,同时规范各个工程设计技术标准,保证各个农作物具体灌溉定额可以明确,对于水道滴灌、伸缩式喷头喷灌等技术可以适当引用,同时对于自流灌区、扬水灌区等应该实施相应高效节水灌溉模式。除此之外,在做好各项前期工作时,还需要积极制定各个规划与筹资规划,保证节水灌溉得到大力投入的同时,合理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并对灌溉定额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制定相应管理规范体系,充分考虑小面积集成现代农业要素,促使高效节水灌溉可以具备先进性与绿色性。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持续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也在不断更新,新型科学技术为发展灌溉技术提供有力保障。节水灌溉具有实用性、地域性,目前推广的各项技术有待继续提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注重整合资金、明确技术标准、引进新型技术,将高效节水灌溉推向新阶段,实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应用,从而促进农业增产、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现代化农业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