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基础法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2022-11-23 03:32唐晓琴
法制博览 2022年15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法治法律

唐晓琴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2046

目前年轻一代的“00后”成为各高校主力军,因其个性较为突出,各高校因地制宜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同时开展各类基础知识教育,尤其是法治教育,学生管理工作呈现“两手抓,两手都要严”的局面。对高校学生开展法治教育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有力抓手,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是增强国民基本素质的重要举措。同时,高校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其自身素质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息息相关,加强高校学生法治教育具有其现实性、必要性、紧迫性。

一、高校学生法治教育现状分析

法治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共同作为高校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1]对当代高校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实现“三全育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高校学生年龄阶段的变化,目前高校学生法治教育在教育效果、开展难度、教育方式内容等方面的问题逐渐凸显。

(一)法治教育实际效果差

法治教育自2014年提出至今其内涵不断丰富,被各大高校积极融入课堂教育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非法律专业高校学生在法律意识和法律修养上的空白,但随着各大高校法治教育课程的推进,不计其数的案件证明其尚未完全发挥其真正作用,法治教育实际效果仍然较差,难以落到实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难以对学生日常行为产生规范效果。

在法治教育深入推进的形势下,高校学生违法犯罪事件屡见不鲜,如某大学生伪造饭卡获利犯罪、某高校学生购买濒危动物当宠物被刑事拘留、某高校学生高考替考获刑两年等。虽然各高校均根据学生特点加强了对学生的制度管理,但高校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聚集性群体,加强法治教育远比加强制度管理迫切,法治教育作为高校学生基础教育中最主要的一项内容,一定要将其效果落到实处,应当深入学生内心,培养其法律意识,使其充分理解作为公民应当享有的权利与应当履行的义务,否则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如2021年12月,某高校学生未履行请假手续,翻墙外出至潜在疫情风险地区旅游后阳性确诊,已涉嫌违反妨害传染病防治罪。高校学生作为一名完全民事责任能力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完全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法律法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多数存在侥幸心理,另一方面就是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治教育实际效果差,对于合法与违法的边界认定不清,对自身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明晰。在大学学习期间,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提升固然重要,但法律意识淡薄会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此,一定要将法治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二)法治教育开展难度大

在英美法系国家本科时期不能就读法律专业,因其内容庞杂、晦涩难懂,需在学习一定的基础知识后才能选修。[2]在我国,虽本科时期就能就读法律专业,但目前法律专业人才仍较稀缺。目前除开设法律相关专业院校外,多数高校具有法律专业教育背景的教师少之又少,由于缺乏法律专业教育背景导致法治教育融入课堂难度较大。一方面,因缺乏法律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致使一些高校制定的培养方案无法完全实施,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仅停留在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而无法继续法律基础部分的讲授;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仅停留在职业生涯规划部分的讲授,对于就业部分所涉及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部分避而不谈。另一方面,一些缺乏法律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在讲授需要法律教育背景支撑的课程时,为严格执行专业培养方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备课,不仅需要自学相关法律法规,而且还要做到融会贯通,这对非法律专业教师来说开展法治教育难度较大且付出与回报难成正比。在耗费大量时间、精力的同时,任职压力也不断增大,且因自学不到位、法律法规理解难度大等原因,致使法治教育融入课堂效果差,难以实现预期效果。

(三)法治教育方式内容单一

目前高校法治教育开展的方式较为单一,以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讲授为主,缺少经典案例、热点案例讲解,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无法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导致法治教育仅停留在课堂上,难以与学生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等相结合,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时难以采用法律手段解决,导致一些民事、刑事案件时有发生,如高校学生因情感问题引发的纠纷,由于法治教育与社会实践脱离、法治意识淡薄等,民事案件最终演变为刑事案件,令自身、他人受损。同时,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缺少法律专业基础教育,感到相关法律法规较为晦涩难懂,对部分法律法规的理解会出现不同的偏差,而一些高校法治教育内容单一、照本宣科,选取案例缺乏典型性,不能在学生中形成共鸣,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真正将法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融合,进而导致法治教育效果差、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

二、当前高校学生法治教育存在问题的致因探析

(一)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多案例显示法治教育实际效果差,究其原因是一些非法律专业的教师为节约备课时间,对于自身一知半解的知识照本宣科,难以在学生中形成广泛的讨论,较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致使多数法治教育课堂单调无趣、晦涩难懂。除此之外,一些法治教育课堂讲授知识陈旧,授课采用的案例不能与时事热点紧密结合,不具有普遍性、代表性,更有甚者使用十年甚至二十年前的案例,难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单调、晦涩、陈旧的课堂极容易致使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二)高校缺少法律专业人才

专业的事需专业的人做,缺少法律专业人才是导致高校法治教育开展难度大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认为目前高校法律专业人才缺乏原因有二,一是目前我国高层次法律专业人才较为缺乏,且社会需求较大。虽然目前我国开设法律专业的院校高达600多所,但在2020年学信网学职平台的职业调查中,毕业于法学类专业的4.2万人中,52.5%的本科生在党政机关和民营企业就业,研究生就业平均分布在党政机关、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且因近几年来,政府的各个部门都开始设立法律顾问,对高层次法律人才的需求缺口在不断增大,导致目前高校法律人才引进竞争压力较大。二是因薪资、福利待遇原因导致高层次法律专业人才不愿任职高校。多数高校的薪资、福利待遇与党政机关、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且任职高校存在较大的教学、科研压力等,因此多数高层次法律专业人才更愿意选择党政机关、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职,或者任职于名校,对于一些普通院校,尤其是普通民办高校高层次法律人才的引进更是难上加难。

(三)法治教育重要性不明确

当前高校法治教育方式内容单一的主要原因在于各高校对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尚不够明确,导致高校法治教育流于形式,仅限课堂。笔者认为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有三点,一是加强法治教育是依法治国政策的必然要求。[3]在遵循四个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加强高校学生法治教育也是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举措。高校学生作为一个数量庞大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不仅承担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责任,而且承担着严格践行依法治国政策的责任,因此必须拥有较高的法律修养、较强的法律精神,法治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二是加强法治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教育要求要以“立德树人”为本质,以“三全育人”为方向实现协同育人,[4]因此如今的高校思想教育绝不是简单的思想品德教育,不是亘古不变的重复各种先进的精神并号召学生学习,而是应当根据时代的特点与要求,与时俱进地增加新的教学内容,从根本上实现法治教育并将其落到实处。三是加强法治教育是培养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人才需求的类型逐渐由单一精英型人才转向复合应用型人才,且在法治社会下不论是作为公民进行基本生存还是作为企业员工履行工作职责,皆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因此拥有较强法律素养、较高法律意识、较多法律知识的人才更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强高校学生法治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就业、拓宽就业渠道。

三、当前高校学生法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能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可采取多种途径,首先,化繁为简,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作为任课教师应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对于课堂知识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培养化繁为简的能力,将知识点细化,并结合课堂提问、讨论等方式将课堂归还学生,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其次,紧跟时事,与时俱进开展法治教育,引起学习兴趣。青年学生存在追赶潮流、对时事热点感兴趣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可以结合这一特点根据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开展法治教育,采用影响范围较大、讨论热度较高的案例作为法治教育课程的切入点,能在较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开展多种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增加学习趣味性。法治教育不应仅囿于课堂之上,更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高校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普法、学法活动,如国家宪法日活动、法律大讲堂、法治讲座等,寓教于乐。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不仅能够增强法治教育的效果,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高校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引进法律专业人才

第一,建立合理薪资、福利待遇机制,招贤纳士。“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普通高校尤其民办高校在工资、福利待遇上与名校、政府单位等相去甚远,因此引进法律专业人才首先应建立相对合理的薪资、福利待遇机制,增强自身在人才引进中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能增强在人才引进后的稳定性,以实现长期发展。第二,加强自有教师培训,建立专业的法治教育队伍。在法律专业人才需求缺口较大的背景下,一些高校不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难以实现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但高校学生法治教育刻不容缓,可与相关法律机构、著名法学学府建立人才培养计划,对目前自有教师进行法治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建立相对较专业的法治教育队伍。[5]

(三)明确法治教育重要性

第一,高校要将法治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作为高校,首先,一定要精准理解法治教育的内涵、准确把握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将法治教育写进专业培养方案,并且做到根据法治变化及时修改培养方案的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其次,严格把好教学关口,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法治教育能力。最后,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开设法律专业选修课、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二,高校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教育基本要求。作为高校教师,在明确法治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应积极探索法治教育的新方式,丰富法治教育的新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将法治教育讲“活”、讲“新”、讲“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理解与记忆的同时使学生明确法治教育的重要性。[6]第三,高校学生要将法治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目标。作为高校学生,一定要从根本上认识到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做到学以致用。[7]

四、结语

法治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年学生成长具有深远的作用。在法治社会,作为高校学生一定要做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作为高校一定要将法治教育摆在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高校教师要将法治教育的开展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项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法治法律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