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梅
(禄丰市彩云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云南禄丰 651213)
彩云镇位于禄丰县城西南部,截至2020年末,全镇辖9个村委会101个村民小组和124个自然村,总人口20 500人,总面积302.8 km2,海拔1330~1620 m,年平均气温17.8℃,年均日照时数4340 h,无霜期320 d左右,年降雨量650~800 mm,属于中亚南缘低谷次热坝干燥气候类型,是全省距昆明最近的“次热坝”。有耕地面积1817.93 hm2,其中水田面积1588.53 hm2,土壤为浅紫沙泥土、浅红紫色土、浅红紫胶泥土、紫胶泥土,适合种植花卉、蔬菜、优质稻等农作物;有小(一)型水库3件,小(二)型水库19件,其他水利化设施86件,总蓄水库容1436万m3,过境66.37 km的星宿江大沟辐射灌溉坝区7个村委会,彩云坝子水利化程度达98%,全镇森林覆盖率达76.1%。境内交通便捷,安楚高速公路过境24 km,县道抗彩线贯通干海资和一平浪镇,彩云镇至双柏县鄂家乡的公路建成通车。独特的自然资源条件和设施农业的发展,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彩云镇花卉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当地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历年来,彩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进行规划和部署。特别是“十二五”以来,为全面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整体素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彩云镇努力营造良好的生产发展环境,采取有力措施,着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帮助农业龙头企业纾解困难,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完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创新提质技术装备水平,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助力乡村振兴。同时,紧紧抓住被列为楚雄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禄丰市花卉产业发展核心区规划建设的机遇,以云南秀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彩云卉兴园花卉种植基地、辛诚花卉等花卉生产基地为示范,引导农户发展花卉种植。经过多年的发展,彩云镇花卉生产从普通栽培走向中高端栽培,现有州(市)级龙头企业2个、花卉专业技术协会1个、花农合作社1个,在协会的带领下,建成成熟稳定的一级合作伙伴和销售网点渠道,具备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所生产的花卉销往全国各地,并走出了国门,小盆花销售在国内、国外具有良好的信誉度和口碑。云南秀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红掌盆花系列和蝴蝶兰远销国内外,2016年红掌盆花系列代表楚雄州参加了昆明国际花卉展,被颁以优秀展示奖;2019年荣获楚雄州“10优农产品”称号。截至2020年末,全镇有花卉种植企业、规模种植户35户,花卉种植面积达413.7 hm2。其中,以康乃馨、玫瑰、洋桔梗、满天星为首的鲜切花种植面积350.6 hm2,产鲜切花1.78亿枝;以红掌、蝴蝶兰、多肉类为代表的盆栽花卉种植面积45 hm2,产盆花448.5万盆;绿化观赏苗木种植面积13 hm2,共13.9万株;食用玫瑰种植面积4.2 hm2,全年花卉销售额达2.3亿元。同时,流转的413.7 hm2耕地每年为彩云镇创造了1117万元的租金收入,并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650人就业,实现年务工收入2340万元。农业龙头企业的不断壮大,产业效益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有力地助推了乡村振兴。
为推进绿色产业及高原现代农业发展,彩云镇高度重视花卉产业发展工作,把花卉产业发展列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重点,一是成立了绿色产业工作领导小组,从项目引进、落地、建设、生产、销售等方面做好全面、优质的保障服务;定期召开政府班子扩大会议,分析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因势利导,加快推进花卉产业化发展及经营进程。二是探索土地流转模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参与入股共同建设农业产业基地,推动土地向区域内集中,风险由公司承担,使农民变成股民,分享产业红利;截至2020年全镇流转土地522.2 hm2,按照“公司(合作社、大户)+基地+农户”的产业运作模式,采取土地入股、出租、互换等土地流转方式,全面推进土地流转,有效整合土地资源,解放劳动力,使“农民变股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实现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与时俱进树立面向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的学习、培训力度,掌握更多的适用先进技术,解决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之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更好的服务农业。四是依托“土秀才”走村入户送技术、农文网校搞培训,加大花卉产业发展科技推广培训力度,不断转变群众农业发展观念,加强农业科技、新型农民和农村经纪人培训,不断增强农户学科技、懂科技、用科技的意识,培育花卉产业发展生力军。
楚雄州委、州政府将彩云镇列为花卉休闲园区,彩云镇紧紧抓住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发展契机,坚持规划先行,编制的《禄丰彩云花卉休闲园区总体规划(2018-2027年)》已完成初审。彩云镇以“农业强镇、旅游兴镇”为目标,园区规划打造以花卉生产为核心,兼顾发展蔬菜、水果、中草药和养殖业,集“种植、加工、商贸、旅游、创意、文化”六位一体的发展格局,注重道路美化、山体彩化、夜间亮化的提升,形成花路、花岛、花车的亮点,构建花场、牧场、农场的新业态,最终建成七彩花田小镇,成为乡村人的家园,城里人的乐园。围绕“一心、一带、一环、三片区”布局,即:彩云花卉研发核心、彩云公路景观带、彩云热坝环线以及花卉生产核心区、花卉旅游休闲区和农耕田园休闲区。园区计划投资6.91亿元,其中,企业自筹3.632亿元、政府投入3.278亿元,力争到2022年,园区产值超20亿元。
依托彩云镇优势和特色,加大花卉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先后引进了云南丰彩园艺有限公司(绿化苗木)、云南秀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红掌、蝴蝶兰盆花)、楚雄怡美天香科技有限公司(精油玫瑰)、彩云卉兴园花卉种植基地(多肉花卉)、禄丰芬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鲜切花)、云南新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切枝类)、云南蓝图园艺有限公司(鲜切花)等百亩以上花卉企业,树立标杆龙头,强化花卉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培育花卉农业龙头企业2个,花卉专业技术协会1个、花农合作社1个。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花卉产业发展之路。坚持“以品质建品牌,以品牌打市场”的产业发展思路,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着力挖掘云南秀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红掌、蝴蝶兰盆花系列,彩云卉兴园花卉种植基地多肉系列小盆花品牌效应,延伸花卉发展产业链,培育打造“彩云”牌花卉,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一是积极争取实施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扶贫整村推进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累计实施了2件小(一)型、14件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硬化通村路、机耕路56.8 km,浇筑各类“三面光”沟渠79.6 km,投资1200万元在彩云谷花卉种植区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并投入使用,全镇农业基础不断夯实,水利化程度达98%,坝区通自然村道路硬化率达96%,全面夯实了彩云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二是加大招商引资投入力度,围绕现有花卉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制作《彩云之上·云花飘香》形象宣传片和招商手册,组建招商小分队外出精准招商,有针对性地向来谈客商推荐项目选址,缩短项目用地手续的办理时间,促进项目尽快落地。
以花卉产业为基础,推动二产(花卉精油提炼、精油皂制作、鲜花饼制作)及三产(商贸流通、花卉旅游、网络销售)融合发展,延伸花卉产业链。挖掘包装民居、戏台、花卉文化,以花田花海景观和乡村风貌打造为载体,突出花海主题文化,整合心意心诚花场花卉物流、卉兴园艺网络销售、秀海红掌观光长廊、怡美天香玫瑰精油提炼及鲜花饼制作工艺等资源,探索假日乡村游、周末亲子游、农家乐、农耕体验等主题观光休闲体验式农业,将花卉休闲产品与食、住、行、游、购、娱等功能紧密结合,提升农业附加值,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多元化。
在花卉产业发展中,坚持将花卉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在区域规划、土地入股、劳动力转移的选择上始终把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放在首位,使广大的贫困户不断地参与进来,探索“公司(扶贫车间)+贫困户+产业”的模式,努力做大做强花卉产业扶贫项目,培植收入稳定产业,全镇土地入股花卉企业贫困户达56户,户均年可增收3500元;带动贫困户种植花卉6.2 hm2,年可增收130.2万元;优先推荐贫困户到花卉种植企业、花卉游农家乐务工,带动85名贫困人口就业,实现年务工收入173.4万元,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
彩云镇花卉产业虽有了较大发展,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与花卉产业发达地区注重高端专业化生产、新品种研发、现代化栽培设施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注重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相比,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与专业化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带动企业、花农、基地发展花卉产业的做法相比,还有许多不足。
农业公益性服务体制机制不完善,经营性服务组织不发达,技术推广服务不到位,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转化步伐缓慢。农业技术信息、新品种信息、人才信息、供求信息和法律政策信息等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尚未构建成熟。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滞后,质量安全水平不能有效保障。花卉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花卉专业合作社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内部管理不规范,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
在科技应用方面,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平衡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先进的农业实用科技在花卉生产上应用不到位。一是施肥技术不规范,不能根据土壤肥力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施肥,造成肥力浪费,花卉品质下降,土壤板结。二是相关栽培设施整体功能不够完善。目前花卉大棚栽培设施种类单一,物理杀虫、降温、灌溉和通风排湿等设施推广力度不够,配套栽培技术不完善,导致设施利用率低,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
彩云镇花卉种植面积虽增长比较快,也引进和培育了一些花卉龙头企业,但规模经营集中度低,种植规模小,地域分布散,花卉品种杂,且大多数企业、农户种植管理水平不高,专业化、规模化、科技含量偏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引领农户范围不广、发展成效不明显。
现有的花卉种植大棚类型有纯钢架大棚、水泥杆大棚、复合材料大棚和水泥立柱竹木大棚。在投资建设的过程中,由于企业投入资金不均,建设要求不一致,建设的同类型大棚高度、长度、跨度不统一,部分复合材料大棚棚架过高、过宽、过长,棚顶平坦、稳固性差、抗风灾能力弱。大多数企业建设的大棚、厂房标准不高,不能作为金融机构贷款融资抵押物,企业贷款融资难,部分企业缺乏发展周转资金。目前全镇花卉生产大棚以低标准水泥杆大棚和复合材料大棚居多,占现有花卉生产大棚的93.2%,大棚标准化水平还需进一步规范、提高。
设施农业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现代农业,但就彩云镇的花卉生产而言,农民的思想比较保守,大多数农户不敢试、不敢闯,担心每亩大棚一次投入几万元,会收不回成本,不想担风险,不愿意投资。截至2020年末,全镇有花卉种植企业、规模种植户35户,花卉种植面积达413.7 hm2,但本地种植户仅有8户,且规模均较小。
以科技为导向,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联合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大花卉产业发展科技推广力度,不断转变群众农业发展观念,逐步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向转变。同时,加强农业科技、新型农民和农村经纪人培训,不断增强农户学科技、懂科技、用科技的意识,努力打造花卉产业发展生力军。
在今后的特色农业发展进程中,要利用彩云镇特有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两大产业。一是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加大培育、引进和扶持花卉产业龙头企业力度,培育花卉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和新型农民,开展花卉生产经营普及性、引导性培训,大力发展花卉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化水平,做特“绿色食品牌”,加快推进彩云花卉产业发展步伐,广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延伸花卉发展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效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助推乡村振兴。二是继续做好花卉产业园区规划,以彩云镇被列为全县花卉产业园核心区为契机,紧紧围绕花卉种植、冷链物流、旅游观光发展思路,按照“合理布局、各具特色、错位发展、互为补充”的原则,在充分考虑气候、海拔、耕地资源的基础上,全面做好彩云花卉休闲园区规划工作,并积极争取相关项目资金支持,逐步推进规划实施,力争到2025年全镇花卉种植突破万亩,把彩云镇建设成为彩云之上、云花飘香的休闲观光旅游小镇。
抓实花卉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工作,结合现行的农业产业扶持政策,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持之以恒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加快花卉产业发展步伐,充分发挥花卉龙头企业和花卉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作用。一是做到同区域同类型的花卉统一供苗、膜下滴灌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等。二是同一区域田块尽量做到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棚型结构,做到田间布局规范,减少棚与棚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加大农业招商工作力度的同时,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做到先完成园区规划建设,再进行客商引进。在建棚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点,规划建设符合当地花卉发展需要的大棚,做到长、宽、高统一标准,提高建设质量,提高区域化大棚抵御自然灾害的整体能力。使之能作为金融机构贷款融资抵押物,解决企业贷款融资难、部分企业缺乏周转资金的难题。与此同时,争取与花卉休闲园区规划相配套的项目资金支持,逐步建设集花卉基地生产、市场交易、批发中转、精深加工、物流配送、销售服务为一体的花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体系。
一是以区域环境条件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筛选适销对路的花卉品种。二是加快工厂化育苗基地建设,提高种苗质量,从源头上着手促进新品种推广,规范统一花卉用苗。三是不断总结大棚花卉高效栽培技术、花卉育苗技术、膜下滴灌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等,不断提高大棚花卉种植的科技含量,以技术提效益,以技术促发展,让花农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四是加强农产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通过对涉及种植的种子、土壤、肥料管护等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实现产品增值、农民增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