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乡村振兴的契合研究

2022-11-23 02:55杨春蓉
关键词:村寨民族传统

杨春蓉

[提要]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是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有效措施。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大力进行第二产业的发展会面临较大的生态环境压力,在民族村寨对民族文化进行深度旅游开发,可以为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创造就业机会,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能提升当地民众的收入。近年来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推动了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但民族村寨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如当地的文化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破坏,在利益分配上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们既要让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齐头并进,又要防止旅游开发过程中贫富差距的拉大,实现“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目标。

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而民族村寨实现乡村振兴更是当下要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面临的严峻挑战。民族村寨大多处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但经济发展又相对落后,要促进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发展,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对民族地区进行深度旅游开发更易取得显著成效。然而民族村寨由于地处偏远、市场发育程度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在旅游开发前期投入较大且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导致许多企业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初期难以投入资金与人力。政府部门对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效地增强了企业与当地民众参与旅游发展的信心。 “十二五”期间,仅中央政府部门就相继出台多个支持通过旅游开发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如《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 (中发〔2011〕10 号)首次提出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旅游扶贫; 《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 中办发〔2013〕25号) 提出“加强贫困地区旅游资源调查,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贫困地区优势旅游资源,发挥精品景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31 号)提出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70 号)提出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开展旅游扶贫公益行动、电商行动、万企、万村帮扶行动,实施金融支持旅游扶贫行动、旅游扶贫带头人培训行动等,启动旅游扶贫观测点计划;《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 年)》《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2014 年)①等,都提出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和旅游发展的支持力度。政府通过资源整合、资金筹措、行政管理等引导旅游规划和投资,对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给予支持。近年来,一些民族村寨通过旅游开发社会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一、近年来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在当地社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

民族村寨在旅游开发早期由政府主导旅游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引资政策和融资导向,提高当地村民对市场和资源的可进入性,有效推动了民族村寨旅游业的发展。后期社会组织与社区进一步参与旅游开发,使得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快,民族村寨的经济也越来越活。

(一)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地民族村寨进行旅游开发,游客到村寨来“吃住行游购娱”,消费当地的产品和服务;政府和企业为民族村寨提供旅游开发的资金、技术及人才支持。当地村民以土地、资金、劳动等方式入股参与旅游发展,促进了个体工商户的发展,为民族村寨村民创造了就业和收入机会,许多青壮年不再到外地打工。民族手工艺品的发展推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民族村寨以前生产方式单一,现在经济多元化发展。民族村寨的民生得到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旅游开发项目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有利于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小商品生产和销售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有的民族村寨以农户为单位发展农家乐和民宿,有的村寨以村委会为主导,形成“村委会+农户(或合作社)”的组织形式,有的村寨形成“村委会+企业+农户”的组织形式,实现供应链本土化,扩宽了当地村民的收益渠道,也提升了旅游产品质量。

如,横江第一苗乡——铁匠乡是赫章县唯一的苗族乡。自2016年以来,该乡的民族村寨共投资4500万余元建成市级果蔬产业示范园1个、芳香产业园1个、苹果示范园1个、中药材基地1个,桑树种植基地1个,共解决3000人次劳动力就业困难问题。累计先后争取到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种养殖帮扶资金1109万元,其中养殖帮扶资金达609万元,完成养牛1047头,涉及农户597户,完成养猪683头,涉及农户206户;中药材种植帮扶资金达500万元。累计完成调减低效农作物种植8.25万亩(其中种植中药材2千亩、百合3百亩、魔芋2百亩、辣椒5千亩、烤烟1.5万亩、马铃薯6万亩)。另外,有效促进就业,全面改善群众生活质量。通过回流一批、引进一批、鼓励一批有志青年回乡创业,参与产业发展攻坚。共创造就业岗位1300余个,帮助2000余劳动力稳岗就业,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原来的7269元增加到10596元,突破45个百分点。五年来,累计投入1.05亿元建成通村公路96公里、通组公路143.6公里,完成院坝硬化15000平方米。群众经济收入大幅度提升,生活质量明显改善。[1]

(二)促进当地文化的复兴与保护

旅游开发不仅使民族村寨土著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也使一部分民族村寨的传统文化得以复兴。民族村寨的建筑、服饰、饮食、歌舞、乐器、工艺、生产方式、风俗习惯、信仰等文化遗产对游客非常有吸引力,有的游客在参观之余,还会录音、录像、模仿,土著居民看到自己的文化引起了游客的兴趣和赞赏,对本民族的文化更有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了使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持续保留下来且吸引游客的到来,侗歌进了现代课堂,许多传统民族节日开始复兴。民族村寨的许多传统借助于旅游的热力被重新挖掘、整理、保护,得以重生。这些工作需要村民付出时间、精力和物力,这些付出能给村民带来实惠,村民对这些工作就保有持久的热情。如,巨洞村“在2004年以前,其传统文化面临巨大的危机,大批青年人外出打工,歌谣失传,节日中止,建筑变形走样,语言和服饰也几近失传。2004年以后,由于旅游业的兴起,所有即将失传和中断的传统均得到有效的恢复和保留”[2](P.20),该村损毁的鼓楼和风雨桥也被重建。

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当地村民不仅对自己特有的传统文化增加了自豪感,更加珍惜、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通过参与旅游项目,他们的管理能力民主参与意识得到提升,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素质得到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得到提高,政府、企业、当地村民齐力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与保护。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村寨旅游开发面临的挑战

旅游是一个涉及经济、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活动。以前学术界主要关注旅游开发对民族村寨在经济层面的正面效应,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其对民族村寨的负面影响也逐渐凸显,学界开始对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进行批判和反思。旅游业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民族村寨就是一个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文化生态系统的复合。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镇建设与民族村寨旅游景区建设是可以契合的,两者的契合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民族文化传承、人力资源提升等许多方面。下面笔者对现阶段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出现的比较突出的文化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化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

对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也要进行辩证地分析。旅游发展为民族村寨带来了经济效益,推动了民族村寨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对地方文化生态环境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影响文化的生态除了自然界,还有人、环境、技术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3]旅游化的村寨呈现地方全球化、民族现代化等特征。旅游开发加速民族村寨传统民族文化的商业化,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外来文化的冲击也会加速地方性的消弭。旅游开发前,民族村寨原住居民经济活动较为单一,人口流动性较弱,原住居民的职业分工和社会结构简单,血缘和地缘关系在社会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原住居民的市场经济意识薄弱。旅游发展打破了民族村寨社区的封闭性,多元主体进入民族村寨,资本涌入,治理主体和治理结构发生改变,劳动力较为频繁地流入或者流出,土地被重置利用,传统的单一的生产生活方式因为旅游开发变为多元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前民族村寨单纯的日常生活、生产空间转变为游客参观游览、消费的空间。旅游开发引入了资本与商业,拉大了原住居民的收入差距,也激化了当地社会的一些矛盾。伴随着旅游开发规模的壮大,政府、企业等相关利益主体介入民族村寨,大量外来人口进入村寨,除了游客外,还有外地来的投资者、规划者、基础设施建设者、商业经营者,这些外来人口带来了外地的语言、现代化的服装、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民族村寨成为了一个多元群体共生的场所,村寨的空间结构也趋向复杂化。民族村寨传统空间走向资本,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民族村寨变为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旅游服务型社区。以前紧密的血缘和亲情关系受到了商业化的影响,造成当地人情关系的淡漠与疏离。“环境与人类文化之间相互作用是永久存在的。”[4](P.6)文化是环境的产物,文化要适应环境,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文化与变化了的环境进行磨合调适。在旅游开发背景下,民族村寨传统的生计方式发生改变,生计方式的改变也会引起传统民族文化发生改变,进行文化生态的再适应,文化生态背景的变化将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在其他方面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民族村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发生碰撞,当地人开始对自身文化与身份进行审视,民族村寨当地的传统文化逐渐开始调适与再造。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普及,村民寻求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开始新建或扩改传统住宅,致使生活空间变成商住两用功能空间。村内商业用地不断增加,餐饮,停车场、商店、快递服务点、医务室等旅游配套设施的用地需求也逐渐增加。

民族村寨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实现完全原生态保护的主张并不现实。如,位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最南边的从江县有多个民族村寨,有19种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各个民族都有着具有自己特色的传统文化习俗,不同的语言、饮食习俗、节日庆典、宗教信仰、婚嫁习俗、民族服饰构成了当地的民族特色。但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虽然人们意识到对多样化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但原住居民接触到现代化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就开始追求现代化的生活,他们逐渐丢掉自己的传统。一些已少在文化生活中发挥作用的文化因素渐渐淡化。民族文化遗产在新形势下必然会产生变化,效率低的传统工艺会为先进的工艺技术代替,陈规陋俗为先进文化代替,是时代的发展趋势。传统民居是民族村寨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一些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学者忽略了原住居民的感受和看法,关注的重心在建筑的原真性上。如,大理白族传统民居存在通风差、采光条件差、卫生条件差等问题。学者们从生态伦理出发,主张要尽可能地保留住这些传统,还要原汁原味地保留,一味要求原住居民在这样的居住空间生活,影响他们的生活舒适度。传统民居怎样改造?文化遗产保护者应在保存传统的同时考虑舒适度,站在原住居民的角度考虑问题。民族传统文化既要保持原真性,又要适应现代生活,又要发展,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是民族村寨旅游开发面临的一大挑战。文化生态是无形资产,如何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双赢,是当前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民族村寨原住居民的私人生活空间因为旅游业的发展转向成为旅游者参观、消费活动的公共空间,民族村寨兼具当地村民的生活空间和游客观光旅游的空间的双重功能。为了迎合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民族村寨中有标志性的景观元素和地方性文化符号被筛选出来,进行商业化和舞台化的开发和展示。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从自在的状态转化为旅游景观符号。具有地方性色彩的神秘、古朴、原始的文化被进行景观化地包装与开发,一些比较严肃神秘的祭祀礼仪,有特殊地位的婚俗,还有宗教习俗,因为过分商业炒作,破坏了这类遗产的严肃性、神圣性、纯真性。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保护了文化的物质层面,但破坏了文化的灵魂和精神内核,旅游的商业性使得传统民族文化商品化,游客旅游体验的真实性受到了破坏。

旅游开发也造成了民族村寨文化的同质化,一些民族村寨的过度开发导致文化特色越来越不独特,这会反过来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如西双版纳傣族园、贵州天龙堡。

(二)协调利益分配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与不同群体收入差距较大等问题仍然存在。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指出: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5]“收入差距对于经济增长、贫困治理、促进健康、增进信任、改善环境等均有负面的影响,从这一意义上说,追求适度的收入均等并不只是为了公正本身,也是为了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6]( P.4)深入地理解和认识民族村寨收入不平等的问题,能深化政策制定者对收入不平等问题认识的关键,也是探寻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关键。民族村寨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既要追求效率,又要追求公平。

从客观上来看,在民族村寨内部,交通、区位、资本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存在较大差异。民族村寨内部有旅游发展的核心区与边缘地带,核心区成为旅游者的主要聚集地。比如处于核心位置的房子能租出好的价格或者能用来开小卖部,而位置偏的地方的房子无法出租也无法从事商业活动。原住居民在村寨中先前存在的区位的空间差异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转化为资源差异,由此也造成了村民内部就业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关系。居住在民族村寨旅游核心区的原住居民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旅游接待与经营,这会带来比其他原住居民更多的经济收益。为了培育市场环境,吸引更多的旅游投资和壮大客源市场规模,地方政府和参与投资的企业会加大对民族村寨旅游核心区的支持力度,这会进一步加剧土著居民间的不平等。由于土地重置利用,有的土著居民失去土地资源,传统生活方式受到威胁。又如民族村寨的公路的规划对不同地方的房子的主人的财富影响也非常大,公路沿线的房子的价值会提升。另外,那些经常使用这条公路的人获得了主要的收益,对有的人来说公路只是方便自己出行,但对有的人来说则带来了无限商机。

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不仅是由直接的经济利益分配形成的,也是由于对资源、机会占有的不同形成的。当前民族村寨在旅游开发中较多关注物质财富分配,而对经营机会、内部合作等方面关注较少。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民族村寨建立了以股份制为基础的经济利益分配机制,例如西江苗寨、肇兴侗寨等按市场投入要素分配收益,实行门票分红等,每一个体皆有资格享有经济权。非经济权利可以通过出售、寻租、影响当事人抉择等变为经济权利。被忽视的非经济权利甚至是影响村寨原住居民获得旅游收益的核心变量,其对个体与村寨的发展更为重要,尤其是内部成员之间的经验借鉴、信息共享、互惠互助等非经济利益分配,可以大幅度提升相对收入较低的原住居民的行为能力,使其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

从主观上看,家庭出身、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等一开始就影响个体获得机会与财富。在任何社群中,人们获得资源和决策的机会和能力都存在着差异,在民族村寨的旅游项目实施时,村寨内不同的原住居民会有不同的反应。并且社会分工不同,导致收益也不同。由于民族村寨本地居民缺乏资金和经营能力,“城里人或者外来投资商占据了旅游业中的经营者地位,并且占有绝对或者绝大部分的受益权,使得乡村旅游目的地形成了城里人的‘飞地’”[7]在旅游业中从事服务与管理的中高层人员往往是外地人。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当地村民倾向于出租土地、房屋,放弃亲自经营,这就放弃了更多的经济利益给外地来的经营者。“外部主体的介入打破了原住民社会关系的平衡,以及文化空间转型与原真性之间悖论的出现。”[8]民族村寨的本地居民收益较低,使当地居民产生不满情绪。民族村寨本地居民内部获益差距拉大,部分村民获益过多,会使其他村民产生相对剥夺感。旅游发展后,大量外资注入,部分缺乏经济意识的本地居民没有参与其中,由此呈现出旅游开发过程中贫富差距拉大,这使得当地的社会关系恶化,社会治安变差。如,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惠水好花红千户布依寨在旅游业兴盛以后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

民族村寨在旅游开发中要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在协调利益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三、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文化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通过教育培训、宣传使民族村寨文化生态环境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传统的文化表达必须适应现代生活才能保证生存下去,挑战在于找到积极的、具有社会基础的、合作性的方法来保证无形文化遗产将来的生存和活力。”[9]民族村寨要做到房子变舒适但没失去传统特色,交通便利了但不失去传统肌理,掌握现代技术的青少年还会唱传统的歌谣,拥有现代便利的生活的同时依然保留传统节日、传统语言和服饰的核心元素。对有形的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与维修保护。“可以运用拍摄纪录片、录音和存档等方式保证无形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鼓励世代相传和复兴无形文化遗产来保持它的活动。社会承认和激励遗产的支持者、演员和创作者们保护遗产,而且会促使他们提高技能和艺术修养。”[9]加强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整理、研究和申报工作,收集、整理传统民族文化,保留一些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出一些民间故事集,制作一些方言、歌舞、礼仪方面的影碟。保护和恢复原生资源,营造民族村镇浓厚的文化氛围。对传统民族文化技艺,要设立传习中心传授传统技艺,如,有的民族村寨设立了绣花鞋传习所,有的民族村寨设立了剪纸传习所,提高文化商品质量,提升处理技术和工艺。对民间艺术、民间艺人进行登记、建档,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形成保护名录和传承人体系。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从学校角度出发,采取各种方式向学生普及文化生态保护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生态保护意识。使年轻一代对民族文化更有认同感,为民族文化的发展传承储备后续力量。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向全体社会公众宣传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制定激励政策,使社会公众能够充分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调动民间组织的保护积极性,带动更多相关组织参与进来。

(二)进行专业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意识到当地原生态文化受到影响后,提出按照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卖点的旅游发展思路,生态旅游村镇建设规划和乡村旅游规划相协调,统一建设标准。乡村振兴中新修的建筑要具有传统民族建筑的符号,保留民族特色,以体现本地民族建设风格为重点,着力保护、恢复和改造村寨房屋建设,规范限制水泥建筑, 以山清水秀为目标,营造一批生态林,封管一批天然林,保护和改善民族村寨的生态环境,加快改厨、改厕步伐,加大治理脏乱差的力度,创建文明、卫生、安全的旅游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2](P.20)配合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生活宜居,乡风文明”,当地一些政策相继出台禁止民族村寨私搭乱建、乱占耕地。各民族村寨对标要求,迅速推进少数民族村寨治脏、治乱、治违。民族村寨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增加了当地居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掀起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振兴的热潮。如,安顺市民族村寨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同时都保留了独特的建筑特征,整体村寨的传统文化氛围得到提升,紫云自治县海子村、西秀区歪寨村等少数民族村寨,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为游客旅游参观与当地村民生产生活创造了优质环境和氛围,而互联网、手机移动客户端、微信平台、电视台也为当地提供更多更广泛的宣传渠道。

(三)继续增强原住居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保护意识,提升原住居民的旅游参与度和获得感

有的原住居民因为从旅游中获得的收益较少,认为传统民族文化是否传承与自己的小家庭生活没有关系,保护当地文化的意识不够强。如果当地人切实感受到本土文化特色给自己带来了收益,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质量,就会增加他们保护本土文化的动力。对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要进行专业培训,定期举办民族文化学习班、民族文化知识座谈会,请科研人员或文化机构的专业人员、艺术家授课,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许多传统技艺的传承人都是老年人,对传承人要做到待遇留人,在经济上给予传承人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文化传承人办培训班、收徒弟。还要提高传承人的政治地位,使其热爱民族文化,愿意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避免年轻人宁愿选择外出打工也不愿意从事民族文化工作,避免文化传承人青黄不接。

(四)继续加大生态博物馆的建设

生态博物馆是将“一个有价值的社群(村寨、社区)整体上(人、物、生产业态、生活业态)视作保护及传承的对象。”[10](P.133)目前我国已有贵州六枝特区梭戛生态博物馆、镇山生态博物馆、隆里生态博物馆、堂安生态博物馆等,但生态博物馆的数量还需要增和质量还需要提高。生态博物馆和传统博物馆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传统博物馆讲的是博物馆的建筑时,生态博物馆指的是一个社区所包括的区域;当传统博物馆讲到观众时,生态博物馆指的是社区里的居民;当传统博物馆谈论科学知识的时候,生态博物馆指的是一种文化记忆;当传统博物馆讲科学研究的时候,生态博物馆讲的是公众的知识。”[11]如,镇山布依生态博物馆位于贵阳花溪区镇山村,有居民130户,其中大多数为布依族,共103户,镇山布依村寨还保留着四百年前李将军时代独特的遗址建筑,如环绕全村的古城墙、关公庙、武庙。虽然距省会贵阳仅21公里,这里的口头语言仍是布依语。[2](P.37)又如梭戛生态博物馆,通过增加各种文化活动,组织文艺演出队,编排民族节目演出,让民族传统文化有展示的舞台和机会,增加了对游客的吸引力,也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如果不是因为还有表演的需要,他们的三眼萧演奏就业已失传了,因为很多年轻人对三眼萧已经没有兴趣,但游客的欣赏,使得三眼萧演奏继续传承。

四、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对策

如果民族村寨中的原住居民相信一些人得到的超过了他们应得的,而另外一些人所得又少于应得的,那么这就成为影响民族村寨和谐的因素了。政府制定政策要考虑以补偿的方式帮助原住居民中收入较低的那一部分人,通过再次分配转移一些收入给收入较低者,能和谐邻里关系,也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一)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村寨中原住居民的经营能力

人力资本是财富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的素质和技能是智力资源,它体现为人掌握的知识。要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当地村民的受教育程度和人员总体素质,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帮助他们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使他们自己能胜任旅游决策、经营管理的工作。总体来说,一个人的受教育水平越高,薪水越高。在同一家餐饮店工作,大堂经理和洗碗工的收入差距就比较大。民族乡村管理机构应当重视村寨旅游开发和经营能力培训。首先,要开展集中宣讲,对本民族、本区域、本村寨的民族文化传统、旅游开发特色、旅游产业经营、旅游管理要求等,宣讲到每户人家。其次,对村寨中的贫弱群体,搞旅游开发明显能力不足的家庭,要重点进行培训,组织团队开展入户指导,从经营者的衣着服饰、迎客礼仪、货物展陈、文艺表演、经营语言、交易技巧、成本收益核算等方面,进行全面培训,提高其经营能力。再次,开展结对帮带,由村寨中旅游经营大户,结对帮带贫弱家庭,从进货、摆货到招揽生意、吸引游客等,进行帮带和形成利益联结,有效整合用好各户人家的劳动力资源,通过村寨内部的互帮互助缩小旅游收入差距。

(二)完善利益分配,合理调节村寨旅游收入分配机制

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针对那些获得较多收入、获得较好发展机会(经营机会、房屋出租、土地流转等)的群体,政府要发挥矫正与再分配作用,要建立起一套相对公平、公开合理的参与和利益分配机制,弥补市场注重效率而忽视公平的缺陷,解决其他群体收入较少的问题。首先,在门票分红上实行倾斜政策,要对距离旅游中心区域相对偏远、旅游热度较弱、游客稀少区域的村民进行一定程度的倾斜政策,对村寨中老弱病残家庭进行扶助,以调节旅游收入差距。第二,在旅游经营机会上实行再次配置,向贫弱群体倾斜。对一些特色旅游产品销售摊位和区域,政府可以指定经营人家和经营区域,对低收入群体以帮扶。第三,对就业机会的再分配。对于村寨的公益岗位,更多地向贫弱群众倾斜,向距离旅游中心区域偏远地方的村民倾斜。同时,要鼓励民族村寨内部的先富群体通过优先雇佣本地人就业、合作经营、联户带动等方式,给贫弱群体以更多的旅游产业经营机会,提升本村寨民众旅游从业参与度,增加贫弱群众的就业岗位。第四,明晰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确保被征地后村民维持生计不再困难,解决无土地村民的养老问题。第五,村两委定期收集、整理村寨原住居民的意见,及时反馈并调整相关政策和措施,不让矛盾扩大化和尖锐化。通过扩展群体获得旅游收入的机会,鼓励更多村民参与旅游业。

综上,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比较中生存,在不断吸取营养、新陈代谢中繁茂起来的。各民族文化在发展中,已经或者正在受着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学习和借鉴他民族文化的长处,比如,在农业畜牧业生产中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等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果故步自封,拒绝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就不能健康发展。各民族传统文化更需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地调整适应,学习先进,不断地扬弃,才能保持活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民族村寨在旅游开发中除了要新办经济实体,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收入,还要对每户村民的年龄状况、就业状况、受教育状况、健康状况、经营机会、房屋出租状况、土地流转状况等进行建档分析,对造成部分村民收入过低的原因进行精准分析,针对不同情况提供多样化的分享旅游红利的机会,让拥有不同资源禀赋与个体差异的原住居民一同踏上共同富裕之路。

注释:

①以上政策和文件资料分别来源于中国农业新闻网http://www.farmer.com.cn/ywzt/jjfp/bj/201508/t20150826_1137478.htm,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hengce/2014-01/25/content_2640104.htm,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1/21/content_9405.htm,韶关市人民政府网https://www.sg.gov.cn/zw/ghjh/content/mpost_1346926.htm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wgk/2011-06/13/content_1883222.htm,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gzdt/2011-07/01/content_1897797.htm,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ex.cssn.cn/zx/201412/t20141223_1452605.shtml。

猜你喜欢
村寨民族传统
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路径
MINORITY REPORT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锅巴粥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