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摄像与剪辑课程设计教学思考

2022-11-23 02:52:02娄山邰光忠
艺术家 2022年1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专业课程

□娄山 邰光忠

在新媒体背景下,众多创新因素为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影像资料、音频资料等多元因素为学生带来视觉、听觉的双重冲击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设计呈现出灵活性、时代性的特点。摄像与剪辑课程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其课程设计内容和课程设计质量关乎学生未来的从业生涯和发展方向。通过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摄像与剪辑课程设计的教学现状分析发现,其存在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学案例与时代脱轨、考评方式过于传统等弊端,导致摄像与剪辑课程未能发挥出教学功效,未能为学生未来的从业生涯带来积极作用。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相关从业人员应对课程设计做出优化与创新。

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摄像与剪辑课程的建设意义

摄像与剪辑课程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有以下四点意义。第一,促进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提升个人专业能力水平。视觉传达艺术专业作为为社会输送高品质创意型人才的重点专业,其摄像与剪辑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结合了高校办学特色,立足社会市场需求实际,转变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专业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更好就业的重要途径。第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常规专业有着本质的不同,其交互性、实践性较强,所以在课程优化过程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发散个体创造性思维,而且能够提升高校的教育水平。第三,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帮助专业教师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对于现阶段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实况而言,师资教学力量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所在,也对高校办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级不断更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摄像与剪辑课程有助于立足高校办学本质,深化专业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第四,扩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影响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作为广告类专业的重点专业,其教学水平影响着其他人文艺术专业教育质量,因此优化课程教学体系能够体现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育价值,扩大专业影响力,提高高校人文艺术专业的整体教育水平。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摄像与剪辑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目前,国内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摄像与剪辑课程教学内容大致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由于摄像与剪辑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设备操控能力、软件应用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摄像与剪辑课程教师将大部分教学时间放在了实践教学上。对于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而言,着重强调实践课程无可厚非,但是根据现阶段多媒体行业中的项目制作流程可知,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那么剪辑作品就会呈现出无序、不美观的情况。对于学生而言,在日后的从业生涯中,其摄像与剪辑工作便是无序的、质量低下的,仅仅将工作停留在摄像机操作等技巧层面。因此,为了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质量,积极为学生日后的从业生涯保驾护航,摄像与剪辑课程设计教师应该结合课程内容和专业特色,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教学节奏和教学顺序。

(二)教学案例与时代脱轨

现阶段的大学生接触到的多媒体行业以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为主,对传统媒体的制作流程、制作方向和媒体素材的了解有限。通过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摄像与剪辑课程设计内容的分析发现,部分高校专业教师采用的教学案例多为20 世纪的案例素材。对于此类素材,学生知之甚少,需要在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了解。此外,由于此类教学案例和教学素材与时代脱轨,不符合现阶段高校学生的审美,学生在学习和鉴赏过程中无法深入体会。因此,为了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摄像与剪辑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充分了解现阶段新媒体行业中的教学素材,选取符合时代特色的教学案例,做到经典与时代相结合。

(三)考评方式过于传统

为了实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标准化教学,在摄像与剪辑的实践课程中,教师会向学生布置相应的摄像任务和剪辑任务,要求学生按时间、按要求完成实验项目。项目完成后,教师会进行考评。这种考评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限制了学生的个体思维,无法兼顾学生的个性化审美,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导致呈现出的实验作品风格较为单一。对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理论对学生进行分步、分任务式考评,以激发学生对摄像与剪辑的实践动力。

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摄像与剪辑课程设计教学优化策略与措施

(一)策略方向

1.从教学设计而言

由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在进行摄像与剪辑课程学习之前对摄像与剪辑不甚了解,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内容设计环节,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引导学生对非线性便捷系统进行了解,然后对剪辑手法中的蒙太奇、长镜头等艺术表现手法进行讲解。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摄像与剪辑课程中,“创意”是教学的重点,所以教学设计应从“创意培养”出发。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创作中,帮助学生把控脚本创意点、剪辑创意点,并且协助其完成拍摄和剪辑。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搜寻可用教学素材,通过鉴赏优秀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其掌握摄像和剪辑方法。

2.从教学手段而言

从教学手段而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摄像与剪辑课程教师应该注重打破教学“模式化”的限制,采用实践活动教学淡化师生概念,并且通过举办学科竞赛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不足,开阔学生眼界。教师可依托竞赛的命题、竞赛的形式、竞赛的范围,帮助学生在实践参与中调动自身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摄像水平和剪辑水平,使其拍摄出具有创意的广告作品。此外,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主题进行创作、拍摄和剪辑,并将作品在班级中进行分享,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培养学生多元思考和多维思考的能力。

3.从考评方式而言

视觉传达设计摄像与剪辑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所以考评方式应该注重从实践出发。现阶段,视觉传达设计摄像与剪辑课程的考评方式主要从学生的日常出勤、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实践作品进行,其中实践作品是考评的重点。此外,教师可采用现场公开型汇报演讲的考评方式,师生共同对作品进行点评,从而提高学生在摄像与剪辑课程中的参与度,保证考评的客观性。

(二)具体措施

1.提高师资力量,鼓励教师参与专业培训

据了解,部分摄像与剪辑课程教师是编导专业出身,且大部分是青年教师,能够与时代接轨,但是自身的教学经验较为有限。因此,提高师资力量,引入行业内优秀的摄像与剪辑人才是改善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的关键。从提高师资力量出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可以增设专任教师和实验员教师,其中专任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自身丰富的摄像与剪辑经验进行教学,而实验员教师在学生参与实验活动时进行相应的指导,帮助专任教师减轻教学压力,在教学之余进行创新学习。此外,摄像与剪辑课程教师可以积极参与高校中的教学活动、培训活动等,以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通过不断的学术交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

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灵活采用考评方式

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可以将内容创作、摄像、剪辑课程设置为课程群组,并且设置在同一个教学时段内。在此教学时段,教师可以设置主题,引导学生分组探讨主题的核心内容,撰写脚本,然后开展摄像和剪辑实践,以打破传统实践教学课堂的局限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在摄像与剪辑课程中的实践能力。由于课程群组的设置使实践的考评方式有所改变,教师可以通过内容创作、摄像、剪辑等步骤进行分阶段考评,从不同的阶段挖掘学生的可优化之处,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技能操作水平。另外,分阶段式考评有助于教师减轻自身工作负担,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重复工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建立教学案例库,发挥真实教学功效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门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性思维的课程,因此在摄像与剪辑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为学生建立教学案例库。同时,教师应定时定量更新符合学生审美和时代需求的教学案例,以发挥出教学案例库的教学功效。教师可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放入教学案例库,发挥榜样作用。在教学案例库的备课过程中,教师应精心挑选教学案例,有针对性地对案例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剪辑,从而便于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展示优秀的案例外,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审美和教学的需求对案例进行逐层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维度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创新能力。

4.优化课时安排,强化教学系统性

在数字化素材更新迅速的时代背景下,对于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摄像与剪辑课程教学而言,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内容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市场需求,所以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三维影像制作能力。摄像与剪辑课程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重点课程之一,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多元,视觉冲击更加明显,对企业的宣传与推广效果也更佳。因此,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摄像与剪辑课程更应该注重丰富教学内容,扩充教学课时。通过分析现阶段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摄影与剪辑课时分布,笔者认为强化教学系统性,优化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摄像与剪辑课程应将课程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影视语言基础理论知识以及视频剪辑与拍摄演示。此阶段课时约为12 节,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影视语言基础理论支持、摄像与剪辑理论等。第二,分组临摹实践。此阶段课时约为12 节,主要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对某短片进行临摹摄影与剪辑。此阶段要求学生学习非线性编辑系统、EDIUS 剪辑软件和Photoshop 图像处理软件等,并且要求学生掌握摄像与剪辑技巧。第三,创意实践。此阶段课时约为24 节,主要引导学生分组后集思广益创作创意剧本并摄影与剪辑。

5.举办多元活动,提升学生积极性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摄像与剪辑课程和常规理论课程有所不同,其实践性较强。因此,教师不能停留于理论表面,而应该引导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条件下,将摄像与剪辑进行融合,从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利用新颖的影视语言进行表达。对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技术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以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为例,该竞赛命题丰富、范围广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并且其奖励机制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使其拍摄出别具一格的短片,从而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摄像与剪辑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该竞赛,并要求学生从研读命题单、主题分析、品牌特性分析等环节出发,寻找创意点,确定创意点后撰写分镜头脚本。竞赛的引入能帮助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模式,寻找创意突破点,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十分有利。

6.强调教学互动,引入实材教学

通过对现阶段部分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摄像与剪辑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了解,笔者发现,部分高校专业教师对视觉传达的创意性要求逐渐“退化”成某种定性的要求。在教师的主观审美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摄像与剪辑成果逐渐偏向教师的个人喜好,并且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学生能够体验到所见即所得的快感,这限制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意的发展。通过了解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实情,笔者发现,设计成果从摄影、摄像、剪辑到渲染、输出,是一体化的步骤。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符合现代化教育需求的教学实材,为专业教学演示独创的设计,以此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正确的审美观,积极构建新的视觉传达设计形式。

在多元文化冲击的现代化社会中,视觉传达设计摄像与剪辑课程教学迎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评方式均要做出改变。为了保证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在摄像与剪辑课程中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提高,教师应该注重结合时代特点,积极挖掘社会中的教学素材,创新和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的时效性。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专业课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少儿美术(2019年1期)2019-12-14 08:01:34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中小学电教(2016年3期)2016-03-01 03:40:53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