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猪养殖与粪污处理技术探究

2022-11-23 01:31:14王威高艳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猪只粪污猪舍

王威 高艳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畜牧服务中心,山东菏泽 274100)

生态猪养殖是按照生态养殖方式,通过饲喂青草等绿色健康植物饲料,同时在饲养过程中不使用抗生素等有害物质,饲料要求无农药残留、无重金属、无无机盐类外的其他添加剂。同时对生猪产生的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如实施沼气发酵等手段,实现粪污再利用。生态猪养殖属于健康可持续养殖业,伴随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其养殖方式备受重视,生态猪养殖不仅为居民提供更为健康的绿色生猪产品,也现实了养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养殖与环境的健康共赢。生态养殖中的粪污处理是养殖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在生态猪养殖规模快速扩大的大背景下,每天会形成大量粪污,若不及时处理,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威胁,鉴于此,本文就生态猪养殖与粪污处理技术进行探究。

1 生猪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1 粪便污染

研究表明,每头猪每年排泄的粪便为3t 左右。随着当前生猪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生猪养殖规模呈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这些粪便蕴藏大量有毒有害微生物,若不及时处理,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用水安全,既会造成地下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又会对水库、河流等水源造成影响[1]。

1.2 药物残留污染

目前,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增加畜牧业的经济收益,养殖场(户)通常都会将抗生素类药物添加到畜禽饲料中,以此来提高肉制品的产量。短期看,可提高畜牧业产值;长期看,药物在生猪体内累积量过多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药物残留污染情况,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

1.3 动物尸体污染

养殖业的准入门槛较低,有相当数量的养殖场(户)都未形成防疫意识,且不具备专业防疫技术,缺乏足够的疫病防控经验,难以有效应对疫病,若出现疫病,既会给养殖场(户)带来难以挽回的养殖损失,又会有一大批问题猪肉流入,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与此同时,生猪养殖过程中常有病死猪,若不能在第一时间处理,必然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人畜传染的情况[2]。

2 生态猪养殖技术要点

2.1 基因改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态猪养殖技术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但由于严重缺乏技术创新,导致生态养猪一直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21 世纪后,我国陆续在欧美发达国家引进了先进的改良技术及大量的国外品种,较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猪肉的要求。当前国内外最常用的生猪遗传改良措施是通过杂交优势来培育下一代生猪品种,较好地实现了“猪母本” 与“猪父本” 二者在优良性状的有机结合,也让生态猪养殖真正变为现实。今后,还要进一步强化生态猪的品种选育,以基因编辑技术、基因修剪技术等为载体来推动生态猪养殖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2 生态养殖技术

2.2.1 养殖环境的选择

当前生态猪养殖大多是依靠放养方式,但放养方式通常对养殖环境要求较高,并且还要综合考虑养殖场的周边环境,如将生态猪放养范围圈定在何处,是选择林地为宜,还是选择耕地更好。放养方式有较多优点,如猪只在放养过程中可以在林间杂草中采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除草剂的使用量;猪只在放养时排泄出来的粪便、尿液会直接作用于农田,这实质上是一种优质、原生态的有机肥,既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又可增强粪污资源利用效率[3]。

2.2.2 远程监控技术

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增强生态猪养殖效益,可在生态猪养殖过程中融入多种先进技术,进而达到养殖效益与养殖率的“双丰收”。如可在猪只放养区间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将湿度、温度自动化控制融入其中,以便精准把控猪舍环境。远程监控系统并非只能达到 “监控” 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增强养殖场(户)现代化技术养猪的意识,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觉地在生态猪养殖过程中应用更多先进技术。如养殖场(户)可直接进入系统后台,对相关数据进行提取、分析,进而可实现全面掌握猪舍各项环境指标的效果,若发现问题,也可在第一时间进行调整,确保猪舍环境处于最佳状态。

2.3 重视猪群健康状态

首先,猪群健康状态通常会对猪场免疫效果带来较大影响,如伪狂犬、猪瘟等疾病会严重损害生猪的免疫系统,导致生猪免疫细胞数量大幅降低,进而有可能形成免疫抑制现象,最终导致猪群难以形成免疫抗体,鉴于此,基层兽医站防疫人员在为生猪注射疫苗前,需对生猪开展全面而又细致的检查,确保其处于健康状态后再进行疫苗接种。其次,怀孕母猪最好不要接种疫苗,主要原因在于疫苗作为弱病毒,或多或少会有一定毒性,较易造成母猪流产,建议在母猪断奶后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再次,重视猪群营养问题。若生猪出现营养不均衡的现象,有可能会导致生猪抵抗力与免疫力出现大幅下降情况,会有大量病毒侵袭生猪机体,而生猪器官也难以发挥自身免疫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若生猪营养不良,无论采用何种免疫方式(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均难以及时产生抗体,必然会导致免疫失败。

2.4 严格消毒,保护生态猪的安全

可对猪场内外硬化地面进行高压冲洗,以确保地面的干净卫生。消毒时,结合规模猪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规模猪场工作人员与运载猪只的司机接触;限制规模猪场保育舍工作人员与育肥舍工作人员的流动。

2.5 强化饲养管理工作

2.5.1 养殖环境的卫生

环境卫生在生态猪养殖中占重要地位。猪舍垫料推荐使用有机材料,地板材料的选择应考虑透水性、吸水性。猪舍干燥卫生是确保饲养环境健康的重要保证。新鲜的空气和舒适的环境对生态养猪非常重要。在饲养过程中必须加强猪舍通风工作,确保饲养场周围无污染源,猪群饲养密度合理,禁止高密度饲养,在日常生产中要确保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粪便,确保生态猪的养殖质量。

2.5.2 控制食物来源

生态猪饲喂的饲料主要来自天然有机绿色农田,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根据生产情况配套生产饲料的设施。生态猪食用绿色有机饲料后,产生的粪便应及时作为生态农田的肥料还田,实现良好的生态循环。为保证生态猪良好的肉质,应在饲料配制中适当添加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2.5.3 水源控制

养殖生态猪控制饮用水十分重要,水源应干净清洁,这也是保证生态养猪的重点。在选择饮用水源时,要保证水质清洁,避免污染。考虑到生态猪的养殖状况,可以在饮水供应过程中加入一定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保证生态猪的健康养殖。

3 生态猪养殖过程中的粪污处理技术

3.1 选择适宜的粪污处理技术

常见的粪污处理技术包括还田模式、自然处理模式、达标排放模式、粪污厌氧处理模式等。还田模式也被称为农牧结合方式,通常是指将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粪肥与生态猪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粪污结合在一起,可达到有效利用粪污的效果。达标排放模式通常是指对生态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用工业化处理污水方式来进行处理,处理效率较高,但需要有足够的机械设备予以支撑。自然处理模式主要是通过氧化塘内生成的厌氧细菌、好氧细菌及水生植物、藻类植物所形成的光合作用来降解粪污。粪污厌氧处理模式主要应用于大型生态猪养殖场,大型生态猪养殖场若要达到粪污的高效化处理,可以选择粪污厌氧处理模式;粪污厌氧处理模式的主要目的在于生成可再生能源,以畜禽粪污处理企业为载体来坚实大型沼气工程,通过粪污厌氧发酵的方式来产生沼气,所形成的沼气既可作为燃料,又可发电,一举多得。

3.2 异位发酵床处理猪场粪污技术

异位发酵床处理猪场粪污技术是指将“粪污发酵” 与“养猪” 分割开来,猪只不会与垫料直接接触;养殖场(户)在猪舍外部建立大棚垫料发酵床,在大棚垫料发酵床内摊铺垫料,待收集完猪只粪污后进行生物菌发酵,并且对猪场污水进行吸纳。由于异位发酵床处理猪场粪污技术可对绝大多数的粪污进行处理,可为猪场污染物实现零排放打下坚实的基础。粪污在发酵处理后会转化为固态有机肥料,而这些固态有机肥料还能还田利用。由此可见,异位发酵床处理猪场粪污技术融合了资源化利用、粪污无害化处理与粪污减量化处理。

3.3 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减少粪便排放

在配制日粮时,应根据畜禽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和饲料营养价值进行调整和控制。根据可消化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合理配制动物日粮,使日粮中的氨基酸含量能满足猪群生长所需,维持营养平衡,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养分排泄,特别是氮、磷排泄,减少环境污染。在畜禽饲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酶制剂、微生物制剂、药材、矿物质等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有利于畜禽健康,减少粪便中有害物质的排泄。使用饲料添加剂时要注意使用剂量。

4 小结

养殖生产中应坚持绿色生产标准规范,并加以认真地执行和落实方可取得生态养猪生产的最佳经济价值。同时,规范处理猪只排泄物,实现环境良性循环,使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猪只粪污猪舍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猪业科学(2022年11期)2022-12-17 08:43:54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36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18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