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河北省廊坊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河北 廊坊 065000)
芹菜是常见的蔬菜品种之一,根系较多,主根受伤后侧根会快速发育,适宜采用育苗移栽技术。芹菜根系大多分布于7~10 cm土壤中,横向直径可达30 cm,肥水吸收量较少,应全面做好水肥管理工作。芹菜食用部分为叶柄,水分不足时会增加叶柄纤维、降低口感。
芹菜喜冷凉,耐寒怕热,一般生长适温为15~20℃,温度过高会严重影响植株生长,造成叶片枯黄;温度太低则会发生冻害,造成叶柄与叶脉表皮腐烂。
18~20℃是芹菜种子最适发芽温度,炎热季节育苗时可在地窖、井筒等冷凉处进行;早春育苗时,为了避免抽薹开花,温度应高于10℃。
温室栽培芹菜温度应控制在白天20℃、夜间8℃,严寒季节时白天可以提高至23℃、夜间高于5℃。
芹菜耐荫,温室光照时间较短,叶柄与叶片较长,口感较好。夏季强光育苗时,为了提高出苗率,应设置必要的遮阴设施。
芹菜喜湿润,育苗时应定期浇水,避免缺水。成株时及时浇水可加快生长速度,提高品质。芹菜应种植在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中,若采用砂壤土应增加追肥与浇水次数;若土壤为黏性土壤,则应加强通风,增加中耕次数,减少浇水次数。
早秋茬、秋冬茬芹菜由定植到收获大约需80~110 天,育苗期50~60 天,10 月底~12 月中下旬上市售卖。定植时间较早的植株光照时间较长,收获时间较早。
(1)准备苗床
早秋茬与秋冬茬芹菜在夏季育苗,此时高温多雨、光照时间较长,应选择易排水且地势较高的育苗地。苗床高1.0~1.2 m,根据地形设置苗床长度。为了遮光避雨,应增加防雨与遮光设备,出苗后及时拆除。定期做好苗床施肥工作,农家肥5 kg/m2、尿素50 g/m2、磷酸二氢钾50 g/m2,翻耙后压实[1]。
(2)浸种催芽
夏季播种时可以将种子放置在阳光不直射的地方5 h,之后浸泡在15~20℃清水中,24 h 后洗净,拌入细砂,混合均匀后放在盆中,温度保持在18℃,每天翻整确保湿润度,一般7 天后即可出芽,芽长不超过0.1 cm。
(3)播种管理
晴天下午播种。浇水后在苗床上撒种子与细砂,均匀平铺后覆盖细碎潮土,厚度0.5 cm,种子播种量一般为每亩80~100 g。播种后2 天及时施用25%除草醚可湿性粉剂除草,避免杂草危害。
(4)播后管理
播种后及时覆盖防雨遮阳设施,出苗后逐渐减少遮阴,延长光照时间。早晚洒水,长出4~5 片叶时严格控制水量。出苗后及时拔草,确保苗距保持在2 cm。长出5~6 片真叶、苗龄50~60 天时及时定植。
(1)温室消毒灭菌
夏季温室消毒时可以使用干闷法或湿闷法,闷棚前可以撒入腐熟农家肥,并利用五氯硝基苯等药物消毒土壤。
(3)施肥整地
定期施肥,一般每亩需腐熟农家肥5000~7500 kg、尿素10~15 kg、磷肥50~75 kg,充分翻耕混均后平整土地。
(3)分畦定植
定植前2 天时及时喷洒杀虫剂。一般晴天上午灌溉苗床,下午定植,定植时根据秧苗大小分畦定植。栽苗时南北向开沟,确保浅不露根、深不埋心。需要注意的是,定植期间应随栽随浇水。
(1)缓苗期管理
定植后2~3 天应及时浇水,发出新根、心叶变绿后中耕松土,加快根系发育,一般使用宽度6 cm 的小窄锄中耕耙地。若定植时间较早、气温较高、阳光充足时,可根据芹菜苗生长情况定期浇水1~2 次,浇水后及时中耕。
(2)缓苗后管理
缓苗后蹲苗,加快心叶开张。前期温度不可超过25℃,一般保持在20℃左右,避免叶片开张角度过大,保证直立生长。外界温度较高时应在中午增加遮阳网,并定期对流通风。随着温度降低逐步减少通风时间,并撤去遮阳网。覆盖棉被后,气温超过23℃时适时通风,夜间温度保持在12℃,昼夜温差不超过5℃。
心叶开始直立生长前一般不浇水,但应加大昼夜温差,促进根系快速发育。苗高达到20 cm开始直立生长心叶后应追肥浇水,主要施加尿素与硝酸铵,并配施少量磷肥。随着芹菜生长逐步增加钾肥施加量,后期应保持1:1 比例施加氮肥与钾肥。增加浇水间隔期,由5 天逐步增加至10 天,甚至15~20 天。天气转凉后减少浇水次数和通风次数、时间。此外,适当添加微量元素,尤其是硼、钙,避免心叶腐烂[2]。
斑枯病主要危害芹菜叶柄与茎,无病时应预防喷药。可利用45%百菌清烟剂200~250 g 熏烟处理,每10 天熏蒸1 次。
苗与成株均可发生黑茎病幼,可在植株茎部喷洒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77%氢氧化铜微粒剂500 倍液。
早疫病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防治。
蚜虫可利用防虫网、黄板诱杀;或者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防治,间隔6~7 天喷洒1 次,连续2~3 次。
为了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尽量根据市场需求采收,市场价格较低时可以早盖棉被降低水分与温度,延长收获时间。
利用温室温度较低的区域育苗,苗期60~70 天,一般在11 月中旬播种。类似于夏季育苗,应充分混合种子与细砂,放置在干净盆中,温度控制在20℃,每天翻动1~2 次,7 天后即可出芽,芽长不超过0.1 cm,用种量为每亩100 g。苗床施加足量肥料,种类与用量与秋冬茬一样,之后深翻耙地、压实。
播种前2 天浇水,覆盖塑料膜保温,之后覆盖0.5~1.0 cm厚的营养土,重新覆盖塑料膜。
冬季育苗湿度较大,一般无需浇水;60%苗出土后及时去除地膜;齐苗后清除杂草。干旱时浇少量水,控制幼苗生长速度,避免徒长。苗期可叶面施加0.2%磷酸二氢钾与0.2%尿素,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3]。
前茬收获后及时清除杂草残株,翻地时每亩施加腐熟农家肥5000 kg、尿素10 kg、优质复合肥75 kg。之后利用五氯硝基苯进行土壤消毒,整平后做平畦。1 月中旬至2 月选择晴天上午定植,穴距10 cm,随定植随浇水。
缓苗期温度控制在20~25℃,根据土壤湿度控制浇水,及时中耕提高地温。缓苗后应保持在白天15~20℃、夜间8~10℃,温度大于20℃时及时通风。前期应增加中耕次数,加快根系生长速度。心叶直立生长后及时浇水追肥,保证畦面湿润,加快叶片生长速度,期间定期施加钙、硼等微量元素。随着外界温度升高,及时加强通风管理,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分批采收,一般5 月中旬全部采收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