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丁香育苗栽培技术

2022-11-23 00:40卫世花丁以珍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9期
关键词:紫丁香病斑苗床

卫世花,丁以珍

(甘肃省兰州市生态林业试验总场,甘肃 兰州 730085)

紫丁香为木樨科丁香属植物,又名华北紫丁香、丁香、龙梢子等,原产于我国的华北地区,目前广泛栽植于全国各地[1]。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其优美的花型、花色,芬芳的花香,深受人们喜爱;枝叶繁茂,可形成别致、清雅的景观[2]。常单独栽植于园路两旁、草坪中,也可与其他花卉植物搭配栽植,还可盆栽、切花等用[3]。其树皮、根均可入药,常用于治疗心刺痛、头晕、失眠、心悸、小儿吐逆、唇舌生疮、胃寒呃逆、龋齿牙痛等疾病[4],目前研究人员已对丁香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做了大量研究[5-9]。为了进一步提高紫丁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其观赏和绿化价值,本文结合实际生产,详细介绍了紫丁香高效栽培技术,从而为科学栽植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1 紫丁香的生物学特征

紫丁香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株高最高可达4 m,低者1.5 m,树皮灰色或灰褐色,茎秆粗壮,表面无毛刺;小枝为黄褐色或浅褐色,表面有短小柔毛,随着枝条生长粗壮,柔毛逐渐脱落。叶片卵圆形,宽约5~9 cm,叶柄长1~3 cm。嫩叶簇生,呈卵形或披针形。圆锥花序,花色通常有紫色、紫红色或蓝色,花序长度可达7~15 cm,花冠紫色,为筒状,似长漏斗,花冠筒长6~8 mm。花期长,北方地区每年4 月底至5 月开花,果实为蒴果,成熟后呈黑褐色。该树种喜光,略耐阴,有较强的抗旱、耐寒性,喜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及阳光充足的环境[10]。

2 栽培技术

2.1 育苗

2.1.1 种子收集和处理 紫丁香种子在每年9 月开始成熟,其蒴果从绿色变为黄褐色,表明种子已经成熟,此时可采收种子。先收集果穗,然后晾晒,晾晒过程中需翻动果穗,若有60%以上蒴果裂开,可用拍打法脱粒,然后筛选颗粒饱满的种子。选好的种子置于种子袋中,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处理,首先要对种子消毒,消毒使用2.5%的硫酸铜溶液,将种子浸泡2 h,然后用清水冲洗3 次。随后进行催芽处理,催芽处理有沙藏、雪藏、层积法等。

2.1.1.1 沙藏处理。一般在2 月中上旬进行,选用水分含量为50%的细沙与紫丁香种子混匀,种子与细沙比例为1∶4,然后装入透气的木箱,置于0~7 ℃低温下2 个月,保持沙子潮湿,至4 月中旬约有一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1.1.2 雪藏法。一般在12 月至次年1 月进行,将种子与降雪按照1∶5 的比例混合搅拌在一起,对种子进行催芽。

2.1.1.3 层积催芽。一般在4 月前后实施,该方法催芽快,在播种前7~10 d,将种子置于温度为40~50 ℃的温水中1~2 h,然后取出种子,与细沙混合均匀(种子与细沙比例为1∶4),放置在向阳处,表面覆盖草垫或麻袋,每天浇水并翻动种子,约7~10 d,40%~5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1.2 选地整地 选择排水良好、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力中上的地块,土壤最好选择砂壤土,切忌选盐碱化地块。在育苗前一年秋季翻地整地,翻地深度20~30 cm,结合整地施腐熟的农家肥37 500 kg/hm2、碳酸氢铵225 kg/hm2,同时在地表撒入9 kg 的硫酸亚铁进行消毒,入冬前灌足冬水。次年春季播种前,做畦整好种子床,苗床长度5 m、宽度1.5 m。

2.1.3 播种 播种可在春季进行,也可在秋季进行,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或撒播,春季播种深度为1 cm左右,秋季播种深度1.5~2 cm,播种后在苗床表面覆盖一层稻草或搭盖遮阴网,每天观察苗床状况,勤浇水,保持苗床湿润,约2 周左右即可出苗。

2.2 田间管理

当幼苗全部出苗后,需要及时间苗和定苗,一般留苗60~65 株/m2,根据苗床表面墒情做好浇水管理工作,若有杂草,应及时除草,同时清除苗床的残枝败叶。进入冬季,要做好越冬管理工作,以保证苗木安全越冬。对于已木质化的当年生苗木以及2 年以上的苗木,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和耐寒性,可安全越冬;但对于当年生且还未木质化的苗木,由于其抗寒性较弱,需要将幼苗存储在地窖里,以防止冻死。

2.3 移栽

紫丁香多在春季移栽,一般在4 月前后新芽萌动之前移栽,最好选择2~3 年生大苗。移栽时为了保护根系,提高成活率,根部需带土移栽,移栽前可对苗木枝条进行适当修剪。移栽方法为随挖坑随栽植,坑深40~50 cm,直径60 cm 左右,每穴底部施入腐熟有机肥1~1.5 kg,移栽时树体放置垂直,然后填埋并踩实土壤,移栽后要及时浇水。此外,也可在秋季移栽,一般在11 月前后,紫丁香叶子脱落后进行,移栽株距2~3 m。随后要做好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浇水、施肥、除草、修剪等。

2.4 水肥管理

紫丁香移栽后要保证足够的水分和肥料才能良好生长。在北方半干旱地区,移栽后每隔10 天浇水1 次,待树体生长稳定后可适当减少浇水次数。此后每年春季分别于发芽前、开花前、开花后浇水1 次,尤其在开花时期,对水分的需求量最大,此时每月应浇水2~3 次,每次浇水后应及时松土,以促进根系快速生长;当降雨量多时,应做好排水措施,以防发生涝灾。入冬前为防止发生冻害,应于土壤冰冻前浇封冻水。

施肥要合理,不宜过多,施肥过多容易导致植株徒长,减少开花量[11]。一般每年只施1 次肥,于每年入冬前在树体周围挖沟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即可,每株1~1.5 kg;或施用氮、磷、钾肥,每株施用氮肥20 kg,磷肥和钾肥各70 kg。

2.5 修剪

移栽后的紫丁香一般在冬季或春季发芽前修剪,主要修剪过密枝、病虫枝、畸形枝、交叉枝、干枯枝、徒长枝以及细弱枝等,确保枝条匀称分布,树冠圆整。此外,可根据所需造型实施修剪。对于不留种子的紫丁香,在花谢后应及时剪掉残花和花穗下方的芽,以减少营养消耗,促进树体健壮。

2.6 病虫害防治

2.6.1 病害及防治 紫丁香病害主要有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其中以白粉病、黑斑病、褐斑病等为主。在春季或春夏交接时主要发生根腐病;夏季病害主要为白粉病、萎蔫病,秋季主要发生叶枯病。一旦发现有病害发生,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做到早防早治,平时也应做好预防。细菌性和真菌性病害可喷洒5 波美度的波尔多液防治,同时剪掉病枝集中销毁,并用漂白粉对发病地块进行消毒[12]。

2.6.1.1 白粉病。发病症状:白粉病是由真菌性病害引起,发病初期丁香叶片上会呈现出少量的白色或灰白色斑点,随着病症的不断加重,斑点会逐渐扩大,长出白色霉状物和菌丝。随着病症的持续发展,白色霉状物逐渐蓬松,变成白色稀疏网状物,同时会散发出黑色的小颗粒,严重时植株死亡。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及时修剪,剪除染病枝叶、病虫枝和密度过大枝条,扫除枯枝落叶,然后集中销毁;种植时控制好密度,不宜种植过密;加强水肥管理,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性。未发病时用50%硫悬浮剂600 倍液,或2%抗霉菌素水剂200 倍液预防;发病后可喷洒50%多菌灵或75%百菌清500 倍液进行防治。

2.6.1.2 黑斑病。发病症状:黑斑病主要侵染紫丁香叶片,导致叶片生长不良。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较小的褐色或暗褐色病斑,病斑周围带有轮纹,病斑表面会长出黑色霉状物,若不及时防治,病害加重后病斑会逐渐扩大,而后造成整个叶片干枯脱落。防治方法:入冬前叶片脱落后,彻底清理病叶和落叶,以减少传染源。早春及时修剪,降低枝条密度,增加通风透光性;做好施肥管理,促使植株健壮,提高树体抗病性。同时,可喷洒百菌清或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发病后可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 倍液或75%百菌清交替喷洒,每周1 次,连续2~3 次。

2.6.1.3 褐斑病。发病症状:褐斑病是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紫丁香叶片,发病初期叶片呈现圆形或不规则病斑,边缘清晰,发病部位呈褐色或暗褐色,发病后期病斑表面会生出灰色或灰黑色绒毛状物体,而后整个叶片布满病斑,导致叶片枯萎[13]。防治方法:要做好预防,适当密植,切忌浇水过多,避免环境过于潮湿。发病前喷洒多菌灵进行预防,发病后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或70%可杀得500 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70%甲基硫菌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10 天喷施1 次,连续喷施2~3 次,注意用药时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药物,效果更好。

2.6.2 虫害及防治 紫丁香主要的虫害有蚜虫、介壳虫等。不同的虫害有不同的为害特点,平时应做好管理,发现虫害及时防治。

2.6.2.1 蚜虫。蚜虫繁殖速度快、活动隐蔽,主要吸食紫丁香叶片中汁液,常聚集在嫩叶、嫩茎以及近地面的叶背,造成叶片卷曲,加速植物老化,同时还易传染病菌。通常选用50%抗蚜威、50%辛硫磷、20%甲氰菊酯、20%氟啶虫酰胺等喷洒防治。

2.6.2.2 介壳虫。介壳虫危害部位较为广泛,从幼芽、嫩枝到叶片直至根部均可危害。主要吸食植物体的汁液,危害初期使发病部位生长扭曲呈畸形,而后逐渐干枯凋萎甚至死亡,危害较轻时部分嫩枝、幼芽或叶片枯萎,危害严重时会使整个树势衰弱死亡。在防治上可通过清理枯枝烂叶、及时修剪以及保护和释放天敌等方式防治,发病较严重时可喷洒40%杀扑磷、25%蚧死净1 000 倍液防治,幼虫期可用毒死蜱+噻嗪酮防治。

3 结语

紫丁香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与绿化价值,广泛用于园林建设及道路绿化[14]。科学种植、科学管护是提高紫丁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不论在育苗还是栽培阶段均要规范管理,尤其要做好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猜你喜欢
紫丁香病斑苗床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紫丁香
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9种药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试验研究
紫丁香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
白丁香紫丁香
桑树方块育苗及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