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小龙
健身逐渐成为一个广受大众关注的话题。健身热潮的兴起,缘于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转变。其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则是近些年来,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革、城镇化的推进,将更多的人从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人们需要更丰富的活动,来填补“下班后的时间”。可以说,这是一种深刻的、带着现代化气息的变革。
生活方式和理念的转变,让人们比过去更在意自身健康,更渴求“理想的身体”。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盲目跟风等原因,很多人其实走进了误区,现实中也出现了很多“适得其反”的案例。
在社交平台和知识分享平台上,常常能看到不少有关“不当健身方式损伤身体”的帖子。比如,有人因为跑步姿势不正确导致膝盖损伤;再比如,前段时间,“刘畊宏女孩健身受伤”等事件频出,让“如何科学健身”成为热点话题。
这提醒了人们,养成“理想的身体”,离不开科学和理性的引导。可以说,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才是其中的关键,“一日之功”终究比不上“久久为功”。
毋庸置疑,健康的体质确实无法靠“躺赢”得来,而是需要克制欲望、保持自律、投入行动。但也要注意,过度的、不遵从科学规律的锻炼往往让人得到违背本愿的结果。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科学的认知是展开健身运动的重要前提,即“健身先健脑”。
况且,我国的健身产业起步较晚,没有形成特别完善的产业链条。从健身知识的普及程度,到与健身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再到健身市场的发展与规范,都还有待进步。
就拿健身知识的普及来说,当前,大部分人获取健身知识的渠道是互联网平台,但网络博主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博主可能为了引流,打出“一周练出马甲线、腹肌”“三天就能快速瘦小腿”的旗号。面对诸如此类的情况,人们需要提高判断能力。因为,减肥健身更多还是依靠持之以恒,而不是靠几次剧烈运动就能达成目标。
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在健身的过程中还要摆脱将身体“计量化”的功利倾向,摒弃短视化的“卡路里焦虑”。将健身视为一种真实自然的生活方式,一项可以长久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事务,这需要我们转变观念。
日常生活中,人人想拥有“理想的身体”。我们乐于见到健身被讨论、被追捧,有越来越多的相关服务供人们选择。这不仅代表着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水平到达了一定的程度,也意味着某种日常性的回归:在“八小时”之外,人们有时间去健身,去放松,去寻求多元的方式自我满足、自我塑造。这实际展示着现代生活带给人们的可能性。
但如何让可能性转化为积极性,在健身运动受到追捧时,如何让科学、合理的健身观念“同步跟上”,仍是个人和社会需要面对的长久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