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隐姓埋名人 歌颂23位两弹一星元勋 干惊天动地事 弘扬24字两弹一星精神

2022-11-22 16:24王渝生
中国科技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中国科技馆于敏两弹一星

王渝生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大漠深處一声轰鸣,巨大的蘑菇云冉冉升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东方红》乐曲响彻长空。

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合称“两弹”,“一星”指人造地球卫星。作为新中国最初几十年科技实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两弹一星”也时常被用来泛指中国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独立自主、团结协作、创业发展的重大成果。那个年代中国在导弹、卫星、遥感与制控等方面的成就,也为以后中国航天等高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9年9月18日,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这23位“两弹一星”元勋全部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西南联大、交通大学等名校本科,有的还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他们当中,只有于敏和钱骥没有留学经历,21位元勋留学美国的有11位,其他留学英、法、德、苏;周光召和孙家栋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派出留学的,他们当时还很年轻,今年都已93岁了,同101岁的王希季是现在仍健在的3位“两弹一星”老元勋。

这21位有留学经历的元勋平均在国外时间为7年,其中时间最久的是钱学森,从1935—1955年,在美国整整20年;其次是郭永怀,在国外生活了17年;还有钱三强、陈能宽、姚桐斌,都在国外生活了10年以上。

这23位元勋的外语水平普遍较高。除了较长的国外留学经历者外,他们一般在中学和大学读书时,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可以阅读外语专业资料。

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他们以身许国、隐姓埋名、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核弹、导弹和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如果没有“两弹一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为实现高科技发展的跨越创造了宝贵的经验。“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

将“两弹一星”精神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24个字是非常贴切的。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在“两弹一星”研制者们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怀着强烈的报国之志,自觉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许多研制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写就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丽史诗。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在“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者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辛劳,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愤图强,锐意创新,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他们所具有的惊人毅力和勇气,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决心和能力。

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体现在研制“两弹一星”的过程中,全国有关地区、部门、科研机构、院校和广大科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求真务实,大胆创新,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使中国科研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他们用自己的业绩,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创造史书写下了新的光彩夺目的篇章。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史诗,“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2021年9月,“两弹一星”精神被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

在“两弹一星”元勋中,钱学森、朱光亚、周光召三位都担任过中国科协主席。我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时,同钱学森通过信,同周光召院长接触很多,承担了一些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的工作。我在中国科技馆工作时,朱光亚、周光召主席还多次到科技馆指导工作。孙家栋担任中国科技馆基金常务理事,一季度开一次常务理事会,他从来都是早早来到会场,到会入座,认真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使我们十分感动。于敏带着孙子来参观中国科技馆,仔细询问我有关展品的科学原理,给他的孙子深入浅出地讲解,对下一代的期望溢于言表。中国科技馆举办“两弹一星”展览和“航天科技”展览,朱光亚、周光召、杨嘉墀等都来出席开幕式,与宇航员杨利伟等一起同观众见面。中国科技馆当时在安华桥,场地较小,但热情高涨,现场气氛十分感人。

猜你喜欢
中国科技馆于敏两弹一星
玉泉小学与中国科技馆共育英才
“两弹一星”民族骄傲
从“两弹一星”研制历史看“国之大者”
隐姓埋名的于敏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在青海举行
中外科学教育馆数字化发展对策初探
基于设计的研究在探究式学习单开发中的应用——以中国科技馆电磁学学习单《奇妙的原电池》为例
于敏中与《四库全书荟要》纂修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中国“氢弹之父”
——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