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竞赛方案设计与备赛策略

2022-11-22 16:24:36杨梅
中国科技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师范生大赛青少年

杨梅

全国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主办的赛事,每年举办1次,旨在加强职前科学教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我国科学教师的培养质量。截至目前大赛已经成功举办9届,参赛人数逐年增加,第9届的参赛选手多达650余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受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委托3次承办该项赛事。

为了促进更多兄弟院校参赛与交流,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下面对大赛的方案设计进行分析,针对大赛的设计意图提出备赛建议。

大赛赛项简介

全国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2个阶段。初赛包括科学教学技能展示和科技教育活动方案设计;决赛包括即席讲演、模拟上课和现场评委提问。

·教学技能展示参赛者从最新版本的小学《科学》或者初中《科学》教材内容中任选1课时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设计中的部分内容开展微课教学,并制作成微课视频。

·科技教育活动方案设计参赛者结合小学生或初中生的知识基础与能力水平,根据科技综合实践类活动要求,设计适合与校内、校外使用的科技教育活动方案。

即席讲演即席讲演的内容是科学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及应用,选手现场抽取题目,准备5分钟,进行3分钟讲演。

模拟授课选手进行不超过15分钟的模拟授课,授课内容必须与提交的教学设计主题一致。

现场评委提问选手授课完毕后,评委针对选手的即席讲演和模拟授课进行提问,评委提问和选手回答总共不超过2分钟。

大赛赛项设计的依据

大赛为了提高职前科学教师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科学教师的大量需求,紧紧围绕科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设置赛项,赛项内容涵盖科学教师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典型工作任务,体现科学教师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核心能力。

满足社会对科学教师的大量需求

2017年,教育部出台了《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从1年级开始开设,成为基础课程。2021年6月,国务院发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其中“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被列为首位,强调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实施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加大科学教师招生规模。2022年5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通知》,强调建强一批小学科学教育师范类专业,加强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一系列文件的相继出台,都是要求从源头上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小学科学教师的供给。因此,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科学教师是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指向科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科学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及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课程设计与实施、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科学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能从事科学课程教学,能组织、指导中小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等高素质的科学教师。

涵盖了科学教师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典型工作任务

科学教育专业主要培养中小学科学教师和青少年科技輔导员。科学教师的典型工作任务有科学课程教学,校园科技文化活动设计、组织与实施,科技社团及科技竞赛的指导。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有科技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科技社团与各类科技竞赛指导,科学知识普及与传播。

体现了科学教师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核心能力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标准(试行)》要求,科学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具备能够应用理论开展科学课程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的能力;具有开展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的能力。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熟悉新的科技教育理念,能够运用科学、技术、工程等方法与技能指导青少年开展科学体验、科学探究、创造发明等活动;能够策划、设计、组织与实施特定类型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

科学教师、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典型工作任务、核心能力需求和大赛赛项设计对应关系如表1。

备赛策略与建议

根据大赛规则,初赛中的教学设计、教学微课各占30%,科技活动方案占40%;决赛中的即席演讲占25%,模拟授课占50%,答辩占25%;最终成绩取初赛成绩40%与决赛成绩60%之和。从大赛的各赛项分值权重看,要想取得好成绩,从科学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学设计能力、科技活动方案设计能力,到教学展示与应变能力缺一不可,下面结合赛项提出备赛策略与建议。

结合案例,深入理解理论

在即席演讲和现场评委提问环节都会涉及大量科学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这些关于科学教育教学的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科学教学评价、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等理论知识来自于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与教学,以及科学实验教学研究等,在科学课程与教学、科学教学设计与训练等课程学习中,不仅要强化技能训练,同时要加强理论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理论引导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反过来促进教学理论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为了检验师范生是否深入理解教学理论,即席演讲题通常会要求参赛选手结合实际教学案例阐述教学理论,例如:以“观察一棵树”为例,谈谈如何开发和利用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结合“观察一瓶水”谈如何开展观察活动教学;在“声音的高低”一课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等。在演讲时,选手不仅要讲出理念的内涵、教学方法及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还要能够在具体的课例教学中正确应用。

狠抓基本功,提升展示能力

在教学微课和模拟授课赛项中,选手都需要进行教学展示,选手能够将优秀的教学设计展示出来是这些赛项的重要评价指标,包括教学仪容仪态、教学语言、肢体动作、板书、课堂气氛营造、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探究等。这些基本功依靠长期刻苦训练,包括且不限于认真学习教师口语、教师礼仪、书写、课件制作等课程并勤加练习,在勤学苦练中打牢基本功,做到仪态优美、普通话标准、板书漂亮美观和课件精美。师范生平时应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锤炼组织管理能力,提升自身号召力和表现力,才能做到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精心设计,突出创新能力

为了提升师范生的创新能力,大赛还单独设置了“创新奖”,因此创新在大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科技活动方案设计和模拟授课赛项中。教案与科技活动方案需要精心设计,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选取新颖的教学活动,制作创新教具,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使整个设计富有新意,有效展示选手的创新能力。这些创新设计在模拟授课中,更能吸引学生,激发探究热情,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大大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第9届的比赛中,“身体的运动”这一课,在探究骨骼、关节和肌肉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活动中,课本上原有的教学设计很难让学生探究出“肌肉带动骨骼绕着关节转动”。顾宸溪选手利用自制教具,让学生移动肌肉在骨骼上的附着点位置,学生很容易就能探究出肌肉只有跨过关节附着,才能带动骨骼绕关节运动;如果不跨过关节,就不能带动骨骼绕关节运动。通过设计新颖的教学活动并自制教具,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完成了教学目标,实现了教学效果。

表达规范,内容详尽,排版美观

提交的教学设计、科学活动方案需要按照教学设计与科技活动方案的规范格式进行撰写。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等。科技活动方案包括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对象、活动内容、活动步骤、活动资源、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活动评价、活动创新点及预期效果等。撰写内容应图文并茂、充实详尽,能够清晰展示设计的思路和内容。方案排版字的大小、行距、图文等应布局合理,版面美观,可读性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22.

[2]关于开展“第九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的通知.https://cacsi.org.cn/Home/lndex/articleInfo/articelId/265632/categoryId/3

[3]關于开展“第九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决赛的通知.https://cacsi.org.cn/Home/lndex/articleInfo/articelId/265687/categoryId/3

[4]林长春,彭蜀晋主编.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5]王爱华,姬晓旭,李根全,等.以教学技能大赛为抓手,强化物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1.

[6]田博雅,李中豪,向云飞,等.基于教学技能大赛物理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物理通报,2021(11).

猜你喜欢
师范生大赛青少年
“鸟人”大赛
环球时报(2023-03-13)2023-03-13 17:18:39
插秧大赛
环球时报(2023-02-16)2023-02-16 15:18:41
青少年发明家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说谎大赛
小说月刊(2014年9期)2014-04-20 08:58:11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
教育与职业(2014年7期)2014-01-21 02:35:00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中国火炬(2013年1期)2013-07-24 14: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