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尧 吴勇澜 毛一山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后,城市和乡村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整体来看,城市与乡村的发展状况差距较大,城乡二元格局仍较明显[1]。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城市与乡村人口不均;二是城市与乡村资源分配不均;三是城市与乡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均。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它是围绕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组织五个方面提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其目的是为了应对目前乡土社会的衰败,明确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保障各项举措落在实处。同时城乡关系重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必然要求,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是解决城乡二元格局转向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公开发布,提出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各类体制机制的政策措施,明确在本世纪中叶形成成熟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并于2022年3月通过了《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助推城乡融合发展释放更大动能[2]。目前,我国正处在城乡关系演变与乡村合理转型的关键时期,所以科学认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内外学术界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动态和梳理目前的城乡格局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总方针,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2]的战略部署,五大要求分别从产业、人居环境、乡土文化、治理体系等方面强调了乡村振兴侧重点,目前如何协同推进并同时保障五大要求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城乡关系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领域,从马克思第一次提出“城乡融合”概念伊始,就认为城乡关系从二元结构向一体化、从相互对立走向互助融合,是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正由高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逐渐上升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农业农村发展问题日益凸显。而城乡融合发展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3]。同时,城乡融合发展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化不仅仅是城市的现代化,乡村与城市“四化”同步发展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的任务[4]。同样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制度保障[5]。在乡村,有着我国最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劲,但是目前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存在薄弱环节,乡村与城市资源要素对接与流通尚未全面落实,乡村的经济社会也未能持续发展[6]。
如何实现乡村与城市的平等对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如何提升农业农村综合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 多数国家经历了城市优先发展到逐渐意识振兴乡村的重要性再到实现城市乡村的融合发展。从多国实际经验看出,目前在合适时机制定乡村发展机制,把控城乡共同发展政策尤为重要。此类研究稍有缺乏,现阶段迫切需要相关研究成果推动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辅而行,促进乡村振兴致力于创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乡村极化发展。
本文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以 CNKI数据库中关于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研究的文献为基础数据,以CiteSpace1.0软件为辅助,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梳理该研究领域热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图1)。
图1 关键词分布情况Fig.1 distribution of keywords
西方国家工业化开端较早,为解决工业化背景下城市迅速扩张产生各类社会问题,出现了一些理论的思考。
对城乡关系的研究起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发展理论,该理论萌芽于18世纪60年代,主要应对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乡对立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并不是城乡融合思想的创始人,他们前瞻性的提出了城乡融合的可能性,分析产生城乡关系混沌的原因,总结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实施路径,从而形成了学者们称之的“城乡关系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城乡关系的发展需要经历阶段性的发展过程,消灭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是必然趋势。他们提及的城乡融合发展具体实施措施主要有三点:一是重视作为大多数国家经济基础产业的农业;二是平衡社会生产力,合理布局城乡产业结构;三是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加强城镇化建设,充分发挥城市与乡村互促互进的作用。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发展理论丰富且内容完整,但是却散落在其各本著作中,多为后人总结其思想而得出,系统性的理论研究稍显缺乏。多年来,学者们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发展理论的研究,分析出了理论形成契机、把握了重点研究内容、提取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措施、揭示了这一理论对于其他国家的启示意义,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能够很好地运用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中。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发展理论是社会主义研究从空想转向科学理性的重要一环,此后各个学科也开始对城乡关系进行了研究。代表学科有经济学、社会学等。如霍华德于1898年提出“田园城市理论”就是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构建出理想城市的雏形。虽然该理论对于城市与乡村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田园城市理论也只是提供抽象的布局,具体内容涉及较少。1931年,柯布西耶提出“光辉城市”,倡议把乡村融入城市,构建乡村与城市平等的社会关系,使之变得高效且现代。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当时城市住房紧张的问题,但是人都是有阶级关系的,终究不能实现绝对平等。又如1943年沙里宁在《城市:它的发展、衰退和未来》提及的“有机疏散理论”,认为城市的工业都应分散在城市外围,撤离工业留下的空地用于绿化或基础设施,人们的通勤时间应以街区为活动单位,提供生活舒适度,形成多个中心不唯一的城区,该理论为二战之后欧洲城市重组提供帮助,还有赖特的“广亩城市”、芒德福的“城乡发展观”皆提出了构建城乡关系的主张,这些城市规划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的城市问题,同时也能为当今国内乡村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刘易斯在1954年提出的“二元经济理论”,则是从经济学视角出发,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两个部门,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化工业部门。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如何表现,进而提出消除二元结构的看法及路径。但它从某种程度上,重点突出平衡两者的关系,却忽视了发展农业的重要作用。不过它为在不同国家建立二元经济模型的研究起到了桥梁作用。例如陈宗胜、黎德福创建的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7]。
自刘易斯开始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研究后,有大批学者也开始对亚洲的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关系进行探索。代表人物有加拿大学者麦基。麦基提出了“城乡融合区”(Desakota)概念,其本质是为了城乡融合发展。主要通过分析台北、汉城、长江及珠江三角洲边缘区出现的乡村地区非农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提出这些区域实现了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概括了城乡相互作用的城市化空间模式,强调城乡一体化的紧迫性。这一概念为我国对于城市边缘区的演进研究提供参考。
此后学者们对于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从发展制度的研究转向人口要素流动、公共服务、收入分配、重视农业等实际问题。美国著名学者简·雅各布斯提出了人才资源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他们强调的“人才流动对地区发展的巨大影响”的核心观点,对我国在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中需要构建的人才流入乡村的相关政策有着指引作用,尤其是如何对人才自由流动制度层面的调整方面。还有部分学者强调政府主导实施政策对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这些研究内容在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构建和完善过程中,对政府层面采取的具体行动有着巨大的启发作用。 同时也认为需要重视农业发展,进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他们强调城市与乡村应该在资源配置上拥有平等的话语权,致力于建设一体化的“城乡融合系统”,认为城乡应当和谐共生。相关国家也开始了实践,如德国1965 年开始实施的“城乡等值化”战略,日本19世纪80年代的“第四全综国土规划”。
综上,国外学者对城乡关系研究通常认为城市和乡村已经有着鲜明差异、或从城市逐步带动乡村的角度,进而形成的发展趋势,无形之中将城市与乡村相分离,没能从城乡发展高度统一的角度去思考城乡融合发展的实施,继而在开展实践的相关国家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制度;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城乡关系发展研究则是提供建议及措施,无法建立起明确的理论学说,首先因为发展中国家与一些发达国家有很大差异,他们的相关研究虽对发展中国家有启示作用,但效果不大,且发展中国家普遍发展缓慢、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目前城乡融合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最后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各异,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发展理念差异明显,要提出一种发展体系的适用性较难。
城乡融合概念于2017年提出(图2),但是对于城乡关系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展开,旨为解决城乡发展均衡性问题。城乡关系发展经历了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到城乡融合的演进过程。
图2 “城乡融合”时间图谱Fig.2 time map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在国外“城乡融合”学说广泛传播的背景下,特别是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之后,乡村问题愈发明显,学者们开始思考如何提高城乡一体化的程度,这也是此阶段研究的重点。他们认为城市化的质量取决于城乡一体化的程度[8-9]。相关学者首先从系统理论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其中部分学者对马克思城乡融合学说进行探析,如汪巽人剖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里的城乡关系内容,进而提出了必要措施[10]。另一部分学者致力于剖析城乡一体化内涵,如杨荣南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城市与乡村共同组成的包括自然、社会、经济等多个层面的生态系统。实现它需要农业现代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基础设施革新三个重要条件,并且城乡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健康关系[11]。可以看出在此阶段学者们试图将城乡融合学说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并且向各个领域发展,但是早期阶段的相关研究更像是方向的指引,并不完善。
在进行一系列理论探索和现存问题分析之后,国内城乡融合发展相关研究有了较大突破,并且在某些地区有了具体的推动。
首先,研究领域向微观层级拓展,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制度、经济、生态等均有研究。如顾益康、邵峰提出了新时期解决日益凸显的“三农”问题的十项制度创新[12],涉及产权制度、经济体制、户籍制度就业保障制度等,将重点转移到农村经济结构体系的改善与优化。又如刘滨谊、温全平从生态层面的绿地系统出发[13],在总结西方发达国家规划思想的前提下,提出需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应于本土的景观形态和空间载体。
其次学者们开始探索城乡一体化的评价体系构建,大部分学者都选定某一具体的区域进行实践研究。如长三角地区的相关研究,焦必方、林娣等运用了均方差决策法、AHP法和ANP法对指标赋权,对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进行分析,发现了长三角地区城市与乡村之间差距仍较大[14]。完世伟选取河南省为样本,对其2006年城乡一体化发展状态进行静态评价构建了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15]。学者们对于评价体系的研究,清晰得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状况,可对未来政策制度、区域加强发展、把控发展进程提供重要依据。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的研究自2010年前后出现峰值,其后逐年呈递减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城乡一体化开始步入新阶段,此阶段学者们将研究方向聚焦于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城乡融合几大关键词,统筹协调产业和城镇发展,探索差别化的城乡发展的科学路径。可以看出,在此阶段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的概念、内涵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审视角度较为全面,分区域构建的评价体系已较为成熟,为后续城乡融合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不同区域的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皆有不同,此时国内尚未形成全面的深入的研究成果。
自乡村振兴战略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后,城乡融合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一直持续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引发了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广泛介入,经济学、地理学、教育学、生态学均进行了跨界研究。如戈大专、陆玉麒等人从乡村空间治理指出乡村价值重构的必要性,进而保障乡村组织机制[16]。黄小明则从教育视角出发,通过数理模型的构建得出深化农村人才对于加快城乡融合的重要作用[17]。又如马晨、王宏卫通过土地利用数据为样本,采用GIS为手段分析渭库绿洲聚落规模体系的特点,提出针对土地要素合理流动的空间重构方案[18],为城乡融合提供新路径。此外,部分学者从乡村发展出发,开展适应于本土乡村的发展模式研究,以期实现城乡融合。如周苗苗、廖和平等人以重庆市城口县为研究对象,通过熵权、多指标综合评价等方法,对村域进行乡村空间格局特征的解析,为贫困县的城乡发展提供适用路径和策略[19]。
还有部分学者致力于探索城乡融合新途径,如马历、龙华楼等人在充分了解现阶段城市、乡村的发展局限,提出通过“三力”,即乡村内生动力、政府扶持能力、城市与乡村的交互能力助推城乡融合发展[20]。
总之,从城乡一体化到城乡融合发展是层层递进的关系。研究经历了提出与探索阶段到区域研究再到城乡融合理论体系开始建立、研究内容日臻完善时期。目前,我国城乡关系已进入探索城乡融合的新阶段。通过文献梳理可以看出,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脉络较为清晰,其必要性及内在逻辑已被研究得较为透彻,实施路径也是现阶段学者们不断探索研究的重点,研究对于助推中国乡村振兴与城镇化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城乡融合”强调的是融合过程和如何实施、“城乡平等发展”和“工农互促互动”。进入新时代,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发展形势,新型城镇化发展进入深化阶段,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城乡互动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平等的发展权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此类文献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主要研究机构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图3)。
图3 研究机构分布情况Fig.3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国内对于城乡融合发展的研究重点有三个方面:一是城乡融合理论研究;二是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研究;三是城乡融合实践路径、发展模式研究(图4)。
图4 1984年至2022年研究重点分布情况Fig.4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 priorities from 1984 to 2022
围绕城乡融合理论与内在逻辑的研究有溯源城乡融合学说、其他学科领域借鉴与实证研究以及理论框架和政策研究。
首先,学者们溯源城乡融合学说主要体现在分析城乡融合学说的理论内涵,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一部分学者考察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发展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梳理了研究内容,以期能够为构建中国化的城乡关系提供启示[21]。还有部分学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城乡融合程度仍较低。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发展理论强调我国应当将城市与乡村置于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中去,实现城乡要素资源双向对流,推动城市与乡村的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有均等化趋势,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2]。
其次,相当一部分学者进行了关于城乡融合内在逻辑的研究。如刘彦随从地理学说的视角出发,认为城乡融合系统、乡村地域系统是全新认知和理解城乡关系的理论依据,存在内在逻辑。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指出了三农问题的本质,认为应当优化重构城乡融合系统推进乡村振兴[23]。城乡融合理论研究还体现在实证研究方面。廖祖君、王理从经济学角度构建空间杜宾计量模型(SDM),通过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经济集聚对于城乡融合发展的积极作用[24]。方达、郭研通过分析松江和辽阳地区乡村土地流转水平与当地城乡收入的关系,得出农村土地流转活跃程度提升存在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可能性[25]。此类研究能为城乡关系理论中缩小城乡差距提供视角。
第三,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学者们开展了政策背景下城乡融合理论的思考。学者们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机制保障和政策支撑,目前城乡融合的关键点在于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互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塑造新型城乡益贫关系[26]。研究为城乡融合提供了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夯实了理论根基。
对于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的研究包括城乡融合发展影响与驱动机制、如何健全长效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以及具体机制如何构建三部分。
首先是城乡融合发展影响与驱动机制研究。一部分学者通过构建评价体系,探讨城乡融合影响与驱动机制。如周佳宁、秦富仓等人通过评价体系得出了财政分权与支出、金融体系以及城乡产业结构分布均会通过影响城乡要素流动的程度和方向,同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27]。还有相关研究表明制度体系的构建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也能影响城乡融合发展进度,比如钟荣桂、吕萍指出了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的联系度,强调两者协同发展是城乡融合的重要保障[28]。乔陆印、刘彦随则提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机制的重要性,其目的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此类研究以宅基地为突破口,能够促进城乡土地资源要素的重组[29]。
其次是健全长效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代表人物有魏后凯、韩俊等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的本质要求,同时对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最根本的保障作用。要想可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就必要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的构建。从城乡要素平等分配机制到土地资源平等交换机制再到加强社会整体保障机制以及人才资源培养机制,全面系统的振兴乡村[30]。对于乡村发展来说,不仅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更重要的是如何创新。需要解决“三农”问题本身以及城乡之间要素互相渗透,强化城市与乡村的耦合机制。同时政策转型也很重要,想要健全合理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着力点要时刻放在如何实现城乡之间的融合渗透、良性循环和功能耦合。进而推进“四化”同步发展,为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更好解决提供战略指引和行动纲领,进而解决城乡发展不平等和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并且要高效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就要做到坚持按照“重中之重”推进“三农”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转型,充分发挥政府在城乡融合发展建设中的作用,以及时刻关注并科学对待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31]。
还有部分研究是关于具体机制如何构建,内容分布较散,主要偏向于构建人口、土地市场机制。如陈坤秋、龙花楼从城乡融合重要渠道:土地市场出发,通过分析273个地级以上行政单元城乡融合演进过程,发现现阶段土地发展处于滞后趋势,提出重塑土地市场发展价值取向、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强调探索人口—土地挂钩机制是后续工作的重要方向[32]。还有学者倾向于人口调控机制的研究,比如郑殿元、文琦以村域人口空心化机制为研究内容,得出影响人口空心化的主要原因,提出合理进行人工干预的调控措施,能够为政府部门解决村域人口空心化问题提供决策参考[33]。
总体而言,当前关于特定区域或领域的城乡融合格局分析和机制剖析取得明显进展,并且相关研究能够明确具体机制的构建,提出可以操作的实施方式,能够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但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以城市、城市群为对象,所产生的问题偏向区域性,普遍性还不够,而且研究多侧重于地区差异的描述与制度解释,这也应该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4.3.1 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的城乡关系发展在不同阶段、不同区域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城乡融合发展更需要分类采取适宜的模式才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对于特定区域发展模式的研究能够助力形成区域理想化的城乡融合发展状态。
对于城乡融合发展模式的探索,学者们基本是选取某一区域进行研究。如贺艳华通过分析长沙望城区的城乡发展进程,明确了城—镇—村联合发展机制的优越性,提出了未来区域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理念[34]。李进涛、杨园园则是以天津静海区为研究对象,划分乡村各个类型区,提炼了制度、产业、人才不同类型的乡村振兴模式,对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具有启示意义[35]。
4.3.2 实施路径研究
城乡融合本质是重塑健康的城乡关系,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从产业、文化、人居环境、人才政策等多个视角为乡村发展提出了新目标,促进建立更加有利于推动乡村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所以对应于国家制定的发展目标,学者们也都分别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首先在产业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分二个视角:一是农业功能的拓展,二是产业融合。农业作为国家第一产业,经历了原始农业到农民主导的传统农业再到现阶段的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目前,国内学术界也在探索现代化农业更好的表达形式,主要涉及提高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而引入“要素—结构—功能”分析框架,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农业发展与产业兴旺的理论基础,在产业兴旺角度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适宜路径[36]。还有部分学者提出运用数字技术解决目前农业发展滞后问题,如“生态农业”“精准农业”,它们均能够通过关键生产要素和技术支持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于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37-38]。虽然农业现代化在不断转型,可缺失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种功能加持,单纯的农业形式已有局限性,为产业融合的研究提供方向。目前乡村产业融合有效途径之一是农旅融合,此类研究较为广泛。如黄震方指出农业旅游作为第一与第三产业的一种融合,不仅能拓展了旅游资源的类型,同时也使农业焕发出新活力[39]。还有部分学者提出创新乡村文旅产业,例如刘天曌、刘沛林提出的网络虚拟旅游产业[40]。
其次在文化层面,乡村文化的研究从早期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逐步拓展涉及农耕文化、乡贤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筑遗产等多个方面。因而现阶段学者们主要围绕乡村文化如何保护和乡村旅游业如何发展进行了研究。乡村文化主要从保护与传承乡村建筑遗产方面对其保护利用模式进行保护。有学者认为遗产村落作为重要文化遗产形式,迫切需探索新时代的遗产村落保护途径和方法[41]。王澍为重现乡村文化,选取浙江文村作为“乡村城市化”实验对象,以期得到乡村文化的现代转型。也有部分学者致力于乡村旅游业资源的开发。旅游业作为传播乡村文化的有效路径之一,研究成果较为全面。如刘军民曾指出需要寻求村落与辅助性旅游产业的平衡,从而使已不适合当地生活的传统文化内容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前提下用全新的方式呈现,发挥特有价值[42]。同样黄永林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内生动力,也应当将其转化为产业资源,促进乡村文化发展、振兴乡村经济[43]。
第三,关于乡村公共空间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乡村公共空间演变特征研究,二是乡村公共空间重塑研究。首先是乡村公共空间演变特征研究,涉及到学者对于不同历史时期乡村公共空间演进脉络的梳理。他们从功能与形式的视角出发,分析我国乡村公共空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进脉络之后,探讨了其背后生长的动力机制,以及乡村公共空间在各个时期的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44]。在相关研究基础之上,能够为未来乡村空间重塑提供方向[45]。其次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驱动及地域性的公共空间消失殆尽的背景之下,对于乡村公共空间重塑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从建筑学领域通过设计实践重新思考乡村公共空间形态的未来发展,思考在改造梳理既有村落的前提下如何营造新型公共空间。学者们提出营造“主客共享”公共空间模式,用现代技术反哺乡村建设的重塑需求[46]。在“微更新”领域,也有部分实践。他们强调以传统村落的微更新指导实践,它能够作为媒介协调人、文、地、产、景的多维度发展,推动空间重塑进而实现村镇社区全面复兴[47]。最后还有部分学者选择从技术的视角出发,如探讨“半工业”化技术实践(即内装工业化)的相关研究[48]。
最后,在人才政策研究方面,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人才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聚焦于如何引进优质人才、培育本土“技术型”人才,以及落实人才扶持政策。实施路径可以通过开展定向人才引进、多方实施人才借力、分类推进人才培育、大力促进人才就业、着力优化人才环境等方面促进乡村人才发展[49]。还有部分学者从“新乡贤”开展研究,讨论人才流入机制,表明“人才下乡”需要政府、社会、文化、乡村齐心协力打造立体化通道,落实人才扶持机制,创新人才使用,让人才资源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劲力量[50]。
总而言之,国内对于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实践路径的系统研究已经展开,但是仍缺乏全面性。从城乡融合发展模式的研究范围来看,未能从县域角度出发,大部分还是聚集于特色村落及城市周边范围。未来研究应当分类探讨不同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模式的构建。其次关于实施路径层面,研究内容从微观主要围绕产业、文化、乡村建设等某一方面对目前乡村振兴战略下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探索。总体来看,学者们的研究内容分布较为不均,农业作为乡村支柱性产业,对其研究较为深入,无论是建筑学、地理学、经济学学科均有涉及,但是对于乡村生态方面的研究稍显匮乏,大部分聚焦于水系环境等表面因素,缺乏系统的生态人居环境探讨,并且此类内容研究较多,研究的创新性尚不足。
随着城乡关系健康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强国家软实力作用的日益增强,如何实现《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的“工农互助、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是中国目前着力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城乡关系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繁杂且宏大艰难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及政策等各个方面。本文以城乡融合发展的国内外既有研究进行分析,从理论逻辑、发展机制、实施路径等作为出发点,探寻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的途径,得出现阶段主要研究目标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在乡村振兴视域下,相关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拓展能够进一步推动将乡村建设成为城市的“伙伴”,协同并进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平等化,实现新时代的城市与乡村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