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导入课中运用支架教学实现五维目标的实证研究*

2022-11-22 01:26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30期
关键词:支架能力教师

甘 焱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安徽合肥 230601)

一、绪论

(一)教学现状

1.注重机械的灌输,忽略情境的设置

高职院校创立的初衷是为社会、企业的发展培养专业性人才。而高职院校的传统教学模式形成教师的“授”与学生被动的“受”之间的倾斜式发展关系。此外,学生缺少对现实社会、真实生活的体验,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丧失,缺乏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2.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注重知识点的讲解,教学停留在背诵单词、词组等纯粹的“单边”活动形式上。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际交流的“双边”或“多边”功能,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未得到充分的锻炼。

3.注重“教书”功能,忽略“育人”功能

一线教师以完成本学科的基础知识、技能传授为目标,偏重“教书”,缺乏长期有效的“育人”机制,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在人文关怀、生活情趣等方面缺失。爱因斯坦曾经指出:“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由此可见,教育既要达到“教书”的目的,更要担当“育人”的责任,要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能服务于社会的有知识、有技能、有素养的人才为目标。

(二)课改的相关要求

2000年10月,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在教学目标中指出: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能进行简单的口语和书面交流”。2009年10月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中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因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确立“以学定教”的思想,大力推广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文献综述

(一)五维目标

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姆(B.S. Bloom)等人于20世纪50至70年代设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学”,提出目标分类学中的三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这些教育理论为教育目标的设置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依据。新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认知过程包含了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次,而这六个层次是一个由简到繁的学习模式,与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图示理论高度相似。布鲁姆还指出,教师所面临的学生能力不同,对于任务的兴趣与态度也不同。因此,教师必须确定什么目标是学生可以达到的,此观点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不谋而合。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目标教学”就在不断发展。教育部颁发的《基本要求》作为新课程教学指南,是由知识、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意识为核心构成的综合性素质结构,同时强调更加关注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二)支架式教学

1.支架式教学定义

“支架”是一种比喻,源于建筑术语“脚手架”。“支架式教学”的概念是1976年由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

伍德最先借用这个术语来描述“同行、成人或有成就的人在另一个人的学习过程中所施予的有效支持”。卡兹登将这种比喻与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联系起来。他指出:“支架式教学作用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时,能够用于许多日常班级学习活动,从而促进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发展。”普利斯里的定义是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帮助。

2.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支架式教学思想的核心概念是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最近发展区”是学生在智力活动中,原有能力与最终解决问题所具备的能力之间的差异。通过教学,学生解决问题时的原有能力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可以达到一个新层次,即有效激发了潜在能力,因此跨越和消除这种差异需要教学来填补空白,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帮助他们向另一个更高的水平迈进。

(三)支架式教学步骤

教师在“最近发展区”内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进入一定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独立探索、合作学习的空间→小组成员之间有效协作学习→多元化效果评价。

三、国内外关于支架式教学和导入课的研究

(一)国内外关于支架式教学的研究

在国外,支架式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多半集中在低年龄阶段探索上,或是在语言阅读、写作方面。国内近十几年关于支架式教学的研究风生水起,诸多学者开始关注此教学法在大学阶段的研究和应用。梁素文结合一堂大学英语课的观察报告,分析支架式教学在英语课堂优化效果上的功能及局限性。白瑜将支架式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探讨其在大学英语听说课堂中的作用。杨敏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对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搭建支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尽管支架式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比较丰富,但相对集中在阅读、写作、口语等方面,在导入课中的应用相对较少。

(二)国内外关于导入课的研究

教育家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指出,“课堂教学可分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环节”。其中“明了”是教师提供材料,抛砖引玉,引起学生兴趣,即现在所说的课堂导入。

英美等国对于“热身”活动的研究比较深入透彻。早在20世纪80年代,剑桥大学出版社组织相关的教育专家出版了一系列有关课堂“热身”活动设计的专著,其中较为著名的有Laughing Matters—Humor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Peter Medgyes)、Language Activities for Teenagers (Seth Lindstromberg)等。这些专著就各种英语课堂“热身”活动的设计形式进行了细致的归纳和描述,其中不乏设计大胆、新颖的课例,对于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创建幽默轻松的课堂氛围有着显著的效果。

21世纪初国内权威英语教学刊物上开始刊登与“热身”活动相关的学术论文,较多地集中在初高中英语教学方面,近些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也有不少相关研究。张丽认为导入课融语言输入与输出为一体,在综合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易江华则从课堂导入的重要性着手,介绍其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鲁昱璇从大学英语教师的视角入手,探索通过混合式课程提升导入的水平,解决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促进其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

四、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持续一个学期,涉及大专一年级的两个班级。为使研究具有更高的信度和效度,采用测试、问卷法取得第一手资料。在实验班中,依据前测成绩将学生分为High Group(H组)、Average Group(A组)、Low Group(L组),围绕五维目标采用不同的支架导入法完成实验教学。而对照班中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模式。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通过SPSS19.0软件完成,其中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对比样本T检验(Paired-Sample T Test)。

表1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后测成绩对比

(一)前后测成绩对比

如表1所示,实验班前后测成绩的均值差是5.9(72.06-66.16=5.9),显著差异性(Sig.=0.000)低于0.001,前后测成绩具有显著差异性。对照班前后测的均值差是1.35(68.98-67.63=1.35),显著差异性(Sig.=0.073)高于0.05,前后测成绩不具有显著差异性。因而,支架式教学方法对实验班的教学具有积极的效果。

(二)独立探索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根据问卷1(关于合作学习和独立学习能力的问卷)实验前后调查发现,实验前72.5%的学生不知如何进行合作学习,68.6%的学生不能自主学习。实验后,学生合作学习和独立探索的问题已经明显得到解决,其中g项(不了解自己在合作中承担的角色)、h项(不懂合作学习、独立学习的技巧)、i项(不知道怎样和小组成员交流)分别从40下降到8,41降到11,35降到10。运用支架式教学,学生可以借助各类支架、平台与他人交流、合作,建立了自信。其中k项(缺乏自信,不愿意表现自我)的变化率高达80.37%,L组的效果明显。此外,设计的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可以进入一个唤醒旧知、学习新知的情境,通过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建构出属于自己的概念框架,充分体现了支架式教学的精髓。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健全的人格

试验结束后,通过问卷2(高职英语导入课支架式教学问卷)调查发现:三个组别的学生中,H组学生创新意识较强,能带领团队完成合作项目。L组学生在合作中建立了自信心,认识到自己的潜力,明白只要他们积极展示自我就能为团队成绩做出贡献。L组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对较难任务更依赖于H组和A组的学生。此外,实验对象的态度是积极的,特别是那些想学好英语的同学们承认,支架式教学改善了他们的人际关系,在和谐、健康、轻松的环境中,他们更容易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让实践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建立自信、健全人格。同时,提高评价的多元性,不仅以分数论英雄,而以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相结合,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从心理上给学生支持,增强自信心。

五、研究启示

课堂教学是教育主阵地,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架式教学方法其先进性在于“以学生为中心”,老师是帮助者、支持者。因此应当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市场对相关人才的要求,为学生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品尝学习的乐趣,建立自信。

(一)导入课的原则

1.符合教学目标的目的性和遵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课堂教学导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要符合教育教学目标和科学,让学生获得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同时,根据教学实际进行监督、调节,以达到预定的目标,保证教学不偏航。

2.适时诊断学生的实际需求

学生综合能力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准,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性格、心理及专业特色适时地了解、诊断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一定的教学反馈来寻找恰当的时机,调整导入的手段,让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3.开拓导入形式的多样性

导入的方式很多,要注意配合交叉运用。不能每一堂导入课都用一种模式,否则容易形成感官疲劳。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图片导入、影视导入、游戏导入、任务导入、直观导入等不同的形式,兼具趣味性、创新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索。

(二)支架式教学的特点

1.跨越“最近发展区”的教学

(1)捕捉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学生“最近发展区”是一个抽象、虚拟的空间,为教师实现跨越这一区域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因而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捕捉和发现学生这一区域的能力,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原有能力”及“潜在能力”之间的距离,创设邻近学生“原有能力”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对学生构成一定的挑战。如果设置的内容难度过大,则适得其反,可能使学生产生负面的消极情绪。

(2)让教学能跨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尽相同,尤其是面对00后大学生的素质特征和学习实际,教师应根据其能力随时调整支架搭建的时机和形式,增加任务难度,减少教师示范讲解的频率等,让教学能跨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终实现学生“潜在能力”的提升。例如The Winning Personality这个单元跟Sporting Events有关,学生对这一主题既熟悉又比较感兴趣。因此搭建脚手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成为本次导入课的首要任务。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运用图片的连续快速播放将熟悉的运动项目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以competition的方式让学生快速地写出运动项目的英文,看谁写得多写得准。这种方式的导入使学生感到既紧张又刺激,既复习了老知识又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同时以提问的方式继续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以及自己崇拜的偶像,成功地在最近发展区内创设情境,引出谈论话题,为学生打开学习思路。

2.师生之间“双边”或“多边”的交流与协作

(1)师生“同向同行”,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在支架式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必须朝着同一个目标“同向同行”。教师是经验上的先导,但不阻止、不限制学生的活动,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路与想法,必要时对活动的方向进行调整,引导学生独立探索,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与层次,使之最终发现真知,获得成就感。

(2)教师是必要情境的创设者

学生未来必定要走入社会,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利用各种资源、工具为学生创设各种社会情境,让学生能积极与他人、材料、情境互动,主动探索,积极建构,让学生挑战困难的愿望达到最大化,从中获得更高效的输出。

(3)教师是“双边”或“多边”活动的支持者

这种支持不仅仅体现在提供必要材料上,更重要的是从心理上给予理解,从言语上给予鼓励,允许学生有一定的错误,留给学生充足的建构空间。当学习者自身意识到冲突的存在,就会进行自我修正,重新建构。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支架,因人而异、因境而异地提供个性化指导与支持。同时,教师要学会等待,学会倾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传统的包办代替中解放出来。

3.教师提供的支架具有可撤性

正如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在大厦竣工之后会拆除一样,支架式教学强调教师在最近发展区内的支架须是“敏感的、动态的,且随着学生能力的增长逐渐撤离的”。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提供的支架也应实时变化。因情而异的支架目的在于始终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挑战和支持的环境,使学生能跨越“最近发展区”。教师支架的另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协调能力,当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个人探究能力提升,合作交流欲望增强时,教师应渐渐撤离,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体现出支架的可撤性。

(三)重视教师个人综合素养及观察、分析能力的提升

从支架式教学的分析中可以得到的另一启示是:必须重视教师个人综合素养及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满足社会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在高职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将知识、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这五个方面融合起来作为指导教学的指南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支架式教学中,学生是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减少。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掌舵者,对于问题情境的创设,活动过程中任务的分配,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疏导、拓展,以及后续进行分析、研判都离不开对学生的观察。英语教学不应仅是语言知识的教学,更应该是学生接受人文熏陶、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以适应教学工作不断发展的要求。

猜你喜欢
支架能力教师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口腔CT支架的设计与分析
最美教师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煤矿回采工作面支架倾倒的分析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