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景下的广义节能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低碳消费和循环经济的节能新内涵

2022-11-22 23:46林伯强
关键词:能源消费资源

林伯强

(厦门大学 管理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

一、引言

2020年9月,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①习近平:《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9月23日第3版。的目标。实现“双碳”目标对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有力手段,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的作用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过去中国在节能领域的工作主要围绕提高能源效率这一主题展开。作为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始终是经济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清洁低碳发展的重要立足点。

然而,在当前可再生能源占比仍旧不足的情况下,若能源需求总量得不到有效控制,即便清洁能源继续发展,仍将在无法满足能源增量的前提下替代化石能源消费存量,这将增加碳中和的难度和成本。②林伯强:《能源革命促进中国清洁低碳发展的“攻关期”和“窗口期”》,《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6期。回顾西方发达国家人均能源消费的演变历程,大多经历了从快速增长到达峰饱和、再到逐步降低的过程。但从中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当前经济发展的潜力还很大,人均能源消费量与西方发达国家人均能源消费量峰值还存在较大差距,这意味着中国能源消费总体还处于达峰饱和前的上升阶段,倡导低碳消费行为也显得愈发重要。实现“双碳”目标意味着中国要严格执行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双控制度,除了对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进行宏观调控之外,政府也需要关注消费部门。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张玉台、刘世锦等:《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政策建议》,《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第8期。产业结构调整是进一步挖掘节能增效与碳减排潜力的可行选项。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很大,单位能耗最高。④邵帅、杨莉莉:《自然资源丰裕、资源产业依赖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管理世界》2010年第9期。“双碳”目标要求制造业特别是高耗能产业降低能源需求和能耗水平。⑤林伯强、李江龙:《环境治理约束下的中国能源结构转变——基于煤炭和二氧化碳峰值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从西方国家产业结构的变迁历程来看,未来中国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规模存在显著的提升空间,这将有助于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大前提下顺利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中国经济腾飞,科学技术与生产水平有了明显提升。然而,技术进步的加速导致产品迭代频繁、重复生产等问题,一方面造成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能源资源浪费。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缓解以上负面影响。该经济模式充分利用生产余料、废料进行再生产、再创造,不仅可以充分挖掘废料余料的价值,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能源需求,提高用能效率和避免能源浪费。综上分析,除了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碳中和背景下的广义节能还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低碳消费和循环经济等新内涵。⑥林伯强、姚昕、刘希颖:《节能和碳排放约束下的中国能源结构战略调整》,《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二、保障经济高质量增长和实现碳中和需调整产业结构

碳中和的远景目标对现阶段产业结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重构高质量经济发展格局势在必行。事实上,中国经济已经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重点发生了明显变化,从过去注重数量和速度到现在更加强调质量和效率①陈诗一、陈登科:《雾霾污染、政府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研究》2018年第2期。。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不断提升,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方式不断优化,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逐渐转变为创新驱动。依靠大规模的资源和劳动力投入实现经济增长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必须在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得到调整优化,全面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是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做好各项经济工作的主要思路,重点则是进一步构建高质量的产业结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动能。②林伯强、谭睿鹏:《中国经济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经济研究》2019年第2期。也就是说,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匹配高质量的产业结构,从而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

(一)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与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库兹涅茨将三次产业划分为以农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和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③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18页。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劳动力和产值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而呈现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然后向第三产业变动的趋势。④赵玉林、汪芳:《产业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33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工业化进程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大步迈向工业大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实现了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步。而从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来看,中国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并逐步趋于稳定,第二产业占比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而第三产业占比呈现出波动式上升态势。第二产业一直是中国GDP的“主力军”。

虽然中国经济整体上已经由高速度工业化向高质量工业化转变,但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依然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⑤杨莉莎、朱俊鹏、贾智杰:《中国碳减排实现的影响因素和当前挑战——基于技术进步的视角》,《经济研究》2019年第11期。一方面,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更多依靠劳动、资本、能源投入,相对而言缺乏知识和技术积累,所以产业发展内涵价值和质量较低,这主要是由要素禀赋结构和发展阶段所决定的。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拥有的资源红利、人口红利等比较优势得到了充分释放,极大促进了化工、纺织等制造业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借助投资、出口、消费的三驾马车,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品出口尽管实现了贸易额激增,但也存在对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锁定等问题,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价值链的中低端如组装和制造,产品附加值普遍不高,经济效益和科技含量较低。这也表明,中国的经济产业发展和结构转型还存在巨大的改善空间。事实上,虽然中国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经济增长模式能够在短期内实现经济规模和效益的快速扩张,但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其中最为典型的负面影响就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抑制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一些依赖化石能源的地区由于资源枯竭、产业结构趋同而失去了经济增长的动力。⑥徐斌、陈宇芳、沈小波:《清洁能源发展、二氧化碳减排与区域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19年第7期。因此,新时期保障经济高质量增长、如期实现碳中和目标必须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在此过程中,落后产能将被淘汰,诸多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将逐步被取代,这些对于中国节能减排和脱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不同点在于,欧美已经是高收入国家,而中国仍是处于人均收入需进一步提高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在中国清洁能源中,具有发展潜力的风电和光伏对总发电量的贡献不到十分之一,远远无法满足电力消费增长。如果经济增长依然伴随较高的能源和电力需求增长,则不利于碳减排和能源结构调整。①林伯强、魏巍贤、李丕东:《中国长期煤炭需求:影响与政策选择》,《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产业结构演变与能源结构转型十分密切,第二产业比重大、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和总体碳排放高是中国的现实国情。2020年中国三个高耗能产业(钢铁、水泥和有色金属)的耗电量超过全国五分之一,是风电和光伏发电量总和的两倍多。②《中国统计年鉴》,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21/indexch.htm,2021-11-29。因此,在中国当前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下,实现低碳发展和清洁转型面临较大的挑战,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系统是实现经济发展动能转换和绿色转型的关键。

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然是“生产型”而非“消费型”。以煤炭消费为例,中国的煤炭终端消费约有三分之一用于直接消费,约三分之二用于资本形成。③林伯强、吴微:《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煤炭需求》,《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均资本存量相对较低,这意味着中国的能源需求还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参考多数已实现了碳达峰的发达国家人均资本存量和人均能源消费的发展历程,目前中国人均能源消费量尚处于碳达峰前的上升阶段。“生产型”的能源消费结构使得电力需求与GDP的关系密切,且影响较大。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平均GDP增长与电力消费增长相关系数为0.9,平均GDP增长与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相关系数为0.6,④林伯强:《如何让“拉闸限电”不再重演?》,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63274199114640.html,2021-09-27。GDP增长与能源电力需求呈现正相关趋势。此外,产业结构变化以及效率改进也是影响能源电力需求的重要因素。GDP增长在大部分时间内与能源电力需求正相关,产业结构变化和效率改进与能源电力需求负相关。⑤林伯强:《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生产函数的研究》,《管理世界》2003年第11期。在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的背景下,若不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GDP增长将持续伴随着较高的碳排放。因此,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首要任务之一。

另外,“生产型”的能源消费结构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较快地减少能源需求。在多数已实现碳达峰的发达国家中,低能耗高产出的高技术行业和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较大,工业耗能则相对较低。根据统计数据,2020年中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仅为15.1%,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为47.3%,⑥《中国统计年鉴》,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21/indexch.htm,2021-11-29;《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102/t20210227-1814154.html,2021-02-27。相对于碳达峰国家的平均水平而言,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合理地提升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抑制高耗能产业的能源需求规模,有利于兼顾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减排。

(二)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在实现碳中和的进程中,经济高质量增长要求尽可能实现“双脱钩”,即GDP尽可能与化石能源脱钩、与能源电力需求增长脱钩。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目前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关系密切,采取“先立后破”的思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减少能源消费对GDP的影响,对保障经济高质量增长至关重要。实现碳中和目标不仅需要能源结构调整,也要求社会经济各方面的调整与变革,相关战略或政策应重点考虑整体系统成本和解决方案。

就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关系而言,煤炭消费比重与第二产业占比几乎是亦步亦趋的。中国的煤炭需求和能源消费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第二产业中的高耗能产业决定的,需要加快推进工业企业由低附加值、高能耗向高附加值、绿色低碳转型。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带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信息技术服务业和金融服务等行业的能源需求低,未来第三产业发展将会进一步带动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对于第一产业而言,农业能源消费占比较小且相对稳定。综合来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趋势明显,高耗能产品快速扩张的基础已不复存在,但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使得煤炭需求减速缓慢,不利于推进碳中和进程。①林伯强、孙传旺:《如何在保障中国经济增长前提下完成碳减排目标》,《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从能源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看,产业结构演变只是表象,根源依然在于发展中国家固有的大开发、大发展的传统发展思路。以GDP为核心的考核激励方式使得地方政府追求GDP,而中国式财政分权也让地方政府承担了更多的经济增长、科技发展、民生、公共服务等任务,导致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不断加大,发展钢铁、化工、基础设施等行业成为完成经济增长目标所依赖的重要途径,而这些高耗能产业往往需要大量的能源投入。结合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的资源禀赋特点,开发和使用煤炭作为低成本能源投入是支持地方经济高速增长的有效手段。因此,为解决地方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之间的矛盾,推动地方政府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是十分有必要的。

政策上亟需推进电力市场改革和建立有效的碳交易市场,提高能耗成本,抑制能源需求,同时提升清洁能源的市场竞争力。中国目前的能源价格无法反映真实成本,难以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以电力市场化改革为例,其基本原则应该是价格由市场决定,价格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如果简单提高能源效率而维持比较低的能源价格,“反弹效应”的存在将使节能措施达不到预期目标。能源的可替代性使得能源价格成为清洁低碳转型的核心要素,有效的能源价格可以提高能源效率,更合理地配置资源。由于可再生能源的终端消费载体是电力,碳中和也是电气化的过程,因此电力价格改革是能源革命的关键战场。如果电价体系能够同时考虑生产成本和外部性成本(例如环境门槛和碳交易市场),其价格有效性将会显著提高。以价格信号作为推动经济主体节能减排的内生动力,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转型优化,进而提高社会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当然,电力市场化改革还需要其他能源经济政策的协同配合。这些相关的能源经济政策也将会以横向或纵向方式与电力市场化改革互相影响和支持。

三、碳中和进程中消费需要低碳清洁转型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还将大幅增长,经济增长需要鼓励消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显然更多的消费意味着更大的能耗和碳排放。解决这一矛盾需要鼓励清洁低碳消费。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使得居民消费理论不再仅仅关注其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基于非完全理性的消费行为成为新的研究对象。消费者的个体心理特征和社会形态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渐进入经济学家的视野,包括城乡结构、人口结构、财富结构以及产业结构都对居民消费产生着重要影响。其中,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②张子麟:《消费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28-29、131页。,有实证结果表明消费结构与第二产业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③田学斌:《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消费经济》2010年第3期。。总的来说,居民收入、产业结构、产品价格、人口总量及人口结构、自然生态环境、人工物质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以及精神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都是影响消费结构的重要因素。根据居民需求的不同层次,产品可被划分为用于满足生存需求的生存资料和用于满足更高层次的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的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居民对于不同产品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其对于生存资料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而对于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需求弹性是较大的。①吴炳新:《消费经济学》,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73-75、78页。因此,对于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消费存在着较大的调整空间。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可持续消费和绿色消费的概念被提出。而随着气候变化危机愈演愈烈,低碳消费的概念也开始进入居民生活。低碳消费是可持续发展在消费领域的体现,其理念倡导在生产过程碳排放较少、对生态环境污染较小和有利于低碳发展的消费行为,例如选择低碳食物、购买节能型家电、自带环保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②陈美球等:《低碳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88页。低碳消费行为将会倒逼企业转变生产模式。当人们树立了低碳消费观,就会避免购买高碳排放的产品,而对于低碳产品需求又会催生出相应的新生产活动,从而开辟出新的低碳消费领域,这可以同时促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优化调整。相对于传统商品而言,低碳产品的成本会有一定上涨,相应地,其价格也会随之上升,但消费者对于低碳产品的支付意愿会向企业释放出积极信号,引导资源更多地流入低碳消费产品的生产领域。低碳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也会相应地得到优化升级,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低碳产品成本也可能随之下降。由于生产活动具有碳排放量大、政策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世界各国大多将电力、交通、建筑等行业作为碳减排规制的重点关注对象。在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下,以电力生产、工业制造等“排放大户”为抓手无可厚非,但需要指出的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消费,碳排放的终极根源是消费。③林伯强:《能源革命促进中国清洁低碳发展的“攻关期”和“窗口期”》,《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6期。从消费侧来看:一方面,居民的交通出行等活动会带来直接碳排放;另一方面,居民用电和商品消费等也会带来间接碳排放,此外,工业用电和交通运输等生产活动的产品最终也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综上分析,较之于生产活动造成的碳减排,从消费角度控制碳排放可能更重要。政府之所以倾向于在生产侧发力,只是因为更容易落实政策。实际上,消费者行为偏好不仅决定了自身消费,对生产部门的生产决策也有一定的引导和制约作用。消费者低碳消费和对碳减排的支付意愿,很可能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因素。因此,低碳消费应当是碳中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费行为的理念多次被提出④陈美球等:《低碳经济学》,第188页。,如何引导消费行为低碳化,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⑤王建明、王俊豪:《公众低碳消费模式的影响因素模型与政府管制政策——基于扎根理论的一个探索性研究》,《管理世界》2011年第4期。。

一般而言,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人消费领域的碳排放会逐渐增加。一些发达国家的消费领域碳排放量约占国内碳排放量40%—50%,其中交通、食物和住宅的碳排放占比位居前三位。以美国为例,仅居民家庭生活和旅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排放总量的比例就高达41%⑥数据参见:https://www.iea.org/fuels-and-technologies/electricity,2021-11-29。。近年来,中国居民生活直接碳排放在碳排放总量中的比例也在逐步提高,但人均碳排放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预期中国人均能源消费还会持续上升,所以居民生活中的能源消耗及相关碳排放也将持续增长。⑦林伯强、刘希颖:《中国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经济研究》2010年第8期。随着中国消费的增长,消费侧碳排放持续增加将提高碳中和的成本和难度。消费行为和生活习惯通常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可能会导致消费碳排放的锁定效应;而且,消费行为往往主导市场供需,如果消费者不积极转向低碳生活方式,生产企业很难真正实现低碳转型,并且生产侧的减排效果往往会被消费侧的排放所抵消。从碳排放的源头看,相比于消费侧,生产侧排放更集中,碳减排的核算难度相对更低。以交通运输为例,对石油生产或销售的碳排放核算要比核算单个交通工具排放更加简单易行。因此,现有碳减排措施主要在生产领域,鲜有针对直接消费排放的规制手段。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不管采取何种减排措施,碳定价都意味着额外的碳成本,这就需要权衡比较各种减排措施的成本收益。一般来讲,企业会试图将碳成本转嫁到商品消费价格,而消费者的低碳支付意愿也将会影响商品的市场供需。比如说,目前的碳交易市场只纳入电力等少数行业且碳配额总量宽松,很低的碳价格尚未给企业增加明显的成本负担。随着未来碳配额总量的日趋收紧,碳价格上涨将给发电企业造成成本上涨压力,通过电价将碳成本传导至下游产业,再由下游企业将碳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而且,随着中国能源市场的深化改革,能源价格也将进一步体现碳排放成本,碳中和成本的最终买单主体将主要是消费者。因此,可以通过提高碳成本影响消费,倒逼生产侧低碳生产。①沈洪涛、黄楠、刘浪:《碳排放权交易的微观效果及机制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四、发展循环经济也是碳中和的重要一环

循环经济也是解决消费增长与碳排放的矛盾的重要方面。循环经济意味着同一消费量可以投入更少的资源(能源)。解决好经济发展和减少能源需求之间的矛盾,关键在于探索新的发展方式。一方面,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作为支撑,另一方面,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又要求压减能源需求总量。循环经济为此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发展思路。国务院在2021年2月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作为碳中和承诺提出后国家层面出台的系统性文件,《意见》强调了建立健全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要作用,提出加快发展壮大农业、林业、服务业循环经济,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以及提升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发展水平。②《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2/22/content-5588274.htm,2021-02-02。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技术进步不可避免地导致产品频繁的更新换代。依据循环经济的思路,基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可以实现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良性循环③伍世安:《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探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34-35页。,减少资源利用过程中所隐含的碳排放。循环经济作为碳中和进程的重要一环,可以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循环经济的范围主要包括传统能源的高效利用、发展清洁能源、推进绿色制造、挖掘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潜力、推动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活垃圾分类以及回收利用,从而发挥其在能源部门、工业部门、农业部门以及居民部门的积极作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符合“十四五”规划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可以减少资源全生命周期的隐含碳排放。碳中和要求加速清洁低碳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强调资源节约与再利用的发展模式,对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一)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肯尼斯·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经济学”④黄贤金、葛扬、叶堂林等:《循环经济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页。,循环经济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强调了资源的节约、高效以及循环利用,以此最大化资源在整个生命周期的价值。⑤陈德敏:《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兼论循环经济概念的科学运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2期。循环经济符合生态学的规律,强调自然以及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要求充分利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规律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基于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原则①黄贤金、葛扬、叶堂林等:《循环经济学》,第4页。,倡导低消耗、低排放以及高效率的资源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要,可以解决资源粗放利用以及资源浪费的发展问题。循环经济的推行对于绿色发展以及环境可持续尤为重要。循环经济不仅仅有利于资源节约,还有利于减少资源在其被利用的全生命周期中所隐含的碳排放。循环经济与碳减排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性,循环经济的三项基本原则(减量、再利用、再循环)也同样适用于碳减排过程。首先,循环经济的减量原则要求减少投入到生产或者消费中的物质量,这能够最为直接地减少隐含在资源消耗过程中的碳排放。其次,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原则要求延长物质的使用频率和时间,对废弃资源的重复利用能够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利用价值,有利于减少物质资源的消耗。最后,再循环原则,即循环经济要求将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并进行再次循环利用来延长资源的生命周期。循环经济的这三个原则是对资源利用及使用过程中从源头到末端的约束,这种发展模式减少了资源消耗总量,从而相应地减少了隐含碳排放,这无疑能够助力碳中和的实现。

(二)循环经济发展与节能

中国先后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http://www.npc.gov.cn/npc/c12435/201203/b90def9e739c4d028e2c6a3539218174.shtml,2012-03-01。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https://www.mee.gov.cn/ywgz/fgbz/fl/201811/t20181114-673624.shtml,2018-11-14。,指出了农业、工业等各个领域推行清洁生产的必要性,这表明作为实现环境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清洁生产以及循环经济模式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此外,从“十一五”到“十四五”,每次发展规划也都强调了资源、环境与可持续的重要性。“十一五”发展规划首次强调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提出从生产方式、资源循环利用回收、绿色消费等各个方面推行循环经济的理念。进入“十三五”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下的循环经济发展尤显成效。“十四五”发展规划对推动清洁低碳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进一步优化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经济的模式对许多相关领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比如通过传统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的发展、绿色制造以及再制造来推动覆盖能源、工业部门的循环经济,改良农业生产以及促进生物质能源发展来推动覆盖农业部门的循环经济,通过生活垃圾分类及回收利用促进城市化过程中居民部门的循环经济。

1.传统能源的高效利用以及清洁能源的发展

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都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能源消费。碳中和目标是对现有能源系统的挑战,循环经济理念能够助力能源系统转型和低碳经济发展。中国现有的能源结构依然以化石能源为主,实现能源系统的清洁低碳转型,不仅是应对环境气候难题所需要考虑的,更是经济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循环经济模式能从两个方面促进能源部门的低碳发展,传统能源的减量化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都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减少能源产业的碳排放。加强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深度、清洁利用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虽然传统能源具有高碳特征,但是随着超超临界发电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传统化石能源也能实现更高效的利用。而低排放以及可再生的特征则是可再生能源利用最为明显的优势。能否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与升级是现有的传统能源存量与今后的清洁能源增量之间的权衡问题。

2.发展绿色制造以及再制造来推动覆盖工业部门的循环经济

中国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耗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针对性地对工业部门实施碳减排对于碳中和的实现非常重要。绿色制造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影响经济效益的同时,考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资源利用率以及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是一个纳入资源与环境因素的工业制造模式。绿色制造强调在设计、制造到回收的全部环节都考虑可持续性问题,要求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的资源、能源消耗的最小化以及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这有利于实现显著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再制造则是在考虑经济性以及可行性的条件下,要求通过使用再制造技术对设备零件进行修复,并达到符合行业规范的条件。不同于传统的废弃物回收利用,再制造是通过再制造技术对旧产品实现功能性恢复的过程,主要适用于工业机械设备领域。再制造是能使产品升值的二次投资,有助于恢复旧产品的性能与可靠性;是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深度利用,可以实现工业废旧设备等工业固体废物的消纳。总体来说,工业的绿色制造和再制造产业集约利用了资源,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消费模式。提升工业体系的绿色制造以及再制造能力,能有效推动工业部门的节能减排,有益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3.农业部门的循环经济

农业部门的循环经济对碳减排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陆地植被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森林以及富碳农业发展都具备非常优越的固碳效果。森林的固碳作用对于缓解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国际广泛认可森林碳汇的重要性,许多国家和组织都积极推进森林碳汇的利用。富碳农业的发展也能起到很好的减排效果。富碳农业的思路是通过将工业或者其他部门生产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进行收集,并将其作为碳肥用于促进农作物生长,因此可以同时实现提高作物产量和减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双赢效果。二是生物质能源的循环再利用。应对中国能源短缺的局面,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资源,具备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潜力。生物质能源的再利用,既能够防止资源的浪费,又能够减少碳排放。受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中国的秸秆回收利用率低,有相当比例以废弃或者焚烧的形式被处理,这造成了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及资源的浪费。进一步推进秸秆的高效化利用可以充分发挥中国秸秆资源的潜力。可以将生物质资源进行能源化循环利用,例如使用相关技术将生物质资源转化为燃料、燃气来替代传统能源,另外也可以将木质纤维降解发酵为燃料乙醇。

4.覆盖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活垃圾分类及回收利用的居民部门循环经济

随着城市化过程的推进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增多的居民日常用品消费导致了生活垃圾的爆发式增长。废弃物品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是对生态环境的挑战。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居民生活垃圾中存在许多尚有利用价值的废纸、废金属、废玻璃等可回收垃圾。由于垃圾分类回收符合循环经济中再利用以及再循环的原则,可以有效地减少废弃物总量中所隐含的碳排放。基于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健全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回收工作,对于仍有利用价值的废弃物,通过再次利用来延长其生命周期及使用价值,能够从源头上减少资源的浪费。预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会出现更多不同类型的生活垃圾。因此需要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及回收利用等相关产业发展,以更加有效地推动废弃资源的回收利用。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不同于以往减排承诺,是一个更加明确的倒逼机制,将对中国的能源结构、产业发展以及居民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新的背景下,节能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在制定节能相关战略和政策时,政府需要充分考虑广义节能,即除了传统的提高能源效率外,还应该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低碳消费和循环经济。

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资源在产业间再分配的过程,市场化工具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能够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能转移。碳交易市场和电价体制改革可以抑制高耗能产业发展或实现产能转移。目前工业生产的诸多外部性成本,如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等,在现行的市场体系中尚未得以充分反映在商品价格上。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以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将这些外部性成本体现在价格信号当中,并通过价格信号引导经济主体主动采取转型升级或节能减排措施,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竞争力全球领先的中国制造业受益于成熟完备且高效化的产业链,因此调整过程应着力于关注和提升产业链的现代化、智能化和清洁化。产业竞争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全产业链的竞争力,即整体的产业链高效率和完备的本土产业链。由于如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钢铁化工等重工业在产业结构中仍占有较大比例,中国的制造业总体而言还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中低端。以钢铁行业为例,中国贡献了全球一半以上的粗钢产量,但行业整体平均销售毛利率却落后国际平均水平。适当延伸这些产业的全产业链条,提高深加工水平,有助于获得更高的产业附加值。因此,应当积极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高耗能低效率的落后产能,提升产业附加值。产业发展规划应与高质量发展目标紧密契合,鼓励培育以新能源、智能制造和节能循环经济为代表的新产业和新业态,使产业结构朝着有利于中国实现长期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调整转变。①陈诗一:《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通过完善碳交易市场和推进电价市场化机制改革来实现高耗能产业减产限产和产能转移,政府的产业调整政策和产业规划布局也应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鼓励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优先压减低附加值高污染的高耗能产业,实现产能升级和经济新动能的转化。

低碳消费行为方面,鼓励消费者助力碳中和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一环。低碳发展显然离不开公众的支持和参与,反过来,碳中和也将迫使消费方式发生改变和转型。一方面,消费侧的排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日益攀升②林伯强:《结构变化、效率改进与能源需求预测——以中国电力行业为例》,《经济研究》2003年第11期。,消费者是否支持低碳、是否采取行为上的转变是降低直接消费碳排放的关键;另一方面,针对生产侧的碳约束不是减排的最终目的,只有消费行为随之改变才能真正降低碳排放③徐国伟:《低碳消费行为研究综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首先,提高消费者对碳减排的认知能力,加强低碳意识教育和低碳生活方式宣传。消费者的低碳认知能力是消费者积极参与碳减排、转向低碳生活方式的基础。因此,需要培养消费者的碳认知能力,增强消费者对于碳中和目标的理解,并通过其他政策工具,促使消费者转变消费方式,进行更好的低碳行为决策。并且,消费者碳认知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强消费者对低碳商品的支付意愿,缓解减排成本带给商品市场的冲击,有利于巩固并扩大减排效果。其次,政府的相关政策设计也要重视消费侧。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未来中国的能源结构、产业发展规划等均面临着较大的转型压力。如果忽略消费侧减排潜力,只靠生产侧减排势必会给转型带来很大的成本。并且,仅在生产侧进行减排无法覆盖全部的碳排放源,对于无法避免和替代的排放部分需要消费侧的碳减排机制作为补充。因此,未来减排政策设计需要对消费侧碳排放加强关注,择机选择兼具减排效率、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的政策措施。

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循环经济的理念强调经济发展过程要考虑生态承载力,要符合生态学的规律,实现资源利用过程的良性循环。循环经济是实现能源、资源节约,减少碳排放水平的经济增长模式,资源的循环再利用能够最大化物质资源在整个生命周期的价值,并且能够减少物质资源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的隐含碳排放。在碳中和的背景下,能源部门、工业部门、农业部门以及居民部门等发展循环经济都有重要的意义。传统能源的高效利用以及清洁能源的发展,工业部门的绿色制造以及再制造、农业部门的陆地植被固碳以及生物质资源利用、居民部门的生活垃圾分类及回收利用都将降低资源利用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水平。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变,循环经济的理念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相契合,尤其体现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既符合“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所提出的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能减少资源全生命周期内的隐含碳排放。

猜你喜欢
能源消费资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我给资源分分类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