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雪婷
文化自信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支柱,亦是文化创新的力量源泉,为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曼妙舞姿、独特形式、深厚底蕴亦能彰显我们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而我们也是通过对它的传承与创新,将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落到实处,这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我们本民族的文化繁荣发展为条件,而一种文化只有得到人民的认同,才能得以传承与创新。换言之,不被认同的文化必然会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如果说文化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的重要标志,那么随着我国文化发展的中国古典舞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积淀,但是中国古典舞并未在历史的印记中消失,而是在不断地传承、创新。这表明了历代人民对中国古典舞的认同,正是这种认同使人们产生了文化自信,进而为中国古典舞的传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正如汉唐舞蹈《相和歌》,以出土的汉画像砖中的盘鼓舞造型为根,经过编导的加工创作,将盘鼓舞重新搬上舞台,使盘鼓舞再一次走入人们的视野,同时,也更好地将汉代盘鼓舞进行了传承,让人们欣赏到中国古典舞的形态与文化之美,让更多人开始关注中国古典舞,使厚植文化自信不再是一种虚无的口号。这样新颖的呈现方式激起了观众心中对中国古典舞的认同感,正是这种社会氛围及人们坚定的文化自信,为中国古典舞的传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全面发展的时期,全面发展的现代化除了推动社会的进步外,也在推动着传统文化以现代化的形式开启创新之路。我们用技术创新带动国家经济发展,彰显国家硬实力,用文化创新带动国家人文发展,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就现如今的世界形势而言,创新在各个国家都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是我们无形但强有力的武器。如今,随着社会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人们对本民族的文化更加自信,而正是这种自信推动着中国古典舞的创新性表达,推动着中国古典舞的创作走向新的道路。
中国古典舞的创新在以文化自信为根基的同时,也依托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之间的结合。文化自信使中国古典舞逐渐得到关注,这也为中国古典舞的创新打下根基。试想如若我们不奋力将舞蹈传承根植于本民族文化,我们如何能够创新自己的舞蹈,又如何使其广泛传播?因此,正是这种奋力坚守的文化自信,让我们的编导将传统文化转为中国古典舞的形式并将其呈现,进而做出更多的创新性表达,使中国古典舞融入时代。这些都要求我们基于本民族的文化,厚植文化自信,促使文艺工作者对中国古典舞进行创新。因此,厚植文化自信为中国古典舞创新之根基。
“盘鼓舞”是汉代一种极受人们推崇和欢迎的乐舞,主要是因为舞蹈者在平放于地面上的“盘”和“鼓”之间进行表演, 故得名“盘鼓舞”。在盘鼓舞中,舞者以盘和鼓为主要道具,舞者与道具的配合难度较大,但是尽管配合难度较大,舞者依然能够完成高难度的技巧,并带有丰富的情感。这也要求舞者有高超的技术、精湛的表演技能及较强的控制能力,如此才能在盘、鼓之上顺利地完成表演。例如,舞蹈作品《相和歌》正是在以盘鼓舞为根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对盘鼓舞的形式及文化精髓进行了深入挖掘,不仅展现出高超的舞蹈技巧,还给人以婉转柔美之感。同时舞蹈中出现的旋转与腾跃的技巧更是展现出舞蹈的节奏感和力量感,并在举手投足之中彰显出汉代女子的活泼、俏丽之美。
舞蹈作品《相和歌》是由孙颖先生创作的,不仅是对汉代时期的盘鼓舞的简单模仿和传承,还不乏许多创新之处。
在舞蹈语汇上,《相和歌》除了运用汉画像砖上的舞蹈造型外,也有创新的表现手法,大量地使用了同手同脚一边顺的舞蹈动作,这形成了《相和歌》独特的舞蹈韵味。在舞蹈道具与音乐处理上,《相和歌》虽直接继承了盘鼓舞中原有的道具——鼓,但在对道具鼓的运用上也有着精妙的创新之处。在作品中,舞者舞鞋的前端缝有5 颗木珠子,后端缝有4 颗木珠子。舞蹈创作者通过巧妙的动作设计,舞者完成动作的过程也是在与舞蹈道具相配合的过程。虽然在汉代时期就是舞者以足踏鼓发出声音,但是孙颖先生将这一技巧进行放大处理,将鞋上配以木珠,使脚边木珠划过鼓边和击打鼓面的声音与背景音乐交相呼应,让整个作品完美地呈现出汉唐舞蹈大气磅礴的独特韵味。在队形调度、群舞编排上,根据《观舞赋》中的描述可知,盘鼓舞在队形的处理上进退整齐,协调一致,如影随形。这一规律虽在今天依然适用,但是孙颖先生在这一模块也有所创新,让队形调度具有多种形式,在群舞的编排上既有平行,也有重叠的关系。
在对中国古典舞进行传承与创新时,我们要做到既吸收舞蹈原本的精髓之处,又恰当地融合当代创作的新颖手法,也就是做到既不失古典韵味,又能符合当下审美。以古正今,古今交融,守正创新。
舞蹈作为表演艺术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丰富表现内容,深化文化底蕴。但任何的舞蹈都有其独特的舞姿形态、表现风格与文化内涵,中国古典舞亦是如此。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朝代的舞蹈都有其自身独具的舞姿、韵律和审美意趣。但除此之外,每个舞蹈背后所要展现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也是精髓之处。这些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所指引的便是每个朝代的审美。因此,我们如果在对中国古典舞进行传承与创新时,只是从当前所出土的文物、壁画上进行简单、片面的舞蹈动作形态模仿,却并未对舞姿背后的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那么创作出来的作品尽管舞姿、服饰、道具精美绝伦,符合史实,作品的内在依然会因为没有文化底蕴的支撑而显得苍白空洞、缺乏感染力。
例如,舞蹈《唐印》,以仕女俑的形象向我们展现了唐朝仕女的舞姿风韵。对于舞蹈起始造型的“拈花”手型设计,编导不仅为了表现舞蹈作品中的趣味风格,还因为唐朝时期人们对佛教持有尊崇的态度,将宗教祭祀舞蹈引入美化与世俗化的方向,所以“拈花”手型表现出佛教中拈花微笑之意象。由此可见,倘若编导对唐朝时期的文化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又如何能将佛教文化融入舞蹈中,又如何能在舞蹈中表现出唐人善舞的社会风貌。
因此,我们在对中国古典舞进行传承与创新时,一定要在遵循原有历史的情况下,把握舞蹈形态,深挖文化内涵,赋予外在形式更为深邃的内涵底蕴。
在对中国古典舞进行传承与创新时,我们要注意把握代表性风格,并将动作的风格性与准确性进行结合。编导要把握不同历史时期舞蹈风格的精髓之处,展现具有朝代意义的风格舞蹈,并与当下结合进行创新。
例如,在唐代,舞蹈艺术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舞为荣的社会风貌也促进舞蹈艺术的发展。舞蹈中也出现许多腾跳、旋转的元素,给唐代舞蹈增添了新颖之美。转眼到当下,首先,由于现在的舞者接受过更为系统专业的训练,在技巧上有更恰当地运用。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提高,舞台美术的运用也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以作品《唐宫夜宴》为例,该作品通过舞者的表演让乐舞俑“复活”了,在展现出唐朝时期以丰腴为美的同时,也体现出唐朝时期高超的舞蹈技巧及大气磅礴之美。不仅如此,舞蹈《唐宫夜宴》通过5G、VR 等新技术与舞蹈巧妙结合,将代表性的风格与现如今新颖的编创手法、舞台布景、新技术相结合,展现出古今交融之美。
在对中国古典舞进行传承与创新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其他姊妹艺术,并在交流中促进彼此的发展。
首先,与音乐的交流互鉴。舞蹈与音乐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互为表里,相辅相成。音乐为舞蹈提供听觉上的享受,舞蹈为音乐提供视觉上的满足。例如,中国古典舞作品《扇舞丹青》,舞者通过舒展、顿挫、干净利落的动作,展现出了古典舞中的飘逸气质,同时配以古筝曲《高山流水》中抑扬顿挫的旋律,使整个作品再次得到升华。而这个作品正是在创作时配以合适音乐,既能够传承原有的古典韵味,又能够在与音乐的交相辉映中展现新颖之处。
其次,与水墨画上的交流互鉴。纵观水墨画作品,大多都透露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内在情怀与审美意趣。因此,在中国古典舞的创新性表达上,我们可以使中国古典舞与水墨画相结合,将二者的传统元素进行叠加应用。例如,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展开的青绿色水墨画卷,舞者用自己身体在舞台上展现出画上的险峰峻岭,用肢体语言勾勒出纹路,一幅水墨画在舞者的表述下逐渐呈现。这样的表演将中国古典舞与水墨画进行结合与展现,是一次成功的结合,也是一次中国古典舞创新的展现。
近年来,中国古典舞中有不少作品通过内容、动作及舞台布景等表达着对美好盛世的由衷赞美,蕴含着浓浓的国家情、民族情,与此同时,许多以舞蹈形式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也出现了。这正表明了我们的编导对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充分肯定,并希望能够通过中国古典舞坚定文化自信,做到在文化自信的视阈下,通过舞蹈作品中所表达的内容来反映当下的现实世界,以此来讲述中国故事、传达中国精神,进而延伸出崇高的价值取向。
例如,近几年出现的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中国古典舞优秀作品,如《唐印》《丽人行》《大河三彩》等,都巧妙地运用了具有唐代风格的舞蹈语汇,一方面再现了唐代乐舞盛景,另一方面展现了泱泱大国海纳百川的民族精神。
因此,我们在对中国古典舞进行创新时,可以通过舞蹈折射现实,传递崇高价值取向,从而展现出我国文化的雄厚实力,这也需要我们做到文化自信,将文化自信根植于心中,从对文化自信到对中国古典舞自信,并推动中国古典舞的创新,为中国古典舞的研究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
文化自信是指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尊崇与自信,亦是对中国古典舞的尊崇与自信。作为艺术门类之一的中国古典舞,在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传承其中原汁原味的部分, 挖掘精髓之处,也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进行中国古典舞的创新,创造出兼有本源之美和现代之趣的古典舞作品。因此,我们应厚植文化自信,让中国古典舞发挥出独有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