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 萍
现代教育生态观认为,影响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生活过程、人际关系、教师人格、环境设施、角色交往等,构成了幼儿园教育生态。同样,影响幼儿成长的家庭教育因素不仅是父母的教养方式,还包括家庭生活方式、父母角色责任、家庭心理氛围、亲子关系、父母行为榜样、家庭物质环境等,这些构成了影响幼儿发展的家庭教育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家长的人格和角色作用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整个家庭教育起着极其重要、主导性的作用。因此,从教育生态学角度看,家园共育的重要目的,不能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家长对幼儿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要从优化家园关系和幼儿家庭教育生态系统加以思考,使家园共育发挥出更大的效能。
幼儿由于生理、心理发展的的局限,他们不具备选择、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意味着幼儿对环境具有被动的接受性和依赖性,环境对幼儿成长具有深刻的影响力。家庭是幼儿生活时间最长、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在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幼儿能感到安全和舒适,身心可以得到满足和最自然的发展。父母与幼儿相互关系和共同生活,为幼儿以后形成正确的社会态度和生活方式奠定了基础。因此,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幼儿园教育不可替代的,是影响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家园共育是当代幼儿教育中提出的重要课题。在家园共育中,家庭和幼儿园都是教育主体,组成了教育共同体。家庭和幼儿园的关系是平等协商的关系,共同承担培育幼儿的责任。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成长中的两个重要和相互联系的生态环境。教师和家长是幼儿发展的两种重要他人,共同承担责任是家园共同的基本立足点。在家园共育观念上的一致性和家园共育教育行为的互补性是家园共育的成功的核心。为此,我园以生态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家园共育为核心,积极探索生态教育观下家园共育的实践方式。
生态教育观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新的教育思维方式和实施策略。以生态教育观开展家园共育活动,需要把家庭教育资源与幼儿园教育资源通过积极的沟通与互动,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家长和幼儿的共同成长。
生态教育观下家园共育的关键是帮助家长建立“生态育人”的新观念。这就需要家长从家庭生活现实出发,摒弃功利主义的教育思维方式,进行家庭教育生态的优化和建设,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1.巧用载体,营造“生态育人”氛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幼儿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家长在育儿观念上存在种种误区。我园向家长提出了“为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的家庭教育理念,把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心理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标。我园引导家长拥有健康的育儿心态,为幼儿创造良好健康的家庭氛围,建立积极互动的亲子关系,与幼儿一起成长。一方面,我园通过园报、宣传栏、家庭教育沙龙等,向家长宣传“生态育人”观念;另一方面,我园通过开展“家庭小故事”“行走在童心路上”等家庭演讲活动,组织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鼓励家长营造和谐沟通、宽容理解、积极向上、其乐融融的家庭环境。
2.对话互动,增强“生态育人”意识
生态系统具有协同进化特性,要充分发挥各个子系统、生态因子的协同作用,做到资源整合、共同分享、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形成“研究共同体”。首先,我园通过“微格案例沙龙活动”、亲子活动、育儿主题活动,逐步唤醒家长的主体意识,提升不同层次家长的科学育儿理念;其次,我园重视家园资源共享、创新沟通方式,有效利用家长群体的优势,提供可以相互交换意见与问题的最佳场,让家长相互扶持、携手并进,提高家园共育的整体效应;最后,我园联合本园教师资源,成立教师志愿者队伍,利用业余时间走访家庭,开展家教咨询,拉近了教师、家长、幼儿之间的距离。
父职教育是亲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与父亲扮演的与父亲角色有关的成长学习活动,目的是让他们能更好地胜任父亲这一角色。在现实社会中,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现象正在增加。在我园开放的一些活动中,大多数父亲都以“没有时间参加”或者“我让幼儿他妈来”等理由拒绝,缺乏主动参与父职教育的意愿。因此,幼儿园必须创设条件,争取更多的父亲参与到幼儿教育中。
1.才艺共享,强化角色意识
我园通过园报、橱窗、家校通等途径大力宣传,增强父亲参与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角色意识。我园发现很多父亲都有一些手艺,邀请他们来园担任志愿者,如担任安全监督员、为幼儿理发、教幼儿制作点心等,让他们认同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2.度身定做,激发主体意识
针对父亲独有的特质,我园为家长量身定做了一些活动。例如,在“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户外亲子活动中,我园邀请父亲带着幼儿参加“举高高”“全家乐”等比赛。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体会了父亲的力量以及亲子活动的乐趣,父亲的角色特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今后的发展。我园还结合重大节日、园部活动,提供父职教育的机会。例如,我园在父亲节开展“超人爸爸亲子制作大PK”活动,在毕业典礼上开展“我喂爸爸喝奶”游戏。这些活动增加了亲子交流的机会,逐步让父亲转变观念,明确自己的教育角色,为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尽到“好父亲”的责任。
隔代教养是指由祖辈家长参与照料幼儿的教养活动。很多祖辈家长有抚养和教育的实际经验,有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孙辈身上。但是,隔代教育有很多不足。祖辈的教养方式既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又受这一群体自身文化素质的影响,对幼儿的主导态度往往是“疼”而不是“引”。我园积极组织祖辈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给他们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不断优化教养行为。
1.注重沟通,形成合力
做好家园沟通工作,关键在于教师和家长建立相互信任、尊重、支持的情感桥梁,共同探索家园共育的新视角、新内涵。祖辈家长有着与年轻家长不同的特点:他们更宠爱幼儿,关注琐碎的生活细节;他们喜欢以经验代替科学,思想较为保守,不易变通。我园要理解祖辈家长疼爱幼儿的心理,谦虚地向祖辈家长学习带养经验。我园注重与祖辈交流的态度和方式,宽容地对待祖辈提出的一些要求,主动把幼儿在幼儿园发生的事说给他们听,对待祖辈提出的一些问题提前备案,从而提高沟通的有效性。渐渐地,他们愿意接纳教师在养育上提出的一些要求,教育观念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与教师的合作也越来越默契。
2.提供平台,转变观念
虽然爷爷奶奶与年轻的爸爸妈妈相比,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上有不足的地方,但他们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对孙辈的关爱是无私的、专注的;有更多的时间与教师、其他幼儿的家长交流;阅历丰富、做事耐心,有充裕的时间参与幼儿园活动。因此,我园会不定期地开展祖辈观摩开放日,让他们了解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针对性地开展祖辈带养指导。做好祖辈家长工作已成为我园当前的家长工作重点。我园一定要以尊重、热情、智慧为工作基础,为祖辈家长出谋划策,提供一些知识、技能、策略上的指导,和教师共同担负幼儿教育的责任。
“全职妈妈”是指女性在怀孕后到幼儿养育时放弃工作,专心照顾幼儿和家庭。从其正面效应看,“全职妈妈”在对家人生活照顾、幼儿教育、亲情培养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她们通过各种媒介学习育儿知识,有很多的精力照顾幼儿,能够给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一般不会漠视幼儿,并且注重及时和幼儿沟通。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担当起了“全职妈妈”。挖掘她们身上的教育资源,对她们开展育儿指导,对于进一步深化家园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1.参与活动,缓解焦虑
我园很多“全职妈妈”学会一些正确的育儿方法,喜欢用书本上的知识培养和评价自己的幼儿,但是忽视了幼儿教育学的一些理念性的东西,如不重视幼儿的发展曲线。“全职妈妈”时刻盯着幼儿,关注幼儿成长中的每个细节,甚至会放大一些细节。因此,她们会很容易发现自幼儿不足。针对这些方面,我园组织一些参与式体验活动,安排“全职妈妈”进班陪伴幼儿。
2.团队建设,增强归属感
在幼儿上幼儿园以后,很多“全职妈妈”无所事事。我园将这些“全职妈妈”组成后援团,参与幼儿园管理。例如,在组织幼儿走近自然、走入社会活动中,我园邀请“全职妈妈”参与。她们像教师一样带领着幼儿,一边参观一边讲解,时时处处提醒幼儿遵守活动规则。
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是一种合作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必须树立生态教学观,对家长资源与幼儿园教学的关系进行建构,从而重建幼儿园教学的生态平衡,形成一个多方位的教育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