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法”语言教学理论中减少感知失配与对外汉语教学探究

2022-11-22 13:34马红艳
山西青年 2022年16期
关键词:学习者语言老师

马红艳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4

在普通教育学的课程理论发展史上,经历了从以拉尔夫·泰勒为代表的传统“目标模式”到基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激进“批判模式”。库玛是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在1994年第一次提出“后方法”,指出“后方法”语言教学的三个参数、十项宏观策略和语言教学三大类方法[1]。其中十项宏观策略对语言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提及最小感知失配的时候会涉及最大化学习机会和促进协商互动。

首先,先来看库玛的十项宏观策略。1.认知不匹配。这一来源是指成人学习者带到课堂上对世界的一般认知知识。它包括认知和推断等心理过程;2.交际不匹配。该来源指学习者交换信息或表达个人观点所需。学习者对目标语言的掌握有限。因此,难以传达其信息;3.语言不匹配。该来源是指完成任务和谈论任务所需的目标语言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知识;4.教学不匹配。这一来源是指教师和学习者对语言学习任务中规定的或未规定的短期或长期教学目标的看法;5.策略不匹配。该来源指学习策略,学习者用于促进信息获取、存储、检索和使用的操作、步骤、计划和常规,这与学习者如何学习和调节学习有关;6.文化不匹配。这一来源是指学习者理解和解决问题导向任务所需的目标语言社区文化规范的先验知识;7.评价不匹配。该来源是指学习者使用的有条理或无条理的自我评价措施,用于监控他们在语言学习活动中的进展;8.程序不匹配:该来源指学习者为完成任务而选择的指定或未指定的路径。程序来源包括自下而上的策略,以寻求问题的即时解决方案;策略源是指学习者在一般语言学习情境中,为了找到问题的全面解决方案而使用的任何自上而下的策略;9.任务不匹配。该来源是指由教师提供或由教科书指示的教学指导,以帮助学习者成功完成任务;10.态度不匹配。这一来源是指参与者对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的性质、课堂文化的性质以及师生角色关系的态度。成人学习者对课堂管理的态度往往相当成熟。这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很容易导致教师意图和学习者解释之间的不匹配[2]。欲减少课堂教学时师生之间的感知失配,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做足充分的准备。另外,课上的促进协商互动也需要不断调整。课前充分的准备和课上互动的调整,都是为了实现教学最大化。根据现存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给出如何实施以及实现最大化教学的建议。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

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以1978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1978年以前这项事业一直处于摸索、实验的过程,在摸索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称之为“开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时期;1978年之后,是一个转变时期,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了科学的规律,称之为“确立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时期。直至今日,依旧在不断总结和完善,虽然在大的方向上我们是处于稳步前进的事态,但小的细节问题总是不断出现。笔者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体会,对当下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存在教学效率低、学生难以理解教师语言目标的问题加以阐释和说明。

二、感知失配的研究成果

在过去研究的文献中,是从教师期望和学生表现不匹配、教学计划和学习结果不匹配、课堂目标和时间感知不匹配以及课程主要目的认知不匹配。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之前的减少感知失配研究成果。

Tragant(1997)进行了一项研究,以呈现、分类和解释不匹配发生的实例。根据结果,有时老师要求学生做一件事情并且希望达到某种程度,学生作为被要求的对象在表现上与老师的要求和老师希望达到的程度相差甚远。因此,教师的期望与学生的表现往往不匹配。

Slimani(1989年,如Kumaravadivelu,2003年所述)调查了学生在每堂课后对所学内容的看法报告。参与她的研究的学习者是阿尔及利亚英语作为外语(EFL)的一年级大学生。根据她的研究结果,在某些情况下教师认为某些教学特征是重要的,但学生并不认为这些特征很重要。因此,Slimani的研究表明,在准备好的教学计划和学习结果之间可能存在感知上的不匹配[3]。

同样,Barkhuizen(1998)进行了一项研究,调查学生对他们在课堂上遇到的学习和教学活动的看法。参与者是在南非学习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的高中生。他发现学生对课堂目标和事件的感知与不匹配。参与这项研究的老师们经常惊讶地发现,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与他们非常不同[4]。

在另一项研究中,Block(1994年、1996年,如Kumaravadivelu,2006年所述)调查研究集中于学习者和教师对学习目的的认知的异同。Block发现学习者对新闻回顾任务的评价最高,从老师的角度来看这并不重要。研究表明,学习者没有意识到课堂上课程的主要目的。另一方面,教师和学习者看待课堂事件的方式存在差距[5]。

三、减少感知失配的课前准备

课前备教材、教法、学生,充分准备这三项之后,一般情况下可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意外的情况,那么仅仅备这三个是完全不够的。笔者把教学的意外情况分为三类。第一,不可控制的环境因素;第二,可以预测的部分,即学生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提问;第三,教师在课上根据自己的兴趣产生偏离教学内容的意外。第一种情况是我们不可避免也无法预测的,而第二种情况是可以在课前备课时预测到的。

课前的准备工作预测学生提问也不是盲目想学生的问题,而是根据学生现阶段的水平、学生平时上课表现以及本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从而减少师生之间感知失配。例如,讲解“才”这个语法点时。

“才:adv.

①时间+才+v(时间晚、动作慢)——就:adv

我们8点上课,他8点半才来。

坐飞机很快,2个小时就到,可是坐火车的话,10个小时才到。

②才+时间:时间早

我们8点上课,现在才6点,再睡一会儿吧!

③才+数量(钱/年龄/数字……):说话人觉得……便宜/很/小/少

我的朋友已经学了2年汉语了,可是我才学了4个月。”

在这例子中,出现了“2个小时”“2年”,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读“两”不读“二”呢?如果学生没有提问,那么就可以提问学生,激发学生的思考。这种相似的问题会出现很多,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前提前准备,不至于在课上很慌张,实现教学最大化,减少感知失配。

四、课堂有效协商互动的感知失配

课堂有效协商互动是一种手段,而且它可以分为很多类型。其中,根据Michael Halliday指出三大功能:语篇性功能、人际关系性功能、概念性功能。笔者分析语篇的互动、人际关系的互动以及概念化活动的互动,在课堂中教师减少感知失配的有效手段。

(一)语篇的互动

课堂中语篇的互动是从语音、词汇以及句法的角度,以至于促进师生之间更好的理解。在课堂上师生把关注点放到语音、词汇以及句法上,对学生本体知识的学习很有帮助,强调学生的输入。但是,师生之间语言的不匹配现象,汉语的发音、词汇以及句法方面与其他语言都存在差异,增加了这个互动的难度。

为了减少感知失配获得最大化的教学,首先,语音方面表达话语的速度减缓、用重音、停顿、发音清晰等。对比语言间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也是很好的方式;其次,词汇方面可以使用同义词代替、简单词代替复杂词汇、词汇的简单话语释义等各种词汇教学的方式;最后,在句法方面可以用省略、增加句子的长短变换句子。但是,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不变的。上面这些方法都能有效减少课堂教师在进行语篇互动时的学生感知失配,获取可理解的输入,然后通过练习输出内容,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如果语言上无法暂时改变,那么在课上多用图片、情景的理解方法和教师示范的方式进行教授。图片、情景和教师先示范都可以提升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语言感知失配。

(二)人际关系的互动

语篇的互动强调输入,那么人际关系的互动则强调的是互动。课堂上老师提问问题,让学生回答关键词,而学生读出全段,答非所问的情况就属于很明显的感知失配。当学生读完整段文字之后,老师重复上一个问题,这时学生会准确回答关键句子。从学生的回答情况看,这种感知失配主要来自交际和策略的不匹配,其中策略失配占据了大部分的原因,这可以体现学生对信息获取、存储、检索和操作步骤的策略失配。

错误反馈的出现其中一种情况是学生本身语言的错误,另一种便是师生之间的感知失配。学生本身的语言错误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得到提升。但是,师生之间的感知失配更需要教师进行调整。所以,在课堂上会出现理解性、证实性以及澄清性的教师检查。首先,理解性检查是问学生是否理解所说的内容。例如,“你知道我的意思吗?”;其次,证实性检查是验证学生答案。例如,“这是你的书包?”;最后,澄清性检查是获取学生进一步回答。例如,“老师能请你再说一次吗?”

如果课堂上错误反馈经常出现,策略失配很严重时,这就需要在课后设计关于课堂教学目标理解的问卷。学生及时填写之后,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上的教学目的,清晰地知道学习者对课堂教学态度是如何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师在下一节课上向学生展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理解偏差。老师在告知学生理解偏差之后,一方面老师及时做出调整;另一方面学生明确之后会不断向教学目的靠近。

(三)概念化活动的互动

概念化活动的互动强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个人思想和社会行为联系时需要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参与,调动了双方的语言和思维。第一,在语言上,会出现语言不匹配和文化不匹配。语言不匹配又回到了语篇的互动时为了完成任务和谈论任务所需的目标语言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知识;文化不匹配是学习者理解和解决问题导向任务所需的目标语言社区文化规范的先验知识;第二,在思维上,出现策略不匹配和程序不匹配。认知思维层面的偏差是导致感知失配的关键,教师和学生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上不同,有自上而下模式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

面对程序失配时,首先,可以课前讲授学习策略。例如说,讲解HSK题目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听力,播放听力之前快速阅览前几题,听力停顿时间快速阅览下一题,以此类推,直至听力结束;第二部分阅读,第一步看问题,第二步看选项,第三步看原文找关键句。类似这样的方法要在课前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及时调整HSK的学习策略,方便学生对信息获取、存储和检索;其次,在课中教学采用视频或音频时,明确告诉学生这个视频的作用和要求。因为视频具有生动性,学生的注意力也最容易转移,如果告诉学生要求,那么目标性也更为明确,关注的对象也不容易转移。因为学生的感知思维是非常发散的,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醒,多加引导。

总之,感知失配有原可追,然后根据原因找到相应的解决方式,以提高教学效率,但最关键的还是要归结到思考问题的角度上。教师有多年的专业学习经历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认知思维层面较学生而言更为成熟。尽管教师在课前的准备和课堂的协商互动上不断总结学生问题、研究教学方法,但与学生的思维不可能完全相同,只能是无限接近。因此,学生和教师感知失配时需要老师做大量调整,采用更多的方式减少失配的出现,或者把教学当中的感知失配转化为教学内容,最终帮助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输入和输出,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学习者语言老师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我有我语言
六·一放假么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