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地方高校双创教育联动
——以黑龙江省高校为例

2022-11-22 13:34
山西青年 2022年16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双创教育

毕 鹏 周 桐

1.佳木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2.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改革开放四十载,中国高等教育,尤其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长远发展与进步,已经初步实现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优质人才、提升业绩质量的目标。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与空间,双创教育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个性化自我追求,更突出地表现为我国经济转型、发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增长等重要任务的实现[1]。

一、创新生态系统概述

(一)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

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协调的系统。有关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的界定目前尚未达成共识。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创新生态系统由各种要素构成,各种要素在系统内、外部相互作用,进行能量交换,共生博弈,维持系统平衡和发展,进而为需求者提供创新动力[2]。

(二)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创新生态系统逐渐形成且日趋完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与我国创新发展驱动战略密切相关。在此战略指引下,我国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今后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放眼全球,据《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5》显示,我国创新指数综合排名第18位,创新生态系统逐步形成,且日趋完善。

2.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

在全国范围内,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发展最好,中部地区次之,东北及西北地区相对落后。其主要原因在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除此之外,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要素禀赋、工业化体系级政策制度等均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3]。在以上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创新生态系统发展不够均衡的特点。

3.创新生态系统的驱动主体仍为政府

当前,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驱动力仍为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主体参与创新的能力仍然较弱,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定位不够准确。因此,影响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快速发展。加之政府对各地区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过程中的支持力度存有差异,这进一步导致了创新生态系统活力较差的特征。政府在此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在资源配置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因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各地政府在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过程中也表现出一定的不均衡性的特征,导致教育差异较大。

二、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

(一)创新物种的构建

创新生态系统由多种创新物种构成,其主体包括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些创新物种成为知识创新体系的主力军。创新所需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由金融机构进行提供,中介组织将不同的创新物种有效地连接在一起,确保信息能够在交流平台中有效流通,进而加深创新物种之间的联系。创新物种的建设主要就是要对创新生态系统中包括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构建,且在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中,能够使各个主体科学、合理定位,维系创新生态系统长期持久的良性发展。

(二)创新资源的构建

创新资源建设包括产业基础资源建设与资本要素资源建设和人才要素资源等。当前,产业多元化发展成果显著,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例如,信息经济产业的企业数量和集聚程度较高,而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数量相对较少,空间集聚程度尚不明显。创新资源离不开金融支持,在创新资源构建中要以经济建设为导向,有效利用和节约资金,拓宽资金的融资渠道,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加丰富的资金要素。与此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组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加强队伍建设与投入,提升人才资源要素禀赋。

(三)创新环境的构建

创新环境的构建,主要包括创新创业孵化体系的构建与多样化载体平台的建设。主要包含科技园、创新创业平台、高技术产业基地等。近些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创新环境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取得了巨大成绩。创新环境为创新生态系统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成为创新创业赖以生存的条件和基础。一方面,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整合教育资源,进行必要的资金投入。在政府支持的基础上,可以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作为有益补充;另一方面,整合高校所在地的教育资源,包括社会教育与培训机构,充分发挥教育引领与示范作用,集中力量做好相关课程与培训工作。

三、黑龙江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双创教育理念亟需转变

目前,黑龙江省双创教育的理念仍停留在创新创业培训速成阶段,将教育培训的主体锁定在那些急需就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及小型企业主等校内外人员。对双创教育效果的评价则以“创业数量”“创业率”“就业率”“创新增长速度”等指标来进行考量。双创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发生了转变,成为了高校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学生就业率的一种教化方式。双创教育的目标以促进短期就业,进而提升就业率为目的,弱化了双创教育的目标及本质,过分强调短期目标的实现却忽略了长期目标。因此,双创教育的理念亟待转变。

(二)双创教育的目标亟需重塑

当前,黑龙江省双创教育实践大赛在省内各大高校开展得如火如荼,吸引了省内外众多高校的重视和参与。大赛偏重于创新创业技能展示,如商业计划、模式、路演、价值主张以及风险评估等,这就促成了高校在双创教育过程中,融入了更多的实用技能方面的培训,却忽略了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文素养教育偏差。除此之外,各类赛事也存在一定的商业化行为,如推广各类教学软件、升级服务等。这给本来纯净的教学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噪音”,失去了比赛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比赛标准和含金量明显下降,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参加比赛对专业知识和素养的良好提升,因此,双创教育的目标亟须重塑。

(三)双创教育课程体系亟待完善

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由多种要素共同组成且相互作用[4]。因此,双创教育应该具备系统化、模块化的特点。当前,黑龙江省双创教育课程比较单一,并没有构成科学合理的模块化、系统化的教学体系。绝大多数高校仅开设了创业导论、创业管理等必修课和选修课,且理论与实践还有一定的差距,无法满足双创教育的需要,课程体系建设亟待完善。有些高校的双创教育课程在第二课堂开设,并未纳入本科教育培养方案,使得学生对双创教育课程没有高度的重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重构课程体系与目标,实现双创教育常态化是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和完善的任务之一。

(四)双创教育队伍亟需强化

师资力量直接影响双创教育的效果。目前,黑龙江省双创教育的师资构成主要来源于高校内部,由于双创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承担双创教育的教师并非来源于理论型或实践型的专职教师,多数教师为非专业领域内教师,主要来自校就业指导中心、管理学院等,对学生的培养和指导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条件的高校聘请了客座教授,但仍不能满足基本的教学需要。目前,根据实地调研情况我们发现,国内专门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或者“创新创业实习基地”的高校并不多见,其专业师资力量存在较大缺口。因此,双创教育教学团队建设迫在眉睫。

(五)双创教育平台亟待构建

黑龙江省双创教育平台比较匮乏,突出表现在双创教育环境和资源的贫瘠。双创教育要适应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复杂性、整体性和交互性等特点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整合高校资源,更要依托社会资源进程成果的孵化,即高校要走“产、学、研、用”的道路。为此,黑龙江省双创教育亟需搭建更好的平台,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资源与服务。笔者认为,双创教育平台的构建,政府是主导力量。政府可以整合资源,构建大型实训培养平台,实现教学联盟。多个高校集中人力、物力、教学资源共同建设并维护该平台,做好资源共享。尤其在课程建设方面,实施精品在线平台共享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

四、黑龙江省双创教育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重塑教育理念重视能力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不应只拘泥于形式,更不应成为高校实现短期就业目标的工具。双创教育培育的是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才干的人才。双创教育通过新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学生们的持续发展能力、解决具体问题的实战能力、创造性思维和有效融入社会的适应力。因此,双创教育更应该倡导思想意识的挖掘和社会文化的传承,调整双创教育的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结构、素质培养结构,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双创教育目标体系

国内双创教育起步较晚,其目标体系构建尚不够完善[5]。而具有长期双创教育经验的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恰好可以为我国提供宝贵的借鉴。结合我省双创教育现状,黑龙江省双创教育应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培养上面多下功夫,尤其是注重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企业创新人才。目前,省内各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基本作为必选课程,纳入了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然而,从目前教学情况来看,多数高校仅停留在开设课程、完成教学的阶段,对双创教育的目标与课程体系并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设计,这就对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双创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就无法真正达到双创教育的目的。

(三)促教改优化课程教学体系

双创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对教学方法、手段和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双创教育的理念、培养目标等,双创教育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促进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实现。如在具体教学中融入模块化、系统化的教学体系,使之既适应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也同时满足培养双创人才的基本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加大实习实践环节的教学,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有效利用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培养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双创人才。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流教学团队

双创教育实施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双创教育具备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特点,这就对教学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团队应当具备国际化视野,加强师资培训,聘请优秀创新创业人员担任导师、引进各类人才、优化师资队伍势在必行。目前,省内高校教师的主要来源是国内各高校优秀博士、硕士。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我们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并且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尚短,并没有完备的教育教学体系。只有少数名校具备较好的教育资源,其示范与引领作用仍不明显,这给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打造一流教学团队、拓宽视野,积极培训创新创业师资是当下解决师资不足与经验缺乏的最佳手段。

(五)加强产学融合,构建双创教育平台

创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其结构较为复杂。创新生态系统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显然不能脱离系统而单独存在。因此,双创教育平台的构建就十分必要。双创教育平台既包括高校内部化的双创教育系统,还应包括高校与其他教育教学单位、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众多部门、机构的动态结合。其中,孵化基地更是双创教育不可缺少的平台。构建双创教育平台,构建多元化的“众创空间”,搭建“多维一体”的“产学研”联盟,打造优质的双创教育平台。

五、研究结论

本文以“创新生态系统”为研究视角,结合“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黑龙江省双创教育实施为背景,分析双创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一是重塑教育理念重视能力培养;二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双创教育目标体系;三是促进教改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四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流教学团队;五是加强产学融合构建双创教育平台。本文丰富了关于“创新生态系统”及“双创教育”的相关文献,并针对黑龙江省双创教育发展现状提出了具体解决对策,为黑龙江省双创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与参考。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双创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