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与旷野的诗学
——《土地的誓言》解读

2022-11-22 12:46袁继平
中学语文 2022年26期
关键词:端木蕻良誓言东北

袁继平

一、性格造就文字

个人性格与作者的创作有着深厚的渊源,在端木蕻良对东北旷野的意象写作中,对土地的爱慕是深沉的。土地是一个民族、一个个体生存的孕育之所,是母亲。《土地的誓言》也并不例外,在《土地的誓言》一文中,端木蕻良将对土地的崇拜、狂热映射到土地母亲的原型中,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词汇、句式来抒发对土地的情谊,形成细腻、丰满的语言风格。考究端木蕻良的性格,便要考察端木蕻良的家庭经历,端木蕻良的母亲因长相俊美被端木蕻良父亲霸占成婚。而端木蕻良为家中老幺,母亲尤为疼爱。年少时,母亲便向端木蕻良讲述她的不公,其从幼时便对母亲的遭遇耿耿于怀。端木蕻良对旷野土地的情感更多地来自于土地人性的化身——母亲,因此在写作时作者对土地的情感更加浓郁深情。当这种深情眷恋被外力所破坏时,情感又转向激昂、豪放。这也使得《土地的誓言》一文具有细腻、豪放、忧郁等多种语言风格。

其次,诗人、作家在写大山、大地、天穹等意象时也会用“父亲”形象来比拟。端木蕻良在《土地的誓言》中写道:“我是土地的族系”,这种情感是一个家族的血脉亲缘所带来的。端木蕻良出生于豪绅之家,耳濡目染下就形成了一种贵族式的忧郁气质。家庭的兴衰始终影响着这位作家的性格。从父亲开始,家族仅凭借地租已经很难维持正常生计,因此父亲只有依靠经商来分担经济压力,但是又由于国外的商品倾销,父亲的经商无法为家族带来利好,也是由于经商的失败导致父亲郁郁不得志,最终溘然长逝。父亲的离世更是造成了家族的分崩离析。端木蕻良经历了一个大家族的兴衰,这对其文学创作的阴郁倾向有着深刻的影响,使得其更加能够理解东北土地上的精神。同时,东北大宅式的深闺居养,也使得端木蕻良蒙上了一层忧郁的阴影。这种多重复合的阴郁特质,让端木蕻良掌握了非常细腻的描绘手法。在《土地的誓言》中,他用了大量的重叠式词汇,在重叠式的排比句下,《土地的誓言》中的自然描写呈现出了细腻不失豪迈的色彩。

此后,30 年代初期受困于日本扶殖的伪满清政权,端木蕻良正式离开东北,成为流亡的一员。时代造就他的笔下阳刚之气愈加火烈,加之端木蕻良的怀乡寻根情结,迫使其对东北大地衍生出了更深于政治情结的个人情感,使得文章的苦意更深。在国仇家恨的阴郁之下,端木蕻良在文末迸发出了不惜牺牲一切的决裂情感,促使苦意深植于文本主题,强化了文本中的个人情感。

二、斗争性的语言风格

抒情性散文创作主要反映作者的个人情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端木蕻良年少时经历过五四爱国运动,在此期间,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五四时期的文学改造的影响。“九·一八”事变以后,端木蕻良组织同学们发展了“抗日救国团”,一心要光复中华,收复失地,励志以文救世。此外,不仅文学思潮呈现出了空前的政治化特征,还有着左翼文学与多种倾向文学彼此对立竞争的特性。端木蕻良受左翼思潮影响,其作品主要表现出了明显的阶级斗争、阶级仇恨特质。端木蕻良为了加强斗争的精神,在作品中运用了平易质朴的风格来叙述土地分裂的苦难。这些在东北平原所能能够看到的各类事物被他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色彩刻画出来,让人能够被东北平原美的一切所征服。但又由于这种美如今不再是属于这个地区的人所享有,因此那种分裂所带来的阵痛更发人深省。平易质朴的语言文字并非是抛弃言语上的修辞,当大量常见事物的发生时也能够被人所感知。如马群、蒙古狗、高粱、豆粒等,这些对极为常见事物的描绘提高了文字的感知力。

此外,左翼文学还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将传统文学与世界文学联系起来。而端木蕻良作为左翼文学的一员,自然地吸收了这些作品的精髓。因此,在表现土地斗争的创作中,端木蕻良擅长用大量的修辞手段,表现出生动的风格。在《土地的誓言》中,全文都以“她”展开,运用了大量的拟人化手法。拟人化的手法将土地与我的距离拉近,使得土地不再只是一个沉默不言的象征词,它能够被人所感受,被人所知道。综上,我们可以了解到端木蕻良的写作非常具有斗争性色彩,在《土地的誓言》中,文章不仅是在对土地许下承诺,还是在对那段阵痛的岁月进行了怀念,而这种怀念放大了承诺,使得斗争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就像在文中所言,终将回归土地,无论是人或是坟场。

三、流浪意识的渗透

流浪是生命不得已的选择,不断的运动给了生命生存的力量。五四以来,鲁迅的困惑和对精神道路的寻找在“看客”的形象中得到了表达。它是一种文化心理,表达了寻找的痛苦和犹豫,直接影响到在五四运动特殊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的精神世界。作家的个人生活经历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来源。随着社会流动变得越来越普遍,端木蕻良是一个在焦虑中徘徊的受折磨的灵魂,他也在寻找自己的存在和文化的根源。

端木蕻良无法摆脱地主阶级的家庭根源,只能被迫接近他们,同时试图逃离他们。他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左冲右突。这种流浪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求真理,走自己的路,只为了找出关于发现生命的真正意义。而事实上,端木蕻良作为地主阶级家庭的一员,更多的时间是在大宅院中度过,无需田野劳动。因此他笔下的生命记忆是属于农民的生命记忆,农民才是这片荒原的耕耘者。

如果没有新的思维形式,没有理性思考的能力,个人情感没有渗透到现实生活的经验层面,就不可能超越自己的文化传统创造出新的社会和生活理想。因为他是一个流浪者,所以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因为他是一个流浪者,所以对生活有深刻的见解。但如何重回东北大地,如何使得征服者与拥有者之间达成协调,如何达到精神与物质的一致,以至于走向民族胜利,都是其困惑所在。在《土地的宣言》中,端木蕻良并没有书写地主家族为他带来的一切“荣光”,他笔下的土地是属于农民的,是属于所有劳动阶级的,土地又是宽容的,因为她容纳了作者,容纳了一切流浪的人。但同时土地又是不屈的象征,她并不接纳“征服者”。正如文中所言,要洗去一切污秽和耻辱,而这是他应该为土地做的,因此记忆、回归是文本的主题也是作者的期望所在。

四、乡土情谊的赞歌

对故土的眷恋是端木蕻良的情感所在。当外来者迫使他离开故土,流浪的孤独也使得他更加凄苦。因此,人们从《土地的誓言》的写作中感受到的是一种强烈的故乡之爱,包括有关故乡的一切:泥土、白桦树、马群、蒙古狗、山涧、高粱、豆粒、土地、脸庞、眼睛、山雕、鹿群、煤块、足金、车铃、串铃、狐仙、狂风、田等等。端木蕻良曾说:“只有在自然中,人可以得到最高程度的解放。”从《土地的誓言》文本蕴意来看,土地与自然不再是客体化的对象,而是能够影响人类精神的主体,自然有了与人类对话的资本。自然的象征意义对于作者而言是指:在绝望的情绪中被写成清晰的记忆,那里聚集了许多生命的悲叹。但他对故乡最难忘的是他在那里出生、在那里长大,尽管经历了战争和悲伤。他的《土地的誓言》表现出了对东北这块神奇而广阔的土地、对故乡的热爱。

此外,《土地的誓言》还承担了重塑民族精神的使命。《土地的誓言》是作者对土地发出的承诺而非土地所作出的承诺,因此所发之誓是关于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誓言,也是关于对故土的回应。从日本侵略战争开始,东北三省便是最先遭受战争的蹂躏。这场灾难迫使淳朴的东北人民产生深深的绝望感,这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哀。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生活在一个多灾多难的社会中,《土地的誓言》自然少不了战争的影子!端木蕻良想用轻淡的笔触写出战争的罪孽和人民的苦难,以对故土的赞歌安慰每一个远离故土的孤独灵魂,激发民族觉醒的希望。于是,文本中战争与复仇、残酷的利益冲突便成为了苦难的主要内容,苦难的主体在这种先验的命运和现实的混乱的两端之间受到无情的挤压和挑战。在任何战争中,首先受害的是生活在那里的劳动群众,他们是最脆弱的。《土地的誓言》虽然从未提及“战争”、“侵略”等字眼,但在文中采用了“回归”“召唤”“呼唤”“汇合”“接近”“离开”“解放”“站立”“洗去”等字眼。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东北地区环境的美好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描绘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幸福生活,通过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端木蕻良抑郁的心才有办法和可能得到解放。在这样的文化因素影响下也造就了《土地的誓言》中那丰富绚丽的平原美景及生活。不过,现实的压抑在文学中得到释放,但现实的孤独在文学中继续存在,这成为端木蕻良人生的伤疤,也成为了他记忆中无法抹去的阴影。

最后,《土地的誓言》中端木蕻良的孤独感也可以归因于地区的文化差异。当他离开东北,他所具备的乡土文化便被外部文化所排斥,他必须对原有文化反叛才能够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而当他融入了外部文化时,故土的文化烙印便又重返心头。东北平原酝酿了独特的自然精神,伴随着东北人的生产、生活和民俗,流传了几千年,构成了集体和文化的无意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每个东北人的精神中。《土地的誓言》既是一首抒情诗,也是一首对东北大地的美丽赞歌,是对血缘亲情的眷恋。虽然流亡是端木蕻良个人的生命困境,但也正因如此使得文章更富内涵。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之后,美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吴冠中先生曾经说过,现在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何为美育?美育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对此,《意见》做出了明确表述: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一言以蔽之,美育可以丰盈人的精神,提升人的境界,开阔人的胸襟、格局,使人学会从现实的生存,提升到诗意的生活。

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美育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窘境。今天,情况随着党和国家的重视而大为好转,但很多时候,因为学校、教师的意识不够或能力不足,部分学校的美育还是停留在口号层面,处于“空转”状态;只是“盆景”,离成为风景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美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发现美、捕捉美、鉴赏美、展示美、创造美的精神、情怀和能力。如何让美育落地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但将之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全方面,是一个基本共识。美育是身心浸入的教育,孩子们在教育中感受美,教育本身浸润在美感之中,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这都会成为一个生命体验愉悦的过程。

美的熏陶,关键在于让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而这很大程度上首先取决于老师拥有一双怎样的眼睛。暂停晚自习让学生看晚霞,看起来只是随手而为的一桩小事,但背后蕴藏着的是老师对美的敏锐洞察及深刻感悟。对于学生们而言,这不仅是一堂晚自习,或许会成为他们一辈子都能记得的美好回忆。

——胡欣红 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09-06

猜你喜欢
端木蕻良誓言东北
端木蕻良与重庆复旦大学的情缘
行动是最好的誓言
誓言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誓言
他们承诺捐出半数以上财富投入慈善事业 超过200位慈善家加入“捐赠誓言”
“端木蕻良”笔名背后的故事
大东北的春节
《讲话》背景下端木蕻良建国初期小说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