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长桑君脉法脉息术小建中汤临床运用体会

2022-11-22 11:39施卿卿李树森
北方药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桂枝大枣甘草

林 琼,施卿卿,李树森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2.香港易医堂中医诊所,香港 999077;3.大连中山华昌诊所,辽宁 大连 116001)

长桑君脉法脉息术源自《黄帝内经》,为李树森教授在继承先祖脉法以及研究《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结合数十年临床经验加以总结创新,从而确立的一种以脉息比值辨证论治、选方取穴的脉诊方法[1]。

“脉息术”通过测定每分钟脉搏(脉)与呼吸(息)次数的比值,从而判断出少气、平人、脉躁,再给予相应的方剂及针灸治疗。脈息比值小于4为少气,4~5为平人,大于5为“脉躁”。其中“少气”者建议使用小建中汤加减化裁[2]。

笔者在临床上以脉息术为基本指导原则,“少气”者用小建中汤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杂症者,见效快、疗效好。小建中汤不再局限于虚劳、里急、腹痛等疾病,在脉息术指导下用其治疗呼吸、消化及心脑血管等系统疾病,及妇科、儿科、皮肤病等等多学科疾病,以其作为专方或基础方,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 少气之原理

《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载:“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结合内经原文“少气”,“少”者“小”之易名,脉小气少,气不足则息利少气。顾名思义为:气少、胃气不足。少气者多为寒性、虚性状态,与胃气不足有关,为木不生火,火不生土所致,呈肺主气与心主血的功能失调。

《难经》载:“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表明血脉运行与呼吸推动息息相关。

现代医学对呼吸与脉搏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多。胸膜腔压力小于大气压,并始终保持一定负压值,当吸气时,胸腔容积增大,其负压值进一步增加,使胸腔内的右心房与大静脉更为扩张,外周静脉血液更容易回流至右心房,再由肺循环至左心房,而呼气时,胸腔容积减小,负压值下降,有利于最后左心室搏出,由此产生脉搏。正常时,脉搏和心率为同步,也就是心率越慢,脉搏越低。但临床也有脉搏与心率不一致的情况。因此脉息术以脉搏次数而不以心率值来判断有其深刻的意义。假如呼吸越快,次数越多,而脉搏数未相应增加,脉息比值就越小,视为少气。

2 小建中汤古今认识

小建中汤方出自著名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伤寒论》中条文第100条曰:“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第102条曰:“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金匮要略》中也有3条条文提及:《妇人杂病篇》第18条曰:“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黄疸病篇》第22条曰:“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血痹虚劳病篇》第13条曰:“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小建中汤为《伤寒论》中调和脾胃、补虚建中的有名方剂,临床应用广泛。

小建中汤现代药理研究:小建中汤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现代研究也较多。沈祥春等[3]发现该方汤对醋酸及二甲苯诱发小鼠血管通透增加、耳廓肿胀炎症均有抑制作用,有明显抗炎功效。赵红等[4]发现该方有减轻胃表面黏膜损伤和抗幽门螺旋杆菌等效果。张朝宁等[5]发现该方具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修复损伤胃黏膜等效果。王政等[6]发现该方可减少(胃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凋亡、起抗炎修复作用可用于治慢性胃炎。

3 病案探析

病案1:虚劳 患者,女性,71岁,主诉乏力,肢体行动不利数月。年老多病,久病服药,乏力明显,走路需要家人搀扶陪伴,多方寻医用药效果欠佳,就诊时测得脉息比3.5,双关浮细弱,精神倦怠,中医诊断考虑少气、虚劳,予以当归建中汤。桂枝9g,白芍18g,当归6g,生姜6g,大枣15g,炙甘草9g,饴糖18g。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用药一周后复诊,症状改善明显。继续守上方治疗。

按:《金匮要略》云:“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对于少气,中气不足的患者,小建中汤加黄芪可以提高其益气补中之效。因女子以血为用,故加当归,当归建中汤对少气女子合适;男子以气为用,故加黄芪,黄芪建中汤对少气男性适宜[2]。患者年过七旬,脏腑亏虚,中阳不足,加之长期服药治病,脾胃之阳更损,升清降浊之力日渐衰弱,气血生化乏源,无力濡养四肢百骸。用小建中汤化裁加当归,健运中阳,补中益血,脾胃和则气血生化得复,小建中汤为治疗虚劳第一方。

病案2:痛经 患者:,女性,40岁,主诉痛经数年,每月经期少腹部疼痛难忍,严重影响生活。就诊时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脉沉细,脉息比3.5,中医诊断为少腹痛、少气,予以当归建中汤合四逆汤治疗。桂枝9g,白芍18g,当归6g,生姜6g,炙甘草9g,大枣15g,饴糖18g,党参15g,炮姜6g,黑顺片6g(先煎)。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次月经期腹痛、肢冷明显改善,继续守方治疗。

按:痛经常见证型为寒凝、气滞、血瘀,该女性患者因平素饮食不规律,又偏嗜水产,致脾胃虚寒,结合脉象,病在太阴少阴,脾肾阳虚,阳虚寒盛,寒主收引,寒凝血瘀胞宫,故见少腹部疼痛。方以小建中汤加当归合四逆汤为主,其中桂枝、生姜、炮姜和附子温振脾肾之阳,驱散久积之寒,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当归凑桂枝温通血脉,饴糖、党参、大枣、炙甘草益气健脾和胃,诸药共凑温脾肾之阳,散寒化瘀,温经止痛之效。

病案3:崩漏 患者,女性,47岁,主诉崩漏数月,经期月经量大且时间长,持续月余无法停止,面色苍白伴乏力、头晕,实验室检测示中重度缺铁性贫血。诊脉浮脉迟、虚,脉息比3.3为少气,予以小建中汤加味减治疗。桂枝9g,白芍18g,生姜6g,大枣15g,炙甘草9g,饴糖18g,党参15g、黄芪15g、炮姜6g、血余炭10g、地榆炭10g。5剂,水煎服,每日一剂。药用后5日左右月经干净,次月月经基本正常。

按:该患者崩漏,少气,因长期久病脾胃虚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气血双亏,冲任不调或虚损,胞失其养,冲任亏虚,不能制约经血,故崩漏日久,方予以小建中汤及炮姜诸药凑温中补虚调营,配党参、黄芪、血余炭、地榆炭,共达健脾益气、摄血止血之效。

病案4:胃痛 患者,男性,68岁,主诉胃脘痛2年,曾因胃癌行胃部分切除术数年,每日胃脘闷痛,进食后明显,诊脉沉缓,脉息比3.8,为少气,予以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桂枝9g,白芍18g,生姜6g,大枣15g,炙甘草9g,黄芪15g,饴糖18g。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一周后胃脘痛改善。之后继续门诊守方复诊治疗。

按:《伤寒论》:“……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患者因行胃部分切除手术,脾胃受损,久病阳气虚弱,脾胃虚寒者,则里急脘痛,《长沙药解》“饴糖、甘草、大枣补脾精而缓里急,生姜、桂枝、芍药,舒木郁而清风燥,黄芪补卫阳而生营阴也。”予以小建中汤加黄芪温中益气,健脾和胃,散寒止痛。

病案5:胸闷气短 患者:,女性,48岁,时常胸闷气短,舌淡胖苔薄白,舌边有齿印;测脉息比为3.1,予以小建中汤。桂枝9g,白芍18g,生姜6g,大枣15g,炙甘草9g,饴糖18g。含服颗粒剂一袋,数分钟后缓解。复测脉息比为4.2。

按:《伤寒论》:“……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胸闷多为心阳不足或心气虚,心脉虚损,根于脾胃阳虚,胃气虚,宗气不足,心阳不振,心脉淤滞,小建中汤中桂枝、生姜温通心阳脾阳;白芍、大枣、甘草、饴糖四味合凑健脾益气补虚。脾胃阳气改善,则肺司呼吸得复,心阳得振,心脉畅通,胸闷气短好转。 病案6:腹痛呃逆,患者,男,30余岁。主诉“中上腹闷痛伴呃逆半月余”,食欲差,寐欠安。就诊时面色晦暗,双手冰冷,脉象浮而紧、数、弱,脉息比为少气,予小建中汤化裁治疗。桂枝10g,白芍20g,生姜10g,柴胡15g,黄芩9g,法半夏9g,黄芪15g,炙甘草6g,饴糖30g,大枣15g。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治疗1周症状减轻,2周后病情明显改善,呃逆、胃脘闷痛缓解,脉象较前好转。

按:《医宗金鉴》:“木来乘土腹里急,缓肝和脾小建中”。患者凭脉辨证为邪入少阳、中气不足,结合脉息术,迅速切入病机,寒邪直中,方选黄芪建中汤酸甘化阴达缓急,辛甘化阳则温中,腹痛得解。黄芪建中汤合小柴胡汤共建温中补虚,疏肝和脾,脾升胃降,气机得顺。

病案7:感冒咳嗽 患者,男性,20岁,诉感冒1天伴畏寒、头痛、鼻塞、鼻流清水,稍咳,无痰,无发热,查脉象为浮数紧,脉息比为3.9,为少气。遂予小建中汤化裁加葱白、红糖。桂枝8g,白芍15g,生姜9g,大枣3枚,甘草6g,红糖 15g,葱白5段。水煎服,一剂而愈。

按:此患者结合脉息比为少气,中气不足兼外感风寒初期,予小建中汤化裁加葱白、红糖治疗。其中桂枝、白芍、大枣、红糖、甘草益气温中、调和营卫以扶正,桂枝、生姜和葱白解表散寒以祛邪,共起扶正祛邪的目的,故疗效显著。

在临床应用中,基于长桑君脉法脉息术以脈息比值将人体中医体质分为:少气、平人、脉躁。对于内科、妇科、儿科等系统疾病以及其他疑难杂病,例如虚劳、胃痛、腹痛、呃逆、痛经、崩漏、胸闷、感冒、咳嗽等等,凡脉息比值少于4为少气者,以小建中汤加减化裁治疗,均收到良好的疗效,故临证运用小建中汤,不必拘泥于《伤寒论》、《金匮要略》条文中所列脉症,而应遵循谨守病机、异病同治、随证用药、一方多用的原则。在临床有些患者的表现及症状可能不容易判断为小建中汤证,但通过脉息比值可准确的判断为少气,即可予小建中汤加减治疗,扩大了小建中汤的应用范围。本文创新在于以脉息比值判断中医体质,为辨识寒热虚实指明方向,抓住病机,进行辨证施治。凡少气者中医体质为虚为寒,皆可选用小建中汤加减治疗。《素问》:“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少气的总体病机为中气不足,脾胃气虚,病在“胃气”。小建中汤功在温中补虚,调和脾胃。

综上所述,小建中汤可广泛用于临床多种疾病,凡少气之人皆可用之。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糖尿病患者用小建中汤時以北沙参替代饴糖,呕吐之人饴糖宜减量或以北沙参替代。结合长桑君脉法脉息术,未来中医数字化、标准化将有据可依,且易学易行、简廉效佳,值得临床借鉴及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桂枝大枣甘草
若要皮肤好 粥里加大枣
A Skopos Theory-based Study of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s
甘草,多种药物的“调味品”
若要皮肤好 粥里加大枣
喊魂
大枣橘皮汤助消化
大枣
我的发现
骂村
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