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浩, 夏忠敏, 张小明
(1.贵州省草地技术试验推广站, 贵阳 550025; 2.贵州省土壤肥料工作总站, 贵阳 550001; 3.贵州省山地农业机械研究所, 贵阳 550003)
产业集群是地理上集中、产业上关联、优势上互补的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组成的共生体。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意味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链条的延伸、产业融合的深化[1]。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写到,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2020年,农业农村部为加快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区域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开展了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每个项目连续实施三年,支持建设一批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推动产业形态由“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空间布局由“平面分布”转型为“集群发展”,主体关系由“同质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形成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使之成为实施乡村振兴的新支撑、农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4]。
目前,全国获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100个,涵盖粮油、蔬菜、畜禽、水产、茶叶等多个产业类别,贵州省已获批三个集群项目。其中,2020年5月,贵州辣椒入选首批全国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辣椒产业集群项目;2021年4月,贵州山地食用菌、贵州山地肉牛入选第二批全国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中央财政累计到位资金3.5亿元。
2020年国家启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设以来,贵州省立足资源禀赋,突出“山地”“特色”优势,瞄准市场需求,聚焦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等全产业链各环节,强弱项、补短板,打出“高位推动部署、加强规划统筹,精准产业布局、注重品牌建设、创新融资模式”组合拳,大力实施标准化种植、加工升级、市场品牌建设、科技支撑、金融创新“五大工程”。通过近两年的集群项目建设,逐步弥补了全省辣椒产业发展短板,“小辣椒”已成为助农增收的“大产业”。在集群项目示范带动下,全省辣椒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达到历史新高。2021年全省辣椒种植面积38.07万hm2、产量787万t、种植产值271亿元、加工产值150亿元,产加销均位居全国第一。
两年累计投入1.5亿元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遵义、毕节、黔南等市(州)共15个县(市、区)开展集群项目建设,推动贵州省辣椒产业逐步形成“一群、两带、三中心”空间布局(一群:全国辣椒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两带:北部加工型辣椒产业带、南部鲜食辣椒产业带,三中心:黔北-黔西北干制与发酵辣椒加工中心、黔中辣椒调味品加工中心和黔南-黔东南发酵辣椒加工中心)[5],实现由“平面分布”转型为“集群发展”。
累计重点支持贵州贵三红、南山婆等45家龙头企业实施加工技术改造、扩能转型升级,支持建设加工生产线76条(套),加工产值增加15.98亿元、产能平均提升10%以上,加工转化率达到77%。其中,新增培育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老干妈”成长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强。项目支持的实施主体逐步成为全省辣椒产业发展各环节“领头羊”和主力军,引领全省300余家辣椒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在种植、加工、市场和科研短板上重点发力,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两年累计撬动社会资本4.43亿元助力产业集群建设,变以往“输血式扶持”为“造血式发展”,进一步打通全产业链发展瓶颈,不断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多层次多维度推进贵州辣椒品牌建设,两年累计投入1 000万元开展立体化、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举办全省农业品牌抖音宣传大赛,在央视媒体黄金时段滚动播放“生态贵椒·香辣天下”主题宣传片,重点支持“遵义朝天椒”等区域品牌创建,加强品牌推介和产品展销。“遵义朝天椒”“大方皱椒”等区域品牌深入人心,“老干妈”“辣三娘”“南山婆”“苗姑娘”等企业品牌逐步享誉四方,贵州辣椒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集群项目建设县(市、区)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实行订单种植、保底收购,给椒农吃了定心丸,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形成多元化协调、有效、可持续性的助农惠民模式。2021年带动148万户椒农增收,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25万户,椒农年人均增收2 200元。
地方政府、实施主体、基层群众对集群项目建设高度认同,对建设项目的申报积极性也非常高。但个别地方在项目申报成功后推进积极不高,经上级督促才实施,有的仍停滞不前难收尾,有的拖欠账款难验收。
个别县区未按时足额将集群项目资金支付给企业,未支付或未全额支付的主要原因是地方财政收支紧张、债务压力较大,集群项目资金进入县级财政盘子后被统筹使用。
少数地方在项目申报时,前期调研不充分,侧重于关注项目能否成功申报,未完全立足资源禀赋和结合地方实际发展需要,未充分考虑实施主体实际情况和制约因素,导致项目建设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
从国家政策来看,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所向。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指出,要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在“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全国将持续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将其作为产业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推进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力争将其做成农业农村领域项目的一个标杆[6]。
从各省推进来看,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呈现百舸争流态势。近年来,无论是东部发达省份,还是中西部相对落后省份,都在争先恐后地向国家申报产业集群项目,都在高站位推动、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比如,浙江坚持规划引领,强化政策支持,集聚资源要素,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全力推进浙南早茶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福建将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作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线”的拓展,整合各地“小产业”、建设全省“大产业”。四川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深入推进项目实施,提出持续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云南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以“大产业+新平台+新主体”为总体方向,坚持主体投入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全产业链打造和突出重点相结合,坚持省域统筹和市县抓落实相结合,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跨越发展。对此,为高质量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提出以下建议,供其他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提供借鉴。
农业需要加大投入,但农业投入的方式需要改革。一方面,当前涉农项目投入主体多元,农业、水利、乡村振兴等部门都有涉农项目投入,但相对过于分散,“撒胡椒面”式的投入造成严重的资金浪费。因此,项目投向应要有目标导向,防止财政资金投向分散,项目建设成效不明显。另一方面,应立足主体功能定位和比较优势,坚持突出特色、错位发展,注意保持专注、审慎多元,因地制宜选准项目投向目标,围绕高端补链、终端延链、整体强链,加强协作配套,推动产业培育更加集中、空间布局更加集聚、要素配置更加集约,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和产业链优势,有效增强特色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关键支撑作用。
一方面,应发挥集群项目引领作用,坚持扶优扶强,不断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在改善供给、推出新产品上下更大功夫,进一步深挖企业潜力,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引领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应深化对产业链图谱的研究,全面掌握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制约瓶颈等情况,找准短板弱项,强化省内产业链横向、纵向协作发展,加强配套体系建设,精准打通产业链堵点、断点,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推动产业良性持续发展。
实施产业集群发展,必须解决钱的问题。一方面,应管好用活财政资金,严格执行相关农业资金管理办法,严禁将补助专项资金挪作他用,已经挪用的要及时追回,才能更好的推进集群项目建设。同时,应加快资金拨付率,建设项目可分段验收后根据进度拨付一定资金,减轻企业资金压力,还要加大贷款政策宣传和银企对接力度,探索创新生物性资产抵押贷款政策,保障企业资金需求。另一方面,目前财政收支压力很大,许多方面都在压减支出,虽然财政投入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的比重将会提高但空间有限,挖掘乡村振兴资金来源潜力还需要着眼于撬动社会资本“活水”,将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金融资本联动起来,盘活存量资产,推进资源优化配置,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拔千斤”的杠杆作用,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在产业集群发展建设中,主管部门既不能失位,又不能越位,不仅要注重“建”,还应该注重“管”。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政府监管指导职责,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应积极探索多种手段,加强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做到“项目实施到哪里,项目监督责任就延伸到哪里”。另一方面,应建立长效机制,加强风险防范措施,确保项目长期发挥作用。同时,企业要强化项目的市场和效益意识,建设经得起市场检验的精品项目,注重项目的长期效应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是培育乡村优势产业、主导产业的重要平台,是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的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径。要抢抓国家实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重大机遇,将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朝着集群项目建设方向发展,分步骤分梯队提早筹备一批集群建设项目。同时,在现有政策、做法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参照国家开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做法,选取重点单品分批次开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为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