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祁 芳
幼儿与游戏的关系如同鱼和水一样不可分离,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模仿和想象,幼儿再现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享受游戏的快乐。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主体性是指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社会性和创造性,包括幼儿在活动中的特点、权益、需要、发展等。因此,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要注重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能动性是构成主体性的根本特征,表现在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自觉、积极地改革客体。能动性强的幼儿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做出积极的反应,主动参与活动。角色游戏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学习。
在社会生活中,幼儿受到相关规范、规则的约束,学习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待人处物,如何处理问题等。角色之间的交往在游戏中必不可少,能充分体现幼儿的社会性。
幼儿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游戏的水平就越高,社会性发展就越好。例如,在角色游戏“快餐店”中,“店员”主动招呼和吸引顾客。同时,顾客要能大胆说出自己的需要。可见,幼儿自然地融入与他人交往的角色中,由此培养了他们的主动交往能力。
在幼儿园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角色游戏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想象是角色游戏的特征。不少游戏是以物代物,满足幼儿对材料的需求。材料越丰富,幼儿选择的余地就越大,想象的空间就越大。例如,在角色游戏“快餐店”中,顾客提出要吃牛排。在讨论中,幼儿提出将泡沫塑料切块,再涂上颜料替代牛排,较好地满足了这一需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角色游戏区是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交往、大胆表现的环境,以此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
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应是环境创设者、条件提供者、观察指导者,通过创设环境、投放开放性材料,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应该拥有绝对的权利。玩什么、扮演什么角色、如何进行游戏等,都由幼儿自行决定。当幼儿在游戏中成为主人,拥有主体地位时,他们才能真正体验游戏的快乐。
如果教师剥夺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让幼儿按照设计的游戏思路进行,就会挫伤幼儿游戏的主动性,使他们成为模仿者。因此,幼儿应该成为游戏的主体,对活动拥有选择权和决定权。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教师应明确自身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承担的角色,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方式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扮演不同的角色与幼儿互动:有时是观察者、倾听者,有时是组织者,援助者,有时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共同探究者,等等。教师只有真正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兴趣需要,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才能切实提高教育实效。
游戏是幼儿自由、自主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幼儿游戏体验的强弱取决于活动中获得自由的多少。幼儿的自由度越高,他们的自主性就发挥得越好。但是,由于成人对幼儿游戏活动过分控制,一些游戏仅具有游戏的形式,丧失了游戏的真正意义,出现了游戏形式化、模式化、工具化等倾向。在这些游戏中,教师过度强调游戏的教育性,忽视了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和欢乐的重要性。这样既削弱了游戏的教育功能,又不利于幼儿发展活泼的性格。因此,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愿望,减少对幼儿游戏活动的不必要的干预,为幼儿营造一种健康、和谐、宽松的游戏氛围,促进幼儿的学习与成长。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个性等特点,确定科学的指导方法,与幼儿充分、有效的互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人际交往等能力。成功的角色游戏不仅可以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还可以增强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要多给幼儿参与的机会,以幼儿为主体,积极引导幼儿主动活动,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