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月勤 刘新爱 王同明 张 萍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磁共振室 (河南 郑州 450000)
成釉细胞瘤是常见的牙源性上皮性良性肿瘤之一,成釉细胞瘤的生长周期较长,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刮治术、切除术来对单囊型、多囊型成釉细胞瘤来进行治疗。根据以往大量临床病例资料显示[1],由于其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导致病灶周围局部遭受侵袭,因此切除不彻底的肿瘤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复发后的肿瘤一般不进行转移,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以保障患者预后。目前临床对成釉细胞瘤诊断的首选辅助检查手段为影像学检查,其中主要包括X线、CT、磁共振成像(MRI)等,MRI扫描对人体软组织分辨力高、可多方位、多序列进行成像,MRI对肿瘤大小、形态及具体位置的诊断发挥着重要作用[2-3]。为进一步探讨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临床特征及MRI检查影像学表现,本研究收集了46例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相关研究,现将内容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患者;未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于术前进行MRI扫描检查且影像学资料、临床资料完整无丢失者。排除标准:MRI检查禁忌证者,比如体内有枪炮弹药、金属异物存留等铁磁性物质患者;合并严重沟通障碍或精神疾病者;孕妇孕龄≤3月者。4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43.52±8.66)岁。
1.2 检查方法46例患者均于手术前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1.5T NOV US磁共振扫描仪进行磁共振轴位、冠状位、矢状位扫描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放置头颈联合线圈,头先进,身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上肢置于身体两侧,使患者体位舒适。常规选用SE、FSE、GRE序列,根据检查需要选择IR(包括STIR和FLAIR)、EPI序列等。同时选择预饱和、流动补偿、外周门控等功能。常规进行自旋回波序列(SE)轴位T1WI扫描,参数设置:TR 300~600ms,TE 10~20ms;层厚5mm,间隔1.0mm,矩阵256×256。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轴位T2WI扫描,参数设置:TR 4000ms,TE 100ms。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SE序列、矢状位T1WI扫描参数设置:TR 6000ms,TE 200ms,层厚5mm,间隔1.0mm,矩阵256×256。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扫描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平面回波技术SE-EPI,TR/TE参数设置:6000ms/92ms,矩阵192×192,层厚5mm,扩散敏感因子b为0s/mm2、1000s/mm2。
1.3 图像分析由两名副主任及以上级别的临床医师对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特征进行总结,同时选取同级别的两名放射科医生来对MRI扫描中的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征进行观察,通过MRI扫描中病灶的图像表现特点,来分析MRI在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扫描检查中的临床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正态计量采用(±s)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等资料采用率和构成比描述,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病理检查结果46例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患者,经整合其临床资料发现均于进行开窗术、刮治术及局部切除术后得到病理证实为成釉细胞瘤。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多表现为:面部肿胀不适,局部膨隆、质硬,按之有乒乓球感,少数患者出现牙松动、移位甚至脱落现象,部分患者出现轻压痛或疼痛症状,极个别患者有下唇麻木及张口受限现象。46例患者中,肿瘤发生部位显示:颌骨内43例(上颌骨7例,下颌骨36例),骨外软组织3例;单侧下颌骨肿瘤31例(左13例,右18例),双侧下颌骨肿瘤5例。下颌骨病变累及体部、角部、升支、颏部、髁突及冠突,7例上颌骨成釉细胞瘤以上颌前牙区为中心,36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21例以下颌后牙区为中心、15例以下颌前牙区为中心。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型显示:9例为单囊型,26例为实体、多囊型、6例为促结缔组织增生型,5例为骨外、外周型。
2.2 MRI扫描中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图像表现46例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患者中,在MRI扫描上表现为:21例(45.65%)为囊性肿块,15例患者病灶部位在T1WI上呈现为低信号(图1),边界较为清晰,在T2WI序列中,则表现为肿瘤区域高信号;6例患者在T1WI、T2WI上均呈现为高信号(图2),其信号特点与出血灶与含胆固醇类物质信号相接近,并且于肿块内有液-液平面出现。5例(10.87%)为实性肿块,病灶部位在T1WI上呈现为低信号,在T2WI序列中,则表现为肿瘤区域等信号,边界清晰。囊实性20例(43.48%),病灶部位在T1WI上出现低信号改变,在T2WI序列中,则表现为肿瘤区域出现高信号区改变,且合并存在局部低信号区,信号显示不均匀(图3~图4)。
患者男,47岁,发现右面部肿物2年余,入院行MRI扫描检查。影像诊断结果:右上颌骨囊性占位性病变,考虑成釉细胞瘤。最终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右上颌骨成釉细胞瘤。图1 MRI平扫示,右上颌骨可见不规则长T1信号(蓝色箭头)。图2 右上颌骨MRI扫描可见长T2信号(红色箭头)。图3 STIR序列显示患者右上颌骨呈高信号、边界清晰,期内信号不均(绿色箭头)。图4 患者右上颌骨出血病灶内可见液-液平面(红色、紫色箭头),牙齿未见包绕,病灶大小约51mm×43mm×58mm,病灶向上突入右侧上颌窦内,相邻骨质信号未见明显异常。
颌骨成釉细胞瘤为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多数研究表明颌骨成釉细胞瘤是在釉质器或牙板上皮发生[4]。相关资料显示,颌骨成釉细胞瘤患者在临床上均以颌骨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咬合关系错乱,颌骨膨隆等为主要临床表现[5]。本文对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的调查分析显示,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面部肿胀不适,局部膨隆、质硬,按之有乒乓球感,少数患者出现牙松动、移位甚至脱落现象,部分患者出现轻压痛或疼痛症状,极个别患者有下唇麻木及张口受限现象,与以上资料显示结果基本一致[6-8]。且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部分患者发生肿瘤转移,其中以上颌骨颌骨成釉细胞瘤转移最为多见,常累及上颌窦、鼻腔及眼眶,可出现相应的鼻塞、眼眶上移、鼻泪管阻塞等症状。因此需尽早对患者进行诊断,以减缓患者病情的发展,从而及早对患者进行治疗,提高预后率[9]。
目前临床对成釉细胞瘤诊断的首选辅助检查手段为影像学检查,以往研究显示,X线通常作为成釉细胞瘤常用的检查手段,成釉细胞瘤在X线上通常表现为颌骨膨隆,不规则多房性囊性透光影像,且边缘不光滑,分房大小不等,无明显规律性[10-1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基于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的发病机制,肿瘤特性等方面,在临床诊断或评估患者病情中,选用MRI可获取诸多可靠的信息。MR所具有的软组织分辨率高等优点,使其在显示囊壁结构、囊内容物性质方面以及对周围组织的侵犯范围等方面优于传统X线平片和CT检查。常规MRI扫描序列包括T1矢状位、T2轴位加权成像、T2加权梯度回波成像、DWI及FLAIR,MRI扫描对于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不仅具有较高敏感性,且可通过不同信号显示特点对肿瘤进行定性分析[13]。本组研究采用MRI对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进行了相关图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46例患者在MRI扫描上表现为:21例(45.65%)为囊性肿块,15例患者病灶部位在T1WI上呈现为低信号,在T2WI序列中呈现为高信号;6例患者在T1WI、T2WI上均呈现为高信号,于肿块内有液-液平面出现。5例(10.87%)为实性肿块,病灶部位在T1WI上呈现为低信号,在T2WI序列中呈现为等信号,边界清晰。囊实性20例(43.48%),病灶部位在T1WI上出现低信号改变,在T2WI序列中,肿瘤区域出现高信号区改变,且合并存在局部低信号区,信号显示多不均匀。以上研究结果均与病情发展情况、病灶类型以及MRI成像相关,常在MRI扫描中,于囊肿区域周围呈现低信号带。在T2WI序列中,大多患者图像表现为囊肿区域高信号,部分存在混杂信号[14-15]。其中,通过MRI显示在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中出现不典型性图像特征较多,在进行评估、诊断时,需要结合FLAIR序列图像及T2加权图像进行联合分析,这也是MRI多序列扫描的优势,从不同特点、优势协同提高图像成像质量及评估水准。
综上所述,MRI扫描检查可有效显示原发性颌面部成釉细胞瘤病灶部位及图像特征以及病变性质,成像质量高,结合其固有的临床特征,可为临床诊断提高有效依据,从而帮助临床制定合理方案,及时展开治疗,值得临床推广。